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包覆对含Ti、Zr镁基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袁华堂 冯艳 +2 位作者 乔林军 刘强 王一菁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用机械合金化法成功地合成了Mg0.9Ti0.1-x Zrx Ni(x =0.00,0.02,0.04,0.06)合金,研究了Zr和Ti的添加对Mg50Ni50型镁基合金电极容量和循环寿命的影响。同时,探索了用球磨法对四元非晶合金Mg0.9Ti0.06Zr0.04Ni进行石墨包覆的工艺及其对合... 用机械合金化法成功地合成了Mg0.9Ti0.1-x Zrx Ni(x =0.00,0.02,0.04,0.06)合金,研究了Zr和Ti的添加对Mg50Ni50型镁基合金电极容量和循环寿命的影响。同时,探索了用球磨法对四元非晶合金Mg0.9Ti0.06Zr0.04Ni进行石墨包覆的工艺及其对合金电极循环寿命和放电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此系列合金中,石墨对Mg0.9Ti0.06Zr0.04Ni合金的包覆使合金电极容量和循环寿命都有所提高。同时对包覆石墨前后的合金进行了电子扫描电镜(SEM)和合金表面元素组成分布(EDAX)测试,来进一步研究石墨包覆对提高镁基合金抗腐蚀性能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NI蓄电池 二次电池 石墨包覆 TI ZR 镁基合金性能 电化学性能 循环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包覆纳米铁镍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2
作者 曹宏 王学华 +2 位作者 宾晓蓓 陈理强 王家辉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80,共6页
碳包纳米磁性金属因其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成为了近年的研究热点,但现有各种方法都只能合成毫克量级样品。作者用金属钾还原镍铁氯化物石墨层间化合物合成了石墨碳网包覆纳米铁镍合金,一次至少可以得到几克样品。所合成样品成分分布比较... 碳包纳米磁性金属因其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成为了近年的研究热点,但现有各种方法都只能合成毫克量级样品。作者用金属钾还原镍铁氯化物石墨层间化合物合成了石墨碳网包覆纳米铁镍合金,一次至少可以得到几克样品。所合成样品成分分布比较均匀,w(Fe)=3.44%~9.67%,w(Ni)=0~2.95%。(Fe,Ni)纳米晶大小均匀,粒度因原料NiCl2 FeCl3GICs阶数不同而异,2阶为5.7nm,3阶为17.1nm。样品具有表观超顺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性金属 制备方法 石墨包覆纳米铁镍材料 化学成分 晶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包覆纳米镍颗粒的结构及磁性能的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宁 李晓杰 +1 位作者 孙贵磊 王海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3-438,共6页
在密闭容器中,用爆轰分解掺杂含有镍离子的混合炸药前驱体合成了核壳结构石墨包覆镍纳米颗粒。调整混合炸药前驱体中碳源材料和金属源材料的有效摩尔比合成了球形、不同尺寸、核壳结构的磁性石墨包覆纳米镍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 在密闭容器中,用爆轰分解掺杂含有镍离子的混合炸药前驱体合成了核壳结构石墨包覆镍纳米颗粒。调整混合炸药前驱体中碳源材料和金属源材料的有效摩尔比合成了球形、不同尺寸、核壳结构的磁性石墨包覆纳米镍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能谱分析仪(EDX)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表征化学构成、结构形貌及磁性能。结果表明:颗粒大小主要分布在10~55 nm之间,复合纳米颗粒主要由面心立方镍纳米晶体和石墨碳构成,常温下这些复合纳米颗粒主要表现出超顺磁性和铁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石墨包覆 X射线衍射仪 复合纳米颗粒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石墨包覆铜纳米粒子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薛俊 唐浩奎 +2 位作者 林航升 宾晓蓓 曹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9-111,118,共4页
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中填充石墨包覆铜纳米粒子(GECNP),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用XP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其摩擦磨损性能,并用铜粉(Copper)、纳米石墨粉(GNS)作对比添加剂进行了同等试验。结果表明,GE... 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中填充石墨包覆铜纳米粒子(GECNP),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用XP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其摩擦磨损性能,并用铜粉(Copper)、纳米石墨粉(GNS)作对比添加剂进行了同等试验。结果表明,GECNP均匀分散在UHMWPE中,当线速度为0.25m.s-1,GECNP填充量不高于3%时,UHMWPE/GECNP复合材料与空白UHMWPE相比磨损率降低,摩擦系数保持不变,综合性能优于UHMWPE/Copper和UHMWPE/GNS。当GECNP填充量为1%时,磨损率最低,与空白样相比降低了53.9%,摩擦系数也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包覆铜纳米粒子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镍包覆石墨对铁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丁光玉 冯辉霞 +2 位作者 任卫 柳学全 李红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4,19,共5页
