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慎防葡萄短须螨
1
作者 赵明安 《北方果树》 2013年第5期14-14,共1页
1被害症状 葡萄短须螨也叫葡萄红蜘蛛,属蜱螨目细须螨科短须螨属。该螨主要为害葡萄.以幼虫和成虫先后在嫩梢基部、叶柄、叶片、果梗、果穗及副梢上为害。常在叶片的背面,靠近主脉和侧脉处活动,随副梢生长逐渐向上转移。植株受害... 1被害症状 葡萄短须螨也叫葡萄红蜘蛛,属蜱螨目细须螨科短须螨属。该螨主要为害葡萄.以幼虫和成虫先后在嫩梢基部、叶柄、叶片、果梗、果穗及副梢上为害。常在叶片的背面,靠近主脉和侧脉处活动,随副梢生长逐渐向上转移。植株受害严重时,果梗、副梢、卷须等处出现黑色坏死斑,最后叶片焦枯脱落,植株早衰。果穗受害.穗梗、穗轴呈黑色,组织变脆,极易折断。果粒受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短须螨 短须螨 细须 红蜘蛛 叶片 副梢 为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园螨类调查及利用胡瓜钝绥螨控制卵形短须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朱梅 侯柏华 +2 位作者 吴伟南 方小端 郭明昉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4-209,共6页
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英德实验茶场进行调查,共有螨类10科,12属,17种。其中捕食性螨类6科,13种,捕食螨优势种为江原钝绥螨Amblyseius eharai。植食性螨类4科,4种,植食性螨类主要为卵形短须螨Brevipalpus obovatus。茶园释放胡... 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英德实验茶场进行调查,共有螨类10科,12属,17种。其中捕食性螨类6科,13种,捕食螨优势种为江原钝绥螨Amblyseius eharai。植食性螨类4科,4种,植食性螨类主要为卵形短须螨Brevipalpus obovatus。茶园释放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释放后10~50d,对卵形短须螨的防治效果达23.30%~81.31%,可有效控制卵形短须螨的为害。并建议在应用中,每株茶树释放一袋胡瓜钝绥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瓜钝绥 卵形短须螨 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毫早和乌牛早茶园卵形短须螨和双斑长跗萤叶甲优势种天敌的差异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尚 王振兴 +7 位作者 王建盼 周夏芝 毕守东 覃盛 陈云 刘飞飞 邹运鼎 郎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45,共8页
【目的】明确白毫早和乌牛早茶园卵形短须螨Monolepta hieroglyphica和双斑长跗萤叶甲Brevipalpus obovatus的优势种天敌。【方法】采用平行跳跃法,在茶园随机选取30个样方,调查并记录害虫及天敌物种数和个体数;应用灰色关联度和生态位... 【目的】明确白毫早和乌牛早茶园卵形短须螨Monolepta hieroglyphica和双斑长跗萤叶甲Brevipalpus obovatus的优势种天敌。【方法】采用平行跳跃法,在茶园随机选取30个样方,调查并记录害虫及天敌物种数和个体数;应用灰色关联度和生态位分析法分析茶园中2种主要害虫卵形短须螨、双斑长跗萤叶甲与11种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结果】白毫早茶园卵形短须螨前6位优势种天敌分别是三突花蟹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鳞纹肖蛸Tetragnatha squamata、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八点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斜纹猫蛛Clubiona japonicola和粽管巢蛛Oxyopes sertatus,乌牛早茶园分别是鳞纹肖蛸、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obscurata、三突花蟹蛛、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和草间小黑蛛,相同天敌比率为50%。白毫早茶园双斑长跗萤叶甲前6位优势种天敌是八点球腹蛛、草间小黑蛛、鳞纹肖蛸、粽管巢蛛、广大腿小蜂和茶色新圆蛛,乌牛早茶园分别是草间小黑蛛、锥腹肖蛸、鳞纹肖蛸、茶色新圆蛛、广大腿小蜂和粽管巢蛛,相同天敌比率为83.33%。【结论】天敌的累计相同比率随着天敌种类的增加而增加,表明茶树品种对卵形短须螨优势种天敌的影响大于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毫早茶园 乌牛早茶园 卵形短须螨 双斑长跗萤叶甲 优势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园卵形短须螨的优势种天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夏芝 张书平 +5 位作者 余燕 李尚 王建盼 毕守东 邹运鼎 王振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6932-6942,共11页
