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绝热用石墨改性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的应用及标准解读 被引量:6
1
作者 金福锦 郝雨楠 +1 位作者 焦红文 赵宏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9-115,共7页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是一种绝热性能优异、性价比较高的保温材料,其多项性能指标优于其他建筑保温材料。随着我国建筑防火要求的提高,新型保温材料的涌现,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的市场份额被侵占压缩。为了保有市...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是一种绝热性能优异、性价比较高的保温材料,其多项性能指标优于其他建筑保温材料。随着我国建筑防火要求的提高,新型保温材料的涌现,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的市场份额被侵占压缩。为了保有市场份额,应对新材料的冲击与建筑防火要求的提高,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制出石墨改性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本文基于JC/T 2627—2021《建筑绝热用石墨改性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GXPS)》标准制定过程,介绍了石墨改性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应用方向,同时指出了该产品当前仍面临的问题,希望为后续研究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改性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性能介绍 标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电位泡沫石墨改性阳极及其在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卢志凯 付玉彬 +2 位作者 徐谦 刘媛媛 张业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8-282,共5页
泡沫石墨是一种新型阳极材料,对其进行改性是提高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研究了混酸改性泡沫石墨阳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改性后泡沫石墨表面生成羟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改性阳极接触角降低了24.5°,润... 泡沫石墨是一种新型阳极材料,对其进行改性是提高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研究了混酸改性泡沫石墨阳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改性后泡沫石墨表面生成羟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改性阳极接触角降低了24.5°,润湿性提高,有利于微生物附着;交换电流密度达到6760.8 mA/m2,动力学活性提高了53.7倍。研究还发现改性后阳极电位降低了100 mV,电池开路电位达到865 mV(未改性750 m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358.1 mW/m2,提高了2.4倍。三个月放电测试显示,改性阳极和电池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能。同时,本文初步分析了改性后阳极动力学活性增加和电位降低的原因。该研究结果为构建高输出电压和功率的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 改性泡沫石墨 低电位阳极 高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油藏堵水用新型可膨胀改性石墨
3
作者 张雯 徐伯钊 +1 位作者 卢泗宇 赵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目的为了解决深层油藏在注水采油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复杂、油藏条件苛刻而容易出现的水窜现象,进而导致的采收率下降问题,特别是考虑到现有调堵剂无法适应深层油藏的高温和高盐等苛刻条件,研制了一种可膨胀改性石墨深层油藏堵水体系。方... 目的为了解决深层油藏在注水采油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复杂、油藏条件苛刻而容易出现的水窜现象,进而导致的采收率下降问题,特别是考虑到现有调堵剂无法适应深层油藏的高温和高盐等苛刻条件,研制了一种可膨胀改性石墨深层油藏堵水体系。方法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基材,通过超声协调氧化多元复合插层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可膨胀改性石墨用于深层油藏封窜堵水;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配方及最佳合成条件,合成配方为m(天然鳞片石墨)∶m(高锰酸钾)∶m(浓硝酸)∶m(高氯酸)∶m(冰乙酸)∶m(膨胀剂)合成配比=1.0∶0.2∶2.0∶4.0∶2.0∶0.2;优化合成条件为氧化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30℃;强化插层反应时间30 min,反应温度30℃。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所合成的可膨胀石墨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可膨胀改性石墨为预期结构,所用插层剂均成功插入石墨层间,并且膨胀后的石墨颗粒仍保留片状结构。天然鳞片石墨的初始粒径为300μm,在200℃的湿相环境下可膨胀6.0倍,具备良好的膨胀性能。结论所合成的可膨胀石墨在裂缝中可以充分膨胀,并与粗糙的壁面牢固结合,对窜流通道进行有效封堵,封堵率达到96%,研究成果可为深层油藏储层调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油藏 可膨胀改性石墨 水驱窜流 堵水体系 合成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石墨烯润滑油在轴承腔中的流动特性
