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甚短距离传输(VSR)中的线路保护倒换方法
1
作者 张志远 高泽华 纪越峰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62,共3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OC-192/STM-64的甚短距离传输(VSR)的新型保护倒换方法,给出了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并对这种方法进行了具体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它能够在不影响兼容性的前提下,有效增强了VSR系统的故障恢复能力,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关键词 短距离传输 保护倒换 并行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甚短距离光传输设计方法及实现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陆娴 高泽华 纪越峰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甚短距离传输为路由器、交换机以及密集波分复用终端等设备之间的短距离互连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分析了甚短距离光传输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相关的硬件实现方案和试验结果。测试结果表明 。
关键词 短距离传输 局内互联 并行光传输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甚短距离光传输中保护和错误检测通道的实现 被引量:2
3
作者 苗澎 王志功 +2 位作者 王晓明 刘永旺 王静波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30,共4页
简要介绍了甚短距离VSR4-01.0光传输系统,通过实现保护通道和错误检测通道的功能,以确保光纤数据传输的正确性.采用VerilogHDL语言设计保护通道和错误检测通道,并进行了仿真.选用Altera公司的MercuryEP1M350F780C5FPGA芯片进行了逻辑功... 简要介绍了甚短距离VSR4-01.0光传输系统,通过实现保护通道和错误检测通道的功能,以确保光纤数据传输的正确性.采用VerilogHDL语言设计保护通道和错误检测通道,并进行了仿真.选用Altera公司的MercuryEP1M350F780C5FPGA芯片进行了逻辑功能的仿真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离传输 VSR4-01.0 保护通道 错误检测通道 FPGA VHDL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RDES的甚短距离光传输链路层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丁亮 周东 李磊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9-61,共3页
针对板间或芯片间的甚短距离光传输系统,采用SERDES作为物理层,设计了一种单路速率达2Gb/s的串行点对点传输协议,可以在板间或不同IP间,通过光互连提供高速数据传输。详细叙述了设计光互连系统所需的轻量级数据链路层协议的过程和要素... 针对板间或芯片间的甚短距离光传输系统,采用SERDES作为物理层,设计了一种单路速率达2Gb/s的串行点对点传输协议,可以在板间或不同IP间,通过光互连提供高速数据传输。详细叙述了设计光互连系统所需的轻量级数据链路层协议的过程和要素。并采用FPGA技术实现协议,给出了测试结果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离传输 SERDES 数据链路层协议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甚短距离光互连中信号转换模块的实现
5
作者 李吉光 曹明翠 罗志祥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6,共3页
简要介绍了甚短距离光传输系统中信号转化模块的原理,对其实现进行了分析,根据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将系统进行了层次化功能划分,设计并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实现了各模块的功能。经仿真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实时性、稳定性等... 简要介绍了甚短距离光传输系统中信号转化模块的原理,对其实现进行了分析,根据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将系统进行了层次化功能划分,设计并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实现了各模块的功能。经仿真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实时性、稳定性等各项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离传输 信号转化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传输、通信理论
6
《中国光学》 EI CAS 2003年第2期74-74,共1页
TN911 2003021358甚短距离传输系统及其应用=Very short reach system andits applications[刊,中]/焦悦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北京(100084)),姚劲…//光电子·激光.—2002,13(7).—759-762介绍了甚短距离传输(VSR)的4种标准,分析... TN911 2003021358甚短距离传输系统及其应用=Very short reach system andits applications[刊,中]/焦悦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北京(100084)),姚劲…//光电子·激光.—2002,13(7).—759-762介绍了甚短距离传输(VSR)的4种标准,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对VSR的应用做了讨论。图5参8(于晓光)TN911 2003021359归零码和非归零码传输系统模拟=Simulation of transmissionsystems of RZ and NRZ[刊,中]/王晶(青岛海洋大学物理系.山东,青岛(266003)),苗洪利…//光电子·激光.—2002,13(8).—814-817对单信道40Gbit/s归零码(RZ)和非归零码(NRZ)传输系统进行了实际模拟。考虑了光纤损耗、二阶群速度色散、三阶群速度色散、偏振模色散及放大器噪声对系统的影响,采用Q值判别法计算了系统可传输的最大距离,绘出了系统眼图。计算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系统 群速度色散 非归零码 信息光电子 短距离传输 偏振模色散 电子工程 系统模拟 清华大学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兆以太网物理层实现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戴居丰 贺传峰 +3 位作者 毛陆虹 陈弘达 周毅 陈雄斌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1-26,共6页
