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铜铁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付传起 王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4,共4页
采用感应加热烧结粉末冶金的方法,以铜铁合金为基体,添加石墨制备石墨/铜铁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添加石墨前后2种材料的组成、结构、表面形貌及摩擦学性能,并分析了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石墨能起到润滑作用,使材料的摩擦... 采用感应加热烧结粉末冶金的方法,以铜铁合金为基体,添加石墨制备石墨/铜铁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添加石墨前后2种材料的组成、结构、表面形貌及摩擦学性能,并分析了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石墨能起到润滑作用,使材料的摩擦因数减小,磨损率降低;添加的石墨一部分转化成新态,其余则进入材料的空隙中,在摩擦过程中形成润滑膜起到减摩的作用;添加石墨后,摩擦材料的磨损机制由粘着磨损变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自润滑材料 摩擦因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态石墨对铜/石墨复合材料自润滑膜形成规律的影响
2
作者 张地 解挺 张俊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68,共4页
为研究不同形态石墨对铜/石墨复合材料摩擦过程中固体自润滑膜形成的影响,文章以雾化纯铜粉作为基体材料,片状石墨粉和球状石墨粉分别作为固体润滑相,利用常规粉末冶金法制备样品;并研究了石墨形态对铜/石墨复合材料的力学、自润滑膜覆... 为研究不同形态石墨对铜/石墨复合材料摩擦过程中固体自润滑膜形成的影响,文章以雾化纯铜粉作为基体材料,片状石墨粉和球状石墨粉分别作为固体润滑相,利用常规粉末冶金法制备样品;并研究了石墨形态对铜/石墨复合材料的力学、自润滑膜覆盖率以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片状石墨的复合材料比加入球状石墨的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低,但磨损量高;加入片状石墨,可使自润滑膜覆盖率增大,但因复合材料的硬度较差,耐磨性变低;加入球状石墨,虽然自润滑膜覆盖率略少,但复合材料的硬度较高,耐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复合材料 石墨形态 自润滑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烧结石墨/铜铁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付传起 孙俊才 +1 位作者 王宙 于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57-1760,1764,共5页
通过基体合金化和添加不同含量的石墨,采用感应加热烧结的方法制备了石墨/铜铁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试验机和MRH-3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复合材料从室温~500℃温度条件下的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磨损... 通过基体合金化和添加不同含量的石墨,采用感应加热烧结的方法制备了石墨/铜铁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试验机和MRH-3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复合材料从室温~500℃温度条件下的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进而探讨了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与感应加热频率和石墨含量有关;在室温条件下,随着石墨含量的升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差而减磨自润滑效果变好,在室温~500℃条件下,选用合适的感应加热频率和石墨的含量可以使石墨/铜铁基自润滑材料保持良好的耐磨性;而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由粘着磨损变为犁沟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铜铁基自润滑复合材料 感应加热烧结 摩擦系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含量对铜铁基自润滑摩擦材料组织结构及摩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付传起 耿奥 +1 位作者 丁亚东 汪滦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88-99,共12页
目的改善石墨烯与铜铁基摩擦材料的结合方式,探究不同含量的石墨烯对铜铁基摩擦材料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加入不同含量石墨烯时摩擦材料的摩擦性能和摩擦机理。方法采用粉末冶金冷压法制备铜铁基摩擦材料,利用SEM、XRD等分析方法和手段,... 目的改善石墨烯与铜铁基摩擦材料的结合方式,探究不同含量的石墨烯对铜铁基摩擦材料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加入不同含量石墨烯时摩擦材料的摩擦性能和摩擦机理。方法采用粉末冶金冷压法制备铜铁基摩擦材料,利用SEM、XRD等分析方法和手段,探究不同含量石墨烯对摩擦材料的组织结构、综合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在铜铁基摩擦材料中加入石墨烯时,其密度和抗压强度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硬度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相同转速下,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其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呈下降趋势,磨损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5%时,摩擦材料的摩擦率最小,为2.52×10^(-9)mm^(3)/(N·m),此时摩擦材料的磨损机理为黏着磨损及少量磨粒磨损。结论在铜铁基摩擦材料中,石墨烯作为润滑组元,与基体的结合性能表现优异,对比石墨烯对铜铁基摩擦材料的影响规律可知,在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5%时,摩擦材料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自润滑摩擦材料 摩擦性能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和石墨对铁基含油自润滑复合材料机械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宁莉萍 王静波 +2 位作者 欧阳锦林 张树伟 孟军虎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5-339,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铁基含油自润滑复合材料 ,考察了 Cu与石墨的含量对铁基含油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摩擦学性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并利用 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等对材料的组分、显微组织形态和结构以及...