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程蒸馏技术在废润滑油再生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
作者 周松锐 尹英遂 +2 位作者 王媛媛 黄卫星 王晓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71-1374,共4页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的研究现状。采用短程蒸馏加白土补充精制工艺对废润滑油再生进行试验研究,再生润滑油达到了新润滑油技术指标。表明该工艺回收率高,再生周期短,清洁环保,不产生二次污染,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的研究现状。采用短程蒸馏加白土补充精制工艺对废润滑油再生进行试验研究,再生润滑油达到了新润滑油技术指标。表明该工艺回收率高,再生周期短,清洁环保,不产生二次污染,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润滑油 再生 短程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短程蒸馏分离银杏叶聚戊烯醇的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成章 王婉苓 +3 位作者 叶建中 郑光耀 周昊 陈西娟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3-27,共5页
以银杏叶为原料,采用皂化反应、溶剂萃取和冷冻制备聚戊烯醇不皂化物,皂化剂为5%NaOH-EtOH,石油醚软膏与皂化剂的比例为1∶5(g∶mL),首次采用分子短程蒸馏分离聚戊烯醇不皂化物,最佳工艺为:Ⅰ级分子蒸馏,工艺参数为冷凝温度2.5℃,循环... 以银杏叶为原料,采用皂化反应、溶剂萃取和冷冻制备聚戊烯醇不皂化物,皂化剂为5%NaOH-EtOH,石油醚软膏与皂化剂的比例为1∶5(g∶mL),首次采用分子短程蒸馏分离聚戊烯醇不皂化物,最佳工艺为:Ⅰ级分子蒸馏,工艺参数为冷凝温度2.5℃,循环水温度60℃,物料加热温度60℃,蒸馏温度160℃,进料速率180mL/h,刮膜转速200r/min,蒸馏真空度0.5~1.0Pa;Ⅱ级分子蒸馏,工艺参数为循环水温度80℃,物料加热温度60℃,蒸馏温度280℃,进料速率180mL/h,刮膜转速300r/min,蒸馏真空0.1~0.5Pa。结果表明:溶剂中聚戊烯醇为55.6%,银杏叶聚戊烯醇(GP)回收率为98.5%,馏余物中聚戊烯醇的含量由不皂化物中的46.2%提高到83.7%,而且无溶剂残留,是工业化制备高纯度聚戊烯醇理想的分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聚戊烯醇 不皂化物 分子短程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蒸馏处理菜籽毛油和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邵平 孙培龙 +1 位作者 朱羽 姜绍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8-232,共5页
生物柴油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质燃料。为了获得较高纯度的生物柴油,该研究采用短程蒸馏技术处理菜籽毛油以脱除自由脂肪酸和色素,并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与甲醇进行转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分析获得较好的生物柴... 生物柴油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质燃料。为了获得较高纯度的生物柴油,该研究采用短程蒸馏技术处理菜籽毛油以脱除自由脂肪酸和色素,并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与甲醇进行转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分析获得较好的生物柴油制备工艺条件,醇油比6.3∶1(mol/mol),催化剂碱量1.01%(m/m),反应时间为47.5 min,反应温度60℃,生物柴油的转化率达到94%,制备所得的生物柴油性质与0#柴油相似,为生物柴油的大规模生产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短程蒸馏 转酯化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精制新工艺——刮膜蒸发和短程蒸馏联用法 被引量:8
4
作者 吕九琢 徐亚贤 +1 位作者 袁光 韩锡广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6,共3页
