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酚醛树脂热解炭材料的石墨化程度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德凤 谢海明 +1 位作者 赵艳玲 王荣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5,共3页
研究酚醛树脂中加入 ZnCl2 的比例不同对热解材料孔径、孔容、比表面积、层间距等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 X射线衍射(XRD)和激光拉曼光谱(Ra -man)等手段对酚醛树脂热解炭材料的石墨化程度进行表征。探讨热解炭材料的石墨化程度与充放电... 研究酚醛树脂中加入 ZnCl2 的比例不同对热解材料孔径、孔容、比表面积、层间距等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 X射线衍射(XRD)和激光拉曼光谱(Ra -man)等手段对酚醛树脂热解炭材料的石墨化程度进行表征。探讨热解炭材料的石墨化程度与充放电性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石墨化程度 XRD RAM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过程中NH_3对其微观结构和石墨化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米万良 Y.S.LIN +1 位作者 李永丹 张宝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64-969,共6页
以二茂铁为催化剂前驱体,C2H2为碳源,在NH3和N2气氛中在Al2O3多孔基体上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出了一致取向的碳纳米管阵列.采用拉曼散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元素分析等技术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NH3... 以二茂铁为催化剂前驱体,C2H2为碳源,在NH3和N2气氛中在Al2O3多孔基体上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出了一致取向的碳纳米管阵列.采用拉曼散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元素分析等技术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NH3为载气时,所制备的碳纳米管为竹节形结构,并且有一定量的N掺杂在其中,其质量含量大约在3.46%,碳纳米管的石墨层间距在0.384nm左右,实验产物中有Fe3C和Fe2N或Fe3N的生成,NH3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导致催化剂的表面性质的改变以及N的掺杂使生成的碳纳米管结构有一些缺陷,石墨化程度有所降低.碳纳米管的管径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乙炔 多孔基体 Fe3C NH3 石墨化程度 竹节形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碳纳米管的石墨化程度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康夫 付志兵 +3 位作者 易勇 王朝阳 程艳奎 唐永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7-92,共6页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阵列碳纳米管薄膜,对阵列碳纳米管的石墨化程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Raman)对样品形貌以及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不同实验参数对阵列碳纳米管石墨化程度影响的机理。结果发现,...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阵列碳纳米管薄膜,对阵列碳纳米管的石墨化程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Raman)对样品形貌以及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不同实验参数对阵列碳纳米管石墨化程度影响的机理。结果发现,在一定催化剂浓度范围内,催化剂浓度过低时,阵列碳纳米管的石墨化程度较差,而随着催化剂浓度的增加,阵列碳纳米管的石墨化程度逐渐变好;生长石墨化程度较好的阵列碳纳米管需要合适的进液速度,进液速度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得碳纳米管的石墨化程度变差;此外,生长石墨化程度较好的阵列碳纳米管也需要合适的生长温度,生长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得碳纳米管的石墨化程度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碳纳米管 石墨化程度 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燃烧煤粉对焦炭石墨化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子宗 邹德余 +1 位作者 张丙怀 沈勇玲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12-116,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纯焦炭恒温处理,纯焦炭气化反应以及焦炭层喷吹UPC气化反应一小时后的焦样石墨化程度。