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铁基含油自润滑复合材料 ,考察了 Cu与石墨的含量对铁基含油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摩擦学性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并利用 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等对材料的组分、显微组织形态和结构以及磨损表面形貌等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分析 .结果表明 :添加适量 Cu的 Fe- Cu二元系材料的机械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明显优于 Fe系材料 ,这主要是因为 Cu的加入改变了材料的微观结构 .添加适量石墨的 Fe- Cu-石墨三元系材料比 Fe- Cu二元系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摩擦学性能 ,但机械性能有所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润滑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机械性能 摩擦学性能 石墨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化学镀铜对放电等离子烧结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浪 陈猛 +4 位作者 谭东灿 苏玉琴 钟钢 邹爱华 李志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2,共8页
通过化学镀方法得到镀铜石墨烯粉末,再通过静电自组装方法将镀铜石墨烯粉末与铝粉混合,然后经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镀铜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0.1%,0.2%,0.3%,0.4%,0.5%)镀铜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通过化学镀方法得到镀铜石墨烯粉末,再通过静电自组装方法将镀铜石墨烯粉末与铝粉混合,然后经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镀铜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0.1%,0.2%,0.3%,0.4%,0.5%)镀铜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并与质量分数0.1%未镀铜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镀铜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均在99%以上;铝和铜发生反应生成了中间相Al_(2)Cu,但未有Al_(4)C_(3)界面相生成;镀铜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均优于未镀铜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随着镀铜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先升高后降低,磨损质量损失和摩擦因数均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当镀铜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2%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其硬度为74.7 HV,磨损质量损失和摩擦因数均最小,分别为0.0023 g和0.259,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石墨 化学镀 放电等离子烧结 Al_(2)Cu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包石墨填充PTFE基复合材料摩擦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阎逢元 李飞 +1 位作者 刘维民 刘承业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1,共5页
研究了铜包石墨和铜/石墨混合填充PTFE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铜包石墨填充PTFE复合材料的抗压缩性能、抗拉伸性能以及耐磨性能均优于铜/石墨混合填充PTFE复合材料,其原因在于铜包石墨... 研究了铜包石墨和铜/石墨混合填充PTFE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铜包石墨填充PTFE复合材料的抗压缩性能、抗拉伸性能以及耐磨性能均优于铜/石墨混合填充PTFE复合材料,其原因在于铜包石墨既增强了填料与PTFE的界面结合强度,又保证了PTFE连续相的完整性.此外,石墨表面铜包敷层的结构疏松、晶粒细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复合材料 石墨 界面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铜二硼化钛-碳纤维增强铜-石墨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清碧 许少凡 +1 位作者 江沣 袁传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7-69,共3页
研究了在铜-石墨基复合材料中用镀铜TiB2和碳纤维取代一部分石墨后对复合材料密度、电阻率、硬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的碳纤维取代部分石墨后,随着镀铜TiB2的含量增加到2%时,其复合材料的密度比原来提高2%,电导率提高31%,... 研究了在铜-石墨基复合材料中用镀铜TiB2和碳纤维取代一部分石墨后对复合材料密度、电阻率、硬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的碳纤维取代部分石墨后,随着镀铜TiB2的含量增加到2%时,其复合材料的密度比原来提高2%,电导率提高31%,硬度提高26%,抗弯强度提高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 碳纤维 -石墨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基复合材料负载零价纳米铁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文露 张凌燕 +1 位作者 邱杨率 田广银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6-385,共10页
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存在威胁着环境和人类健康,有效去除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石墨基复合材料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探讨了多种石墨基负载nZVI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 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存在威胁着环境和人类健康,有效去除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石墨基复合材料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探讨了多种石墨基负载nZVI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和环境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复合材料 纳米零价 吸附 重金属离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P制备GNSs/6061铝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守法 董锋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63,共4页
