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性矮小型鸡GH、GHR和IGF-1基因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3
1
作者 吴桂琴 郑江霞 杨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89-994,共6页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的方法,从转录水平上分析了伴性矮小型鸡和普通鸡肝脏中GH、GHR和IGF-1基因的表达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伴性矮小型鸡和普通鸡肝脏组织中GH的mRNA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而GHR在矮小鸡中的表达量明显比普通鸡的高3倍多,但...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的方法,从转录水平上分析了伴性矮小型鸡和普通鸡肝脏中GH、GHR和IGF-1基因的表达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伴性矮小型鸡和普通鸡肝脏组织中GH的mRNA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而GHR在矮小鸡中的表达量明显比普通鸡的高3倍多,但IGF-1基因在矮小鸡肝脏中的表达量却远远低于普通鸡,差异达到2个数量级。这表明,伴性矮小型鸡GHR外显子10和3′非翻译区的长片断缺失并没有降低GHR基因的表达,相反有所增高,这一过程中可能存在相应的功能代偿机制。与此同时,在伴性矮小型鸡肝脏中几乎观察不到IGF-1基因的表达,证明正是由于GHR基因的缺陷影响了GH生理效应的发挥。实验结果印证了伴性矮小表型与GH和GHR的转录水平无关,而可能是GHR编码产物异常阻碍了GH-GHR-IGF信号通路,导致IGF-1表达受阻,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性矮小型鸡 GH GHR IGF-1 荧光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小型鸡与三黄胡须鸡配套利用研究初报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纯芬 舒鼎铭 +3 位作者 熊燕 郭况彦 周中华 姜文联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1-43,共3页
利用矮小型基因鸡与三黄胡须鸡进行配套,观测并比较各组合F1代种鸡的产蛋性能、耗料量,以及F2代肉鸡的体型外貌、生长速度、屠宰性状等指标,根据F1、F2代的综合生产性能,筛选出生产性能和商品价值较高的配套模式,对三黄胡... 利用矮小型基因鸡与三黄胡须鸡进行配套,观测并比较各组合F1代种鸡的产蛋性能、耗料量,以及F2代肉鸡的体型外貌、生长速度、屠宰性状等指标,根据F1、F2代的综合生产性能,筛选出生产性能和商品价值较高的配套模式,对三黄胡须鸡进行改良利用。另外还对三黄胡须鸡的现状及进一步的配套利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型鸡 三黄胡须 配套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羽矮小型鸡纯系的保存及选育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纯芬 文伯珍 +3 位作者 舒鼎铭 郭况彦 胡刚安 熊燕 《广东农业科学》 CSCD 1995年第3期7-8,共2页
通过种群调整、建立家系,采用非近亲家系的繁育方式及加强饲养管理等,使纯合矮小型鸡育锥率和育成率达到93.46%及94.53%,受精率达到80%。此外,还推荐了育成期种母鸡的限制饲养方案。
关键词 矮小型鸡 生活力 繁殖性能 选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小型鸡三种羽色类型体型性状和产蛋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大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17-2120,共4页
试验对矮小型鸡3种羽色类型的体型性状和产蛋性能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各羽色鸡24~43周龄产蛋率、蛋重、体重、蛋品质以及300日龄体尺指标。结果表明,矮小型鸡的体重和体尺指标在3种羽色间差异均不显著(P〉O.05),产蛋率、蛋重、蛋形指数... 试验对矮小型鸡3种羽色类型的体型性状和产蛋性能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各羽色鸡24~43周龄产蛋率、蛋重、体重、蛋品质以及300日龄体尺指标。结果表明,矮小型鸡的体重和体尺指标在3种羽色间差异均不显著(P〉O.05),产蛋率、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差异不显著(P〉0.05),蛋壳厚度在不同羽色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研究结果可作为矮小型鸡选育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型鸡 羽色 体型性状 产蛋率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饲料对矮小型鸡生产性能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邓继辉 周大薇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6-49,共4页