关键词 未燃烧煤粉 焦炭 石墨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石墨化程度对其电阻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徐虎 张泽 徐卫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8-160,164,共4页
以市面常见的6种碳纤维发热电缆为实验材料,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对实验材料的石墨化程度进行表征,利用数字源表(吉时利2400型)测定每组样品的电阻,以得到样品的电阻率。结果表明:当碳纤维的石墨化程度越高时,其电阻率越低。这是因为石墨化... 以市面常见的6种碳纤维发热电缆为实验材料,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对实验材料的石墨化程度进行表征,利用数字源表(吉时利2400型)测定每组样品的电阻,以得到样品的电阻率。结果表明:当碳纤维的石墨化程度越高时,其电阻率越低。这是因为石墨化程度越高时,碳纤维成分中石墨碳的含量越高,与此同时碳纤维中非晶态过渡碳结构的芳环共轭程度增加,使π电子的迁移能力增强。随着碳纤维石墨化程度的增加,六元碳层面内的碳碳键距离增大,共价电子向传导电子转移,禁带变小,导带增大。另外,石墨化程度的增加意味着在碳纤维内部石墨的取向越来越好,故而致使电阻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拉曼光谱 电阻率 石墨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浸渍碳纤维对激光石墨化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卿晋锋 丁奇胜 +2 位作者 程礼盛 谭晶 杨卫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148,共5页
在激光石墨化前对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进行硼酸(H_(3)BO_(3))浸渍处理,通过改变H_(3)BO_(3)含量和H_(3)BO_(3)浸渍时间考察H_(3)BO_(3)浸渍对激光石墨化效果的影响,采用拉曼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石墨化碳纤维的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进... 在激光石墨化前对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进行硼酸(H_(3)BO_(3))浸渍处理,通过改变H_(3)BO_(3)含量和H_(3)BO_(3)浸渍时间考察H_(3)BO_(3)浸渍对激光石墨化效果的影响,采用拉曼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石墨化碳纤维的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量的硼可以进入石墨片层结构,石墨碳微晶的堆叠厚度L_(c)增大、石墨片层间距d_(002)减小、方位角半高宽减小、结晶度提高,同时石墨化程度提高;而过量的硼使得微晶结晶度和石墨化程度降低;在H_(3)BO_(3)含量和浸渍时间相同条件下,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碳纤维石墨化程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激光石墨 石墨化程度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船舶排气工况下DOC+SCR后处理系统催化作用
7
作者 孙豫 钱叶剑 +1 位作者 龚震 孙泽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8,共7页
为研究船舶中速柴油机应用柴油氧化催化器(DOC)技术的可行性,试验了船舶柴油机典型低温大流量工况下DOC对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CR)催化性能及共同作用下颗粒物(PM)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典型的低温大流量工况下DOC的应用会提升SCR系... 为研究船舶中速柴油机应用柴油氧化催化器(DOC)技术的可行性,试验了船舶柴油机典型低温大流量工况下DOC对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CR)催化性能及共同作用下颗粒物(PM)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典型的低温大流量工况下DOC的应用会提升SCR系统的催化效率,在柴油机高负荷排气工况(空速为18000 h^(-1))下催化效率提升了65%;DOC和SCR共同作用会降低PM的石墨化程度,且排气温度越高,石墨化程度越低;共同作用会增加PM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浓度,其中C—OH官能团含量增加了100%,PM的氧化活性大幅提升;在碳氢官能团中,作为PM生长核心的脂肪族C—H官能团浓度大幅降低,降低幅度达到了50%,减少了PM的继续生长和聚集的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 碳烟颗粒 石墨化程度 表面官能团 后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布用于锂离子电池三维一体化柔性正极的可行性研究