4
作者 杨铮鑫 郭军辉 +2 位作者 刘轩彤 党鹏飞 龚斌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基于多相流理论,对改性石墨烯润滑油在轴承腔中的流动特性进行分析。以B7003型角接触球轴承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二维轴承腔多相流模型,分析不同石墨烯含量和不同轴承转速下石墨烯在轴承腔中的分布状态,并分析不同石墨烯含量下石墨烯的运... 基于多相流理论,对改性石墨烯润滑油在轴承腔中的流动特性进行分析。以B7003型角接触球轴承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二维轴承腔多相流模型,分析不同石墨烯含量和不同轴承转速下石墨烯在轴承腔中的分布状态,并分析不同石墨烯含量下石墨烯的运动轨迹。仿真结果表明:当石墨烯质量分数较低时,石墨烯大都聚集在轴承腔前端和滚子附近,随着石墨烯质量分数的增加,石墨烯颗粒开始逐渐向轴承腔后端和滚子与下壁面间隙中扩散,从而更均匀地分散在轴承腔中;轴承转速的增加使石墨烯更加分散于轴承腔前端;轴承腔中的空气涡流会阻碍改性石墨烯润滑油进入滚子与轴承腔上壁端间隙中,从而改变改性石墨烯润滑油的流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石墨烯润滑油 角接触球轴承 流动特性分析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改性石墨强化复合锂基脂的摩擦学性能和导电能力
5
作者 夏延秋 Nay Min Aung +4 位作者 陈文昊 杨洪涛 杨阔 贾云峰 胡盛学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161,共9页
以季戊四醇酯为基础油、复合锂皂为稠化剂,以不同烷基链长的六氟磷酸盐类离子液体改性石墨为添加剂,制备了复合锂基润滑脂,测试了其铜片腐蚀性和体积电阻率,进而使用高速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其在载流和非载流下的摩擦学性能,并用扫... 以季戊四醇酯为基础油、复合锂皂为稠化剂,以不同烷基链长的六氟磷酸盐类离子液体改性石墨为添加剂,制备了复合锂基润滑脂,测试了其铜片腐蚀性和体积电阻率,进而使用高速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其在载流和非载流下的摩擦学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摩擦学性能测试后摩擦副表面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改性石墨添加剂提高了润滑脂的抗磨性能、减摩性能和导电能力;较长烷基链离子液体改性石墨能形成更致密的化学保护膜,表现出更好的减摩、抗磨性能;较短烷基链离子液体改性石墨中的电子具有更好的传导能力,表现出较低的体积电阻率和更好的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石墨 离子液体 减摩抗磨 导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的功能化改性及其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琪 刘东 +3 位作者 颜春 祝颖丹 张毅 韩宇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30,共9页
界面相是复合材料中基体相和增强相之间传递应力的重要桥梁,石墨烯作为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二维材料,可有效提高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的界面性能。但石墨烯的比表面积大、易团聚,通过功能化改性提高其分散性、相容性和物... 界面相是复合材料中基体相和增强相之间传递应力的重要桥梁,石墨烯作为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二维材料,可有效提高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的界面性能。但石墨烯的比表面积大、易团聚,通过功能化改性提高其分散性、相容性和物理化学活性是实现理想界面改性效果的重要前提。本文对石墨烯的功能化改性及其在CFRP界面增强增韧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详细介绍了石墨烯化学和物理功能化改性方法及研究成果,这些方法有效改善了石墨烯的分散性,然后综述了功能化石墨烯改性CFRP界面性能的最新研究现状,主要包含沉积法、浸渍法以及化学接枝法等研究成果,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改善CFRP的界面性能并提高其使用寿命,最后指出了石墨烯改性CFRP界面性能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石墨 碳纤维复合材料 界面改性 界面性能 石墨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吴智恒 黄伊琳 +5 位作者 毕雁冰 梁立喆 归立发 李卫庆 沈培康 田植群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等新型纳米碳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等性质,作为纳米改性剂在沥青领域得到了重点关注,可显著提高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有望解决传统改性沥青耐久性差的问题。本...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等新型纳米碳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等性质,作为纳米改性剂在沥青领域得到了重点关注,可显著提高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有望解决传统改性沥青耐久性差的问题。本文系统总结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改性沥青的最新研究进展,从石墨烯结构和表面特性的角度重点评述了石墨烯含量、层数、孔缺陷、表面化学态对沥青改性效果的影响及改性机理,同时介绍了石墨烯改性沥青的实际工程应用情况。最后针对石墨烯改性沥青性能与两者之间的相容性的依赖关系,提出了利用孔缺陷和元素掺杂石墨烯促进石墨烯在沥青中的分散及相容性的研究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功能化石墨 界面作用 石墨改性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对抗生素的吸附