采用搅拌摩擦加工方法(FSP),分别将多层石墨烯(GNSs)和无电镀铜Si C颗粒/石墨烯添加进6061-T651铝合金,制备出两种铝基复合材料。通过光学显微镜、纳米压痕仪对比分析母材和两种铝基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量... 采用搅拌摩擦加工方法(FSP),分别将多层石墨烯(GNSs)和无电镀铜Si C颗粒/石墨烯添加进6061-T651铝合金,制备出两种铝基复合材料。通过光学显微镜、纳米压痕仪对比分析母材和两种铝基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量色散谱(EDS)研究增强相与母材的融合情况。研究表明:多层石墨烯增强材料的硬度达到母材的121.3%,但存在增强相分布不均匀现象;无电镀铜石墨烯增强材料对母材的增强效果较明显,硬度达母材的136.1%;无电镀铜石墨烯颗粒搅拌进入铝母材后,铜镀层扩散到Si C颗粒周围,使增强相与母材牢固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搅拌摩擦加工 多层石墨 无电镀Si C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反应生成Al-Fe/Al_2O_3,Al-Cu/Al_2O_3复合材料的过程原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向阳 陈振华 黄培云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4-47,共4页
采用喷射共沉积法制备了Al-Fe2O3及Al-CuO复合体,Fe和Cu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60%和5.50%.在热处理过程中,随着温度由600℃升高到800℃和1000℃,Fe3O4按Fe3O4FeOFe顺序被还... 采用喷射共沉积法制备了Al-Fe2O3及Al-CuO复合体,Fe和Cu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60%和5.50%.在热处理过程中,随着温度由600℃升高到800℃和1000℃,Fe3O4按Fe3O4FeOFe顺序被还原,得到Al-Fe/Al2O3复合材料,其中Fe以Al13Fe4相及AlFe相形式存在.Al2O3粒度为2~4μm均匀分布在基体中.Al/CuO复合体在900℃处理后,形成Al-Cu/Al2O3复合材料.文中对显微结构形成、反应进行的过程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反应生成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铁酸铜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酸性红B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志立 赵丹 +5 位作者 董延茂 杨雨杰 汤晓蕾 宗泽 袁妍 蒋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0-94,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Fe2O4-GO活化剂,并研究了其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酸性红B(ARB)的效果。结果表明,当CuFe2O4-GO投加量为0.1 g/L,n(PMS)∶n(ARB)=10∶1,pH=7.0时,反应10 min后ARB降解率可达96%;Cl-对ARB降解无显著影响。自由...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Fe2O4-GO活化剂,并研究了其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酸性红B(ARB)的效果。结果表明,当CuFe2O4-GO投加量为0.1 g/L,n(PMS)∶n(ARB)=10∶1,pH=7.0时,反应10 min后ARB降解率可达96%;Cl-对ARB降解无显著影响。自由基猝灭实验表明,反应体系中非自由基(1O2)发挥了主要作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降解后ARB分子中的萘环和偶氮键结构均被破坏;TOC分析表明,反应体系对ARB染料具有一定的矿化率。CuFe2O4-GO在循环使用5次后仍有较好的活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红B 石墨烯- 过一硫酸盐 单线态氧 硫酸根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氧化钛中痕量元素铁和铜
13
作者 王丽晖 张虹 +2 位作者 李辉 董园园 李爱民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93,共3页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钛中痕量元素铁、铜,采用悬浮进样,样品不用消化,简化操作步骤,避免样品的沾污和损失。10 g/LN(iNO3)2作基体改进剂,提高铁的灰化温度,检测信号得到扩大。回收率Fe为103%,Cu为98%,相对标准偏差Fe为4.46...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钛中痕量元素铁、铜,采用悬浮进样,样品不用消化,简化操作步骤,避免样品的沾污和损失。10 g/LN(iNO3)2作基体改进剂,提高铁的灰化温度,检测信号得到扩大。回收率Fe为103%,Cu为98%,相对标准偏差Fe为4.46%,Cu为3.24%。Fe的线性范围为2~80μg/L,Cu的线性范围为0.5~20μg/L。Fe的特征质量浓度为0.47μg/L,Cu为0.63μg/L。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稳定、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进样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体改进剂 痕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铜石墨与铝熔体的润湿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振刚 姚广春 刘宜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7-59,共3页
为了改善石墨与铝的润湿性,通过化学镀使石墨颗粒表面形成完整致密的铜镀层,然后将8%(质量分数)的镀铜石墨粉通过熔体搅拌法加入到铝合金基体中制得金属基复合材料。采用改进的座滴法分别测定了铝熔体与石墨、镀铜石墨的接触角。同时,... 为了改善石墨与铝的润湿性,通过化学镀使石墨颗粒表面形成完整致密的铜镀层,然后将8%(质量分数)的镀铜石墨粉通过熔体搅拌法加入到铝合金基体中制得金属基复合材料。采用改进的座滴法分别测定了铝熔体与石墨、镀铜石墨的接触角。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石墨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铝熔体与镀铜石墨的接触角为27°,其界面具有良好的润湿性,镀铜石墨粉在铝合金基体中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复合材料 润湿性 接触角 化学镀 座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