8
作者 闫时建 郭锦 +1 位作者 同阳 今西诚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198,共7页
研究碳纤维编织布用于锂离子电池三维一体化正极的可行性,对三种经过热处理碳布的石墨化程度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以锂金属作为对电极,石墨化的碳布电极在0.1~0.5 V的电压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83.6,94.5mAh·g^(-1)和115.2 mA... 研究碳纤维编织布用于锂离子电池三维一体化正极的可行性,对三种经过热处理碳布的石墨化程度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以锂金属作为对电极,石墨化的碳布电极在0.1~0.5 V的电压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83.6,94.5mAh·g^(-1)和115.2 mAh·g^(-1),经过50周次循环充放电后比容量分别为55.0,80.0 mAh·g^(-1)和88.0 mAh·g^(-1)左右。将石墨化的碳布负载LiFePO_(4)后,电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73.2,109.5 mAh·g^(-1)和130.2 mAh·g^(-1)。对于石墨化程度为76.02%的碳布,经过50周次循环充放电后比容量稳定在90.0 mAh·g^(-1)左右,综合电化学性能较好,更适合用于锂离子电池的一体化柔性正极。通过建立LiFePO_(4)颗粒与碳纤维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探讨一体化正极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将碳布用于锂离子电池一体化正极,可以简化锂离子电池的常规生产过程,革新其生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碳布 石墨化程度 三维一体柔性正极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捣糊在石墨化阴极炭块上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宇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0年第S1期150-151,共2页
随着国家对铝行业节能降耗的要求,电解铝企业对阴极炭块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从普通的无定型炭块,石墨质炭块到现在大规模使用的石墨化炭块.铝用阴极导电性得到很大提高,阴极压降降低明显.大多铝厂陆续在新开槽和大修槽上使用石墨化程度... 随着国家对铝行业节能降耗的要求,电解铝企业对阴极炭块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从普通的无定型炭块,石墨质炭块到现在大规模使用的石墨化炭块.铝用阴极导电性得到很大提高,阴极压降降低明显.大多铝厂陆续在新开槽和大修槽上使用石墨化程度高的阴极炭块,从而获得好的经济效益.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石墨化阴极炭块对应的各种糊料的要求也要相应的变化,才能更好地防止启动漏炉破损,提高槽寿命,发挥石墨化阴极炭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炭块 冷捣糊 石墨化程度 石墨炭块 电解槽寿命 阴极压降 钠膨胀 导电性 阴极破损 铝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烧结法制备碳化硼-石墨化炭黑复合粉体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忠轲 黄紫豪 +5 位作者 郑家舜 刘彤 姜田宝 吴钦鑫 魏军从 涂军波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0,共4页
为了更加经济高效地制备含碳耐火材料防氧化用碳化硼-石墨化炭黑复合粉,按三氧化二硼和炭黑质量比为55∶45进行配料,于氩气气氛下采用微波烧结法制备了碳化硼-石墨化炭黑复合粉体。研究了烧结温度(1600、1650℃)和保温时间(0.5、1、1.2... 为了更加经济高效地制备含碳耐火材料防氧化用碳化硼-石墨化炭黑复合粉,按三氧化二硼和炭黑质量比为55∶45进行配料,于氩气气氛下采用微波烧结法制备了碳化硼-石墨化炭黑复合粉体。研究了烧结温度(1600、1650℃)和保温时间(0.5、1、1.2和1.5 h)对烧后粉体物相组成、石墨化程度、显微结构、氧化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微波烧结1600℃合成温度偏低,1650℃可以制备出碳化硼-石墨化炭黑复合粉体;随着保温时间适当延长,复合粉体中炭黑的石墨化程度提高,碳化硼晶粒发育趋于完整,粉体氧化温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烧结法 硼-石墨炭黑 复合粉体 温度 石墨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同性石墨结构与工艺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正操 付晓刚 +1 位作者 陈东钺 张政军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41,共5页
