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红螺旋聚孢霉67-1短链脱氢酶基因CrSdr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莹莹 王亚楠 +4 位作者 吕斌娜 谭晓东 李世东 孙漫红 马桂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0-761,共12页
本研究从实验室前期构建的粉红螺旋聚孢霉67-1寄生核盘菌转录组中获得1个差异表达的短链脱氢酶编码基因CrSdr。实时荧光PCR定量监测显示,菌核诱导下24 h时CrSdr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4倍。通过基因敲除与回补研究其功能结果表明,CrSdr敲除... 本研究从实验室前期构建的粉红螺旋聚孢霉67-1寄生核盘菌转录组中获得1个差异表达的短链脱氢酶编码基因CrSdr。实时荧光PCR定量监测显示,菌核诱导下24 h时CrSdr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4倍。通过基因敲除与回补研究其功能结果表明,CrSdr敲除后对菌株的生长没有影响,但产孢量比野生菌株提高了43.2%,并且对NaCl、KCl和山梨醇引起的渗透压胁迫更为敏感。敲除突变株对番茄灰霉病菌、大豆菌核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明显减弱(P<0.05),对核盘菌菌核的寄生能力由野生型菌株的4级降为2级,温室对菌核病的防效降低了50.5%,基因回补后生防作用恢复,表明短链脱氢酶基因在粉红螺旋聚孢霉寄生及生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将为揭示粉红螺旋聚孢霉菌寄生机制奠定基础,并对高效植病生防真菌菌剂的研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红螺旋聚孢霉 短链脱氢酶 菌寄生作用 核盘菌 基因敲除与回补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脱氢酶超家族介导植物次级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月婷 秦政 +1 位作者 王建 汪信东 《南方林业科学》 2020年第5期62-67,共6页
短链脱氢酶超家族是一类古老而庞大的NAD(P)(H)依赖的氧化还原家族,参与催化多个初生代谢与次生代谢反应过程。迄今,在生物界中已发现短链脱氢酶家族成员超47000个。序列比对显示,该家族个体间相似性较低,但都含有特征性的“Rossmann-f... 短链脱氢酶超家族是一类古老而庞大的NAD(P)(H)依赖的氧化还原家族,参与催化多个初生代谢与次生代谢反应过程。迄今,在生物界中已发现短链脱氢酶家族成员超47000个。序列比对显示,该家族个体间相似性较低,但都含有特征性的“Rossmann-fold”保守结构。为快速鉴别和研究短链脱氢酶功能,研究者在国际上发展了一套隐马尔可夫模型和命名分类系统,专门的数据库SDR Enzymes亦构建完成。近年来,随着基因组数据的陆续公布,植物短链脱氢酶家族成员呈爆发式扩增。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植物基因组中含短链脱氢酶数量60~350个不等,根据序列特征可细分为5大类,参与约50种不同的代谢路径。本文从介绍短链脱氢酶隐马尔可夫模型、命名分类系统及序列特征等出发,重点对近年来植物短链脱氢酶家族次级代谢功能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旨在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脱氢酶 植物次级代谢 罗斯曼折叠 命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茅醇假单胞菌SJTE-3的短链脱氢酶SDR-X1的克隆及酶性质测定
3
作者 付雅丽 彭万里 +2 位作者 林双君 邓子新 梁如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129,共9页
香茅醇假单胞菌SJTE-3能够以17β-雌二醇为唯一碳源并将其高效降解,但其催化雌二醇转化的关键酶仍不明确。本文鉴定了该菌株中降解雌二醇的短链脱氢酶SDR-X1(WP_043267487.1),并对其功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不同碳... 香茅醇假单胞菌SJTE-3能够以17β-雌二醇为唯一碳源并将其高效降解,但其催化雌二醇转化的关键酶仍不明确。本文鉴定了该菌株中降解雌二醇的短链脱氢酶SDR-X1(WP_043267487.1),并对其功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不同碳源条件下基因sdr-x1的转录水平;克隆基因sdr-x1,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诱导表达,利用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重组蛋白SDR-X1;体外检测了重组蛋白SDR-X1的催化活性与酶学性质,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鉴定了其转化17β-雌二醇的产物。蛋白SDR-X1可被17β-雌二醇诱导表达;蛋白序列比对显示蛋白SDR-X1含有短链脱氢酶的保守基序与氨基酸。该酶以NAD+为辅因子,将17β-雌二醇氧化为雌酮;其K_(m)值为(0.03986±0.004061)mmol/L,V_(max)值为(3.168±0.135)mmol/L/min/mg,可在15 min内转化61.75%以上的雌二醇。该酶对温度具有一定耐受性,最佳反应温度为50℃,偏碱性pH可促进其酶促反应。不同二价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具有不同的影响,Mg^(2+)、Mn^(2+)和Ca^(2+)可增强其酶活性。香茅醇假单胞菌SJTE-3中的SDR-X1可高效催化17β-雌二醇转化,参与该菌株的雌激素降解过程,其功能研究将推进细菌的雌激素代谢机制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茅醇假单胞菌SJTE-3 短链脱氢酶SDR-X1 17Β-雌二醇 雌酮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脱氢酶Lvchun的分子改造及其在氯霉胺合成中的应用
4
作者 韩惠 张舰 任宇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92,共12页