研究了利用粉末冶金法制备添加镍包覆石墨的铁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以Fe-Ni-Cu-Mo成分作为基体的含石墨材料中,当石墨含量为0.9%(质量分数)时其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值。添加镍包覆石墨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研究了利用粉末冶金法制备添加镍包覆石墨的铁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以Fe-Ni-Cu-Mo成分作为基体的含石墨材料中,当石墨含量为0.9%(质量分数)时其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值。添加镍包覆石墨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明显优于添加未包覆石墨的复合材料。随着镍包覆石墨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不断降低,摩擦系数也随之降低,磨损率呈现先降低后又逐渐升高的趋势,当镍包覆石墨含量为3.36%时磨损率降为最低,获得了良好的综合性能。所研制的添加镍包覆石墨的铁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已经在多家钢厂得到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 石墨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的研究——包覆对天然石墨容量衰减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俞政洪 吴锋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32,37,共5页
 研究了酚醛树脂包覆对天然石墨电化学性能的改善。酚醛树脂热解后形成的包覆石墨首次放电容量达到了460mAh·g-1以上,高于未处理石墨(384mAh·g-1);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包覆石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1000℃的范围内,...  研究了酚醛树脂包覆对天然石墨电化学性能的改善。酚醛树脂热解后形成的包覆石墨首次放电容量达到了460mAh·g-1以上,高于未处理石墨(384mAh·g-1);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包覆石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1000℃的范围内,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材料的不可逆容量降低,首次充电容量和循环效率提高;循环20周以后包覆石墨的容量仍保持在330mAh·g-1以上,而未处理石墨的容量则降低到300mAh·g-1以下,说明酚醛树脂包覆对抑制石墨的容量衰减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负极材料 天然石墨 容量衰减 影响 石墨 锂离子电池 石墨负极 酚醛树脂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制备石墨烯包覆硅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力臻 刘静杰 +1 位作者 方华 高海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95-12201,共7页
利用XRD、Raman、FT-IR、TEM、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微波法制备的石墨烯包覆硅材料(Si/RGO)的结构、形貌及其电化学性能。XRD、Raman、FT-IR结果表明,微波加热能够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化程度较低且无序度增加... 利用XRD、Raman、FT-IR、TEM、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微波法制备的石墨烯包覆硅材料(Si/RGO)的结构、形貌及其电化学性能。XRD、Raman、FT-IR结果表明,微波加热能够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化程度较低且无序度增加的石墨烯;TEM显示石墨烯均匀包覆着纳米硅,包覆厚度大约为4nm;充放电结果表明,石墨烯包覆硅材料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良好的倍率性能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在400mA/g电流密度下,首次脱锂比容量为1 747mAh/g,库伦效率为67.4%,经3次循环之后,每一循环电量转换效率均在98%以上,循环100周后,可逆的嵌脱锂比容量仍可达1 175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石墨 石墨 微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包覆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淑梅 安成强 郝建军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14,18,共4页
采用Hummers法将天然鳞片石墨氧化为氧化石墨,以水合肼为还原剂还原氧化石墨得到还原石墨烯,并对还原石墨烯化学镀镍,制备镍包覆的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能量分散、磁强计和双电测四探针测试仪对还... 采用Hummers法将天然鳞片石墨氧化为氧化石墨,以水合肼为还原剂还原氧化石墨得到还原石墨烯,并对还原石墨烯化学镀镍,制备镍包覆的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能量分散、磁强计和双电测四探针测试仪对还原石墨烯、镍包覆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还原石墨烯经过碱性化学镀镍处理后,其表面包覆了非晶态的镍-磷合金,电阻率达到4.5064 mΩ·m,明显优于还原石墨烯的导电性;镍包覆的还原石墨烯的饱和磁化强度增大,矫顽力减小,剩磁均较小,适合做软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石墨 还原石墨 导电性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覆鳞片石墨嵌锂行为的研究
9
作者 陈湘彪 刘旋 +1 位作者 康飞宇 沈万慈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4-396,共3页