试验选取200只3周龄矮小型麻羽鸡进行试验。将试验鸡群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蛋鸡饲料,试验组饲喂含0.1%发酵剂的发酵饲料。并记录蛋质量、产蛋数、病死数及蛋鸡体质量,并检测试验鸡血液中的抗氧化物... 试验选取200只3周龄矮小型麻羽鸡进行试验。将试验鸡群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蛋鸡饲料,试验组饲喂含0.1%发酵剂的发酵饲料。并记录蛋质量、产蛋数、病死数及蛋鸡体质量,并检测试验鸡血液中的抗氧化物质,研究饲料发酵剂对矮小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5周龄之前试验组体质量增加迅速,35周龄后2组的体质量增加速度基本一致;试验组饲喂发酵饲料后,35周开始产蛋率极显著增加(P<0.01);试验组血清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较对照组极显著增高(P<0.01);矮小型鸡使用发酵饲料后,每只可增加利润6.89元。发酵饲料对矮小型鸡的生产性能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型鸡 发酵饲料 产蛋率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羽矮小型鸡选育一报——纯合型零世代的选育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肇英 陈应强 +4 位作者 文伯珍 郭况彦 劳锦丽 张运芳 黄谷才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1993年第1期21-23,共3页
1990年,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与广东省东莞市畜牧局合作,利用由法国引入的矮小基因(dw)新安康红鸡,与正常型的黄羽石岐杂鸡杂交,进行培育优质黄羽矮小型鸡的初探,获得效果。继而在1991年和1992年,利用新安康红母鸡与杂合体(Dwdw)杂交... 1990年,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与广东省东莞市畜牧局合作,利用由法国引入的矮小基因(dw)新安康红鸡,与正常型的黄羽石岐杂鸡杂交,进行培育优质黄羽矮小型鸡的初探,获得效果。继而在1991年和1992年,利用新安康红母鸡与杂合体(Dwdw)杂交,拟分离纯合的矮小型公鸡和母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矮小型鸡 选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小型鸡的营养特点 被引量:8
7
作者 汪尧春 《国外畜牧科技》 1994年第4期15-17,共3页
导入dw基因的矮小型鸡具有体重小、饲料转化率高的特点,是提高家禽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矮小型鸡的营养代谢和正常鸡有着明显的差异。对矮小型鸡的营养研究,有助于全面提高矮小型鸡的生产性能,使这一优良品种得到更快地推广。 国外对... 导入dw基因的矮小型鸡具有体重小、饲料转化率高的特点,是提高家禽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矮小型鸡的营养代谢和正常鸡有着明显的差异。对矮小型鸡的营养研究,有助于全面提高矮小型鸡的生产性能,使这一优良品种得到更快地推广。 国外对矮小型鸡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莱航系列和肉种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型鸡 饲料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黄羽矮小型鸡肉品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中华 舒鼎铭 熊燕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1996年第3期20-21,共2页
优质黄羽矮小型鸡肉品质研究周中华,舒鼎铭,熊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随着广东省家禽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黄羽肉鸡生长速度不断加快,上市日龄不断缩短;但肉质与当地土鸡相比还相差甚远。配套母本体型大。... 优质黄羽矮小型鸡肉品质研究周中华,舒鼎铭,熊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随着广东省家禽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黄羽肉鸡生长速度不断加快,上市日龄不断缩短;但肉质与当地土鸡相比还相差甚远。配套母本体型大。耗料多,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为此,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矮小型鸡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小型鸡在广东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9
