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GaAs/p-GaAs/p-Ga_(1-x)Al_xAs电池短路电流密度的理论分析
1
作者 郑永梅 李以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71-374,共4页
n-GaAs/p-GaAs / p-Ga_(1-x)Al_xAs异质结构背电场背反射薄层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在通常情况下,要提高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必须尽可能减小结深x_j;基区厚度H_1的变化对短路电流密度也有重要影响,在给定的基区扩散长度L_1下,... n-GaAs/p-GaAs / p-Ga_(1-x)Al_xAs异质结构背电场背反射薄层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在通常情况下,要提高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必须尽可能减小结深x_j;基区厚度H_1的变化对短路电流密度也有重要影响,在给定的基区扩散长度L_1下,H_1存在一最佳值,为了得到比较大的短路电流密度,建议x_j<0.05μm,H_1=2μm,n-GaAs区少子扩出长度L_r>x_j,L_1>2H_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化镓 太阳电池 短路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光伏电池电流密度模拟与载流子复合分析
2
作者 黄建华 张正仁 +5 位作者 王皓威 雷立将 赵晶晶 黎丽君 曹盛 阚志鹏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3-612,共10页
为了解决短路电流密度限制有机光伏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以及器件制备工艺主要依赖实验试错法来调控短路电流密度,缺乏高效的理论指导方法的问题,本研究以高效率给/受体组合PM6:BTP-eC9为活性层,采用传输矩阵方法进行光学模拟,计算了该体... 为了解决短路电流密度限制有机光伏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以及器件制备工艺主要依赖实验试错法来调控短路电流密度,缺乏高效的理论指导方法的问题,本研究以高效率给/受体组合PM6:BTP-eC9为活性层,采用传输矩阵方法进行光学模拟,计算了该体系可能达到的最大短路电流密度及最优活性层厚度,并分析载流子复合和器件性能随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活性层厚度为100 nm时,非孪生复合被有效抑制,实现了17.9%的效率,其对于制备高效率厚膜器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光伏电池 活性层厚度 非孪生复合损失 短路电流密度 传输矩阵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伟 王海燕 +5 位作者 魏富鹏 叶方德 葛珍珍 付明明 姚宁 郝应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6-160,共5页
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以P3HT∶PCBM为活性材料的本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与带隙宽度、活性层厚度以及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短路电流密度随带隙宽度的增大呈线性增大;随活性层厚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分布,在160nm附近短路电流... 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以P3HT∶PCBM为活性材料的本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与带隙宽度、活性层厚度以及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短路电流密度随带隙宽度的增大呈线性增大;随活性层厚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分布,在160nm附近短路电流密度有最大值;随温度升高呈线性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异质结 短路电流密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提高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苏梦蟾 衣立新 +2 位作者 汪洋 时玉萌 梁春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0-744,共5页
制备了四种不同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器件1ITO/LiF/PEDOT∶PSS/MEH-PPV/C60/Al、器件2ITO/PEDOT∶PSS/MEH-PPV/C60/Al、器件3ITO/LiF/PEDOT∶PSS/MEH-PPV∶C60/C60/Al和器件4ITO/PEDOT∶PSS/MEH-PPV∶C60/C60/Al。测量了它们的电流... 制备了四种不同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器件1ITO/LiF/PEDOT∶PSS/MEH-PPV/C60/Al、器件2ITO/PEDOT∶PSS/MEH-PPV/C60/Al、器件3ITO/LiF/PEDOT∶PSS/MEH-PPV∶C60/C60/Al和器件4ITO/PEDOT∶PSS/MEH-PPV∶C60/C60/Al。测量了它们的电流-电压特性,结果显示在ITO和PEDOT∶PSS之间插入一薄层LiF使得器件性能得到较大提高。其器件1的JSC和FF比器件2的提高了74%和31%;器件3的JSC比器件4的提高了约40%。这主要是由于LiF层有效地抑制了空穴向阳极的传输,并且LiF层在ITO和PEDOT:PSS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特性。因此,这种结构上的改进有效地提高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电池 氟化锂 短路电流密度(JSC) 开路电压(VOC) 体异质结 填充因子(F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背接触层与背电极的匹配对CdTe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鄢强 冯良桓 +6 位作者 宋慧瑾 郑家贵 武莉莉 张静全 黎兵 李卫 雷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37,共5页
