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象因子的小麦赤霉病中短期预测模型研究
1
作者 许光文 韦刚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217-220,共4页
小麦赤霉病为全球小麦生产上常发的重要病害之一,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为探究合肥市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对2005—2024年庐江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级别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病害与3月上旬的降水量、降水日数... 小麦赤霉病为全球小麦生产上常发的重要病害之一,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为探究合肥市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对2005—2024年庐江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级别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病害与3月上旬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3月上旬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4月中旬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运用逐步回归法,选取相关性显著的气象因子,构建小麦赤霉病中短期预测模型。历史回测显示,中期、短期预报模型拟合优度高,适合合肥市小麦赤霉病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发生级别 气象因子 短期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电网负荷特性分析及短期预测模型设计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鹏 任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0-53,共4页
结合广州电网负荷短期预测系统的开发工作 ,设计了合理的预测模型。分析表明 ,该地区负荷表现出较强的以周为间隔和以日为间隔的周期性 ,民用负荷占据较大份额 ,日负荷分时段特性明显。开发的预测系统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针对性地分... 结合广州电网负荷短期预测系统的开发工作 ,设计了合理的预测模型。分析表明 ,该地区负荷表现出较强的以周为间隔和以日为间隔的周期性 ,民用负荷占据较大份额 ,日负荷分时段特性明显。开发的预测系统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针对性地分别建立人工神经网络训练周模型和日模型 ,在对历史电网负荷和气象数据进行预筛选的基础上 ,结合对日负荷的分时段预测处理 ,开发短期预测系统。系统具有较高的预测效率和满意的预测准确度。针对该地区夏季高温季节出现的负荷饱和特性 ,设计了基于专家知识的预测校验环节 ,运行结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电网 负荷特性分析 短期预测模型 设计 电力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短期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峭 《农业展望》 2006年第2期9-12,共4页
关键词 短期预测模型 粮食生产 中国 粮食市场 食物安全 农产品 世界 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短期负荷预测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6
4
作者 尤勇 盛万兴 王孙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5-1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将混沌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用于短期负荷预测。利用混沌方法重构相空间系统吸引子,用前向神经网络拟和吸引子上的全局整体映射,构成了混合预测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将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噪声消减滤波算法应用到数据的预处理中... 提出了一种将混沌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用于短期负荷预测。利用混沌方法重构相空间系统吸引子,用前向神经网络拟和吸引子上的全局整体映射,构成了混合预测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将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噪声消减滤波算法应用到数据的预处理中,并用混沌学习算法来训练神经网络参数,预测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混沌 神经网络 短期负荷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30
5
作者 尤勇 盛万兴 王孙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9,98,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在网络结构设计、学习算法和收敛效果等方面存在的缺陷,通过借鉴免疫网络调节与免疫规划,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在人工免疫网络的设计中,创造性地融入了免疫调节原理,利用免... 为了克服传统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在网络结构设计、学习算法和收敛效果等方面存在的缺陷,通过借鉴免疫网络调节与免疫规划,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在人工免疫网络的设计中,创造性地融入了免疫调节原理,利用免疫规划来进化网络结构,采用了新的个体编码方式、神经元适应度函数和自适应混沌变异算子,通过免疫规划进行网络结构的设计,并结合免疫网络调节的进化算法进行网络的学习。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计算实例表明,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的负荷预测方法与传统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相比,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网络 短期负荷预测模型 电力系统 电网 时间序列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式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59
6
作者 陈耀武 汪乐宇 龙洪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9-82,共4页