2-氨基-1-(4-硝基苯基)-1,3-丙二醇俗称氯霉胺(ANP),由于具有两个手性中心,且结构中的O原子和N原子有良好的配位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针对化学合成法存在生产成本高、原子经济性低、环保压力大等诸多缺点,旨在通过化学水解法与生... 2-氨基-1-(4-硝基苯基)-1,3-丙二醇俗称氯霉胺(ANP),由于具有两个手性中心,且结构中的O原子和N原子有良好的配位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针对化学合成法存在生产成本高、原子经济性低、环保压力大等诸多缺点,旨在通过化学水解法与生物催化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以对硝基-α-乙酰氨基-β-羟基苯丙酮(p-NAH)为底物合成(1R)-ANP的新途径。首先采用化学法水解p-NAH制备1-(4-硝基苯基)-2-氨基-3-羟基苯丙酮(AHNA),并筛选对水解产物具有催化活性的羰基还原酶,通过分子改造提高该酶的催化活性,并对突变体mut-V112Y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然后构建mut-V112Y与甲酸脱氢酶的双酶共表达及融合表达重组菌株,并对重组菌株的催化效率进行比较;最后优化催化反应条件,并进行制备反应。结果表明,化学法可水解p-NAH生成AHNA,筛选到的短链脱氢酶Lvchun可催化AHNA生成(1R)-ANP,通过对该酶进行定点突变获得了催化效率提高3.47倍的突变体mut-V112Y,其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5,具有良好的温度和pH稳定性。成功构建了mut-V112Y和甲酸脱氢酶CbFDH的双酶共表达和融合表达重组菌株,通过比较发现共表达菌株mut-V112Y-CbFDH的催化效率最高。通过优化催化反应条件,最终可在最适条件下反应30 min催化50 mmol/L AHNA生成14.56 mmol/L(1R)-ANP,收率为29.12%。化学水解法与生物催化法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地催化p-NAH合成(1R)-ANP,该方法为合成光学纯的ANP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胺 短链脱氢酶 分子改造 定点突变 甲酸 共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在大鼠生理性和病理性心肌肥大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四桂 王平 +4 位作者 路遥 袁茜 潘雪刁 金桂芳 徐立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21-1927,共7页
目的:研究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SCAD)在大鼠生理性和病理性心肌肥大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心肌肥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作为病理性心肌肥大模型,游泳运动训练性大鼠作为生理性心肌肥大... 目的:研究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SCAD)在大鼠生理性和病理性心肌肥大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心肌肥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作为病理性心肌肥大模型,游泳运动训练性大鼠作为生理性心肌肥大模型。检测大鼠的血压、左室重量指数、血清和心肌游离脂肪酸含量、SCAD mRNA、蛋白表达及其酶活性的变化,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的结构及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大鼠出现了明显的离心性肥大,心肌收缩功能增强;而高血压组大鼠呈现出明显的向心性肥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和高血压组大鼠的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增高,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二者发生了相同程度的心肌肥大。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大鼠左心室SCAD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酶活性增高,血清和心肌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减少;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SCAD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酶活性下降,血清和心肌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多。结论:SCAD在生理性和病理性心肌肥大中呈现出不一致的变化趋势,可能作为区别2种不同心肌肥大的分子标志物以及病理性心肌肥大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大 高血压 运动 酰基辅A 脂肪酸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新生儿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筛查、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宫丽霏 杨楠 +4 位作者 赵金琦 杨海河 唐玥 李璐璐 孔元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8-283,共6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新生儿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SCADD)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2014年8月至2022年3月北京市100603名新生儿干血斑中酰基肉碱水平,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尿有机酸,高通量测序检... 目的:探讨北京市新生儿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SCADD)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2014年8月至2022年3月北京市100603名新生儿干血斑中酰基肉碱水平,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尿有机酸,高通量测序检测基因突变。对SCADD确诊患儿进行临床、生化指标检查及基因突变特点分析,并随访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能发育情况。