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耦合时序InSAR和动力学模型的大雪山石冰川含冰量反演
1
作者
何昱君
王晓文
+4 位作者
蔡佳欣
郭鑫
王志伟
胡燕
刘国祥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3-498,共16页
石冰川是发育于冰缘环境中的一种特殊地貌,其内部冻结冰在气候暖化背景下是高寒山区重要的淡水资源.本文利用时序InSAR提取了川西高原大雪山地区1280个活动石冰川的表面年平均运动速率,然后采用耦合表面运动速率和和动力学模型的反演方...
石冰川是发育于冰缘环境中的一种特殊地貌,其内部冻结冰在气候暖化背景下是高寒山区重要的淡水资源.本文利用时序InSAR提取了川西高原大雪山地区1280个活动石冰川的表面年平均运动速率,然后采用耦合表面运动速率和和动力学模型的反演方法定量估计了这些石冰川的含冰量和储水当量.编目清单显示大雪山石冰川主要分布在海拔4300~4900m之间,面积介于0.004~1.5km^(2)之间,厚度主要分布在6~32m之间.研究区石冰川沿坡向最大年运动速率约为125 cm·a^(-1),所有石冰川年均形变速率平均约27 cm·a^(-1);研究区所有石冰川含冰量位于57%~74%之间(平均值为70.1%),对应的总水储量约为2.884 km3.与传统基于“面积-体积”含冰量经验估计方法相比,发现传统方法仅适宜于小面积石冰川的含冰量估算.此外,研究区内石冰川数目约是冰川的10倍,但石冰川与冰川的水储量比值为1:2.7.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大雪山地区石冰川的水文效应提供了关键数据资料,同时为高寒环境广泛发育的石冰川水储量估计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冰川
大雪山
INSAR
水储量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山石冰川的形态与发育条件
被引量:
10
2
作者
刘耕年
熊黑钢
+1 位作者
崔之久
宋长青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6-233,共8页
本文以乌鲁木齐河源区和沙湾县为例,讨论天山现代冰缘环境中多年冻土带发育的石冰川的形态、大小、类型、发育条件和形成年代等问题.石冰川主要出现在年均温0~-9℃的阴坡或半阴坡,形成于10000a,B.P以来.
关键词
石冰川
形态
发育条件
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江上虞发现罕见第四纪石冰川群地貌及冰川遗迹
被引量:
9
3
作者
韩同林
陈尚平
+3 位作者
杜又常
魏建钢
赵南兴
吴焕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9-289,I0001-I0005,共6页
石冰川.是冰川退缩后或无冰川覆盖区域.因气候处于极度寒冷条件下.大量冰碛及冰川漂砾或风化岩屑、岩块.在冻融作用下.沿沟谷运移.并形成大规模线状分布的冻融岩块发育区。是古冰缘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有产物(地质矿产部《地质辞...
石冰川.是冰川退缩后或无冰川覆盖区域.因气候处于极度寒冷条件下.大量冰碛及冰川漂砾或风化岩屑、岩块.在冻融作用下.沿沟谷运移.并形成大规模线状分布的冻融岩块发育区。是古冰缘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有产物(地质矿产部《地质辞典》办公室.1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遗迹
石冰川
第四纪
地质矿产部
地貌
浙江
冻融作用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雅鲁藏布江中游石冰川发育特征及潜在成灾机制分析
4
作者
刘勇
张文
魏良帅
《西北地质》
2024年第1期44-54,共11页
石冰川是以冰岩混合物为基础在重力和冻融作用下形成的一类具有蠕滑特征的冰缘地貌,大量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了解其发育特征对于研究高寒山区环境演化和致灾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年来的监测研究发现,受气候变暖影...
