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邹荣琪 李国平 段立公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优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方法:25名男性分为3组,分别是10名二年级大学生(对照组)和8名二级(二级组)、7名健将级(健将组)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应用BIODEX动态平衡测试系统和Noraxon无线表面肌电(sEMG)测... 目的:探讨优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方法:25名男性分为3组,分别是10名二年级大学生(对照组)和8名二级(二级组)、7名健将级(健将组)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应用BIODEX动态平衡测试系统和Noraxon无线表面肌电(sEMG)测试系统,测试动态平衡难度系数从7开始至7结束时,睁眼、闭眼状态下30秒内综合动摇指数,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动摇指数,以及闭眼状态下右下肢腓肠肌和胫前肌积分肌电(iEMG)和中位频率(MF)变化。结果:(1)睁眼和闭眼状态下,三组之间动态平衡各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闭眼状态下,三组之间比较,胫前肌iEMG和MF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腓肠肌iEMG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综合动摇指数与胫前肌iEMG显著相关(r=0.71,P<0.05)。结论:优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优于二级运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 动态平衡能力 前庭功能 表面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距离场地自行车原地起动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莉清 宋子玉 黄波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66,F0003,共9页
为给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起动技术的规范化及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自行车队11名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设计,结合定点摄像与肌电采集技术研究其原地起动技术的运动学和肌电活动特征,在分析起动技术生物力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 为给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起动技术的规范化及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自行车队11名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设计,结合定点摄像与肌电采集技术研究其原地起动技术的运动学和肌电活动特征,在分析起动技术生物力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曲柄起动角的建议。研究认为,影响起动效果的生物力学因素包括3大类:内力因素、器械因素和环境因素,找到内力因素和器械因素的最佳结合点有助于提高起动成绩;实验研究表明,曲柄起动角对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原地起动60m的成绩具有显著性影响;30°是比较合理的曲柄起动角,在这一起动角上出发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起动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离场地自行车 原地起动 表面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项目制胜的核心因素解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谢云 田麦久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共4页
我国女子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大赛成绩却不理想。面对这一现实,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跟踪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女子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 我国女子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大赛成绩却不理想。面对这一现实,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跟踪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女子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项目制胜的核心因素进行解析。研究表明:对自行车专项运动成绩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称为制胜因素,制胜因素以及制胜因素之间的内在本质的联系构成了项目的制胜规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水平运用于比赛之中即为其制胜能力;场地自行车运动员是运动训练与参赛的主体,自行车比赛中对运动员竞技能力充分发挥的理想要求即是其制胜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全程高速能力、技术合理稳定能力、战术灵活运用能力、连续多赛能力、拼搏争胜能力。在实践中,亦可简称为"快、稳、灵、多、搏"五个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离场地自行车 项目制胜规律 制胜核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场地短距离自行车女子500m全程竞速能力的训练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少丹 刘小学 +3 位作者 延烽 刘秋玲 刘天太 万海波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75,共3页
以参加“2004年全国自行车锦标赛”女子500m成年组的30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测试方法,对我国场地短距离自行车女子500m运动员的全程竞速能力进行了划分,全程竞速能力包括:反应能力、加速能力、最高速度能力、相对高速耐力和冲刺... 以参加“2004年全国自行车锦标赛”女子500m成年组的30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测试方法,对我国场地短距离自行车女子500m运动员的全程竞速能力进行了划分,全程竞速能力包括:反应能力、加速能力、最高速度能力、相对高速耐力和冲刺能力5个部分。研究发现,加速能力和相对高速耐力是影响我国场地短距离自行车女子500m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速能力 场地短距离自行车 女子 500 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