结果:100603名活产新生儿中初筛丁酰基肉碱(C4)浓度升高或伴C4/丙酰基肉碱(C3)比值升高196名,召回131名新生儿,确诊SCADD患儿5例,SCADD发病率为4.97/10万(1/20121)。5例确诊患儿均无明显临床表现,血C4及C4/C3比值均增加,其中4例尿乙基丙二酸增加。5例确诊患儿中,ACADS基因检测到7种突变,均为已报道错义突变,其中1例患儿为纯合突变,其余均为复合杂合突变。5例患儿的随访年龄中位数为33(4~40)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临床症状,体格及智力发育正常。结论:北京市SCADD发病率为1/20121,通过新生儿筛查确诊的SCADD患儿无明显临床症状,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基辅A缺乏症 酰基辅A 基因突变 串联质谱法 新生儿筛查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在高血压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忠洪 舒朝辉 +8 位作者 廖英勤 刘培庆 路静 王平 王桂香 潘雪刁 兰天 臧林泉 周四桂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1-257,共7页
目的:研究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SCAD)在高血压血管重构中的变化,探讨SCAD与高血压血管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游泳耐力训练方式训练16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 目的:研究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SCAD)在高血压血管重构中的变化,探讨SCAD与高血压血管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游泳耐力训练方式训练16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和健康Wistar大鼠8周,分别以24周龄的SHR和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对照,定期测量鼠尾收缩压,测定各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腔内径和血管壁中层厚度、SCA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SCAD酶活性的变化、ATP和ROS水平及血清和胸主动脉游离脂肪酸含量。结果:与Wistar组比较,SHR组大鼠血压升高,血管腔内径减小,血管壁中层厚度增大,血管壁中层厚度与血管腔内径比值增大;与SHR组相比,SHR游泳组血压下降,血管腔内径增大,血管壁中层厚度减小,血管壁中层厚度与血管腔内径比值减小(P<0.05)。与Wistar组比较,SHR组大鼠主动脉SCA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主动脉中SCAD酶活性下降,ATP含量降低,血清和主动脉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加,ROS含量增加;分别与Wistar组和SHR组比较,Wistar游泳组和SHR游泳组主动脉SCA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主动脉中SCAD的酶活性增高,ATP含量增加,血清和主动脉的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减少,ROS含量减少。结论:主动脉SCAD的表达下调可能与高血压血管重构密切相关。游泳运动可能通过上调SCAD表达,从而逆转高血压血管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基辅A 高血压 血管重构 游泳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诺贝特通过上调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抑制大鼠心肌肥厚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四桂 徐立朋 +3 位作者 路遥 袁茜 潘雪刁 臧林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8期868-873,共6页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心肌中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Adehydrogenase,SCAD)的表达、心肌脂质代谢变化以及心肌肥厚指标的影响,探讨非诺贝特改善SHR心肌肥厚的作...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心肌中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Adehydrogenase,SCAD)的表达、心肌脂质代谢变化以及心肌肥厚指标的影响,探讨非诺贝特改善SHR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非诺贝特灌胃8周后,SHR的血压及左室重量指数、血清和心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心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α(PPARα)和SCAD的蛋白表达变化,采用厌氧性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荧光还原分析法检测SCAD酶活性的改变。结果:与Wistar-Kyoto(WKY)大鼠比较,SHR的血压及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增高,心肌中PPARα与SCAD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SCAD的酶活性显著降低,血清和心肌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P<0.05);与SHR比较,非诺贝特治疗8周后的SHR,其左室重量指数明显下降,血压无明显变化,心肌中PPARα与SCAD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SCAD的酶活性显著增高,血清和心肌游离脂肪酸含量减少(P<0.05)。