对比研究国外石墨IG-11、NBG-18和国产石墨HSM-SC的各向同性度、气孔直径、气孔形貌和微晶状态,探讨其结构差异.研究发现,国外石墨在各向同性度的控制上优于国产石墨;采用细颗粒配料方式下焦颗粒平均直径对石墨内部气孔直径的大小影响较... 对比研究国外石墨IG-11、NBG-18和国产石墨HSM-SC的各向同性度、气孔直径、气孔形貌和微晶状态,探讨其结构差异.研究发现,国外石墨在各向同性度的控制上优于国产石墨;采用细颗粒配料方式下焦颗粒平均直径对石墨内部气孔直径的大小影响较大;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采用细颗粒配料方式的石墨力学性能更好;细颗粒各向同性石墨质量与改进混捏均匀性有重要联系;利用X射线衍射谱中石墨(002)衍射峰的半高宽可以定性评价石墨化程度.探讨了国外各向同性石墨制备工艺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各向同性石墨 各向同性度 气孔率 微晶尺寸 石墨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树木的微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冯有利 郑辙 郭延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27-731,共5页
对浙江温岭火山角砾岩中的碳化树木进行了高分辨电子显微镜、X粉晶衍射和激光拉曼光谱研究。高分辨电子显微像表明火山角砾岩中的碳化树木相当于微柱石墨—柔绉石墨过渡阶段。碳化树木的一级拉曼光谱D峰波数在 135 9 7~ 136 9 2cm-1之... 对浙江温岭火山角砾岩中的碳化树木进行了高分辨电子显微镜、X粉晶衍射和激光拉曼光谱研究。高分辨电子显微像表明火山角砾岩中的碳化树木相当于微柱石墨—柔绉石墨过渡阶段。碳化树木的一级拉曼光谱D峰波数在 135 9 7~ 136 9 2cm-1之间 ,O峰波数在 15 94 5~ 16 0 3 4cm-1之间。根据峰面积比AD (AD +AO)计算得出其La 在 7 6~ 11 8nm之间 ,与高分辨电子显微像观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 高分辨电子显微镜 粉晶X射线 激光拉曼光谱 石墨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铝电解槽强化电流条件下槽帮形成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维 薛济来 +7 位作者 朱骏 刘翘楚 刘康 牛庆仁 何华 韩立国 王延庆 张成浩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8-31,共4页
以350kA铝电解槽为研究对象,现场测定了运行中槽帮的厚度及温度分布,并在考虑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情况下,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温度场、强化前后炉膛形状分别进行模拟,分析了阴极材质对电解质凝固等温线和槽帮厚度以及操作参数对石墨化阴极强... 以350kA铝电解槽为研究对象,现场测定了运行中槽帮的厚度及温度分布,并在考虑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情况下,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温度场、强化前后炉膛形状分别进行模拟,分析了阴极材质对电解质凝固等温线和槽帮厚度以及操作参数对石墨化阴极强化电流后炉膛形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模型估计值与现场测量值相当吻合,所用模型方法有助于强化槽电流、实现运行参数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0 kA铝电解槽 学反应 槽帮 石墨化程度 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醚/甲苯掺混对正庚烷扩散火焰碳烟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李卫 刘俊龙 +2 位作者 李玉娟 董文龙 楚化强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2-332,共11页
苯甲醚作为一种第二代生物质燃料,与柴油中甲苯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生物质燃料与柴油掺混燃烧被视为解决能源危机的可行方案.基于此,采用液体燃料燃烧系统,选取正庚烷作为基础燃料,在蒸发温度为160℃下对正庚烷、正庚烷掺混10%(体积分数... 苯甲醚作为一种第二代生物质燃料,与柴油中甲苯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生物质燃料与柴油掺混燃烧被视为解决能源危机的可行方案.基于此,采用液体燃料燃烧系统,选取正庚烷作为基础燃料,在蒸发温度为160℃下对正庚烷、正庚烷掺混10%(体积分数)甲苯(T10)、10%苯甲醚(A10)和5%甲苯/5%苯甲醚(A05)燃料的火焰形态、碳烟粒径分布、纳观结构、微晶参数、有序度、官能团和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碳烟颗粒的尺寸及纳观结构方面,随着苯甲醚/甲苯掺混,火焰中碳烟平均粒径变大.在碳烟纳观结构方面,苯甲醚和甲苯的加入改变了火焰中碳烟颗粒形态,加速了碳烟生成.在微晶参数方面,掺混苯甲醚/甲苯后,碳烟整体结构更为有序,苯甲醚对正庚烷火焰中碳烟纳观结构的影响小于甲苯.在碳烟有序度方面,D1峰与G1峰强度比(I_(D1)/I_(G1))从T10到A05的增加幅度为17.3%,从A05到A10的增加幅度为11.5%,碳烟石墨化程度随苯甲醚掺混增大而降低.在只有苯甲醚掺混的工况下,正庚烷火焰中碳烟的石墨化程度提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醚 甲苯 正庚烷 碳烟 石墨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炭素材料的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文雍 李楠 +1 位作者 李轩科 梁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5,共3页