为了明确卵形短须螨的优势种天敌,为卵形短须螨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地学统计方法和生态位方法,开展了乌牛早茶园和白毫早茶园年度间和茶树品种间天敌对卵形短须螨在数量、时间、空间关系上跟随关系密切程度差异... 为了明确卵形短须螨的优势种天敌,为卵形短须螨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地学统计方法和生态位方法,开展了乌牛早茶园和白毫早茶园年度间和茶树品种间天敌对卵形短须螨在数量、时间、空间关系上跟随关系密切程度差异的研究。对上述结果进行标准化,进行综合评判,据此明确卵形短须螨的优势种天敌。结果是,两年间乌牛早茶园卵形短须螨前四位天敌依次是草间小黑蛛、鳞纹肖蛸、斜纹猫蛛和茶色新圆蛛;白毫早茶园是三突花蟹蛛、茶色新圆蛛、鳞纹肖蛸和锥腹肖蛸。 2015 年两品种茶园卵形短须螨前四位相同的天敌是鳞纹肖蛸、茶色新圆蛛、草间小黑蛛和锥腹肖蛸;2016 年是斜纹猫蛛、三突花蟹蛛、鳞纹肖蛸和草间小黑蛛。对两品种茶园 2015 年和 2016 年卵形短须螨优势种天敌的综合评判,前四位天敌中相同的天敌是鳞纹肖蛸和茶色新圆蛛。此结果为利用自然天敌控制卵形短须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卵形短须螨 天敌优势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红短须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陈瑞屏 徐庆华 +1 位作者 李小川 刘清浪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89-93,共5页
 微甘菊是我省的1种对农业、林业生产及环境能造成很大的破坏性杂草,为了有效地对其进行控制,利用紫红短须螨(Brevipalpusphoenicis)——薇甘菊的一种重要天敌对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外试验,每瓶或每盆薇甘菊中接种50~200头...  微甘菊是我省的1种对农业、林业生产及环境能造成很大的破坏性杂草,为了有效地对其进行控制,利用紫红短须螨(Brevipalpusphoenicis)——薇甘菊的一种重要天敌对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外试验,每瓶或每盆薇甘菊中接种50~200头紫红短须螨,45~89d后,薇甘菊茎叶全部黄化或死亡;在野外大田中接种,159d以后,形成明显的中心枯死区,并且逐渐扩大.因此,用紫红短须螨控制薇甘菊可望成为的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红短须螨 微甘菊 杂草 天敌 生物学特性 应用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农药对刘氏短须螨的毒力测定及药效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樊斌琦 郝德君 +2 位作者 叶建仁 王焱 马凤林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43,49,共3页
刘氏短须螨Brevipalpus lewisi McGregor是新发现的危害水杉的害螨。选用4种农药对刘氏短须螨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以及室外药效试验,得出各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阿维.丙溴磷对刘氏短须螨的毒力最高,致死中浓度达到0.57 mg/L,其次... 刘氏短须螨Brevipalpus lewisi McGregor是新发现的危害水杉的害螨。选用4种农药对刘氏短须螨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以及室外药效试验,得出各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阿维.丙溴磷对刘氏短须螨的毒力最高,致死中浓度达到0.57 mg/L,其次依次为阿维菌素、哒螨灵、甲维盐,致死中浓度分别为80.19,99.84,970.34 mg/L。室外药效试验结果同样显示阿维.丙溴磷防治效果最好,阿维菌素、哒螨灵次之,甲维盐防治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氏短须螨 水杉 毒力测定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生物农药对刘氏短须螨的毒力及苦参碱对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苏鹏 樊斌琦 +2 位作者 王焱 张岳峰 郝德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3,31,共4页
刘氏短须螨Brevipalpus lewisi Mcgregor是近年发现危害水杉的害螨。室内条件下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苦参碱、印楝素、阿维菌素和苏云金杆菌(Bt)4种生物药剂对刘氏短须螨成螨的毒力;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取食喷施苦参碱的水杉叶片后刘氏... 刘氏短须螨Brevipalpus lewisi Mcgregor是近年发现危害水杉的害螨。室内条件下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苦参碱、印楝素、阿维菌素和苏云金杆菌(Bt)4种生物药剂对刘氏短须螨成螨的毒力;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取食喷施苦参碱的水杉叶片后刘氏短须螨的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活性。结果显示:4种生物药剂对刘氏短须螨均具毒杀作用,校正死亡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其中,印楝素对刘氏短须螨的毒力最高,LC50达到5.36 mg/L;其次为苦参碱,LC50为7.18mg/L;阿维菌素和Bt相对较低,LC50分别为20.18 mg/L和20.69 mg/L。取食苦参碱处理的叶片,刘氏短须螨成螨体内的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诱导效应。与对照组相比,螨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强;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氏短须螨 生物农药 毒力测定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形短须螨为害西番莲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宏毅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0-323,共4页