结论:非诺贝特增加心肌中SCAD的蛋白表达,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可能是其抑制心肌肥厚发生与发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 心肌肥厚 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酰基辅A 脂肪酸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在大鼠心脏发育中的表达及其与心肌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四桂 王平 +4 位作者 路遥 袁茜 臧林泉 杨智承 徐立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研究大鼠心脏发育过程中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SCAD)的表达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关系。方法:观察不同时期Wistar大鼠和不同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的SCAD蛋白表达及... 目的:研究大鼠心脏发育过程中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SCAD)的表达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关系。方法:观察不同时期Wistar大鼠和不同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的SCAD蛋白表达及酶活性变化,检测大鼠的血清和心肌游离脂肪酸含量。结果:与胚胎期19 d Wistar大鼠组比较,出生后1 d、2周、6周及16周龄Wistar大鼠组心肌的SCAD蛋白表达及酶活性增加,血清和心肌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减少,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其中,从2周龄Wistar大鼠组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周龄匹配的WKY大鼠组比较,2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收缩压尚未升高,6周龄及16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收缩压显著增高;各时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的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增高,提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血压升高之前,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心肌肥厚。与周龄匹配的WKY大鼠组比较,2周、6周及16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心肌的SCAD蛋白表达及酶活性明显下降,血清和心肌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加,呈显著负相关。结论:(1)SCAD蛋白表达随大鼠心脏的生长发育逐渐上调,可能与心脏对脂肪酸的利用增加密切相关。(2)SCAD的蛋白表达及其酶活性显著下降,可能是导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能量代谢"胚胎型再演"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基辅A 心脏发育 脂肪酸氧化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在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表达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舒朝辉 曾振华 +6 位作者 黄秋菊 李忠洪 刘培庆 陈少锐 兰天 臧林泉 周四桂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84-2191,共8页
目的:研究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SCAD)在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表达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探讨其与心肌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刺激心脏成纤维细胞建立胶原表达和... 目的:研究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SCAD)在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表达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探讨其与心肌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刺激心脏成纤维细胞建立胶原表达和细胞增殖模型,并采用SCAD的最优干扰序列siRNA-1186进行干扰,检测SCAD的mRNA、蛋白表达、酶活性、脂肪酸β氧化速率、ATP以及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观察其对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Ang 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表达模型中,SCAD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与阴性对照序列组相比,siRNA-1186干扰后心脏成纤维细胞的SCAD表达和酶活性明显下降,心脏成纤维细胞脂肪酸β氧化速率以及ATP生成明显降低,并且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多。同时,心脏成纤维细胞出现明显增殖,Ⅰ、Ⅲ型胶原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SCAD表达失调可能导致了心脏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胶原分泌紊乱,上调SCAD可能成为干预心肌纤维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基辅A 心脏成纤维细胞 心肌纤维化 能量代谢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与心肌肥大关系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佳妮 周四桂 +4 位作者 陈少锐 陈溪 邹剑 耿彪 刘培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7-642,共6页