本文研究Ni和Au两种背电极在有、无ZnTe/ZnTe:Cu背接触层时对碲化镉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没有ZnTe/ZnTe:Cu复合背接触层时,Ni和Au相比,输入特性的填充因子(FF)较差,短路电流密度(Jsc)较大,转换效率(η)较低;在有... 本文研究Ni和Au两种背电极在有、无ZnTe/ZnTe:Cu背接触层时对碲化镉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没有ZnTe/ZnTe:Cu复合背接触层时,Ni和Au相比,输入特性的填充因子(FF)较差,短路电流密度(Jsc)较大,转换效率(η)较低;在有ZnTe复合背接触层时,Ni和Au相比,FF相差较小,而η因Jsc较大而较高。通过暗特性的测试,可以看到,在有了ZnTe复合背接触层以后,Ni作背电极的碲化镉太阳电池,其二极管因子(A)、暗饱和电流(J0)和旁路电阻(Rsh)等三个参数降低的幅度都比Au作背电极的大。这和ZnTe复合背接触层使Ni背电极碲化镉太阳电池效率有更大提高是吻合的。分析表明,这主要是由于光生电流的增大导致了Jsc的增大。这样用Ni代替Au作背电极会带来降低成本和效率提高的双重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背接触层 金属背电极 短路电流密度 转换效率 CDTE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铝背栅单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光吸收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科 汪园园 +1 位作者 郑红梅 於孝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9-125,共7页
分别以铝、银、硅为一维背栅设计了三种单晶硅结构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在入射光为300nm^1100nm的波长段,计算了三种背栅材料的单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层的光吸收效率;利用计算所得到的磁场强度分布特点,分析了600n... 分别以铝、银、硅为一维背栅设计了三种单晶硅结构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在入射光为300nm^1100nm的波长段,计算了三种背栅材料的单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层的光吸收效率;利用计算所得到的磁场强度分布特点,分析了600nm以上波长段光吸收增强的机理.定义了归一化光吸收密度的概念,以定量衡量给定波段的光吸收效率.通过比较三种太阳能电池的归一化光吸收密度和短路电流密度,发现铝背栅比硅背栅和银背栅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单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全波段光吸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单晶硅 时域有限差分法 光栅 薄膜太阳能电池 短路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晶硅电池的制备及提高其效率的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晓丹 赵颖 +6 位作者 朱锋 高艳涛 麦耀华 魏长春 孙建 耿新华 熊绍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9-422,共4页
采用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VHF-PECVD)技术制备了不同硅烷浓度系列的微晶硅电池。结果表明:电池的开路电压随着硅烷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而电池的短路电流则先增加后减小,在转折点电池的效率达到最大,填充因子则变化不明显;(... 采用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VHF-PECVD)技术制备了不同硅烷浓度系列的微晶硅电池。结果表明:电池的开路电压随着硅烷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而电池的短路电流则先增加后减小,在转折点电池的效率达到最大,填充因子则变化不明显;(220)择优取向出现,I(220)/I(111)比值大,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也大,电池的效率也最高;在实验的范围内,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厚度成正比例关系;首次在国内制备出了效率达7.3%,短路电流密度(Jsc)为21.7mA/cm2,开路电压(Voc)为0.52V,填充因子(FF)为65%的微晶硅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硅电池 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短路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HgCdTe叠层太阳电池CdS窗口层透射光谱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郭珉 朱秀荣 李贺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8-113,共6页
CdS窗口层光谱透射率的提高对cdTe-HgCdTe叠层太阳电池有效利用入射太阳光并增大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有重要的影响。通过研究化学水浴法、近空间升华法和磁控溅射法制备的CdS薄膜在CdCl2退火前后的光谱平均透过率和短路电流密度损失表明... CdS窗口层光谱透射率的提高对cdTe-HgCdTe叠层太阳电池有效利用入射太阳光并增大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有重要的影响。通过研究化学水浴法、近空间升华法和磁控溅射法制备的CdS薄膜在CdCl2退火前后的光谱平均透过率和短路电流密度损失表明:在光谱区520-820nm,化学水浴法制备的CdS薄膜在退火前后具有最高的光谱平均透过率,对应的CdTe顶电池有最小的短路电流密度损失;在光谱区820—1150和520-l150nm,磁控溅射法制备的CdS薄膜在退火前后均具有最高的光谱平均透过率,对应的HgCdTe底电池和CdTe-HgCdTe叠层太阳电池有最小的短路电流密度损失。在光谱区520—820、820—1150和520-1150nm,CdCl2退火可以显著增大cds薄膜的光谱平均透过率,降低对应CdTe顶电池、HgCdTe底电池和CdTe-HgCdTe叠层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薄膜 CdTe-HgCdTe叠层太阳电池 可见和近红外光谱 光谱透过率 短路电流密度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聚合物/C_(60)异质结有机太阳电池 被引量:1