采用SEM、Raman光谱和TG-DSC等手段研究了纳米碳管、天然石墨、酚醛树脂热解炭、炭黑改性酚醛树脂热解炭的抗氧化性。研究表明,这4种炭素材料的抗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天然石墨、纳米碳管、炭黑改性酚醛树脂热解炭、酚醛树脂热解炭。
关键词 碳材料 抗氧 石墨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方式对石墨纤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福杰 王浩静 范立东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52,共4页
研究了分步热处理对石墨纤维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并采用Raman光谱分析了石墨纤维的皮芯结构程度。结果发现:在相同处理条件下,分步热处理有利于石墨纤维拉伸强度和体密度的提高,而其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则较小。分步热处理所得石墨... 研究了分步热处理对石墨纤维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并采用Raman光谱分析了石墨纤维的皮芯结构程度。结果发现:在相同处理条件下,分步热处理有利于石墨纤维拉伸强度和体密度的提高,而其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则较小。分步热处理所得石墨纤维的表面石墨化程度较低,内部石墨化程度较高,其皮芯结构因子较大,说明其均质性更好一些。因此,分步热处理有利于提高石墨纤维的致密性和均质性,从而提高其拉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方式 石墨纤维 纤维性能 Style 石墨化程度 皮芯结构 纤维拉伸强度 均质性 RAMAN光谱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结构因子 弹性模量 处理条件 致密性 体密度 结果 分析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ePO_4/C多层膜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昶 曹凤红 +3 位作者 邓迟 徐要辉 刘春海 张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6-81,共6页
目的研究LiFePO_4/C多层膜在不同的调制周期下的电化学性能。方法采用多靶磁控溅射方法,在304不锈钢基底上,先沉积10 nm Ti薄膜作为阻挡层,然后交替沉积LiFePO_4薄膜和C薄膜,制备三组不同调制周期的[LiFePO4/C]n多层膜。通过扫描电子显... 目的研究LiFePO_4/C多层膜在不同的调制周期下的电化学性能。方法采用多靶磁控溅射方法,在304不锈钢基底上,先沉积10 nm Ti薄膜作为阻挡层,然后交替沉积LiFePO_4薄膜和C薄膜,制备三组不同调制周期的[LiFePO4/C]n多层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附带的EDS能谱仪对退火前和经500℃退火2 h后的不同调制周期[LiFePO_4/C]n多层膜的截面形貌、成分进行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退火前和经500℃退火2 h后的LiFePO_4薄膜及不同调制周期[LiFePO4/C]n多层膜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Raman)分析经500℃退火2 h后不同调制周期[LiFePO_4/C]n多层膜中的C结构,利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法对LiFePO_4薄膜和不同调制周期[LiFePO_4/C]n多层膜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调制周期为7.5次的[LiFePO4 (160 nm)/C(16 nm)]7.5多层膜中的碳石墨化程度高于调制周期为15次的[LiFePO4(80 nm)/C(8 nm)]15和调制周期为5次的[LiFePO_4 (240 nm)/C(24 nm)]5多层膜,且具有更好的充放电容量和倍率性能。在0.1 C放电倍率下,[LiFePO_4 (160 nm)/C(16 nm)]7.5多层膜的放电容量为151 mAh/g,在5 C高放电倍率下的放电容量为30 mAh/g。结论适当的调制周期下,LiFePO_4/C多层膜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靶磁控溅射 304不锈钢 LiFePO4/C多层膜 调制周期 石墨化程度 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DE_(2-4)掺混正庚烷/甲苯燃烧碳烟颗粒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18