目的研究心脏能量代谢脂肪酸β氧化过程中关键脱氢酶之一的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ly-coen-zyme A dehydrogenase,SCAD)与心肌肥大之间的关系,探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方法利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 目的研究心脏能量代谢脂肪酸β氧化过程中关键脱氢酶之一的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ly-coen-zyme A dehydrogenase,SCAD)与心肌肥大之间的关系,探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方法利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s,SHR)和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两种心肌肥大动物模型,以及苯肾上腺素(PE)刺激的心肌细胞肥大模型,检测SCAD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上表达量的改变;并采用siRNA对SCAD进行干扰,观察对肥大分子指标的影响。结果以上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中SCAD的蛋白表达水平都有明显的下降,mRNA水平表达量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针对SCAD的siRNA干扰后可导致心肌细胞SCAD的表达明显下降,而肥大标记因子ANF、BNP的表达明显上调,进一步明确了SCAD与心肌细胞肥大的关系。结论心肌肥大时SCAD的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均明显下降,干扰SCAD后心肌细胞肥大指标上升,说明SCAD的下降可能参与心肌肥大的病理过程,上调SCAD有可能成为干预心肌肥大的重要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大 能量代谢 脂肪酸β氧化 脂酰辅A 心肌细胞 苯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在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振华 黄秋菊 +5 位作者 黄金贤 舒朝辉 刘培庆 陈少锐 刘冰 周四桂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89-1594,共6页
目的:研究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 A dehydrogenase,SCAD)在心肌细胞凋亡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心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ert-butyl hydroperoxide,t BHP)刺激心肌细胞建立凋亡模型。检测细胞存活... 目的:研究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 A dehydrogenase,SCAD)在心肌细胞凋亡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心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ert-butyl hydroperoxide,t BHP)刺激心肌细胞建立凋亡模型。检测细胞存活率、SCAD mRNA和蛋白表达、SCAD活性以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并采用SCAD的最优干扰序列siRNA-1186进行干扰,观察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t BHP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模型中,SCAD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与阴性对照序列组相比,siRNA-1186干扰后心肌细胞的SCAD表达和活性明显下降,心肌细胞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加,同时,心肌细胞出现了明显凋亡,与t BHP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趋势一致。结论:SCAD表达失调可能参与心肌细胞凋亡的过程,上调SCAD可能成为干预心肌细胞凋亡的重要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基辅A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心力衰竭 能量代谢 叔丁基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暗链霉菌中新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步研究
13
作者 余永红 倪现朴 +1 位作者 马建荣 夏焕章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63-67,共5页
S.tenebrarius H6主要产生安普霉素、氨甲酰妥布霉素和氨甲酰卡那霉素B,其中后两者仅在3′位有差异。为克隆相关基因,根据已报道的aprD3、livY、gentY基因设计兼并性PCR引物,并采用SON-PCR(singleoligonucleotide nested PCR)方法和LASP... S.tenebrarius H6主要产生安普霉素、氨甲酰妥布霉素和氨甲酰卡那霉素B,其中后两者仅在3′位有差异。为克隆相关基因,根据已报道的aprD3、livY、gentY基因设计兼并性PCR引物,并采用SON-PCR(singleoligonucleotide nested PCR)方法和LASP-PCR(linear amplification single primer PCR)方法,扩增获得部分SCD1基因,Blast分析为短链脱氢酶基因。采用基因阻断技术,使S.tenebrariusH6中SCD1基因失活。