在深入研究了最新高速以太网技术--万兆以太网(10GbE)的物理层实现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四路并行的甚短距离传输(VSR)技术实现传输距离在300m以内的局域和广域万兆以太网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和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子层的方法,从而实... 在深入研究了最新高速以太网技术--万兆以太网(10GbE)的物理层实现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四路并行的甚短距离传输(VSR)技术实现传输距离在300m以内的局域和广域万兆以太网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和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子层的方法,从而实现了万兆以太网整个物理层的功能.该方法具有构建方便、性能稳定和成本低等优点,能够满足在局域万兆以太网和较短距离上的广域万兆以太网的数据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太网 物理层 四路并行 短距离传输 物理媒质连接子层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MOS工艺实现VSR光电集成接收机的途径 被引量:1
8
作者 毛陆虹 韩建忠 +3 位作者 粘华 高鹏 李炜 陈永权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01-105,共5页
介绍了 1 0Gbit/s速率的甚短距离光传输系统VSR(VeryShortReach)中的接收机。分析了几种有希望用于VSR系统的CMOS工艺兼容的光电探测器。提出用CMOS电路实现VSR光电集成 (OEIC)
关键词 CMOS电路 VSR光电集成接收机 短距离传输 同步光网络 多模光纤 光电探测器 单片集成方案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无线技术标准之争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玉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前全球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研究重点似乎已经向短距离传输技术转移。在WLAN和蓝牙技术逐渐成熟并走入商用市场的同时,对超宽带(UWB)无线传输技术的研究和产品研发投入在逐渐加大。本文在简要对UWB技术与其他短距离传输技术性能进行比... 目前全球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研究重点似乎已经向短距离传输技术转移。在WLAN和蓝牙技术逐渐成熟并走入商用市场的同时,对超宽带(UWB)无线传输技术的研究和产品研发投入在逐渐加大。本文在简要对UWB技术与其他短距离传输技术性能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目前UWB技术标准化工作中两大阵营的纷争进行了介绍,最后分析了UWB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无线接入技术 技术标准 短距离传输技术 WLAN 蓝牙技术 UWB 市场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钻头伽马响应特征及实验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奕挺 宋红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932-3940,共9页
近钻头随钻伽马成像系统成为油气开发的重要技术装备,常规随钻测量安装位置距离钻头较远,系统获取的随钻数据存在较大延迟,并且无法及时判断穿行地层的上下界面和地层倾角,这影响了井身轨迹控制,从而降低了随钻决策和调整的及时性,这些... 近钻头随钻伽马成像系统成为油气开发的重要技术装备,常规随钻测量安装位置距离钻头较远,系统获取的随钻数据存在较大延迟,并且无法及时判断穿行地层的上下界面和地层倾角,这影响了井身轨迹控制,从而降低了随钻决策和调整的及时性,这些问题一直是石油钻井领域研究的热点和焦点。讨论了近钻头伽马成像系统,分析了多种因素对伽马响应速度快慢的影响。鉴于近钻头伽马成像系统的地层测量单元和钻头距离较近,为了获得近钻头伽马传输速度高,响应快。通过研制样机和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及时和准确地获得对地层的了解,实现钻井轨迹与地质轨迹一致性较高,井身轨迹较好,这为复杂油气井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钻头 随钻测井 伽马成像 地质导向 无线短距离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火灾无线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静 黄敏 朱启兵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264-268,共5页
针对现有火灾监控系统大多采用有线传输方式,存在维修更换不便,信息获取方式单一,误报率和漏报率高,系统可扩展性不足等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室内多传感器火灾监控系统。该系统可实现现场温度、一氧化碳、烟雾和火... 针对现有火灾监控系统大多采用有线传输方式,存在维修更换不便,信息获取方式单一,误报率和漏报率高,系统可扩展性不足等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室内多传感器火灾监控系统。该系统可实现现场温度、一氧化碳、烟雾和火焰等信息参数的远程实时监控。利用基于近邻传播算法改进的径向基神经网络开发了多传感器信息火灾预估模型,系统集成了无线定位、报警、远程图像采集等功能。实验表明,该系统功能完善,成本低廉,实时性高,具备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 火灾监控 无线定位 图像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精量饲喂系统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范永存 张长利 +1 位作者 董守田 田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5-68,64,共5页