采用混合后气流分散的方法制备了酚醛树脂包覆石墨,炭化后在石墨表面形成一层树脂炭包覆层。研究表明:包覆层越厚,锂离子嵌入越难。随着包覆层由0 54μm增加到1 49μm,内核石墨逐渐由一阶和二阶的混合阶石墨层间化合物过渡到二阶石墨层... 采用混合后气流分散的方法制备了酚醛树脂包覆石墨,炭化后在石墨表面形成一层树脂炭包覆层。研究表明:包覆层越厚,锂离子嵌入越难。随着包覆层由0 54μm增加到1 49μm,内核石墨逐渐由一阶和二阶的混合阶石墨层间化合物过渡到二阶石墨层间化合物。鳞片石墨嵌锂时单方向、10%的巨大膨胀量和高强度树脂炭包覆层抑制膨胀,是抑制锂离子嵌入包覆石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片石墨 石墨 石墨层间化合物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PB推进剂中石墨烯包覆铝粉的燃烧和团聚行为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重洋 唐承志 +3 位作者 吴世曦 顾健 李忠友 姚南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4,共7页
采用热分析法、静态燃速测试、标准发动机燃速测试、爆热测试、高速摄像等手段,对比研究了石墨烯包覆铝粉取代相同规格铝粉后HTPB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燃烧特性及燃烧过程。结果表明,石墨烯包覆铝粉加入后使AP低、高温分解峰分别推迟7℃... 采用热分析法、静态燃速测试、标准发动机燃速测试、爆热测试、高速摄像等手段,对比研究了石墨烯包覆铝粉取代相同规格铝粉后HTPB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燃烧特性及燃烧过程。结果表明,石墨烯包覆铝粉加入后使AP低、高温分解峰分别推迟7℃和22℃,抑制了AP分解,导致推进剂燃速有所降低。石墨烯包覆铝粉对丁羟推进剂团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推进剂在石墨烯的导热作用下,石墨烯包覆铝粉燃烧更加充分,从而改善了这部分Al G复合物的团聚。另一方面铝颗粒的燃面滞留时间延长和熔化程度增加,燃烧产生大粒径团聚物,从而导致石墨烯对改善丁羟推进剂铝粉燃烧效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羟推进剂 石墨铝粉 燃烧 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包覆天然球形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是否需要乙炔黑导电剂?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学伟 牛莹 +3 位作者 曹瑞雄 陈晓红 商红岩 宋怀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5-103,共9页
我们通过包覆炭化的方法制备得到了石墨烯包覆的天然球形石墨(G/SG)材料,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多种电化学测试手段考察了不同石墨烯含量的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我们发现,在不添加乙炔黑(AB)的情况下,G/SG... 我们通过包覆炭化的方法制备得到了石墨烯包覆的天然球形石墨(G/SG)材料,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多种电化学测试手段考察了不同石墨烯含量的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我们发现,在不添加乙炔黑(AB)的情况下,G/SG复合材料表现出较高的首次库伦效率,很好的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性能。当石墨烯包覆量为1%时,材料50次循环后的可逆容量可与添加10%AB的天然石墨电极(SG)等同;当石墨烯包覆量为2.5%时,材料的比容量完全高于添加10%AB的石墨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改善归因于石墨烯的包覆。一方面,石墨烯的柔软可变性可以保证天然石墨颗粒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完整性,从而有效改善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另一方面,石墨烯的存在提高了电极的导电性,促进更好导电网络的形成。因此,石墨烯包覆天然球形石墨材料中,石墨烯不仅是活性物质,也发挥导电剂的作用。当添加5%的乙炔黑时,在50 mA·g^(-1)电流循环50次后,5%G/SG电极的可逆容量从381.1 mAh·g^(-1)提高到404.5 mAh·g^(-1),在1 A·g^(-1)电流时可逆容量从82.5 mAh·g^(-1)提高到101.9 mAh·g^(-1),这表明G/SG电极仍然需要乙炔黑导电剂。乙炔黑颗粒填充在复合材料的空隙中,通过点接触的形式连接到G/SG颗粒,与石墨烯协同作用形成了更加有效的导电网络。尽管石墨烯包覆和乙炔黑添加对天然石墨电极具有积极的影响,例如增加了天然石墨电极的导电性和储锂性能(包括可逆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但随着石墨烯或乙炔黑的增加,电极密度通常会降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石墨负极材料的质量和体积容量的平衡。这些结果对天然石墨的进一步商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工作为天然石墨电极在锂电池中的电化学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并且有助于制备更高性能的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石墨 天然球形石墨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导电剂 乙炔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温度对含铜包覆石墨铜基粉末冶金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鑫 张永振 +1 位作者 杜三明 杨正海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以铜包覆石墨颗粒为润滑组元,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法分别在700、740、780、820、860℃的烧结温度条件下制备了5种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并分别在上述5种温度下分别单独对铜包覆石墨颗粒进行烧结。通过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同制动摩... 以铜包覆石墨颗粒为润滑组元,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法分别在700、740、780、820、860℃的烧结温度条件下制备了5种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并分别在上述5种温度下分别单独对铜包覆石墨颗粒进行烧结。通过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同制动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和内部组织的测试分析,研究烧结温度对石墨与基体之间界面结合性和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确定较佳的烧结温度。