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复合双极板辊压预成型工艺
1
作者 张子聪 郑俊生 +3 位作者 姚东梅 孟晓敏 李成欣 明平文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0-217,共8页
石墨复合双极板因其优良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在燃料电池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的石墨复合双极板模压成型方法存在效率低、操作复杂等问题,因此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将石墨/树脂混合粉料通过辊压机轧制成预成型板,然后快速模压成型,以简化工... 石墨复合双极板因其优良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在燃料电池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的石墨复合双极板模压成型方法存在效率低、操作复杂等问题,因此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将石墨/树脂混合粉料通过辊压机轧制成预成型板,然后快速模压成型,以简化工艺操作并提升效率的预成型工艺方案。并通过优化辊压参数和添加辅助黏结剂,解决了预成型板压实不足和结构缺陷等问题,提升了工艺的可靠性和材料利用率。结果表明:温度的提升和辊距的减小均可以提升预成型板的压实密度,添加PTFE作为辅助黏结剂能够有效改善辊压过程中的缺陷,但过量添加会对导电性和气密性产生负面影响,其最优添加比例为5%(质量分数)。与传统的直接模压成型相比,通过该方案制备的双极板尽管面内电导率略有下降,但抗弯强度提高14.2%,制备周期缩短至原来的42.9%,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复合双极板 辊压 工艺参数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态石墨对铜/石墨复合材料自润滑膜形成规律的影响
2
作者 张地 解挺 张俊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68,共4页
为研究不同形态石墨对铜/石墨复合材料摩擦过程中固体自润滑膜形成的影响,文章以雾化纯铜粉作为基体材料,片状石墨粉和球状石墨粉分别作为固体润滑相,利用常规粉末冶金法制备样品;并研究了石墨形态对铜/石墨复合材料的力学、自润滑膜覆... 为研究不同形态石墨对铜/石墨复合材料摩擦过程中固体自润滑膜形成的影响,文章以雾化纯铜粉作为基体材料,片状石墨粉和球状石墨粉分别作为固体润滑相,利用常规粉末冶金法制备样品;并研究了石墨形态对铜/石墨复合材料的力学、自润滑膜覆盖率以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片状石墨的复合材料比加入球状石墨的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低,但磨损量高;加入片状石墨,可使自润滑膜覆盖率增大,但因复合材料的硬度较差,耐磨性变低;加入球状石墨,虽然自润滑膜覆盖率略少,但复合材料的硬度较高,耐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石墨复合材料 石墨形态 自润滑膜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石墨复合电极力-电耦合性能原位测量分析
3
作者 刘佳辉 卞伟翔 李大伟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40-2247,共8页
石墨是目前锂电池最常用的负极材料之一,其电化学-力学耦合性能对于锂电池的结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非常重要。研究通过开发原位测量手段对复合石墨电极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的力-电耦合性能进行测试,同时开发物理模型,用于分析石墨复合电极... 石墨是目前锂电池最常用的负极材料之一,其电化学-力学耦合性能对于锂电池的结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非常重要。研究通过开发原位测量手段对复合石墨电极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的力-电耦合性能进行测试,同时开发物理模型,用于分析石墨复合电极曲率、杨氏模量、应变和偏摩尔体积的演化规律,探究对电池寿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锂化过程的进行,石墨电极的弹性模量逐渐增大,表现出硬化趋势,且偏摩尔体积随锂浓度呈阶段性变化。不同厚度的集流体对电极内部的应力、应变有显著影响,较厚的集流体在抑制活性层应变方面效果更显著。同时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电极活性层中的应力和应变峰值在第三次循环达到最大,且各循环演变趋势趋于相同。本研究系统性地揭示了石墨负极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力学响应特征及其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为深入理解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力学行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复合电极 模量 偏摩尔体积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浸-液相硫化法制备高容量硫化锂/石墨复合正极材料
4
作者 施洪勇 杨佳 +4 位作者 夏立新 潘顺伟 崔兆丰 谈仁杰 谈宏磊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5,共11页
硫化锂复合石墨材料的制备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而如何制备高容量的硫化锂复合石墨结构材料则更具有研究意义,目前采用石墨热还原硫酸锂方法进行工业规模生产此材料,该过程需要高温体系,并且属于固相反应,反应速率以及粒径均受限于硫... 硫化锂复合石墨材料的制备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而如何制备高容量的硫化锂复合石墨结构材料则更具有研究意义,目前采用石墨热还原硫酸锂方法进行工业规模生产此材料,该过程需要高温体系,并且属于固相反应,反应速率以及粒径均受限于硫酸锂。本文提出在真空体系下利用高温使锂熔浸浸入廉价石墨层内部,并在同体系下进行硫化制得硫化锂/石墨复合正极材料的思路。研究进行了熔浸-液相硫化试验,并考察了各参数对所制备材料的锂挥发率和锂填充率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最佳熔浸工艺参数为熔浸温度1173 K、时间180 min,最佳硫化工艺参数为硫化温度453 K、时间40 min,该反应过程全程处于真空体系中,既稳定高活性的锂,又提高锂与硫的反应程度,而浸入石墨中的锂在得到保护的同时,也将锂尺寸限制在微米级;所制备的硫化锂/石墨复合正极材料中锂基本上是处于石墨夹层内,产物中硫化锂含量为78.88%;硫化锂/石墨复合材料的结构更有利于电子传导,将其作为正极进行储能测试,势垒仅为3.0 V,比容量高达921.6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锂复合石墨结构材料 复合正极材料 熔浸-液相硫化 锂填充率 储能 比容量 势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激光沉积Cu-Al_(2)O_(3)-石墨复合涂层微观结构及耐磨损性能