9
作者 苏梦蟾 汪洋 +2 位作者 梁春军 高银浩 衣立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用MEH-PPV为给体(空穴传输)、C60为受体(电子传输)首先制备了分层和体异质结结构的两种器件,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MEH-PPV/C60/Al和ITO/PEDOT:PSS/MEH-PPV:C60/Al。之后又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MEH-PPV:C60/C60/Al的第3个器... 用MEH-PPV为给体(空穴传输)、C60为受体(电子传输)首先制备了分层和体异质结结构的两种器件,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MEH-PPV/C60/Al和ITO/PEDOT:PSS/MEH-PPV:C60/Al。之后又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MEH-PPV:C60/C60/Al的第3个器件。作者比较了这3种器件的光伏性质,发现器件3的短路电流密度(JSC)比器件1和器件2的分别增加了300%和150%,开路电压(VOC)分别增加了100%和20%。这主要是由于C60层增加了电子由受体传输到负电极的通道并增大了给体受体界面面积。另一原因是此C60层一定程度地阻挡了空穴从有机物向负极的传输,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太阳电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体异质结 短路电流密度Jsc 开路电压V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响应测试在多结型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婷婷 李松丽 +1 位作者 许蕾 张俊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1-14,共4页
针对目前在高效率多结型硅薄膜元件结构设计中各层短路电流无法测出的困难,该文探讨了光谱响应/量子效率光谱测试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该项技术使电池各层在短路电流密度上达到最佳匹配从而改进制程,提高电池的效率。
关键词 光谱响应 量子效率 多结型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短路电流密度 电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整体多结级连太阳电池——光伏技术的新突破(续)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文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9-262,共4页
前面已提到,与Ge晶格匹配的GaInP2/Ga(In)As/Ge三结电池材料系统无论对于空间还是地面阳光,都不是最理想的选择。图8给出了三级子单纯的外量子效率光谱响应及AM0/AM1.5G阳光下光生电流密度按单位光子能量绘制的光谱分布曲线[32]。由于在... 前面已提到,与Ge晶格匹配的GaInP2/Ga(In)As/Ge三结电池材料系统无论对于空间还是地面阳光,都不是最理想的选择。图8给出了三级子单纯的外量子效率光谱响应及AM0/AM1.5G阳光下光生电流密度按单位光子能量绘制的光谱分布曲线[32]。由于在Ga(In)As的吸收限(约880nm)以外,太阳光谱中仍有相当丰富的红外光可以被Ge底电池所利用,使其短路电流密度远远高于电流匹配的GaInP2/GaInAs两级顶电池。为了更有效地把太阳光能转变为电能,可以通过改变In/Ga组分比,调低GaInP2/GaInAs两级顶电池的带隙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化合物半导体 光伏技术 短路电流密度 GAINP 晶格匹配 级连 多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弦光栅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光吸收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科 吴睿 +1 位作者 郑红梅 汪园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47,共7页
设计了一维双层余弦共形光栅结构的单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计算了双层余弦共形光栅结构和对照组结构的吸收光谱;利用归一化光吸收密度的概念,定量分析了300~700nm和700~1 100nm两个波段的光吸收效率.结果表明双层... 设计了一维双层余弦共形光栅结构的单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计算了双层余弦共形光栅结构和对照组结构的吸收光谱;利用归一化光吸收密度的概念,定量分析了300~700nm和700~1 100nm两个波段的光吸收效率.结果表明双层共形光栅结构具有更好的全波段吸收效率,且在长波段余弦光栅比矩形光栅具有更好的光捕获和吸收作用.利用光吸收增强谱和电磁场强度分布图,分析了余弦光栅在长波段的吸收增强机理.通过计算短路电流密度,发现双层余弦共形光栅结构比平板结构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提高了79.5%,余弦光栅结构比矩形光栅结构的短路电流密度提高了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光吸收 时域有限差分法 余弦光栅 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短路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开路电压测量太阳电池外量子效率
13
作者 马逊 刘祖明 +2 位作者 李景天 王书荣 林卫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81-1385,共5页
