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地区Cercospora属及相近属分类研究
1
作者 程明渊 白金铠 刘维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6-12,共7页
本文报告了东北地区Cereospora属及相近属72个种,寄生于29科植物上,其中有5个新组合:忍冬短胖孢(Cercosporidium diervillae(Ell.et Ev.) Bai et Cheng);紫穗槐菌绒孢(Mycovellosiella passaloroides(Winter) Bai et Cheng);杯槐假尾孢(... 本文报告了东北地区Cereospora属及相近属72个种,寄生于29科植物上,其中有5个新组合:忍冬短胖孢(Cercosporidium diervillae(Ell.et Ev.) Bai et Cheng);紫穗槐菌绒孢(Mycovellosiella passaloroides(Winter) Bai et Cheng);杯槐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cladrastidis(Jacz.)Bai et Cheng);白头翁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filiformis(Davis)Bai et Cheng);荚蒾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varia(Peck)Bai et Cheng),及10个国内新记录种:假酸浆尾孢(Cercospora nicandrae Chupp);美女樱尾孢(Cercospora papillo(?)a Atkinson);苏子尾孢(Cercospora perillae Sawada);车前尾孢(Cercospora p(?)antaginis Sacc.);金光菊尾孢(Cercospora tabacina Ell.et Ev.);毛蕊花生尾孢(Cercospora verbascicola Ell.et Ev.);扁蓄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avicularis(Winter) Khan et Shamsi);杜鹃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handelii(Bubak)Deighton);一叶楸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securingae(Togashi et Kats(?)ki) Deighton);芝麻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sesami (Hansford) Deighton)。国内新寄主植物科2个;世界新寄主植物属2个;国内新寄主植物属12个;世界新寄主植物种11个;国内新寄主植物种16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胖孢 菌绒 假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密度对大豆灰斑病发生和流行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丽丽 傅连舜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5期88-91,共4页
大豆栽培密度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近些年,由于大豆合理密植措施的实施,从而导致大豆病害发生和流行有了新的变化趋势。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通过田间试验设计及人工接种技术,对15万株/hm2(L1)、20万株/hm2(L2)、25万株/hm... 大豆栽培密度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近些年,由于大豆合理密植措施的实施,从而导致大豆病害发生和流行有了新的变化趋势。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通过田间试验设计及人工接种技术,对15万株/hm2(L1)、20万株/hm2(L2)、25万株/hm2(L3)栽培密度下大豆灰斑病发生流行动态进行了比较研究。调查研究发现,20万株/hm2(L2)栽培密度和25万株/hm2(L3)栽培密度的病情指数、温湿度均高于15万株/hm2(L1)栽培密度处理,进而证明栽培密度影响大豆病害发生和流行。通过SPSS19.0软件对比分析,Logistic模型最适用于描述15万株/hm2(L1)、20万株/hm2(L2)、25万株/hm2(L3)栽培密度下大豆灰斑病流行时间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 栽培密度 病害比较流行学 大豆褐斑短胖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