作者 文伯珍 郭况彦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1992年第4期41-42,共2页
近年来,有不少家禽育种工作者和养鸡生产者认为“矮小型在肉鸡生产上的应用是2000年肉鸡生产的方向”。持这种看法的主要依据有三:矮小基因型鸡与正常型鸡的配套有较高的杂交优势;用较低的成本得到较多的肉,经济效益较高;矮小型鸡有较... 近年来,有不少家禽育种工作者和养鸡生产者认为“矮小型在肉鸡生产上的应用是2000年肉鸡生产的方向”。持这种看法的主要依据有三:矮小基因型鸡与正常型鸡的配套有较高的杂交优势;用较低的成本得到较多的肉,经济效益较高;矮小型鸡有较强的抗病力和较好的抗逆性能。目前,在本省饲养矮小型鸡的数量尚少,未形成生产力,发展矮小型鸡,前景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型鸡 应用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羽矮小型鸡E系的选育研究──三世代的选育及生产性能测定
10
作者 杨纯芬 舒鼎铭 +3 位作者 熊燕 郭彦 周中华 文伯珍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1996年第4期16-18,共3页
1994~1996年,采用非近亲家系繁育方法对矮小型鸡E1系二世代进行纯繁,建立18个三世代半同胞家系,并对三世代鸡进行选择及生产性能测定。结果,三世代公、母鸡在开产前的留种率分别为22.20%和25.86%;育成率... 1994~1996年,采用非近亲家系繁育方法对矮小型鸡E1系二世代进行纯繁,建立18个三世代半同胞家系,并对三世代鸡进行选择及生产性能测定。结果,三世代公、母鸡在开产前的留种率分别为22.20%和25.86%;育成率和产蛋期存活率分别为83.35%和89.88%,体重、体尺均比零世代小而均匀度有所提高,从开产到72周龄饲养日产蛋量164.80枚,受精率为85.55%,0~72周龄期间每只母鸡平均耗料为42.38kg,比正常型的岭南黄鸡D系少耗料11.72kg.三世代鸡的羽色基本为黄色,生活力、受精率比零世代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能 黄羽矮小型鸡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黄羽矮小型鸡肉质品质分析
11
作者 周中华 舒鼎铭 +3 位作者 文伯珍 郭况彦 杨纯芳 熊燕 《山东家禽》 1996年第2期8-9,共2页
优质黄羽矮小型鸡肉质品质分析周中华,舒鼎铭,文伯珍,郭况彦,杨纯芳,熊燕(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510648)随着广东省家禽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黄羽肉鸡生长速度加快,上市日龄缩短;但肉质与当地土鸡相比相差甚远,配套母本... 优质黄羽矮小型鸡肉质品质分析周中华,舒鼎铭,文伯珍,郭况彦,杨纯芳,熊燕(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510648)随着广东省家禽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黄羽肉鸡生长速度加快,上市日龄缩短;但肉质与当地土鸡相比相差甚远,配套母本耗料多,为此广东省农科院畜牧所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矮小型鸡 肉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羽矮小型鸡的蛋形指数初报
12
作者 张肇英 文伯珍 陈应强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1992年第4期15-16,共2页
矮小型鸡以其节料、蛋多、饲养面积利用率高等优点,取得了家禽育种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有关矮小型鸡的研究报道陆续刊载。要求饲养矮小型父母代的用户也日渐增多。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迎合了禽类市场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黄羽矮小型鸡 蛋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小型鸡的遗传优势与应用前景(续)
13
作者 肖智远 周先红 何道华 《畜牧兽医科技》 1991年第1期33-35,共3页
2.6 矮小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由于矮小型鸡体型小,单位面积饲养量可提高20%,即养正常鸡为100只,用同样面积可养矮小型鸡120只,若矮小型鸡采用笼养和人工授精,饲养密度又可比平养时提高一倍左右,且受精率可提高5~10%,即受精率可达90... 2.6 矮小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由于矮小型鸡体型小,单位面积饲养量可提高20%,即养正常鸡为100只,用同样面积可养矮小型鸡120只,若矮小型鸡采用笼养和人工授精,饲养密度又可比平养时提高一倍左右,且受精率可提高5~10%,即受精率可达90~95%。在管理上,由于矮小型鸡性情温驯,非常便于管养,其光照,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等与其他鸡种的要求基本相同;饮水槽、食槽离鸡的最大距离不要超过3.0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型鸡 遗传优势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小型基因对地方鸡种肉用性能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纯芬 舒鼎铭 +2 位作者 郭况彦 周中华 姜文联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共3页