与野生菌株相比,变株的抗生素组分和含量几乎没有变化,但变株产孢子能力下降,且产孢子时间推迟,推测该基因与孢子的生成调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暗霉菌 SON-PCR LASP-PCR 短链脱氢酶基因 孢子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通过激活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抑制Ang 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表达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兰婷 徐庆萍 +4 位作者 彭欢 沈千惠 贾康 卿丽媛 周四桂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50-1456,共7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S-Ⅳ)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增殖和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提取并体外培养大鼠CFs,用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S-Ⅳ)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增殖和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提取并体外培养大鼠CFs,用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SCAD)的沉默基因SiRNA1186预处理CFs 12 h后,加入Ang Ⅱ和AS-Ⅳ共同处理36 h。Western blot检测SCAD、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SCAD、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mRNA表达水平;检测各组CFs中SCAD酶活性、ATP、羟脯氨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结果Ang Ⅱ作用CFs 36 h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ng Ⅱ组CFs增殖率,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均<0.01),SCAD表达和酶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P<0.05),ATP生成减少(P<0.01),羟脯氨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P均<0.01);AS-Ⅳ给药处理后,CFs增殖和胶原表达明显减少(P均<0.01),SCAD表达和酶活性明显升高(P均<0.01),ATP生成增加(P<0.01),羟脯氨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减少(P均<0.01);然而,与Ang Ⅱ+NC组相比,Ang Ⅱ+SiRNA1186+AS-Ⅳ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在SCAD SiRNA1186的干扰下,AS-Ⅳ对Ang Ⅱ诱导的CFs增殖和胶原表达的保护作用被取消。结论AS-Ⅳ可能通过激活SCAD,从而抑制Ang 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酰基辅A 心肌成纤维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心肌纤维化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儿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伟青 李文杰 +3 位作者 宋东坡 于春冬 吕金峰 陈艳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87-69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SCADD)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至2018年,在青岛地区296627例新生儿中筛查发现的7例SCAD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期间初次筛查可疑阳性人数为4864例,初筛阳性率为0.16%;经基... 目的探讨新生儿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SCADD)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至2018年,在青岛地区296627例新生儿中筛查发现的7例SCAD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期间初次筛查可疑阳性人数为4864例,初筛阳性率为0.16%;经基因检测确诊7例SCADD患儿,确诊阳性率为1/42375。7例患儿中,男性4例、女性3例,基因检测发现5种已知变异、4种未知变异,分别为c.1029+89_90 insC、c.1031A>G、c.1157G>A、c.164C>T和c.989G>A,c.1130C>T、c.1186G>A、c.445A>T和c.949A>G。结论SCADD基因型与血尿串联质谱筛查结果一致,但与临床表型关系不明确,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代谢病 酰基辅A缺乏症 新生儿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黄素通过激活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改善小鼠病理性心肌肥厚和纤维化
16
作者 彭欢 徐庆萍 +3 位作者 苏永少 冯静韵 秦学 周四桂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13-1422,共10页
目的 研究核黄素对主动脉弓缩窄(TAC)手术诱导的小鼠病理性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作用,初步探究其与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CAD)的关系。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生理盐水(NS)组、TAC+NS组、假手术+核黄素组、TAC+核黄素... 目的 研究核黄素对主动脉弓缩窄(TAC)手术诱导的小鼠病理性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作用,初步探究其与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CAD)的关系。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生理盐水(NS)组、TAC+NS组、假手术+核黄素组、TAC+核黄素组,各组小鼠手术前1周至手术后4周予NS或核黄素连续灌胃5周,核黄素灌胃剂量为20 mg·kg-1·d-1。