8
作者 王自娜 付义乐 +3 位作者 田乐 王宝杰 关丽 董社英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9-170,共12页
采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BKC)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改性,利用聚多巴胺(PDA)包覆,以明胶(Gel)为骨架材料,通过溶胶-凝胶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得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明胶/改性氧化石墨烯/聚多巴胺复合气凝胶(GGB)。利用SEM,FTI... 采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BKC)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改性,利用聚多巴胺(PDA)包覆,以明胶(Gel)为骨架材料,通过溶胶-凝胶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得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明胶/改性氧化石墨烯/聚多巴胺复合气凝胶(GGB)。利用SEM,FTIR,XPS等对GGB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不同条件(pH值、接触时间、温度、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对GGB吸附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LEV)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复合未改性GO的复合气凝胶(GGO)相比,复合改性后GO的复合气凝胶GGB对LEV的吸附量提升了3倍以上。GGB对LEV的吸附过程为自发放热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大理论吸附量为476.42 mg/g。此外,经5次吸附脱附循环后,GGB对LEV的平衡吸附量仍在80 mg/g以上。研究结果表明,GGB复合气凝胶有望作为一种去除废水中LEV污染物的良好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气凝胶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改性氧化石墨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封端型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复合聚氨酯UV固化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夏贤良 娄育培 +2 位作者 李道壮 吴晓静 李再峰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7,共6页
为提高聚氨酯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基于聚氨酯化学反应,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对氧化石墨烯(GO)实现了化学接枝,制备出新型氧化石墨烯(HEMA@GO)。探讨了HEMA@GO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协... 为提高聚氨酯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基于聚氨酯化学反应,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对氧化石墨烯(GO)实现了化学接枝,制备出新型氧化石墨烯(HEMA@GO)。探讨了HEMA@GO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协同复合对聚氨酯基UV固化涂层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接枝型氧化石墨烯的层间距由接枝前的0.89 nm扩大到2.10 nm,改善了GO在聚氨酯基体中的分散能力和界面相互作用;当HEMA@GO和MWCNTs的添加量分别为1.0%、3.0%时,聚氨酯膜的拉伸强度和涂层硬度达到了最佳,分别为13.6 MPa和6H。此外,HEMA@GO和MWCNTs的协同作用,显著降低了聚氨酯涂层的方块电阻,从空白涂层的1012 kΩ/□降至7.1 kΩ/□,展现出优异的导电性和力学性能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UV固化树脂 改性氧化石墨 多壁碳纳米管 力学性能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增强PE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10
作者 余田亮 陈文革 +3 位作者 陈施润 陈达 周伟 周兰燕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0,共6页
采用机械球磨和挤压热熔法制备聚乙烯(PE)/改性石墨烯复合材料,探讨改性石墨烯对PE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稀土改性能够使石墨烯在PE基体中均匀分散;制备的PE/0.5%(质量分数)CeO_(2)@rGO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为6... 采用机械球磨和挤压热熔法制备聚乙烯(PE)/改性石墨烯复合材料,探讨改性石墨烯对PE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稀土改性能够使石墨烯在PE基体中均匀分散;制备的PE/0.5%(质量分数)CeO_(2)@rGO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为62.14%,相较于纯PE的拉伸强度提高8.6%,弹性模量提高5.79%,冲击韧性最大为4.35 kJ/m^(2)。断裂模式由纯韧性断裂转变成脆性-韧性断裂结合。同时改性石墨烯的加入使热分解温度升高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石墨 聚乙烯 复合材料 组织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改性膨胀石墨的制备及对酸性艳蓝染料的吸附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会丽 赵越 +4 位作者 马乐宽 范鹏浩 徐从斌 焦春磊 林爱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5-341,共7页
