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野生稻单片段代换系鉴定株高性状QTL
1
作者 戴兴鑫 刘艳洁 +3 位作者 李成霞 汤睿 牟佳美 傅雪琳 《广东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5-27,共13页
【目的】株高是与水稻株型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对水稻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充分挖掘野生稻中优异株高遗传位点,可丰富栽培稻矮源基因,为培育理想株型水稻品种提供新的遗传资源。【方法】以南方野生稻(Oryzameridionalis)和短舌野生稻(Oryz... 【目的】株高是与水稻株型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对水稻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充分挖掘野生稻中优异株高遗传位点,可丰富栽培稻矮源基因,为培育理想株型水稻品种提供新的遗传资源。【方法】以南方野生稻(Oryzameridionalis)和短舌野生稻(Oryzabarthii)分别为供体亲本的两套单片段代换系群体(简称:MER-SSSLs和BAR-SSSLs)为材料,采用多年大田试验,测定多季株高表型,对两套SSSLs和受体亲本‘华粳籼74’(‘HJX74’)进行Duncan’s多重比较,分析SSSLs与‘HJX74’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检测控制株高性状的QTL。【结果】MER-SSSLs和BAR-SSSLs的株高在3个季节均呈单峰分布,群体内株系间株高表型变异范围分别为80.74~116.22 cm和80.26~167.33 cm。利用MER-SSSLs共鉴定到25个株高相关QTL,加性效应在-6.07~6.35cm,单个QTL解释的表型变异范围在2.34%~6.63%。其中7个QTL(qPHm2-1、qPHm2-2、qPHm3-1、qPHm4-2、qPHm5-1、qPHm5-4、qPHm5-5)在不同年份被重复鉴定到,表达稳定;且qPHm2-1、qPHm2-2、qPHm3-1、qPHm4-2、qPHm5-4未见报道,可能是来自南方野生稻控制株高性状的新QTL。利用BAR-SSSLs在2024年晚季共鉴定到21个株高QTL,加性效应范围在-5.41~29.28 cm,表型贡献率在2.45%~30.13%。其中qPHb1-4和qPHb10-1表型贡献率均大于18.00%,qPHb10-1可能是来自短舌野生稻控制株高表型的新QTL。【结论】水稻株高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利用MER-SSSLs鉴定到7个稳定的株高QTL,利用BAR-SSSLs鉴定到2个控制株高的主效QTL。该结果可为进一步克隆野生稻优异基因奠定基础,为水稻株高性状育种提供材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野生 短舌野生稻 单片段代换系 株高 代换作图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