首次在福建省南部发现一种为害西番莲的新害螨 ,形态学鉴定为卵形短须螨 (Brevipalpusobovatus Donnadieu) .1 991-1 992年在室内饲养该螨 ,共 8-9代 ,卵期 6.0 -2 5 .0 d,幼螨期 3 .0 -1 4.0 d,若螨 期 2 .0 -1 2 .0 d,若螨 期 5 .0 ... 首次在福建省南部发现一种为害西番莲的新害螨 ,形态学鉴定为卵形短须螨 (Brevipalpusobovatus Donnadieu) .1 991-1 992年在室内饲养该螨 ,共 8-9代 ,卵期 6.0 -2 5 .0 d,幼螨期 3 .0 -1 4.0 d,若螨 期 2 .0 -1 2 .0 d,若螨 期 5 .0 -2 1 .5 d,产卵前期 2 .0 -3 0 .0 d,以雌成螨越冬 ,其寿命超过 3 0 d,最长达 2个月 .该螨在西番莲上雌雄比大于 2 0 0 0∶ 1 ,主要为孤雌生殖 .调查表明 ,卵形短须螨分布在漳州地区的紫色、黄色种西番莲和新引进的无性系“台农 1号”上 ,主要为害植株成龄叶片 ,田间种群数量高峰期出现在 1 1月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短须螨 西番莲 形态学 生活史 田间种群 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爆发的葡萄短须螨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3
9
作者 许长新 张金平 +1 位作者 郝宝锋 于丽辰 《河北果树》 2008年第6期23-23,28,共2页
葡萄短须螨(Brevipalpus lewisi McGregor)属于蜱螨亚纲(Acari)叶螨总科(Tetranychoidea),又名刘氏短须螨,俗称葡萄红蜘蛛。国内分布在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和台湾等地,国外在欧洲、美洲和非洲均有分布。葡萄短须螨的寄主有... 葡萄短须螨(Brevipalpus lewisi McGregor)属于蜱螨亚纲(Acari)叶螨总科(Tetranychoidea),又名刘氏短须螨,俗称葡萄红蜘蛛。国内分布在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和台湾等地,国外在欧洲、美洲和非洲均有分布。葡萄短须螨的寄主有葡萄、柑橘、核桃、爬墙虎、连翘、紫丁香和紫花地丁等约30余种果树和观赏植物。近2年葡萄短须螨在河北昌黎葡萄产区发生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短须螨 发生规律 防治 爆发 亚纲 观赏植物 紫花地丁 红蜘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短须螨种群分布密度及方差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晓川 刘波 齐石成 《福建农业科技》 1993年第4期19-19,共1页
茶短须螨(Brevipalpus SP.)又名倒卵型短须螨,属蛛形纲蜱螨目细须螨科,是分布全国茶区的重要害虫,成、若螨多分布在叶背刺吸为害,幼龄茶树尤其严重,影响树势,导致芽梢稀瘦,降低品质和产量。其生物学特性前人已做过较全面研究,本文对... 茶短须螨(Brevipalpus SP.)又名倒卵型短须螨,属蛛形纲蜱螨目细须螨科,是分布全国茶区的重要害虫,成、若螨多分布在叶背刺吸为害,幼龄茶树尤其严重,影响树势,导致芽梢稀瘦,降低品质和产量。其生物学特性前人已做过较全面研究,本文对该螨为害盛期在茶树上空间分布特性作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区 短须螨 种群分布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短须螨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罡 李佳乐 +1 位作者 张薇 马春森 《落叶果树》 2019年第6期44-45,共2页
葡萄短须螨体型微小,不易被发现,对葡萄果穗和果粒危害症状与病害较为相似,不易对其进行准确识别和及时有效的防治。概述了葡萄短须螨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 葡萄短须螨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吉白茶”花蓟马和茶短须螨与其捕食性天敌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建盼 刘飞飞 +7 位作者 毕守东 耿继光 周夏芝 邹运鼎 覃盛 王振兴 李尚 陈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共9页
蜘蛛和瓢虫类天敌是害虫生物防治的主要生物资源,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进行害虫的综合防治,对"安吉白茶"茶园主要害虫与天敌进行系统调查,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生态位分析法综合分析花蓟马和茶短须螨与其天敌在数量、... 蜘蛛和瓢虫类天敌是害虫生物防治的主要生物资源,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进行害虫的综合防治,对"安吉白茶"茶园主要害虫与天敌进行系统调查,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生态位分析法综合分析花蓟马和茶短须螨与其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关系上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与花蓟马在数量、时间和空间关系密切的前5位天敌依次是粽管巢蛛、草间小黑蛛、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和锥腹肖蛸;与茶短须螨在数量、时间和空间关系密切的前5位天敌依次是草间小黑蛛、黑色蝇虎、粽管巢蛛、斜纹猫蛛和鳞纹肖蛸.花蓟马5个时段的空间格局均是聚集格局,5种主要天敌与花蓟马之间的|w|值均小于13.462 9,两者之间的聚集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花蓟马的种群聚集指数λ>2,表明其聚集是自身原因引起的,天敌龟纹瓢虫的聚集也是自身原因引起的,其余4种天敌的聚集是由环境中某一因素引起的.茶短须螨5月25日的空间格局是随机格局,其余是聚集格局.茶短须螨与其5种主要天敌的|w|值均小于13.462 9,聚集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茶短须螨6月9日的种群聚集指数λ为2.039 7,此时的聚集是由自身原因引起的,其余时间以及5种天敌的聚集都是由环境中某一因素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蓟马 短须螨 灰色关联度 生态位分析 优势种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园天敌对花蓟马和茶短须螨的跟随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程娴 余燕 +5 位作者 王建盼 毕守东 周夏芝 邹运鼎 王振兴 李尚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9-106,共8页