首先利用太阳电池光照下的J-V特性,推导短路电流密度Jsc、开路电压Voc与光照面积和总面积的比值AΦ/AT之间的关系,分析利用短路电流密度测量外量子效率EQE(λ)SC的误差来源。并利用J-V特性将开路电压Voc表示的外量子效率EQE(λ)OC与常... 首先利用太阳电池光照下的J-V特性,推导短路电流密度Jsc、开路电压Voc与光照面积和总面积的比值AΦ/AT之间的关系,分析利用短路电流密度测量外量子效率EQE(λ)SC的误差来源。并利用J-V特性将开路电压Voc表示的外量子效率EQE(λ)OC与常规利用短路电流密度Jsc表示的外量子效率EQE(λ)SC利用fEQE因子相关联。最后,测量不同面积晶体硅太阳电池的EQE(λ)OC、EQE(λ)SC并与PC1D模拟的EQE(λ)SCPC1D曲线进行对比,得到相应结论。该测试方法对提高太阳电池量子效率测试的准确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外量子效率 J-V特性 开路电压 短路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AO纳米光栅的GaAs太阳能电池组合陷光结构设计与仿真
14
作者 秦飞飞 张海明 +2 位作者 王彩霞 张晶晶 郭聪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32-1136,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表面和底部都带有阳极氧化铝(AAO)纳米光栅的GaAs太阳能电池结构,理论分析了表面和底部陷光作用的原理。利用FDTD Solution软件研究了短路电流密度(Jsc)和AAO几何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表面AAO和TiO2双减反层能很...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表面和底部都带有阳极氧化铝(AAO)纳米光栅的GaAs太阳能电池结构,理论分析了表面和底部陷光作用的原理。利用FDTD Solution软件研究了短路电流密度(Jsc)和AAO几何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表面AAO和TiO2双减反层能很好的减少反射。背部AAO和Ag背反射可以有效的增大光程,从而减少电池厚度。带有组合陷光结构的电池可以在0°~45°范围内保持较稳定的Jsc数值。与只有减反层的结构相比,在相同Jsc条件下,组合陷光结构可以减少一半GaAs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As太阳能电池 AAO 陷光结构 短路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间隔层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学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陈书汉 罗劲明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13-1116,共4页
利用传输矩阵法系统研究了光学间隔层(ZnO)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光学间隔层能有效调控活性层内部的光场分布并能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效率。定量地研究了活性层内部在不同间隔层厚度条件下的光电场分布和... 利用传输矩阵法系统研究了光学间隔层(ZnO)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光学间隔层能有效调控活性层内部的光场分布并能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效率。定量地研究了活性层内部在不同间隔层厚度条件下的光电场分布和吸收光谱,当活性层厚度介于50 nm与150 nm之间时间隔层厚度的变化对短路电流密度影响较为明显。通过比较不同间隔层厚度所产生的短路电流密度,得出间隔层ZnO厚度不宜超过1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矩阵法 有机太阳能电池 光学间隔层 短路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束外延生长的GaSb热光伏电池器件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大农 苏向斌 +1 位作者 徐应强 牛智川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9-306,共8页
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在GaSb衬底上生长GaSb热光伏电池单元,制作了两种不同的1 cm×1 cm面积尺寸的热光伏电池单元,它们有着不同的电极形状。通过不断优化分子束外延的生长条件,以期得到高质量的GaSb外延层。AFM图中显示的表面形貌... 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在GaSb衬底上生长GaSb热光伏电池单元,制作了两种不同的1 cm×1 cm面积尺寸的热光伏电池单元,它们有着不同的电极形状。通过不断优化分子束外延的生长条件,以期得到高质量的GaSb外延层。AFM图中显示的表面形貌表明器件有着高质量的外延层,其表面形貌的RMS只有1.5?(1?=0.1 nm)。测量和比较了两种热光伏电池的器件特性,包括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密度、光电转换效率、填充因子以及暗电流密度。在一个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热光伏电池单元有着0.303 V的开路电压和27.1 mA/cm2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只有简单电极形状的热光伏电池单元进行对比,有栅形电极形状的热光伏电池单元在短路电流密度和填充因子上具有更优异的表现。在红外光的照射下,有栅形电极形状的热光伏电池达到了一个最优的填充因子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化镓 热光伏电池 开路电压 短路电流密度 填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O薄膜刻蚀形貌优化及其在硅基薄膜双结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光羽 何延如 +6 位作者 雷志芳 谷士斌 赵冠超 杨荣 孟原 郭铁 李立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70-1275,共6页