精量饲喂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奶牛个体识别技术。系统采用了非接触式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奶牛佩带符合ISO11785标准的电子标签。采食开始前,系统核对奶牛信息后按照饲喂要求进行自动投料。系统各测量数据将通过以ZigBee为核心建立起... 精量饲喂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奶牛个体识别技术。系统采用了非接触式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奶牛佩带符合ISO11785标准的电子标签。采食开始前,系统核对奶牛信息后按照饲喂要求进行自动投料。系统各测量数据将通过以ZigBee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无线网络传输到主控计算机,同时主控计算机将奶牛饲喂规则的相关控制指令也通过无线网络传送到饲喂装置,控制饲喂装置工作。系统预留相关扩展接口方便后续升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养殖 精量饲喂系统 无线射频识别 紫峰短距离无线传输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建钻井井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有关问题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苏堪华 周广陈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62,共4页
针对石油钻井工程的行业特点,分别从钻井井场有线传感器现状、无线传感器节点设计、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选择、无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其他文献中论... 针对石油钻井工程的行业特点,分别从钻井井场有线传感器现状、无线传感器节点设计、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选择、无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其他文献中论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和钻井井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异同,在解决现场干扰、能量供给问题的前提下,给出组建钻井井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思路。对于越来越趋于科学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钻井工程而言,文中提出的有关思路是可行且急需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钻井 数据呆集 短距离无线传输 无线传感器 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光学互连的OC-192接口VSR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兆勇 曹明翠 周新军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62,共4页
论述了OC-192接口VSR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四种VSR标准做了简单的比较,讨论了VSR的应用。
关键词 短距离传输技术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并行光互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微功率芯片的测温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力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13期117-119,共3页
详细阐述了利用无线收发芯片nRF24E1设计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系统以嵌入51单片机内核的单片射频收发芯片nRF24E1为核心,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向手机传输,并在手机上正确的显示出来,供... 详细阐述了利用无线收发芯片nRF24E1设计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系统以嵌入51单片机内核的单片射频收发芯片nRF24E1为核心,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向手机传输,并在手机上正确的显示出来,供用户监控,从而在用户端能随时监控厂房的各种数据,减少布线的麻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F24E1 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 手机显示 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G光收发模块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聂嵩 贾建刚 刘超 《光通信技术》 2023年第5期53-57,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光模块光学耦合效率和出光光功率,设计和优化了400G光收发模块,使用带有透镜的无源器件作为光学耦合的重要部件,以提高耦合效率;采用输入/输出缓冲区信息规范(IBIS)模型对光模块的高频电路进行分析与优化;最后,对光模块... 为了进一步提高光模块光学耦合效率和出光光功率,设计和优化了400G光收发模块,使用带有透镜的无源器件作为光学耦合的重要部件,以提高耦合效率;采用输入/输出缓冲区信息规范(IBIS)模型对光模块的高频电路进行分析与优化;最后,对光模块进行了光学设计、链路仿真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光收发模块眼图较为清晰,光眼图抖动为2.3 ps左右,各个通道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02 s内无误码;信号传输100 m后,未出现丢包情况,系统性能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模块 多路并行收发驱动电路 短距离传输 印制电路板埋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烽火通信“十五”863科研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17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烽火通信公司 短距离并行光传输 超强前向误码纠错 FEC 光纤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