采用相同反离子协同磷酸活化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KBr为复合改性剂,制备了一种高效吸附剂复合改性膨胀石墨(M-EG),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电子能谱(XPS)等对膨胀石墨(EG)和改性膨胀石墨(... 采用相同反离子协同磷酸活化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KBr为复合改性剂,制备了一种高效吸附剂复合改性膨胀石墨(M-EG),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电子能谱(XPS)等对膨胀石墨(EG)和改性膨胀石墨(M-EG)的形貌结构、组成和价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EG和M-EG对酸性艳蓝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复合改性后的膨胀石墨孔隙度变大,表面含氮和溴官能团增多.吸附剂M-EG对酸性艳蓝染料废水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在p H=1.0及30℃条件下对染料的去除率达到94.13%;EG符合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用Langmuir等温线方程拟合效果较好;M-EG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M-EG的吸附动力学常数大于EG吸附动力学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膨胀石墨 酸性艳蓝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改性石墨烯在防腐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薛鹏 倪维良 +2 位作者 胡秀东 郁飞 谭伟民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75,共4页
对比了自制原位改性石墨烯与普通石墨烯的分散稳定性,采用自制原位改性石墨烯研制了一种防腐蚀涂料,并对涂层综合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原位改性石墨烯掺量对涂层力学性能、耐盐雾性能、导电性能的分析,确定了最佳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当... 对比了自制原位改性石墨烯与普通石墨烯的分散稳定性,采用自制原位改性石墨烯研制了一种防腐蚀涂料,并对涂层综合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原位改性石墨烯掺量对涂层力学性能、耐盐雾性能、导电性能的分析,确定了最佳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当原位改性石墨烯含量为0.3%时,制备的原位改性石墨烯防腐涂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当原位改性石墨烯含量为0.4%时,制备的原位改性石墨烯防腐涂料可用于静电防腐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改性石墨 防腐涂料 耐盐雾 静电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能的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黏附性 被引量:17
13
作者 赵艳 李波 +2 位作者 曹贵 杨娟 李志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1-1347,共7页
为了研究氧化石墨烯(GO)对沥青黏附性能的影响,在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中添加0.5%GO粉末和GO分散液来制备GO改性沥青并对其进行接触角试验.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计算GO改性沥青的黏附功、黏聚功和剥落功等参数来评价其黏附性能,同时通... 为了研究氧化石墨烯(GO)对沥青黏附性能的影响,在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中添加0.5%GO粉末和GO分散液来制备GO改性沥青并对其进行接触角试验.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计算GO改性沥青的黏附功、黏聚功和剥落功等参数来评价其黏附性能,同时通过浸水马歇尔和冻融劈裂试验对GO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O提高了沥青和集料体系的表面能,增加了表面能中色散成分的比例;GO分散液比GO粉末在沥青中的分散程度更好;GO分散液对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黏聚功、黏附功及剥落功有明显的提升;SBS‐2#GO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最大,表明GO增强了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自由能 氧化石墨改性沥青 抗水损害性能 黏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石墨烯/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0
14
作者 辛华 赵星 +1 位作者 任庆海 张雯汐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3-518,共6页