采用磁控溅射结合酸腐蚀法制备掺铝氧化锌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研究关键溅射工艺参数对AZO薄膜腐蚀后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较低沉积温度和较大溅射压强条件下,样品腐蚀后可以形成粗糙度和雾度更大的表面形貌,有利于提高电池性能;而溅... 采用磁控溅射结合酸腐蚀法制备掺铝氧化锌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研究关键溅射工艺参数对AZO薄膜腐蚀后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较低沉积温度和较大溅射压强条件下,样品腐蚀后可以形成粗糙度和雾度更大的表面形貌,有利于提高电池性能;而溅射功率增加,虽然能提升样品腐蚀后的粗糙度,但雾度的增加则呈现饱和趋势。将具有优良光电性能、不同雾度的AZO薄膜作为前电极制备非晶/微晶硅薄膜双结太阳能电池,发现雾度越大,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越大,特别是底电池电流密度越大,从而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也获得提高。这一发现有助于通过优化溅射工艺参数来改进AZO薄膜表面形貌和电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铝氧化锌薄膜 磁控溅射 粗糙度 短路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造孔剂含量及电解质体系对DSSC的影响
18
作者 于敏 韩巧淋 +1 位作者 骆志坚 刘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9-823,共5页
采用料浆喷涂法制备了TiO2膜,当用电解质[0.1 mol/L碘化锂、0.05 mol/L碘、0.6 mol/L 1,2-二甲基-3-丙基咪唑碘(DMPII)、0.5 mol/L四叔丁基吡啶(TBP)的甲氧基丙腈溶液]时,固定TiO2、松油醇和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的比例,通过改变聚乙二醇... 采用料浆喷涂法制备了TiO2膜,当用电解质[0.1 mol/L碘化锂、0.05 mol/L碘、0.6 mol/L 1,2-二甲基-3-丙基咪唑碘(DMPII)、0.5 mol/L四叔丁基吡啶(TBP)的甲氧基丙腈溶液]时,固定TiO2、松油醇和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的比例,通过改变聚乙二醇(PEG-600)占TiO2质量的百分数,来研究它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PEG-600是通过改变TiO2膜的微观结构对电池性能产生影响的,当PEG-600质量分数为80%时,短路电流密度、染料吸附量、最大功率密度和光电转换效率达到较大;填充因子随PEG-600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开路电压基本不变。当用电解质(0.25 mol/L碘化锂、0.025 mol/L碘、1.25 mol/L TBP的乙醇和碳酸丙烯酯溶液)时,测得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减小,但开路电压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四叔丁基吡啶: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In,Ga)Se_2薄膜太阳电池研究进展(Ⅱ)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长健 乔在祥 张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9-164,共6页
温度对太阳电池性能有重要影响。温度首先通过载流子浓度、迁移率等参数影响材料的电阻率;其次是影响各层材料的禁带宽度;太阳电池各个界面上的缺陷态也由于温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激发状态,从而影响器件性能。太阳电池性能参数随温度... 温度对太阳电池性能有重要影响。温度首先通过载流子浓度、迁移率等参数影响材料的电阻率;其次是影响各层材料的禁带宽度;太阳电池各个界面上的缺陷态也由于温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激发状态,从而影响器件性能。太阳电池性能参数随温度的改变是上述各种影响的综合结果。图8是一个效率大于18%的CIGS薄膜太阳电池输出参数与温度的关系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在320~240K范围内短路电流密度几乎不随温度改变,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效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太阳电池 温度改变 短路电流密度 光电转换效率 载流子浓度 电池性能 参数影响 禁带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ZnO纳米纤维电子传输层提高倒置PTB7∶PC 70 BM电池效率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钦军 石晓磊 +3 位作者 高利岩 周少龙 吴俊 郝玉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368-3373,共6页
研究利用静电纺丝制备的不同直径ZnO纳米纤维作为倒置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对器件转化效率的影响。首先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了半径在43~110nm之间的ZnO纳米纤维,然后将ZnO纳米纤维作为电子传输层加入到倒置结构有机太... 研究利用静电纺丝制备的不同直径ZnO纳米纤维作为倒置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对器件转化效率的影响。首先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了半径在43~110nm之间的ZnO纳米纤维,然后将ZnO纳米纤维作为电子传输层加入到倒置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ITO/ZnO∶ZnO nanofiber/PTB7∶PC_(70)BM/MoO_3/Al)。与平面结构的ZnO电子传输层相比,ZnO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增加了电子传输和抽取能力,提高了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实验发现ZnO纳米纤维的直径越小,电池效率越大。当ZnO纳米纤维直径为(46±5)nm,接收时间为30s时,作为电子传输层的电池效率提高了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电子传输 短路电流密度 光电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