2 0 %~ 30 %粗乳酸经刮膜蒸发器 ,在 1 0 0 0~ 70 0 0Pa,60~ 1 0 0℃条件下蒸发 5~ 2 5min ,得到 80 %~ 90 %亚纯乳酸。亚纯乳酸再经短程蒸馏器 ,在 1 0~ 1 0 0Pa ,60~ 90℃条件下蒸馏 0 .5~ 5min得到纯乳酸。这种方法不用活性... 2 0 %~ 30 %粗乳酸经刮膜蒸发器 ,在 1 0 0 0~ 70 0 0Pa,60~ 1 0 0℃条件下蒸发 5~ 2 5min ,得到 80 %~ 90 %亚纯乳酸。亚纯乳酸再经短程蒸馏器 ,在 1 0~ 1 0 0Pa ,60~ 90℃条件下蒸馏 0 .5~ 5min得到纯乳酸。这种方法不用活性炭脱色和离子交换 ,仅经过两次减压蒸馏就能得到达到国家标准的纯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精制 刮膜蒸发 短程蒸馏 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蒸馏山苍子油提纯柠檬醛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沙勇 肖宗源 吐松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98-300,共3页
研究了短程蒸馏技术分离提纯山苍子油中柠檬醛的工艺条件,通过改变短程蒸馏的加热温度和蒸馏压力,以调整短程蒸馏馏余物收率和柠檬醛浓度。通过定量调查馏出物收率与馏出物中柠檬醛质量分数的相互关系,以及馏余物收率与馏余物中柠檬醛... 研究了短程蒸馏技术分离提纯山苍子油中柠檬醛的工艺条件,通过改变短程蒸馏的加热温度和蒸馏压力,以调整短程蒸馏馏余物收率和柠檬醛浓度。通过定量调查馏出物收率与馏出物中柠檬醛质量分数的相互关系,以及馏余物收率与馏余物中柠檬醛质量分数的相互关系,探讨了馏余物收率对短程蒸馏山苍子油提纯柠檬醛分离效果的影响;从馏余物收率与柠檬醛收率的相互影响关系出发,并结合目前山苍子油中分离柠檬醛的实际工业生产状况和市场状况,获取了使用短程蒸馏山苍子油分离柠檬醛的适当馏余物收率及操作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蒸馏 分离 柠檬醛 山苍子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短程蒸馏技术提纯胡椒基丁醚 被引量:7
6
作者 许松林 应安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9-171,共3页
应用刮膜式短程蒸馏装置对胡椒基丁醚(piperonylbutoxide,PB)的提纯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进料速率、进料温度和蒸发温度等因素对胡椒基丁醚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初步得到了工艺参数的范围:进料温度70~92℃,进料速率50~70mL/h,脱除... 应用刮膜式短程蒸馏装置对胡椒基丁醚(piperonylbutoxide,PB)的提纯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进料速率、进料温度和蒸发温度等因素对胡椒基丁醚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初步得到了工艺参数的范围:进料温度70~92℃,进料速率50~70mL/h,脱除轻组分杂质阶段蒸发温度I为90~94℃,脱除重组分杂质阶段蒸发温度II为98~107℃,操作压力0.1Pa,刮膜转子转速130~150r/min,得到的胡椒基丁醚产品纯度96%以上,分离过程总得率大于70%,并为今后工艺参数优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蒸馏 分子蒸馏 胡椒基丁醚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蒸馏控制参数对废油再生馏分粘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云 张贤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5-778,共4页
采用两级短程蒸馏考察工艺参数对废油再生馏分粘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一级操作温度的升高,一级馏分的粘温性能呈下降趋势,二级馏分的粘温性能呈上升趋势,废内燃机油、废液压油和废混合油的一级温度应分别控制在221,213℃和216℃... 采用两级短程蒸馏考察工艺参数对废油再生馏分粘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一级操作温度的升高,一级馏分的粘温性能呈下降趋势,二级馏分的粘温性能呈上升趋势,废内燃机油、废液压油和废混合油的一级温度应分别控制在221,213℃和216℃左右;随着一级真空度的升高,一级馏分的粘温性能呈上升趋势,二级馏分的粘温性能呈下降趋势,废内燃机油、废液压油和废混合油的一级真空度应分别控制在15 Pa和17 Pa左右为宜;随着处理流量的增加,两级馏分的粘温性能和收率均呈下降趋势,因此,应在不影响产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维持较低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蒸馏 废油 工艺参数 粘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酸残渣短程蒸馏回收工艺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王媛媛 尹英遂 +2 位作者 周松锐 黄卫星 王晓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0-42,共3页