石冰川是以冰岩混合物为基础在重力和冻融作用下形成的一类具有蠕滑特征的冰缘地貌,大量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了解其发育特征对于研究高寒山区环境演化和致灾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年来的监测研究发现,受气候变暖影响,石冰川表面蠕滑出现了显著的加速过程,形成泥石流或滑坡的风险增大。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敏感区,由气候变暖引起的地质灾害受到广泛关注。鉴于此,笔者采用现场测量、遥感解译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并探讨了雅鲁藏布江中游桑-加峡谷两岸石冰川的发育特征和潜在成灾机制。结果表明,石冰川的形成和发育与孕育基床的地形、气候和太阳辐射有关,在气温升高、短历时强降雨或强烈地震作用下,石冰川易形成泥石流或滑坡灾害威胁下游,主要表现为石冰川下游段组成物质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冰川
雅鲁藏布江
成灾机制
发育特征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澜沧江德钦段地质灾害隐患InSAR识别与形变监测
5
作者
王伟卓
赵超英
+2 位作者
刘晓杰
陈立权
魏玉明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7-568,共12页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起伏大,构造运动活跃,发育着冰川和冻土,地质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为研究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和运动规律,选取澜沧江德钦段作为研究区,基于一个轨道的ALOS-2卫星和3个轨道的Sentinel-1A卫星数据,利用Stacking-...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起伏大,构造运动活跃,发育着冰川和冻土,地质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为研究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和运动规律,选取澜沧江德钦段作为研究区,基于一个轨道的ALOS-2卫星和3个轨道的Sentinel-1A卫星数据,利用Stacking-InSAR和DS-InSAR技术分别进行了研究区大范围地质灾害调查和典型泥石流物源区的时间序列监测,并采用奇异谱分析(SSA)提取了形变的周期项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存在670个形变区域,石冰川占大部分,位于海拔较高的山顶,距澜沧江5 km的范围内有27个滑坡;选取的典型泥石流物源区2017~2022年形变时间序列呈线性趋势,其中石冰川周期项形变与降水量和气温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技术
石冰川
地质灾害
形变监测
奇异谱分析
澜沧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安第斯山地冰缘地貌特征
被引量:
1
6
作者
朱诚
A.E.柯特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6-63,共8页
本区西侧相对湿热、冰缘带狭小、冰缘类型较少,而东侧正相反.22°—25°S的普纳高原地区以冰丘、冻丘为主,33°—35°S的多年冻土区有泥流舌、石冰川、分选环网等多种类型.本区石冰川主要为冷生型和冰川起因型,后者有...
本区西侧相对湿热、冰缘带狭小、冰缘类型较少,而东侧正相反.22°—25°S的普纳高原地区以冰丘、冻丘为主,33°—35°S的多年冻土区有泥流舌、石冰川、分选环网等多种类型.本区石冰川主要为冷生型和冰川起因型,后者有一底部含水层.本区东西两侧冰缘地貌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不同气候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安第斯山
冰缘地貌
石冰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南国冰臼群成因的商榷之二
被引量:
21
7
作者
韩同林
劳雄
郭克毅
《热带地理》
2001年第2期189-194,F003,共7页
南国冰臼群分布区大量冰川堆积、冰川条痕石及变形砾石的发现 ,再次有力地证明是“冰臼”不是“壶穴”的正确结论。由冰川漂砾经融冻作用形成的“石海” ,与化学风化作用产生的花岗岩“石蛋”地貌特征 ,有天渊之别 ,不应混为一谈 ;边滩...
南国冰臼群分布区大量冰川堆积、冰川条痕石及变形砾石的发现 ,再次有力地证明是“冰臼”不是“壶穴”的正确结论。由冰川漂砾经融冻作用形成的“石海” ,与化学风化作用产生的花岗岩“石蛋”地貌特征 ,有天渊之别 ,不应混为一谈 ;边滩是由河流冲积物组成 ,不能与基岩冰床相提并论 ;圆滚水钻与急流旋涡及风蚀作用 ,形成的动力学性质、方向和方式完全不同 ,不该阴错阳差 ;节理、构造只影响冰臼的形态和发育程度 ,不是控制冰臼的发育部位 ,不致于是非不辨。南国地区古冰川遗迹的大量发现 ,证明距今约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早期确实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古冰川运动 ,为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东部中低山区有无第四纪冰川问题 ,从此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国
冰臼群
第四纪
冰川
遗迹
冰川
泥砾
冰川
条痕
石
变形砾
石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耦合时序InSAR和动力学模型的大雪山石冰川含冰量反演
1
作者
何昱君
王晓文
蔡佳欣
郭鑫
王志伟
胡燕
刘国祥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课程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3-498,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1410,U22A20565,42371458)
四川省科技厅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4NSFJQ0040)资助.