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进行害虫的综合防治,对安徽茶园主要害虫与天敌进行系统调查,进行了天敌对花蓟马和茶短须螨跟随效应的研究。运用地学统计学方法求得天敌与害虫半变异函数的变程,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变程之间的关联度,... 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进行害虫的综合防治,对安徽茶园主要害虫与天敌进行系统调查,进行了天敌对花蓟马和茶短须螨跟随效应的研究。运用地学统计学方法求得天敌与害虫半变异函数的变程,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变程之间的关联度,与害虫关联度值越大的天敌对害虫的跟随关系越密切。本文分析了花蓟马种群数量在全年最多时段(4月13日—7月8日)、茶短须螨种群数量在全年最多时段(5月13日—8月5日)内,茶园中5种主要天敌对两种害虫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花蓟马与斜纹猫蛛、八点球腹蛛、粽管巢蛛、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半变异函数变程的关联度分别为0.658 3、0.614 6、0.607 1、0.753 8和0.647 1,茶短须螨与斜纹猫蛛、八点球腹蛛、粽管巢蛛、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半变异函数变程的关联度分别为0.718 9、0.615 6、0.701 0、0.676 5和0.697 6。表明与花蓟马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依次是龟纹瓢虫、斜纹猫蛛和异色瓢虫,与茶短须螨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依次是斜纹猫蛛、粽管巢蛛和异色瓢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蓟马 短须螨 捕食性天敌 空间关系 数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葡萄短须螨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7
14
作者 祝国庆 张勇 +1 位作者 钱春莲 赵荣华 《园艺与种苗》 CAS 2019年第2期17-18,共2页
[目的]筛选出防治葡萄短须螨的有效药剂。[方法]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3个方面对葡萄短须螨的防治进行总结,并对几种化学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0%哒螨灵乳油、72%炔螨特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3种药剂对葡萄短须螨... [目的]筛选出防治葡萄短须螨的有效药剂。[方法]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3个方面对葡萄短须螨的防治进行总结,并对几种化学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0%哒螨灵乳油、72%炔螨特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3种药剂对葡萄短须螨的防治均有明显效果。其中哒螨灵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结论]在葡萄短须螨发生关键期使用药剂防治,并结合农业措施通风透光可进行有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短须螨 药剂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短须螨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万好 唐美玲 +3 位作者 卢建生 王婷 肖慧琳 张超杰 《烟台果树》 2018年第4期53-53,共1页
短须螨属真螨目细须螨科.在我国北方分布较普遍.寄主范围较宽.可为害多种果树及观赏植物。葡萄短须螨近2年在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核心示范园蛇龙珠葡萄上呈普遍发生态势。短须螨的特征、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关键词 葡萄短须螨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农业科学研究院 为害症状 蛇龙珠葡萄 观赏植物 寄主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基斯坦为害芒果树的短须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细须螨科)(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曼苏-鲁-哈桑 穆罕默德.阿西范 +1 位作者 李云瑞 瓦克斯.瓦克尔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7-179,共3页
在巴基斯坦,害螨是果园的严重害虫,但此前并未作过广泛的研究。对巴基斯坦芒果种植区苏加堡的芒果树螨类区系进行了调查。记载并描述了短须螨属一新种:杓短须螨B.arystis。