利用新型分离技术———短程蒸馏技术回收芥酸蒸馏残渣中的芥酸,由于该技术大大降低了蒸馏温度,减少了物料停留时间,从而能有效降低在常规减压蒸馏条件下影响芥酸产品品质的分解产物的含量,提高馏出物中芥酸纯度,并在提高芥酸品质质量... 利用新型分离技术———短程蒸馏技术回收芥酸蒸馏残渣中的芥酸,由于该技术大大降低了蒸馏温度,减少了物料停留时间,从而能有效降低在常规减压蒸馏条件下影响芥酸产品品质的分解产物的含量,提高馏出物中芥酸纯度,并在提高芥酸品质质量的同时提高其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酸残渣 短程蒸馏 分子蒸馏 芥酸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蒸馏法处理线路板络合废水工艺
9
作者 朱宝璋 刘松 冯志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53-155,共3页
介绍了一种处理线路板络合废水的新型方法,利用短程蒸馏技术,逐级分离出达标排放标准(COD<100mg/L)的水和高浓缩的膏状物或固废物,减少对环境污染。运行结果表明,该法对于提高废水处理效率、降低成本和促进水的循环利用等方面具有广... 介绍了一种处理线路板络合废水的新型方法,利用短程蒸馏技术,逐级分离出达标排放标准(COD<100mg/L)的水和高浓缩的膏状物或固废物,减少对环境污染。运行结果表明,该法对于提高废水处理效率、降低成本和促进水的循环利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蒸馏 有机废水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蒸馏分离效果评价因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城汉 黄卫星 +1 位作者 杨明辉 孔行健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9-754,共6页
针对短程蒸馏分离效果评价,从馏出物中轻组分分率与残余物中重组分分率乘积最大化的分离目标出发,建立了评价短程蒸馏分离效果的分离因子;进而考虑短程蒸馏实际操作工况,确定了该分离因子的变化区间,并由此绘制了分离因子变化区域图。... 针对短程蒸馏分离效果评价,从馏出物中轻组分分率与残余物中重组分分率乘积最大化的分离目标出发,建立了评价短程蒸馏分离效果的分离因子;进而考虑短程蒸馏实际操作工况,确定了该分离因子的变化区间,并由此绘制了分离因子变化区域图。分析表明,该分离因子反映了原料液组成、馏出物得率及其中轻组分分率三者的综合影响,能有效表征短程蒸馏分离效果;根据分离因子变化区域图,可明确短程蒸馏操作工况与理想分离条件的接近程度,为评估提高分离效果的可能性和采取可行优化操作条件提供指导;论文最后通过二元混合液短程蒸馏分离实验,进一步表明了该分离因子对短程蒸馏操作条件优化具有实际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蒸馏 液-液分离 二元混合液 分离评价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蒸馏及其在油脂化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崔杨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7-21,共5页
短程蒸馏器按其工作原理是一种带内部冷凝器的刮膜式蒸发器,是一种新型高真空薄膜蒸馏装置,是一种高技术设备。在这种短程蒸馏中,蒸汽流压降极小,操作真空度高,物料温度低且滞留时间短,热分解极少。这种设备适用于连续蒸发高沸点、高粘... 短程蒸馏器按其工作原理是一种带内部冷凝器的刮膜式蒸发器,是一种新型高真空薄膜蒸馏装置,是一种高技术设备。在这种短程蒸馏中,蒸汽流压降极小,操作真空度高,物料温度低且滞留时间短,热分解极少。这种设备适用于连续蒸发高沸点、高粘度和温度敏感性物料。在蒸发面积0.3~40m^2的生产装置中,蒸发表面与冷凝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0~50cm,在100~0.1Pa压力下,其蒸馏量低至5g高达5t/h的物料水平。这种短程蒸馏是一种温和、高效又经济的蒸馏。这种装置特别适用于脂肪酸,单,双甘油酯,动植物油,抗氧剂,脂肪醇,甾醇和维抗素的温和分离、浓缩和提纯,它在油脂化学工业领域中有着广阔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工艺 短程蒸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最大短程蒸馏技术将用于废油再生
12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42-1442,共1页
2010年5月,四川久远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DZ-3600型短程蒸馏器的研制及交付,该短程蒸馏器有效蒸发面积为36m^2,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整体式短程蒸馏设备,并将用于山东淄博6万吨/年废润滑油再生项目。
关键词 短程蒸馏技术 废油再生 国内 化工技术 蒸馏设备 废润滑油 山东淄博 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蒸馏用于油脂皂脚中甾醇浓缩的初步试验
13
作者 崔杨棣 厉秋岳 +1 位作者 周宝兰 沈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47-52,共6页