5
作者 孙启帆 林钟卫 +3 位作者 刘博 章钢 李波 姚建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5,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石墨含量对超音速激光沉积Cu-Al_(2)O_(3)-石墨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耐磨损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谱仪、维氏硬度计、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系统、X射线衍射仪、摩擦磨损测试对复合涂层的微观... 目的研究不同石墨含量对超音速激光沉积Cu-Al_(2)O_(3)-石墨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耐磨损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谱仪、维氏硬度计、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系统、X射线衍射仪、摩擦磨损测试对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耐磨损性能及磨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原始粉末中镀铜石墨质量占比的增加,Cu-Al_(2)O_(3)-石墨复合涂层的沉积效率逐渐降低。基于Al_(2)O_(3)颗粒的原位喷丸效应及激光辐照的加热软化效应,复合涂层具有致密的微观组织,且复合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单一添加Al_(2)O_(3)颗粒可以将Cu涂层的硬度从108.19HV0.2提高至121.82HV0.2。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大,涂层的显微硬度逐渐降低,镀铜石墨在原始粉末中的质量分数从5%增至15%,Cu-Al_(2)O_(3)-石墨复合涂层的硬度从116.09HV0.2降至94.17HV0.2。添加石墨能够在复合涂层表面形成固体润滑层,降低复合涂层的摩擦因数,提升涂层的耐磨损性能。CuAlGr10复合涂层具有最优的耐磨损性能,磨损率为0.7×10^(−4)mm^(3)/(N·m)。此外,由于激光辐照促进了复合涂层内部颗粒间的界面结合,均匀分散在石墨润滑相中的Al_(2)O_(3)颗粒作为负载支撑和耐磨相,可进一步降低复合涂层的磨损率。结论Cu-Al_(2)O_(3)-石墨复合涂层优异的耐磨性能是润滑相石墨颗粒和硬质增强相Al_(2)O_(3)颗粒共同作用的结果,石墨的添加能够降低复合涂层的摩擦因数,提升涂层的耐磨损性能,但过量的石墨颗粒会对涂层产生割裂作用,导致增强相Al_(2)O_(3)颗粒脱离涂层,从而加剧涂层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激光沉积 Cu-Al_(2)O_(3)-石墨复合涂层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耐磨损性能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及其接地特性 被引量:50
6
作者 肖微 胡元潮 +2 位作者 阮江军 詹清华 黄道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5-94,共10页
鉴于电力接地领域现行金属接地材料存在易腐蚀、运输施工难度大、与土壤间隙大、易偷盗以及高成本等实际工程问题,研发一种新型复合接地材料——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首先简要阐述该新型接地材料的接地特性;然后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 鉴于电力接地领域现行金属接地材料存在易腐蚀、运输施工难度大、与土壤间隙大、易偷盗以及高成本等实际工程问题,研发一种新型复合接地材料——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首先简要阐述该新型接地材料的接地特性;然后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比分析新型接地材料和常见铜、钢接地材料的电磁特性(趋肤效应及电感效应);继而基于数值计算结果对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进行结构改进,制备了扩径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并分析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在输电线路杆塔接地应用的可行性;最后通过新型接地材料在110k V和220k V输电线路杆塔接地工程中的现场测试数据,验证本文所述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的可靠性。研究内容对电力系统接地领域防腐工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材料腐蚀 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 趋肤效应 电感效应 扩径接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及其相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4
7
作者 胡元潮 阮江军 +3 位作者 肖微 詹清华 黄道春 王湘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79-1889,共11页
当前,电力系统金属接地材料在实际运行中长期面临着腐蚀、复杂地形条件下运输及施工困难、接地体与土壤贴合度不高、偷盗及人为损坏事故频发、使用降阻剂加速金属腐蚀等问题。为此,选择高纯鳞片石墨作为主要导电材料制备了具有Litz线分... 当前,电力系统金属接地材料在实际运行中长期面临着腐蚀、复杂地形条件下运输及施工困难、接地体与土壤贴合度不高、偷盗及人为损坏事故频发、使用降阻剂加速金属腐蚀等问题。为此,选择高纯鳞片石墨作为主要导电材料制备了具有Litz线分层结构的新型接地材料——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并对该接地材料及其连接点分别进行了电阻率与接续电阻测试、冲击电流耐受试验、力学特性试验、高/低温耐受试验以及几种典型接地网的接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石墨复合接地材料电阻率<10^(-5)?·m,在标准雷电流、振荡冲击电流及短路电流冲击作用下,连接点的接续电阻稳定在2 m?左右;低温(–40℃)及高温(200℃)循环试验表明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及连接点结构稳定,接地材料电阻率呈现负温度特性;抗弯、抗扭及抗拉力学性能试验表明接地体力学性能满足实际施工要求;工频、冲击模拟接地试验进一步证明提出的接地材料具备用于实际接地工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 接续电阻 冲击耐受试验 高、低温耐受试验 力学特性试验 接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及其在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99