文摘
石冰川是发育于冰缘环境中的一种特殊地貌,其内部冻结冰在气候暖化背景下是高寒山区重要的淡水资源.本文利用时序InSAR提取了川西高原大雪山地区1280个活动石冰川的表面年平均运动速率,然后采用耦合表面运动速率和和动力学模型的反演方法定量估计了这些石冰川的含冰量和储水当量.编目清单显示大雪山石冰川主要分布在海拔4300~4900m之间,面积介于0.004~1.5km^(2)之间,厚度主要分布在6~32m之间.研究区石冰川沿坡向最大年运动速率约为125 cm·a^(-1),所有石冰川年均形变速率平均约27 cm·a^(-1);研究区所有石冰川含冰量位于57%~74%之间(平均值为70.1%),对应的总水储量约为2.884 km3.与传统基于“面积-体积”含冰量经验估计方法相比,发现传统方法仅适宜于小面积石冰川的含冰量估算.此外,研究区内石冰川数目约是冰川的10倍,但石冰川与冰川的水储量比值为1:2.7.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大雪山地区石冰川的水文效应提供了关键数据资料,同时为高寒环境广泛发育的石冰川水储量估计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参考.
关键词
石冰川
大雪山
INSAR
水储量
水文效应
Keywords
Rock glacier
Daxue Shan
InSAR
Water volume equivalent
Hydrological effect
分类号
P34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山石冰川的形态与发育条件
被引量:
10
2
作者
刘耕年
熊黑钢
崔之久
宋长青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系
新疆大学地理系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6-23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48900002
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站资助.
文摘
本文以乌鲁木齐河源区和沙湾县为例,讨论天山现代冰缘环境中多年冻土带发育的石冰川的形态、大小、类型、发育条件和形成年代等问题.石冰川主要出现在年均温0~-9℃的阴坡或半阴坡,形成于10000a,B.P以来.
关键词
石冰川
形态
发育条件
天山
Keywords
Rockglacier
Morphological feature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分类号
P343.61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上虞发现罕见第四纪石冰川群地貌及冰川遗迹
被引量:
9
3
作者
韩同林
陈尚平
杜又常
魏建钢
赵南兴
吴焕九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浙江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9-289,I0001-I0005,共6页
文摘
石冰川.是冰川退缩后或无冰川覆盖区域.因气候处于极度寒冷条件下.大量冰碛及冰川漂砾或风化岩屑、岩块.在冻融作用下.沿沟谷运移.并形成大规模线状分布的冻融岩块发育区。是古冰缘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有产物(地质矿产部《地质辞典》办公室.1983);
关键词
冰川
遗迹
石冰川
第四纪
地质矿产部
地貌
浙江
冻融作用
气候条件
分类号
P343.6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雅鲁藏布江中游石冰川发育特征及潜在成灾机制分析
4
作者
刘勇
张文
魏良帅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出处
《西北地质》
2024年第1期44-54,共11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长江上游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监测”(DD20221757)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项目“四川省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调查(2023-2025)”(N5100012023000974)
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项目“西藏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藏财采[2020]0890-1)联合资助。
文摘
石冰川是以冰岩混合物为基础在重力和冻融作用下形成的一类具有蠕滑特征的冰缘地貌,大量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了解其发育特征对于研究高寒山区环境演化和致灾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年来的监测研究发现,受气候变暖影响,石冰川表面蠕滑出现了显著的加速过程,形成泥石流或滑坡的风险增大。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敏感区,由气候变暖引起的地质灾害受到广泛关注。鉴于此,笔者采用现场测量、遥感解译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并探讨了雅鲁藏布江中游桑-加峡谷两岸石冰川的发育特征和潜在成灾机制。结果表明,石冰川的形成和发育与孕育基床的地形、气候和太阳辐射有关,在气温升高、短历时强降雨或强烈地震作用下,石冰川易形成泥石流或滑坡灾害威胁下游,主要表现为石冰川下游段组成物质的不稳定性。
关键词
石冰川
雅鲁藏布江
成灾机制
发育特征
遥感
Keywords
rock glacier
Yarlung Zangbo River
disaster mechanism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remote sensing
分类号