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材料中铁颗粒与铜基体间界面固溶度增强,但温度过高也会造成石墨表面铜包覆层完整性下降而不利于石墨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随着制动初速度的升高,5种烧结温度下所得材料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呈现出先明显下降而后又变化较小的特点;当制动初速度为100和150 km/h,在700和740℃烧结温度下所得2种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材料;当制动初速度高于150 km/h,除860℃烧结温度下所得材料的摩擦因数明显偏低外,其他4种材料的摩擦因数相差不大,并且该条件下5种材料的磨损率间差异均较小;烧结温度为780℃时,所得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Cu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 烧结温度 摩擦因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烧结树脂碳包覆石墨/铜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滩 方华婵 +2 位作者 李金伟 朱佳敏 肖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46-1456,共11页
以电解铜粉、树脂包覆石墨粉和二氧化硅粉为原料,经粉末冶金和冷压成坯块后,分别采用常压烧结和加压烧结工艺制备树脂碳包覆石墨/铜复合材料,对比两种烧结工艺制备的树脂碳包覆石墨/铜复合材料与现有法国罗兰MCXXP牌号电刷高速列车用接... 以电解铜粉、树脂包覆石墨粉和二氧化硅粉为原料,经粉末冶金和冷压成坯块后,分别采用常压烧结和加压烧结工艺制备树脂碳包覆石墨/铜复合材料,对比两种烧结工艺制备的树脂碳包覆石墨/铜复合材料与现有法国罗兰MCXXP牌号电刷高速列车用接地电刷的显微组织和导电、力学、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与常压烧结材料相比,采用加压烧结制备的树脂碳包覆石墨/铜复合材料中,铜相的连通性更好,石墨分布更离散均匀,二氧化硅更好、更多地被嵌入铜基体,复合材料的密度、抗弯强度、硬度、导电和摩擦磨损性能显著提高,且与法国罗兰MCXXP牌号电刷的性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烧结 树脂碳石墨/铜复合材料 导电性 力学性能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O2/C共包覆Si/石墨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尹红 周丹 +2 位作者 丛丽娜 谢海明 仇永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90-1994,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用二氧化钼(MoO2)和C共同包覆Si/石墨粒子制备了Si/石墨/Mo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EIS)等分析了材料的形貌和性质.结果表明... 采用溶胶-凝胶法,用二氧化钼(MoO2)和C共同包覆Si/石墨粒子制备了Si/石墨/Mo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EIS)等分析了材料的形貌和性质.结果表明,MoO2/C的共包覆在缓解材料体积膨胀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电子和离子电导率,进而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复合材料的首次充电比容量为2494mA·h/g,首次库仑效率为72%,经过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为636.6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2/C共Si/石墨 锂离子电池 溶胶-凝胶法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石墨烯包覆金属复合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银龙 孙文波 +3 位作者 田响宇 鲁逸林 韦国科 常彦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88,共5页
分别采用普通化学气相沉积(CVD)和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在镍粉体颗粒上生长石墨烯的方法,制备出原位石墨烯包覆镍复合颗粒。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及拉曼光谱仪对两种方法制备的原位石墨烯包覆镍复合颗粒表面石墨烯的... 分别采用普通化学气相沉积(CVD)和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在镍粉体颗粒上生长石墨烯的方法,制备出原位石墨烯包覆镍复合颗粒。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及拉曼光谱仪对两种方法制备的原位石墨烯包覆镍复合颗粒表面石墨烯的形态、分布、结晶质量等特征进行较为系统的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普通CVD法制备的石墨烯沿镍颗粒表面面内生长,较为均匀地包覆着镍颗粒,具有较多褶皱,且石墨烯结晶质量高,缺陷少;PECVD法制备的镍颗粒表面的石墨烯片经较小,呈散乱分布,结晶质量不高,含有缺陷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化学气相沉积 石墨金属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类型对Al_(2)O_(3)-MgO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李莹 汪涤 +2 位作者 赵莉 尹艺程 贾全利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328,共6页