对来源于遗传基础相同且含地方鸡种血缘的矮小型(dw)叫和正常型(DW)后代的早期生长、饲料报酬、体尺和屠宰性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4周龄时dw后代母鸡的体重为DW后代鸡的96%~100%,公鸡为95%~96%;dw... 对来源于遗传基础相同且含地方鸡种血缘的矮小型(dw)叫和正常型(DW)后代的早期生长、饲料报酬、体尺和屠宰性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4周龄时dw后代母鸡的体重为DW后代鸡的96%~100%,公鸡为95%~96%;dw后代鸡的存活率高2%~3%;dw基因对后代肉鸡的饲料报酬、主要体尺和屠宰性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型鸡 地方 肉用性能 遗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小型黄羽肉鸡杂交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逯岩 王传强 +2 位作者 孙树清 张学瑞 王彬华 《山东家禽》 2000年第1期14-15,共2页
本试验用矮小型鸡做母本 ,分别与快大型黄羽肉鸡和地方优质肉鸡杂交 ,测定后代的生产性能 ,结果 :8周龄快大型组合体重1967 4g,料肉比2 27∶1 ,优质肉鸡组合体重1251 6g,料肉比2 35∶1。该试验结果显示矮小型鸡做母本后代生产性能受父... 本试验用矮小型鸡做母本 ,分别与快大型黄羽肉鸡和地方优质肉鸡杂交 ,测定后代的生产性能 ,结果 :8周龄快大型组合体重1967 4g,料肉比2 27∶1 ,优质肉鸡组合体重1251 6g,料肉比2 35∶1。该试验结果显示矮小型鸡做母本后代生产性能受父本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本 母本 生产性能 矮小型鸡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小型与正常型鸡体型性状和内脏器官发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大薇 《四川畜牧兽医》 2013年第9期17-19,共3页
本文以18周龄农凤鸡和青脚白羽鸡(各10只)为试验材料,比较矮小型和正常型鸡体型性状和内脏器官发育的差异。结果表明:矮小型鸡比正常型鸡体重低41%,背高低29%,身长短18%,肩宽窄15%,胫长短21%,骨盆窄14%;矮小型鸡的心脏、肺脏、脾脏和各... 本文以18周龄农凤鸡和青脚白羽鸡(各10只)为试验材料,比较矮小型和正常型鸡体型性状和内脏器官发育的差异。结果表明:矮小型鸡比正常型鸡体重低41%,背高低29%,身长短18%,肩宽窄15%,胫长短21%,骨盆窄14%;矮小型鸡的心脏、肺脏、脾脏和各消化器官的绝对重量均低于正常型鸡,但肺脏、脾脏、腺胃和食道、肌胃、十二指肠的相对重量大于正常型鸡;矮小型鸡各消化器官的绝对长度均小于正常型鸡,但肌胃和十二指肠的相对长度大于正常型鸡;矮小型鸡的消化系统较发达,屠宰率低于正常型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型鸡 正常型 体型 内脏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小型黄鸡新品系培育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启忠 倪建平 +2 位作者 周震祥 顾彩菊 蒋凤英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105-108,共4页
通过杂交,将白羽肉鸡中的dw基因导入黄羽肉鸡,培育矮小型黄羽肉鸡新品系。经过10年的周密研究,进行了9个世代的选育,参选公鸡和母鸡分别为307羽和2728羽,公、母鸡选留率分别为3.6%和31.9%。dw基因已在群体中纯合,生产性能和遗传稳定... 通过杂交,将白羽肉鸡中的dw基因导入黄羽肉鸡,培育矮小型黄羽肉鸡新品系。经过10年的周密研究,进行了9个世代的选育,参选公鸡和母鸡分别为307羽和2728羽,公、母鸡选留率分别为3.6%和31.9%。dw基因已在群体中纯合,生产性能和遗传稳定性均获提高,共组建了家系182个,核心群量300羽左右,已形成了一个矮小型专门化品系,可为品系间配套杂交提供亲本。F9生产性能分别为:56日龄公母平均体重1531.3g,饲料报酬2.52:1,成活率95.1%;50%开产日龄184d,开产体重2254.8g,500日龄产蛋量180.8枚;43周龄蛋重60.5g,受精率88.3%,孵化率73.6%;成年体重:公鸡3082.4g、母鸡2561.2g;成年蹠长:公鸡7.8cm、母鸡6.7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 新品系 培育技术 选育 DW基因 基因型 杂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测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彪 夏丽丽 +4 位作者 张宜辉 朱振鹏 万建洪 张军 龚道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3-265,共3页