手术后第5周检测各组小鼠尾动脉收缩压,超声心动图评价小鼠心脏结构功能,计算心脏体重比、心脏胫骨长比,观察小鼠心脏形态学变化,检测小鼠心肌肥厚标志物mRNA表达水平、心肌胶原表达水平、心肌SCAD表达水平及其酶活性,检测心肌SCAD的辅酶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含量、ATP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结果 核黄素能改善TAC手术诱导的小鼠病理性心肌肥厚与纤维化,同时增加心肌FAD含量(P<0.01),提高SCAD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与SCAD酶活性(P均<0.01),减少心肌游离脂肪酸含量(P<0.01),增加心肌ATP含量(P<0.01)。结论 核黄素对小鼠病理性心肌肥厚和纤维化有改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通过提高心肌FAD含量、促进心肌SCAD表达、增强心肌脂肪酸β氧化、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 酰基辅A 能量代谢 病理性心肌肥厚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Ⅳ基于EGR1-SIRT1-PPARα-SCAD信号通路减轻小鼠病理性心肌肥厚及纤维化
17
作者 卿丽媛 刘兰婷 +4 位作者 徐庆萍 彭欢 曹宇虹 潘雪刁 周四桂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50,共9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Ⅳ(astragalosideⅣ,AS-Ⅳ)能否通过EGR1-SIRT1-PPARα-SCAD信号通路减轻主动脉弓缩窄(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致小鼠病理性心肌肥厚及纤维化。方法小鼠随机分组,Sham+AS-Ⅳ组及TAC+AS-Ⅳ组每日灌胃AS-Ⅳ(...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Ⅳ(astragalosideⅣ,AS-Ⅳ)能否通过EGR1-SIRT1-PPARα-SCAD信号通路减轻主动脉弓缩窄(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致小鼠病理性心肌肥厚及纤维化。方法小鼠随机分组,Sham+AS-Ⅳ组及TAC+AS-Ⅳ组每日灌胃AS-Ⅳ(20 mg·kg-1),Sham+NS组及TAC+NS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6周,评估心脏功能,计算心脏质量指数,观察心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胶原蛋白及心肌肥厚指标、ATP含量、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SCAD)表达及酶活性,初步探究EGR1-SIRT1-PPARα蛋白表达。结果经AS-Ⅳ干预,TAC小鼠心脏质量指数降低(P<0.01),LVAWd、LVAWs、LVPWd和LVPWs值降低(P<0.01,P<0.05),EF%和FS%值升高(P均<0.01),心肌肥厚标志物及胶原面积减少、FFA含量、HYP含量及胶原表达降低(P均<0.01),SCAD酶活性及表达升高(P<0.01,P<0.05),ATP含量增加(P<0.01),EGR1蛋白表达降低、SIRT1及PPARα蛋白表达升高(P均<0.01)。结论AS-Ⅳ可能通过EGR1-SIRT1-PPARα-SCAD信号通路改善脂肪酸氧化,减轻TAC小鼠病理性心肌肥厚及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基辅A 黄芪甲苷 心肌纤维化 心肌肥厚 信号通路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DHRS7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在鹅肥肝形成过程中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桦 潘志雄 +7 位作者 刘贺贺 李乐 夏露 胡深强 鲁凯 董霞 李亮 王继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85-1391,共7页
为获得鹅DHRS7基因全长cDNA,并探讨该基因是否参与鹅肥肝的形成过程。本研究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文库获得鹅DHRS7基因部分EST序列,采用RACE技术扩增了鹅该基因全长cDNA,并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分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DHRS7在鹅肝... 为获得鹅DHRS7基因全长cDNA,并探讨该基因是否参与鹅肥肝的形成过程。本研究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文库获得鹅DHRS7基因部分EST序列,采用RACE技术扩增了鹅该基因全长cDNA,并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分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DHRS7在鹅肝脏、皮脂、腹脂等10个组织中的差异表达,以及填饲对鹅肝脏中DHRS7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鹅DHRS7基因cDNA全长1 279bp,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1 011bp(可编码336个氨基酸),25bp的5′UTR和243bp的3′UTR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鹅DHRS7含有跨膜结构域以及NADP结合位点,且在这些功能区域变异较少;荧光定量结果显示,DHRS7在鹅肝脏和脂肪组织中都有较高表达,填饲后鹅肝脏中DHRS7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以上结果表明,DHRS7在鹅肥肝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脱氢酶7(DHRS7) RACE CDNA全序列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PPARα/SCAD信号途径对心肌肥大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黄金贤 罗佳妮 +5 位作者 刘培庆 陈少锐 黄秋菊 潘雪刁 臧林泉 周四桂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9-778,共10页