米糠油皂脚脂肪酸甲酯,含甾醇4.18%~4.68%,在冷热面间距约为50mm的实验型短程蒸馏装置中,在压力20~50Pa、外壁温度为175~210℃、进料速度7.7~10.8kg/m2.h下,试蒸馏5批,蒸馏脂肪酸甲... 米糠油皂脚脂肪酸甲酯,含甾醇4.18%~4.68%,在冷热面间距约为50mm的实验型短程蒸馏装置中,在压力20~50Pa、外壁温度为175~210℃、进料速度7.7~10.8kg/m2.h下,试蒸馏5批,蒸馏脂肪酸甲酯收率为74.12%~81.33%,蒸馏残留物收率为15.05%~25.30%。蒸馏脂肪酸甲酯中甾醇含量为0.18%~0.65%。蒸馏残留物中甾醇含量为16.35%~27.17%,残留物中甾醇蒸馏浓缩倍数为3.83~5.81。残留物甾醇收率为87.39%~96.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皂脚 甾醇 短程蒸馏 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过程模型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国兵 许松林 +1 位作者 许春建 周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5-70,共6页
介绍了分子蒸馏基本原理和常用分子蒸馏设备 ,系统地对分子蒸馏过程模型化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叙述 ,重点介绍了蒸发系数法、液体内部传质传热和蒸馏区惰性气体压力对分子蒸馏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并对其进行了评述 ,同时对分子蒸... 介绍了分子蒸馏基本原理和常用分子蒸馏设备 ,系统地对分子蒸馏过程模型化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叙述 ,重点介绍了蒸发系数法、液体内部传质传热和蒸馏区惰性气体压力对分子蒸馏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并对其进行了评述 ,同时对分子蒸馏过程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过程模型化 研究进展 短程蒸馏 分子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技术提纯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栾礼侠 许松林 任艳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0-103,共4页
本文介绍了短程蒸馏技术提纯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过程,系统研究了短程蒸馏的系统压力、蒸馏温度、刮膜器转速及进料速率等操作因素对天然雏生素E含量的影响。得出了分离提纯天然维生素E的最佳工艺条件:进料速率:250mL/h;蒸馏温度130-... 本文介绍了短程蒸馏技术提纯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过程,系统研究了短程蒸馏的系统压力、蒸馏温度、刮膜器转速及进料速率等操作因素对天然雏生素E含量的影响。得出了分离提纯天然维生素E的最佳工艺条件:进料速率:250mL/h;蒸馏温度130-160%,系统压力:0.1Pa,搅拌速度:130r/min。利用短程蒸馏技术分离提纯天然维生素E,效率高,能够满足进一步精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短程蒸馏 维生素E 提纯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技术提纯帕罗西汀碱 被引量:13
16
作者 应安国 许松林 王淑华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62,共4页
应用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对帕罗西汀的提纯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多种分离工艺参数对帕罗西汀质量分数、纯度和馏出率的影响。得到了分子蒸馏技术提纯帕罗西汀的最适宜工艺条件:进料速度60 mL/h,进料温度80℃,蒸发温度163℃,蒸发压力0.1 Pa... 应用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对帕罗西汀的提纯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多种分离工艺参数对帕罗西汀质量分数、纯度和馏出率的影响。得到了分子蒸馏技术提纯帕罗西汀的最适宜工艺条件:进料速度60 mL/h,进料温度80℃,蒸发温度163℃,蒸发压力0.1 Pa。通过对该生产过程技术经济的初步分析,以年产1000 kg帕罗西汀计算,可产生利润约70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短程蒸馏 帕罗西汀 帕罗西汀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子蒸馏技术提纯α-亚麻酸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松林 郑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289-291,共3页
本文应用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对亚麻酸的提纯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蒸馏温度、系统压力、进料速率、进料温度等操作因素对亚麻酸产品纯度与收率的影响.得到了分子蒸馏技术提纯亚麻酸的工艺条件.