为开发高性能含碳浇注料,首先以Si粉和鳞片石墨为原料,采用熔盐隔离法,经1350℃保温3 h制备了SiC包覆石墨;然后以板状刚玉颗粒、白刚玉粉、电熔镁砂粉、氧化铝微粉、Secar 71水泥、SiO_(2)微粉等为主要原料,分别将鳞片石墨和SiC包覆石... 为开发高性能含碳浇注料,首先以Si粉和鳞片石墨为原料,采用熔盐隔离法,经1350℃保温3 h制备了SiC包覆石墨;然后以板状刚玉颗粒、白刚玉粉、电熔镁砂粉、氧化铝微粉、Secar 71水泥、SiO_(2)微粉等为主要原料,分别将鳞片石墨和SiC包覆石墨引入其中,经1100、1600℃埋碳热处理后制备了Al_(2)O_(3)-MgO浇注料空白试样以及Al_(2)O_(3)-MgO-C浇注料试样,研究了石墨类型对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未添加石墨的Al_(2)O_(3)-MgO浇注料试样相比,加入鳞片石墨的浇注料试样成型所需加水量显著增加,常温抗折强度明显降低,显气孔率明显升高,但抗热震性和抗渣性有所改善;加入SiC包覆石墨的浇注料试样加水量略有增加,常温抗折强度有所降低,显气孔率略有增加,高温强度、抗热震性和抗渣性改善。2)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试样的常温强度、加热永久线变化率均明显增加。3)当加入5%(w)SiC包覆石墨,热处理温度为1600℃时,试样综合性能最佳,其常温抗折强度为16.9 MPa,显气孔率为16.0%,高温抗折强度为2.0 MPa,抗热震性和抗侵蚀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MgO浇注料 鳞片石墨 SiC石墨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心瓣热解炭断裂韧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建辉 邢兴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9-894,共6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人工心瓣各向同性热解炭和热解炭包覆石墨复合材料进行紧凑拉伸以及三点弯曲实验仿真分析,计算材料的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IC,并将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利用ANSYS计算KIC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涂层...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人工心瓣各向同性热解炭和热解炭包覆石墨复合材料进行紧凑拉伸以及三点弯曲实验仿真分析,计算材料的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IC,并将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利用ANSYS计算KIC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涂层与基体厚度比、裂纹尖端半径对热解炭包覆石墨复合材料KIC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纯热解炭和石墨材料的ANSYS计算KIC值分别为槡1.176 MPa m以及槡1.415 MPa m,与相关实验结果接近,验证了ANSYS计算KIC值的准确性;热解炭包覆石墨复合材料的计算KIC值随涂层与基体厚度比的增加而降低,涂层与基体厚度比偏低时,复合材料断裂性能均优于纯热解炭和石墨材料;热解炭包覆石墨材料存在临界裂纹尖端半径ρ0(约5μm)。当裂纹尖端半径ρ>ρ0时,KIC测量值与ρ1/2成正比;ρ<ρ0时,KIC测量值与尖锐裂纹样品测量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炭 热解炭石墨 ANSYS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铁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光玉 贾成厂 +1 位作者 苗晓丽 柳学全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为了开发新型的高温固体自润滑材料,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添加羰基镍包覆石墨和CaF2的新型铁基自润滑材料,研究了该材料的力学及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室温下,添加CaF2的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变化甚微,而磨损率出现增加的趋势;但是,在50... 为了开发新型的高温固体自润滑材料,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添加羰基镍包覆石墨和CaF2的新型铁基自润滑材料,研究了该材料的力学及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室温下,添加CaF2的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变化甚微,而磨损率出现增加的趋势;但是,在500℃高温下,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却随着CaF2含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磨损率先降低后又逐渐增加;当CaF2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在较宽温度范围内均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获得了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高温固体自润滑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 羰基镍石墨 CAF2 力学性能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对低温充放电性能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爽 张树国 杜晨树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79-982,共4页
分别采用通过降低材料粒径和碳包覆方式优化后的正负极材料,使用扫描电镜表征钴酸锂和石墨的形貌,通过控制变量法制备四种方案的电池样品,对其电化学阻抗和低温下充放电曲线、循环曲线、容量微分曲线及析锂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 分别采用通过降低材料粒径和碳包覆方式优化后的正负极材料,使用扫描电镜表征钴酸锂和石墨的形貌,通过控制变量法制备四种方案的电池样品,对其电化学阻抗和低温下充放电曲线、循环曲线、容量微分曲线及析锂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当减小钴酸锂材料粒径和碳包覆改性石墨都是优化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方式,二者搭配使用能够改善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优化正极材料对低温放电性能改善效果明显,优化负极材料对低温充电性能改善效果明显。正极与负极材料活性不匹配或材料与使用条件不匹配会引起电池性能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小颗粒钴酸锂 石墨 低温充电 低温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