作者 田波 李青 +2 位作者 魏明亮 李志丹 王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0-128,共9页
为研究一种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_(2-4))掺混正庚烷/甲苯混合燃料对碳烟颗粒理化性质的影响,搭建了同轴射流反扩散火焰燃烧平台,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曼光谱仪(Raman)和热重分析仪(TGA)对颗粒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ODE_(2... 为研究一种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_(2-4))掺混正庚烷/甲苯混合燃料对碳烟颗粒理化性质的影响,搭建了同轴射流反扩散火焰燃烧平台,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曼光谱仪(Raman)和热重分析仪(TGA)对颗粒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ODE_(2-4)由0掺混至30%,碳粒子直径逐渐向小粒径方向偏移,平均粒径逐渐下降,颗粒内部微晶曲率平均值逐渐增大,微晶长度则呈相反趋势,且减小幅度逐渐增大;一阶拉曼光谱中代表晶格内部缺陷和无序结构的D峰与代表石墨稳定结构的G峰的积分强度之比逐渐增加,石墨化程度降低,无序程度增大;质量损失速率峰值温度、起始氧化温度、燃尽温度和表观活化能均呈下降趋势,颗粒反应活性增强。分析结果表明,PODE_(2-4)可作为燃料添加剂改变碳烟颗粒微观结构,进而增强其氧化活性,该研究可为实际工程应用中PODE_(n)与柴油掺混燃烧并促进DPF再生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氧基二甲醚 层流扩散火焰 碳烟颗粒 微观结构 石墨化程度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氧化反应中柴油机碳烟颗粒纳观结构的演化
19
作者 于潇 吕刚 +1 位作者 乔约翰 宋崇林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9-327,共9页
本文采用热重分析仪构建的催化/非催化氧化反应环境制备了不同氧化程度的碳烟样品,并利用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拉曼光谱仪(RS)研究了Pt基催化剂与O_(2)气氛下的催化氧化过程中碳烟纳观结构的变化规律,并与非催化氧化处理的... 本文采用热重分析仪构建的催化/非催化氧化反应环境制备了不同氧化程度的碳烟样品,并利用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拉曼光谱仪(RS)研究了Pt基催化剂与O_(2)气氛下的催化氧化过程中碳烟纳观结构的变化规律,并与非催化氧化处理的碳烟纳观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催化氧化过程中,碳烟基本粒子粒径缩减25%以上,微晶曲率减小,微晶尺寸增加,石墨化程度提高;与非催化氧化处理的碳烟基本粒子对比发现,相同氧化程度下,催化氧化处理的碳烟基本粒子粒径缩减幅度最高增大7.5%,微晶尺寸增加幅度最多减少7%,微晶曲率减少幅度更大;同时,通过比较部分催化氧化碳烟样品与原始碳烟样品的基本粒子纳观结构特征参数发现,催化氧化过程中,尺寸在0.5~0.9 nm及曲率在1.1~1.3的微晶优先被氧化,表明催化作用生成的高活性氧化物种优先氧化短而曲折的微晶,从而提高了碳烟颗粒的石墨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烟 纳观结构 石墨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改性剂对竹炭碳磺酸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雨豪 韦一 +1 位作者 马兵兵 计伟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1-738,共8页
用氢氧化钠、硫酸和氯化锌等不同改性剂对竹粉进行浸渍改性处理,进而用炭化-磺化法制备用于纤维素水解的竹炭碳磺酸催化剂。通过对改性前后的竹粉进行FT-IR和SEM分析研究竹粉浸渍改性机理,发现氢氧化钠能分解竹粉半纤维素中的乙酰基和... 用氢氧化钠、硫酸和氯化锌等不同改性剂对竹粉进行浸渍改性处理,进而用炭化-磺化法制备用于纤维素水解的竹炭碳磺酸催化剂。通过对改性前后的竹粉进行FT-IR和SEM分析研究竹粉浸渍改性机理,发现氢氧化钠能分解竹粉半纤维素中的乙酰基和部分α-糖苷键,及木质素侧链上部分甲氧基,有利于竹粉的热解与炭化。采用BET、XRD和FT-IR等对所得催化剂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改性剂的使用有利于竹粉炭化过程造孔,有效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改性剂处理后的竹粉在炭化过程中的石墨化程度不同,导致碳环上可取代的活性位点数不同,进而影响催化剂的磺酸量。系统研究了浸渍比、炭化温度、磺化温度等因素对竹炭碳磺酸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氢氧化钠为改性剂,在最佳制备条件下所得竹炭碳磺酸,纤维素水解获得葡萄糖的收率可达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改性剂 竹炭碳磺酸 水解 石墨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