关键词 分子蒸馏 短程蒸馏 亚麻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的基本原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樊丽秋 余国琮 《化学工程》 CAS 1980年第5期9-21,共13页
本文阐述了分子蒸馏的机理、特点及计算原则,评述了各种形式的分子蒸馏器,介绍了分子蒸馏速度及分离系数的计算公式,并用平衡一号分子蒸馏器测定了苯二甲酸二丁酯-癸二酸二丁酯系统,从而论述了分子蒸馏过程最适宜操作条件的选取方法。
关键词 分子蒸馏 分离系数 膜式 分离能力 普通蒸馏 操作条件 计算方法 短程蒸馏 分子精馏 离心式分子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水和酸性组分提质生物油的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文志 龙潭 +1 位作者 黄锋 朱锡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53-1558,共6页
对甘油辅助蒸馏和短程蒸馏分离水和酸性组分提质生物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甘油辅助蒸馏和短程蒸馏都能够较好分离水和酸性组分提质生物油。当甘油比例为2wt%、蒸馏温度为150℃时,蒸馏重相中水分含量减少到3.98wt%,热值升高到22.58... 对甘油辅助蒸馏和短程蒸馏分离水和酸性组分提质生物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甘油辅助蒸馏和短程蒸馏都能够较好分离水和酸性组分提质生物油。当甘油比例为2wt%、蒸馏温度为150℃时,蒸馏重相中水分含量减少到3.98wt%,热值升高到22.58MJ/kg,此时重相中已检测不出乙酸;当系统压力为85Pa、热面温度为90℃时,短程蒸馏重相中水和乙酸含量分别降低到6.1wt%和0.1wt%;和甘油辅助蒸馏相比,短程蒸馏中生物油几乎不发生缩合缩聚反应,但操作难度大、处理能力不易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生物油提质 甘油辅助蒸馏 短程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I缩二脲聚氨酯固化剂合成与残余HDI的分离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孝勇 陈薇 郭祀远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45-46,49,共3页
采用喷雾法合成了HDI缩二脲,采用短程蒸馏脱除残留在HDI缩二脲中的游离HDI单体,成功地制得了颜色浅、黏度低的HDI缩二脲多异氰酸酯样品,测试样品的黏度56 s、—NCO含量21.4%、HDI残留量0.4%。探讨了反应合成机理,反应温度最好不低于90... 采用喷雾法合成了HDI缩二脲,采用短程蒸馏脱除残留在HDI缩二脲中的游离HDI单体,成功地制得了颜色浅、黏度低的HDI缩二脲多异氰酸酯样品,测试样品的黏度56 s、—NCO含量21.4%、HDI残留量0.4%。探讨了反应合成机理,反应温度最好不低于90℃、不高于140℃;n(HDI)∶n(H2O)的值越大,合成的产物越趋于理想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 HDI缩二脲 短程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