8
作者 胡元潮 阮江军 +3 位作者 龚若涵 刘振武 吴泳聪 文武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51-2857,共7页
针对电力接地领域现行金属接地材料通常面临的腐蚀、运输施工难度大、与土壤间隙大、易被偷盗以及高成本等问题,研发一种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首先对该新型接地材料的接地特性作简要阐述,分析了接地材料电磁特性对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 针对电力接地领域现行金属接地材料通常面临的腐蚀、运输施工难度大、与土壤间隙大、易被偷盗以及高成本等问题,研发一种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首先对该新型接地材料的接地特性作简要阐述,分析了接地材料电磁特性对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进一步地对新型接地材料进行结构改进,制备了扩径石墨复合接地材料。接着对该新型接地材料在输电线路杆塔接地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将该新型接地材料在110 kV输电线路杆塔接地工程中的应用作简要阐述,表明了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在恶劣地质条件下能够满足实际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材料腐蚀 非金属接地材料 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 扩径接地材料 杆塔接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对铜-石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高强 吴渝英 +2 位作者 张国定 洪锓 肖学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97-101,共5页
根据目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应用的背景研究了在铜 石墨复合材料中加入碳纤维后对复合材料滑动电接触性能的影响。详细研究了碳纤维的加入量、排列、分布对复合材料密度、电阻率、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 ,并通过与传统滑板性能比较来验证... 根据目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应用的背景研究了在铜 石墨复合材料中加入碳纤维后对复合材料滑动电接触性能的影响。详细研究了碳纤维的加入量、排列、分布对复合材料密度、电阻率、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 ,并通过与传统滑板性能比较来验证它是一种既具有优良滑动接触性能又具有优良导电性能和一定强度的新型滑动电接触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复合材料 碳纤维 冲击值 滑动电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电磁特性及其3mm、8mm波动态衰减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周明善 李澄俊 +1 位作者 徐铭 吴正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9-513,共5页
通过高温下膨化二茂铁与可膨胀石墨混合物的方法,制得附着铁氧化物的膨胀石墨复合材料.铁氧化物的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随着铁氧化物含量的增加,其平均电导率呈下降趋势,而磁化强度逐渐增强,复合材料呈亚铁磁性.在不影响膨胀石墨... 通过高温下膨化二茂铁与可膨胀石墨混合物的方法,制得附着铁氧化物的膨胀石墨复合材料.铁氧化物的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随着铁氧化物含量的增加,其平均电导率呈下降趋势,而磁化强度逐渐增强,复合材料呈亚铁磁性.在不影响膨胀石墨电损耗吸收的同时,复合材料增加了磁损耗吸收,其3mm、8mm波动态衰减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膨胀石墨.二茂铁和可膨胀石墨的质量比为2-3:5时,3mm、8mm波动态衰减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复合材料 毫米波 磁性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铜石墨粉含量对铜-镀铜石墨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许少凡 李政 +1 位作者 王文芳 王成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19,59,共3页
比较了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的铜 -镀铜石墨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部分性能。结果表明 ,随镀铜石墨含量的增加 ,铜 -镀铜石墨复合材料的密度和导电性降低 ,但其组织中石墨分布更均匀 ,并且铜有利于构成三维网状 ,使该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导电性。
关键词 粉末冶金 铜-镀铜石墨复合材料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中铜-石墨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许少凡 王文芳 +3 位作者 凤仪 颜士钦 应美芳 王成福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4-258,共5页