目的:研究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enzyme A dehydrogenase,SCAD)在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α(peroxisome pro... 目的:研究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enzyme A dehydrogenase,SCAD)在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信号途径对SCAD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筛选干扰SCAD的最优序列,并使用非诺贝特(10μmol/L)提前干预24 h后给予干扰序列,观察SCAD的mRNA、蛋白表达和酶活性以及脂质代谢和心肌细胞表面积的改变。采用RT-PCR检测心肌细胞内肥大标志物心房利钠因子(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和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mRNA水平,以明确心肌细胞是否发生肥大。分别用10μmol/L非诺贝特和0.5 mmol/L 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糖核苷酸(5-aminoimidazole-4-carboxamide ribonucleotide,AICAR)预处理心肌细胞30 min,用20μmol/L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刺激24 h,观察心肌细胞表面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p-AMPKα、PPARα和SCAD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筛选出的最优干扰序列siRNA-1186和PE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趋势一致,与对照组比较,敲低SCAD表达组的心肌细胞ANF和BNP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细胞表面积明显增大,心肌细胞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加。非诺贝特预处理可显著上调PPARα和SCAD的表达,增加SCAD的酶活性,降低心肌细胞的游离脂肪酸含量,预防敲低SCAD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与对照组比较,PE处理组中p-AMPKα(T172)、PPARα和SCAD的蛋白及mRNA水平均明显下调,SCAD的酶活性下降;与PE组相比,用非诺贝特或AICAR预处理30 min组的心肌细胞表面积明显减少,心肌细胞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降低,p-AMPKα、PPARα和SCAD蛋白及mRNA水平均明显上调,SCAD的酶活性增加。结论:SCAD表达下调与心肌细胞肥大及其能量代谢密切相关;AMPK/PPARα/SCAD信号途径对心肌肥大可能具有直接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基辅A 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 心肌肥大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1/2/PPARα/SCAD信号途径对生理性和病理性心肌肥大的调控 被引量:10
20
作者 黄秋菊 黄金贤 +5 位作者 罗佳妮 刘培庆 陈少锐 潘雪刁 臧林泉 周四桂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27-1432,共6页
目的:研究ERK1/2/PPARα/SCAD(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信号途径对生理性和病理性心肌肥大调控的不同机制,探索病理性心肌肥大治疗的新靶点。方法:分别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和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 目的:研究ERK1/2/PPARα/SCAD(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信号途径对生理性和病理性心肌肥大调控的不同机制,探索病理性心肌肥大治疗的新靶点。方法:分别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和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刺激心肌细胞,复制生理性和病理性心肌肥大模型,检测心肌细胞表面积,p-ERK1/2和PPARα蛋白表达变化,SCAD mRNA、蛋白表达和酶活性变化,心肌细胞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E和IGF-1刺激后心肌细胞表面积均显著增大。与对照组相比,IGF-1刺激的心肌细胞SCAD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酶活性显著增高,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减少,且PPARα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p-ERK1/2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E刺激的心肌细胞SCAD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酶活性显著降低,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加,且PPARα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p-ERK1/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结论:p-ERK1/2/PPARα/SCAD在生理性和病理性心肌肥大中呈现出不一致的变化趋势,表明ERK1/2/PPARα/SCAD信号途径对2种不同肌肥大的调控作用不同。SCAD可能作为2种不同心肌肥大的分子标志物及病理性心肌肥大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大 脂酰辅A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1/2 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脂肪酸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