P66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澜沧江德钦段地质灾害隐患InSAR识别与形变监测
5
作者
王伟卓
赵超英
刘晓杰
陈立权
魏玉明
机构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安大学自然资源部生态地质与灾害防控重点实验室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7-568,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004302)。
文摘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起伏大,构造运动活跃,发育着冰川和冻土,地质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为研究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和运动规律,选取澜沧江德钦段作为研究区,基于一个轨道的ALOS-2卫星和3个轨道的Sentinel-1A卫星数据,利用Stacking-InSAR和DS-InSAR技术分别进行了研究区大范围地质灾害调查和典型泥石流物源区的时间序列监测,并采用奇异谱分析(SSA)提取了形变的周期项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存在670个形变区域,石冰川占大部分,位于海拔较高的山顶,距澜沧江5 km的范围内有27个滑坡;选取的典型泥石流物源区2017~2022年形变时间序列呈线性趋势,其中石冰川周期项形变与降水量和气温存在相关性。
关键词
INSAR技术
石冰川
地质灾害
形变监测
奇异谱分析
澜沧江
Keywords
InSAR technolgy
rock glacier
geohazard
deformation monitoring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
Lancang River
分类号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安第斯山地冰缘地貌特征
被引量:
1
6
作者
朱诚
A.E.柯特
机构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
阿根廷门多萨科学技术中心雪冰冻土研究所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6-63,共8页
文摘
本区西侧相对湿热、冰缘带狭小、冰缘类型较少,而东侧正相反.22°—25°S的普纳高原地区以冰丘、冻丘为主,33°—35°S的多年冻土区有泥流舌、石冰川、分选环网等多种类型.本区石冰川主要为冷生型和冰川起因型,后者有一底部含水层.本区东西两侧冰缘地貌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不同气候造成的.
关键词
中安第斯山
冰缘地貌
石冰川
Keywords
The Central Andes
Periglacial geomorphology
Rock glacier
分类号
P931.4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南国冰臼群成因的商榷之二
被引量:
21
7
作者
韩同林
劳雄
郭克毅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博物馆
出处
《热带地理》
2001年第2期189-194,F003,共7页
文摘
南国冰臼群分布区大量冰川堆积、冰川条痕石及变形砾石的发现 ,再次有力地证明是“冰臼”不是“壶穴”的正确结论。由冰川漂砾经融冻作用形成的“石海” ,与化学风化作用产生的花岗岩“石蛋”地貌特征 ,有天渊之别 ,不应混为一谈 ;边滩是由河流冲积物组成 ,不能与基岩冰床相提并论 ;圆滚水钻与急流旋涡及风蚀作用 ,形成的动力学性质、方向和方式完全不同 ,不该阴错阳差 ;节理、构造只影响冰臼的形态和发育程度 ,不是控制冰臼的发育部位 ,不致于是非不辨。南国地区古冰川遗迹的大量发现 ,证明距今约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早期确实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古冰川运动 ,为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东部中低山区有无第四纪冰川问题 ,从此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关键词
南国
冰臼群
第四纪
冰川
遗迹
冰川
泥砾
冰川
条痕
石
变形砾
石
成因
Keywords
South China
Moulins
The Quaternary glacial traces
Glacial drifts
Stratified pebbles
Deformation gravel
分类号
P343.6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耦合时序InSAR和动力学模型的大雪山石冰川含冰量反演
何昱君
王晓文
蔡佳欣
郭鑫
王志伟
胡燕
刘国祥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天山石冰川的形态与发育条件
刘耕年
熊黑钢
崔之久
宋长青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浙江上虞发现罕见第四纪石冰川群地貌及冰川遗迹
韩同林
陈尚平
杜又常
魏建钢
赵南兴
吴焕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雅鲁藏布江中游石冰川发育特征及潜在成灾机制分析
刘勇
张文
魏良帅
《西北地质》
20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澜沧江德钦段地质灾害隐患InSAR识别与形变监测
王伟卓
赵超英
刘晓杰
陈立权
魏玉明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安第斯山地冰缘地貌特征
朱诚
A.E.柯特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于南国冰臼群成因的商榷之二
韩同林
劳雄
郭克毅
《热带地理》
200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