对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的含不同质量分数的碳纤维-中铜-石墨复合材料,在滑动速度为15m/s,载荷4.9N的条件下,分别进行了50h的不通电和通电干摩擦试验,并用扫描电镜对其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无电流干摩... 对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的含不同质量分数的碳纤维-中铜-石墨复合材料,在滑动速度为15m/s,载荷4.9N的条件下,分别进行了50h的不通电和通电干摩擦试验,并用扫描电镜对其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无电流干摩擦条件下,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逐渐减小;而在电流密度为20A/cm2时,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比不通电时小,但磨损量比不通电时大3~7倍,磨损机理也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中铜-石墨复合材料 通电干摩擦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密度对电沉积银石墨复合镀层耐蚀和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叶志国 何庆庆 +4 位作者 稂耘 陈宜斌 刘磊 陈川 马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227-8231,共5页
使用电沉积方法在铜基表面制备了银石墨复合镀层,研究了沉积电流密度对银石墨复合镀层耐蚀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镀层的石墨面积分数随着沉积电流密度的上升而增大;沉积电流密度对自腐蚀电位的影响不大,沉积电流密度的增加使得自... 使用电沉积方法在铜基表面制备了银石墨复合镀层,研究了沉积电流密度对银石墨复合镀层耐蚀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镀层的石墨面积分数随着沉积电流密度的上升而增大;沉积电流密度对自腐蚀电位的影响不大,沉积电流密度的增加使得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在0.1~0.5A/dm^2范围内,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复合镀层的平均摩擦系数减小,磨损率先减小后增大。当沉积电流密度为0.3A/dm^2、搅拌速度为420r/min时,复合镀层的磨损率最小,为8.13×10^(-14) m^(-3)/N·m。该条件下制备的触头触指分合10 000次后,在触头的面状低副摩擦中,其镀层厚度迁移量小于2μm;在触指的线状高副摩擦中,其镀层磨损量小于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开关 电流密度 石墨复合镀层 耐蚀性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石墨复合材料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袁青 李兵虎 +2 位作者 童文俊 杨志懋 丁秉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47-49,共3页
综述了铜石墨复合材料在改性方面进行的界面、添加剂和纤维增强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认为,界面改性、添加剂及纤维特别是纳米碳管等能显著提高铜石墨复合材料导电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
关键词 石墨复合材料 界面改性 添加剂 纤维增强 研究 导电性能 摩擦磨损性能 纳米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电沉积纯银镀层和纯银/银石墨复合镀层磨损性能和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叶志国 何庆庆 +3 位作者 刘磊 韩钰 陈川 马光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7-262,共6页
本文中使用电沉积方法在铜基表面分别制备了纯银镀层和纯银/银石墨复合镀层,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两种镀层的磨损性能和行为.研究表明:室温至120℃,纯银镀层磨损机理为轻微的黏着磨损,摩擦系数稳定在0.35~0.45左右,磨损率为3×10^(-14) ... 本文中使用电沉积方法在铜基表面分别制备了纯银镀层和纯银/银石墨复合镀层,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两种镀层的磨损性能和行为.研究表明:室温至120℃,纯银镀层磨损机理为轻微的黏着磨损,摩擦系数稳定在0.35~0.45左右,磨损率为3×10^(-14) m^3/(N·m)左右;240~480℃,镀层磨损机理为明显的黏着磨损,磨损率急剧增加,摩擦系数不稳定.纯银/银石墨复合镀层在室温至240℃的磨损机理为轻微的黏着磨损,平均摩擦系数在0.1左右,磨损率增加缓慢;当温度超过240℃时,由于抗高温石墨膜的破裂,出现了严重的塑性变形;480℃时,复合镀层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明显的磨粒磨损,摩擦系数不稳定,磨损率达到46×10^(-14) m^3/(N·m),耐磨性优于纯银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石墨复合镀层 耐磨性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Si/C/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8
16
作者 彭鹏 刘宇 温兆银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95-1199,共5页
采用热裂解方法,热解分散于聚偏二氟乙烯溶液中的硅和石墨,得到了具有稳定电化学循环性能的Si/C/石墨复合负极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复合材料形貌为无定型碳包裹硅颗粒的核壳结构。通过系统研究不同Si粒径和石墨含量对电极电化... 采用热裂解方法,热解分散于聚偏二氟乙烯溶液中的硅和石墨,得到了具有稳定电化学循环性能的Si/C/石墨复合负极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复合材料形貌为无定型碳包裹硅颗粒的核壳结构。通过系统研究不同Si粒径和石墨含量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Si颗粒粒径越小复合材料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能越优越,适当的降低石墨含量有利于电极材料剩余比容量的提高。当Si粒径为50 nm,Si与石墨质量比1:1时,电极材料具有1741.6 mAh/g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和72.5%的首次库仑效率,60次循环后,可逆比容量保持在820 mAh/g。热解有机物形成碳包覆的结构能有效地改善硅基类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 C 石墨复合材料 负极材料 热解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的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彦明 王威强 +4 位作者 李爱菊 阴强 夏利刚 敖海勇 童佳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6,10,共4页