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石墨烯(GE)进行改性,将得到的改性石墨烯(KHGE)与天然橡胶(NR)进行混炼制备出改性石墨烯/天然橡胶(KH-GE/NR)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 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石墨烯(GE)进行改性,将得到的改性石墨烯(KHGE)与天然橡胶(NR)进行混炼制备出改性石墨烯/天然橡胶(KH-GE/NR)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改性前后石墨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KH-GE/NR复合材料的硫化性能、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结果表明:KH-570对GE改性后,增大了GE的层间距,使GE在NR基体中的分散得到了改善;随着KH-GE用量的增加,KH-GE/NR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高,当KH-GE质量比(即KH-GE质量占NR质量的百分数,下同]为1.0%时,KH-GE/NR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7.57 MPa和645.48%,比未添加KH-GE的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122%和21%,当KH-GE质量比为2.5%时,KH-GE/NR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最终下降约3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石墨 天然橡胶 微观形貌 力学性能 体积电阻率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石墨对Al_2O_3-SiC-C质铁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玉龙 赵雷 +4 位作者 龚仕顺 瞿为民 雷中兴 李远兵 李淑静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2-364,共3页
为了解决鳞片石墨因密度小、润湿性差和分散困难而难以在浇注料中使用的问题,首先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0.178和≤0.074 mm的鳞片石墨分别进行改性处理,得到两种粒度的改性石墨;然后在传统Al2O3-SiC-C质铁沟浇注料配方(w):电熔致密刚... 为了解决鳞片石墨因密度小、润湿性差和分散困难而难以在浇注料中使用的问题,首先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0.178和≤0.074 mm的鳞片石墨分别进行改性处理,得到两种粒度的改性石墨;然后在传统Al2O3-SiC-C质铁沟浇注料配方(w):电熔致密刚玉62%、SiC粉24%、α-Al2O3微粉5%、纯铝酸钙水泥4%、SiO2微粉3%、球状沥青(≤1 mm)2%的基础上,分别用0.5%(w)的改性前后的石墨等量取代球状沥青,以研究KH-560硅烷偶联剂改性鳞片石墨对Al2O3-SiC-C铁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石墨相比,改性后石墨的分散性明显改善,浇注料的需水量大幅降低,且加入≤0.178 mm改性石墨的试样分散效果较好;含石墨试样的常温物理性能均有所下降,但加入≤0.178 mm改性石墨的试样强度和体积密度都明显高于加入其他石墨的,仅略低于无石墨的;加入石墨的试样抗渣性能明显得到提高,且加入≤0.178 mm改性石墨试样的抗渣性能最佳。综合考虑浇注料的各项性能,认为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鳞片石墨可部分取代球状沥青,且最佳粒度为≤0.17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C-C 硅烷偶联剂 改性石墨 铁沟浇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诱导改性膨胀石墨-H_2O_2催化氧化刚果红废水 被引量:6
16
作者 占昌朝 钟明强 +3 位作者 陈枫 杨晋涛 曹小华 陈铿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6-190,共5页
以鳞片石墨和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改性膨胀石墨,并采用SEM、EDS、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研究了微波诱导改性膨胀石墨/H2O2催化氧化处理刚果红废水工艺,探讨了各种因素对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改性... 以鳞片石墨和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改性膨胀石墨,并采用SEM、EDS、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研究了微波诱导改性膨胀石墨/H2O2催化氧化处理刚果红废水工艺,探讨了各种因素对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改性膨胀石墨-H2O2能高效快速降解废水中的刚果红,在50 mL初始pH为3、质量浓度为20 mg/L的刚果红废水中,改性膨胀石墨3 g/L、微波辐射9 min、微波功率259 W、H2O2用量为2 mL/L的较佳处理工艺条件下,刚果红脱色率达到了98.85%,三者产生了协同效应,且脱色效果优于微波-膨胀石墨-H2O2,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聚乙烯醇 改性膨胀石墨 刚果红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改性氧化石墨对水中Cr(Ⅵ)的吸附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家宏 尹小龙 吉艳芬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85-1193,共9页