旨在了解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的肉用性能特点,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选取30羽12周龄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屠宰性能及常规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12周龄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公、母鸡质量分别为2 152.87、1 686.... 旨在了解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的肉用性能特点,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选取30羽12周龄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屠宰性能及常规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12周龄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公、母鸡质量分别为2 152.87、1 686.60 g;公鸡的质量、屠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腿肌质量、胸肌率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腹脂质量与母鸡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公、母鸡之间的p H值、剪切力、失水率均无明显差异。综合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测定指标结果,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具有良好的肉用性能和肉品质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溧阳 杂交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体重与体尺性状的测定与相关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军 王倩倩 +4 位作者 张宜辉 张蕊 宋政 万建洪 龚道清 《湖北畜牧兽医》 2016年第2期5-7,共3页
为了解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对其进一步进行选育和综合评价提供理论参考,试验测定了4、8、12周龄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的体重和体尺性状,并对体重与体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周龄时,公鸡的大多数体重、体尺性... 为了解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对其进一步进行选育和综合评价提供理论参考,试验测定了4、8、12周龄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的体重和体尺性状,并对体重与体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周龄时,公鸡的大多数体重、体尺性状均极显著或显著大于母鸡(P<0.01或P<0.05);体重与体斜长、胸深、龙骨长、胫长、胫围之间,体斜长与龙骨长、胫长、胫围之间,胸宽与胸深、髋宽之间,胸深与髋宽、胫围之间,龙骨长与胫长、胫围之间,胫长与胫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与胸宽之间,胸宽与胫围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溧阳 体重 体尺性状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培育成矮小型黄羽鸡
20
作者 贵农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6年第14期3-3,共1页
贵州农学院家禽研究室刘浚凡等,根据鸡性链锁矮小型基因的遗传方式,通过恰当的选配安排,从携带dw基因的鸡群中分离出矮小型鸡,并使dw基因在公母鸡中达到纯合,经建系扩群,选优去劣,从而在贵州首次育成矮小型黄羽鸡群。用以和该室培育的... 贵州农学院家禽研究室刘浚凡等,根据鸡性链锁矮小型基因的遗传方式,通过恰当的选配安排,从携带dw基因的鸡群中分离出矮小型鸡,并使dw基因在公母鸡中达到纯合,经建系扩群,选优去劣,从而在贵州首次育成矮小型黄羽鸡群。用以和该室培育的慢羽黄鸡配套,生产优质肉仔鸡,雏鸡可根据羽速自别雌雄,准确率达98.73%,母鸡为矮脚型,用作三系配套的第2母本,生产商品肉鸡8周龄体重达1523.62±203.24g,耗料比2.2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型鸡 小型基因 DW基因 贵州 自别雌雄 遗传方式 商品肉 脚型 三系配套 耗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