研究了碳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及其含量对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导电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氧化处理碳纤维表面形成微孔和刻蚀沟槽,容易形成应力集中,复合材料的强度不高;空气加液相氧化处理填充了碳纤维表面的... 研究了碳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及其含量对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导电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氧化处理碳纤维表面形成微孔和刻蚀沟槽,容易形成应力集中,复合材料的强度不高;空气加液相氧化处理填充了碳纤维表面的微裂纹,对复合材料有一定的补强作用;液相氧化处理有利于提高碳纤维表面活性以及碳纤维的均匀分散性,使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力学性能与导电性能;随碳纤维含量增多,材料电导率变小,材料强度开始增大,达到最大值后材料强度下降。对碳纤维进行液相氧化处理,碳纤维含量在3%~4%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导电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 双极板 碳纤维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对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敏 凤仪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8-332,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在机械磨损和带电磨损2种状态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接触电压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带电磨损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损失均比不带电条件下的大.这是由于外...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在机械磨损和带电磨损2种状态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接触电压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带电磨损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损失均比不带电条件下的大.这是由于外加电场不利于保持摩擦副接触表面在摩擦热等作用下形成润滑膜的均匀性和完整性所致.此外,在带电磨损条件下,阳极的磨损体积损失比阴极的大.其原因在于,摩擦副接触表面润滑膜中的水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离解,在正刷侧释放出活性氧,活性氧与电刷表层中的碳或金属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使得磨损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 电流 接触电压降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W-石墨复合镀层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峥 夏金虹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2,55,共4页
 研究了电流密度、电沉积时间、镀液中石墨含量、镀液中钨酸钠含量、阳极类型等因素对电沉积Ni P W 石墨复合镀层中石墨含量、镀速、外观的影响,确定了复合镀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Ni为阳极、电沉积时间为0.5h、镀液中石墨的含量是20g/...  研究了电流密度、电沉积时间、镀液中石墨含量、镀液中钨酸钠含量、阳极类型等因素对电沉积Ni P W 石墨复合镀层中石墨含量、镀速、外观的影响,确定了复合镀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Ni为阳极、电沉积时间为0.5h、镀液中石墨的含量是20g/L、镀液中钨酸钠的含量是10g/L、电流密度是2A/dm2。并对镀层的形貌、耐蚀性、抗氧化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Ni P W复合镀层相比,Ni P W 石墨复合镀层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W-石墨复合镀层 电沉积工艺 镀层形貌 耐蚀性 抗氧化性 工艺参数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的低温热模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彦明 王威强 +4 位作者 李爱菊 阴强 夏利刚 敖海勇 童佳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8-222,共5页
介绍了国外制备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研究结果。研究了低温热模压成型工艺制备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含量为15wt%时,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满足双极板的要求,但力学性能偏低。提出了碳纤维增强的解决方案,研... 介绍了国外制备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研究结果。研究了低温热模压成型工艺制备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含量为15wt%时,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满足双极板的要求,但力学性能偏低。提出了碳纤维增强的解决方案,研究了碳纤维表面处理方法以及碳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对碳纤维进行液相氧化处理,碳纤维含量3wt%是综合性能较好的一种试验方案。采用低温热模压工艺制备低成本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双极板材料的性能突破必将促进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石墨复合材料 双极板 低温热模压 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