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岩相潮间带短滨螺种群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薛钦昭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38-444,共7页
于1987年2月—1988年1月在青岛太平湾岩相潮间带高、中、低潮区定量采样和现场观察,利用微机分析各月不同潮区短滨螺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结果表明,短滨螺在潮间带呈垂直成带分布:由低向高,短滨螺种群平均体高和生物量依次减小,栖息密... 于1987年2月—1988年1月在青岛太平湾岩相潮间带高、中、低潮区定量采样和现场观察,利用微机分析各月不同潮区短滨螺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结果表明,短滨螺在潮间带呈垂直成带分布:由低向高,短滨螺种群平均体高和生物量依次减小,栖息密度依次增大;2月中旬—4月下旬是短滨螺持续排卵期,12月开始,成熟的短滨螺向低潮区迁移,为繁殖做准备并交配;交配后,雄性向上迁移,而雌性却依赖潮间带底部水环境作为排卵场所,从而使低、中潮区2月份性比不平衡,雌性个体多于雄性。5—11月,低潮区无短滨螺分布,捕食者对短滨螺的捕食和浪击作用是抑制短滨螺在低潮区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滨螺 潮间带 种群 岩相 滨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排卵及运动潮汐节律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薛钦昭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2-35,共4页
本文在室内无潮汐因子作用条件下对采集于青岛太平湾基岩海岸潮间带的短滨螺进行观察,发现其具有和潮汐同步的排卵和运动节律性。30d后,仍能观察到排卵的潮汐节律性。1a后,短滨螺不呈现排卵的潮汐节律性。
关键词 短滨螺 排卵 潮汐 节律性 螺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潮间带生态学的研究——1.岩石岸潮间带 被引量:14
3
作者 范振刚 《生态学报》 CAS 1981年第2期117-125,共9页
胶州湾是我国北方沿海自然环境条件比较良好的内湾。湾内有十余条河流,大量的营养物质随河水携带进入滩涂和近岸浅海水域,为生物的栖息生存和繁殖发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栖息的生物中有不少是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种类。如:中国对虾、... 胶州湾是我国北方沿海自然环境条件比较良好的内湾。湾内有十余条河流,大量的营养物质随河水携带进入滩涂和近岸浅海水域,为生物的栖息生存和繁殖发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栖息的生物中有不少是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种类。如:中国对虾、贻贝、鲍鱼、牡蛎、紫菜等等都是资源丰富可供捕捞或养殖,并为群众所喜食的水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滨螺 生物群落 潮间带生物 亚带 软体动物 中潮带 潮间带生态学 优势种 黑荞麦蛤 沙蚕 栖息密度 垂直分布 地理分布 胶州湾 胶澳 多毛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种海产无脊椎动物的室内培养
4
作者 王桂云 张健 《生物学教学》 1986年第2期36-37,共2页
淡水无脊椎动物如草履虫、水螅等的采集培养方法已有很多报导。但对于海产无脊椎动物如文蛤、虾蛄、海葵等的室内培养只教见于各专著中。为配合教学和科研,1983年9月我们开始在室内培养了海葵、高峰藤壶等8种海产无脊椎动物。经过近20... 淡水无脊椎动物如草履虫、水螅等的采集培养方法已有很多报导。但对于海产无脊椎动物如文蛤、虾蛄、海葵等的室内培养只教见于各专著中。为配合教学和科研,1983年9月我们开始在室内培养了海葵、高峰藤壶等8种海产无脊椎动物。经过近20个月的培养观察,我们认为非近海地区室内培养海产动物是完全可行的。一、室内培养海产动物的意义 1.在动物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海产动物如海葵、沙蚕、海星等,但观察的动物往往多是浸制标本,教学活动呆板而无生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培养 近海地区 藤壶 短滨螺 沙蚕 教学活动 植食性 行为习性 腔肠动物门 MERETR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