通过对石墨氧化、酯化,将聚乙烯亚胺耦合接枝到氧化石墨表面,制备聚乙烯亚胺改性氧化石墨(PEI-GO)。通过FTIR、XRD、TEM、RS和XPS等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对水中的Cr(Ⅵ)吸附和脱附性能。表征结果表明,聚乙烯亚胺成功嫁接到氧... 通过对石墨氧化、酯化,将聚乙烯亚胺耦合接枝到氧化石墨表面,制备聚乙烯亚胺改性氧化石墨(PEI-GO)。通过FTIR、XRD、TEM、RS和XPS等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对水中的Cr(Ⅵ)吸附和脱附性能。表征结果表明,聚乙烯亚胺成功嫁接到氧化石墨上,其氨基含量为4.36 mmol·g-1。PEI-GO对水中Cr(Ⅵ)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PEI-GO对水中Cr(Ⅵ)的吸附随p H的升高而降低。阴离子的存在降低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不同阴离子的影响大小顺序为PO43->SO42->NO3->Cl-。XPS结果表明,PEI-GO对Cr(Ⅵ)的去除是吸附-化学还原耦合作用的结果。经4次脱附再生循环,PEI-GO对Cr(VI)仍具有较高吸附量,表明该吸附剂再生性好,可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改性氧化石墨 六价铬 吸附 脱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孔剂对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砜复合超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丽华 胡朝武 +1 位作者 马明明 金文杰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4,共6页
分别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聚乙二醇(PEG-4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致孔剂,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方法制备了4种不同的聚砜/氧化石墨烯(PS/GO)复合超滤膜,并通过扫描电镜表征、水通量和通量恢复率测... 分别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聚乙二醇(PEG-4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致孔剂,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方法制备了4种不同的聚砜/氧化石墨烯(PS/GO)复合超滤膜,并通过扫描电镜表征、水通量和通量恢复率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致孔剂种类及用量对PS/GO复合超滤膜结构、分离性能和抗污染性能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4种致孔剂均可在不同程度上促进PS/GO复合膜孔结构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复合膜的水通量和通量恢复率,降低膜污染阻力.其中CTAB的影响作用最大,在截留率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可显著提高膜的水通量.当CTAB质量分数为2%时,膜污染阻力最小,膜抗污染性能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沉淀相转化 氧化石墨改性聚砜超滤膜 致孔剂 分离性能 抗污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熔盐法制备SiC改性石墨 被引量:8
19
作者 毕玉保 王慧芳 +2 位作者 王铭 张海军 张少伟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8-421,共4页
为了改善石墨的水润湿性,使其在浇注料中易分散,以鳞片石墨和硅粉为原料,以NaCl-NaF为复合熔盐介质,采用微波熔盐法在石墨表面原位生成SiC涂层对其进行改性,并研究了反应温度(分别为1 100、1 150与1 200℃,均保温2 h)、石墨与硅粉的比例... 为了改善石墨的水润湿性,使其在浇注料中易分散,以鳞片石墨和硅粉为原料,以NaCl-NaF为复合熔盐介质,采用微波熔盐法在石墨表面原位生成SiC涂层对其进行改性,并研究了反应温度(分别为1 100、1 150与1 200℃,均保温2 h)、石墨与硅粉的比例(n(C)n(Si)分别为1、3和5)以及复合熔盐与反应物料的比例(m盐m料分别为1、2和3)对SiC改性石墨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微波熔盐法,在1 150℃的较低温度下就可以在石墨表面形成均匀的SiC涂层,而经SiC改性后的石墨,其水润湿性得到了明显改善;2)在本试验条件下,当鳞片石墨与Si粉的比例为n(C)n(Si)=3,m盐m料=2,反应温度为1 200℃时,得到的改性石墨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石墨 SIC涂层 微波熔盐法 水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改性可膨胀石墨催化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小燕 杨浩 +2 位作者 谢昊 李和平 刘万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80-882,892,共4页
以改性可膨胀石墨为催化剂,微波辐射下制备了苯甲醛乙二醇缩醛。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n(苯甲醛)∶n(乙二醇)=1∶2.5,催化剂占反应物总质量的2.04%,微波辐射功率300 W,辐射时间20 min,带水剂... 以改性可膨胀石墨为催化剂,微波辐射下制备了苯甲醛乙二醇缩醛。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n(苯甲醛)∶n(乙二醇)=1∶2.5,催化剂占反应物总质量的2.04%,微波辐射功率300 W,辐射时间20 min,带水剂环己烷6 mL时,缩醛的收率可达87.6%;并且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活性基本不变。通过对催化剂进行SEM和XRD测试表明,H2SO4分子已插入到石墨层中形成层间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可膨胀石墨 微波辐射 苯甲醛乙二醇缩醛 香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