关键词 亚纲 细须 短须螨 新种 芒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胡瓜钝绥螨防治刘氏短须螨的防治试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樊斌琦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48,共2页
刘氏短须螨Brevipalpus lewisi Mc Gregor是上海地区危害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笔者进行野外释放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防治刘氏短须螨试验,发现胡瓜钝绥螨对刘氏短须螨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释放... 刘氏短须螨Brevipalpus lewisi Mc Gregor是上海地区危害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笔者进行野外释放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防治刘氏短须螨试验,发现胡瓜钝绥螨对刘氏短须螨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释放3个月后防效最高,为75.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氏短须螨 水杉 胡瓜钝绥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红短须螨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永文 李小川 +2 位作者 黄文辉 徐庆华 黎容根 《广东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37-39,共3页
利用紫红短须螨 (Brevipalpusphoenicis)控制薇甘菊 ,是生物控制杂草的一种新方法。文章着重介绍了紫红短须螨的生物学特性及形态特征。卵椭圆形 ,长约 0 .10mm ,宽约 0 .0 7mm ,红色 ,多单产在植物茎叶的裂缝或凹陷处 ,或叶片背面的主... 利用紫红短须螨 (Brevipalpusphoenicis)控制薇甘菊 ,是生物控制杂草的一种新方法。文章着重介绍了紫红短须螨的生物学特性及形态特征。卵椭圆形 ,长约 0 .10mm ,宽约 0 .0 7mm ,红色 ,多单产在植物茎叶的裂缝或凹陷处 ,或叶片背面的主脉两边 ,成块成串堆聚在一起。幼螨桔红色 ,长约 0 .17mm ,宽约0 .11mm。若螨 2龄 ,背上有黑色斑纹。雌成螨长约 0 .30mm ,宽约 0 .16mm ,身体椭圆形 ,扁平 ,多桔红色 ,背上有一个“H”形标记。紫红短须螨 1年 6~ 8代 ,世代重迭 ,从卵发育到成虫 ,恒温 30℃为 18.6d ,2 0℃为4 8.8d。当湿度低于 30 % ,平均温度高于 30℃或者低于 2 0℃时 ,紫红短须螨不能完成生活史。室内 11.0~2 8.5℃的自然变温 ,湿度 5 8%~ 97%条件下 ,紫红短须螨发育完成一个世代为 2 8~ 5 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杂草 生物控制 紫红短须螨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部分酿酒葡萄品种短须螨田间调查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记侠 张新杰 +1 位作者 任玉华 何维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9-140,共2页
2007年春季,对20个酿酒葡萄品种(系)短须螨发生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系)受害程度差异明显。其中梅鹿辄181受害最重(虫叶率98%,8.5头/片),西拉次之,霞多丽、紫大夫、马瑟蓝、小味儿多和爱娇多拉受害轻,虫叶率<1... 2007年春季,对20个酿酒葡萄品种(系)短须螨发生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系)受害程度差异明显。其中梅鹿辄181受害最重(虫叶率98%,8.5头/片),西拉次之,霞多丽、紫大夫、马瑟蓝、小味儿多和爱娇多拉受害轻,虫叶率<10%,平均虫口数<0.15头/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短须螨 为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剂防治葡萄短须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靖 张建华 +1 位作者 惠祥海 刘兰兰 《山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1期39-40,共2页
进行了4种药剂对葡萄短须螨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2%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对葡萄短须螨的防效较好,药后3、7、15d的防效分别为89.24%、96.07%、98.36%和86.45%、96.45%、99.01%,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进行了4种药剂对葡萄短须螨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2%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对葡萄短须螨的防效较好,药后3、7、15d的防效分别为89.24%、96.07%、98.36%和86.45%、96.45%、99.01%,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10%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速效性较好,24%螺螨酯悬浮剂4000倍液持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短须螨 药剂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