通过对电力负荷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式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综合运用神经网络、模糊聚类分析和模式识别理论方法进行建模。首先 ,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以每天的 2 4点负荷数据、天气数据... 通过对电力负荷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式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综合运用神经网络、模糊聚类分析和模式识别理论方法进行建模。首先 ,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以每天的 2 4点负荷数据、天气数据以及天类别数据为指标 ,将历史数据分成若干类别 ;其次 ,对每一类别建立相应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预测时通过模式识别 ,找出与预测天相符的预测类别 ,利用相应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 2 4小时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对绍兴地区 2年多的实际负荷变化数据进行预测分析的结果表明 ,该模型不仅对普通工作日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对双休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 组合式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时间序列技术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晛 张少华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3-136,共4页
提出一种时间序列算法和模糊逻辑技术相结合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它包括一个具有非线性特性的传递函数模型 ,可以考虑气温等外界因素对负荷的非线性影响 ,能使预测及时跟上负荷变化的趋势 ,适用于由于天气等因素变化引起负荷突... 提出一种时间序列算法和模糊逻辑技术相结合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它包括一个具有非线性特性的传递函数模型 ,可以考虑气温等外界因素对负荷的非线性影响 ,能使预测及时跟上负荷变化的趋势 ,适用于由于天气等因素变化引起负荷突变的预测场合 .为了更好地处理影响电力系统负荷的不确定性因素 ,便于利用预报人员的丰富知识和经验 ,此文采用了具有较强结构性知识表达能力的模糊逻辑技术与时间序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负荷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短期负荷预测模型 时间序列 模糊逻辑 传递函数模型 非线性特性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轴承的退化特征信息融合与剩余寿命预测
8
作者 张建宇 王留震 +1 位作者 肖勇 马雅楠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53-1561,共9页
针对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自编码器(SAE)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预测模型。以滚动轴承全寿命振动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反双曲变换的状态退化指标和频域谐波退化因子形成退化指标集,并利用SAE特征融... 针对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自编码器(SAE)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预测模型。以滚动轴承全寿命振动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反双曲变换的状态退化指标和频域谐波退化因子形成退化指标集,并利用SAE特征融合提取关键特征,消除冗余信息。同时,结合BiLSTM模型捕捉时序特征,实现全周期寿命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优于支持向量回归、极限学习机、卷积神经网络等模型,预测误差更小,泛化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自编码器特征融合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模型 滚动轴承 反双曲特征指标 频域谐波退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网络的热带气旋短期气候预测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建云 李永尧 宋德众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38,共6页
通过普查北半球500hPa、100hPa、北太平洋海温以及500hPa环流特征量与影响福建热带气 旋年、季频数的相关,采用多种方法选取预测因子,利用前馈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构造非 线性短期气候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用逐... 通过普查北半球500hPa、100hPa、北太平洋海温以及500hPa环流特征量与影响福建热带气 旋年、季频数的相关,采用多种方法选取预测因子,利用前馈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构造非 线性短期气候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用逐步回归筛选出的因子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拟 合、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网络 热带气旋 短期气候预测模型 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夏季旱涝短期气候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炳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8-631,共4页
对贵州夏季严重旱涝的短期气候预测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 ,确定了用东亚大槽和北美东岸大槽的异常配置建立的夏季旱涝预测信号等 5个预测因子 ,并依据这些预测指标建立了贵州旱涝短期气候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经 1997— 2 0 0 0年实际检验... 对贵州夏季严重旱涝的短期气候预测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 ,确定了用东亚大槽和北美东岸大槽的异常配置建立的夏季旱涝预测信号等 5个预测因子 ,并依据这些预测指标建立了贵州旱涝短期气候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经 1997— 2 0 0 0年实际检验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夏季 短期气候预测模型 环流特征 旱涝灾害 季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水华短期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殷高方 张玉钧 +6 位作者 胡丽 王志刚 肖雪 石朝毅 于绍惠 段静波 刘文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5-660,共6页
为解决影响因素多、作用关系复杂的水华预测问题,将BP神经网与水体环境因子的高频实测数据相结合,构建了巢湖水华的短期动态预测模型,该模型准确地预测了每次水华发生的时间,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相关系数可达0.608 4;在分析BP神经网络自... 为解决影响因素多、作用关系复杂的水华预测问题,将BP神经网与水体环境因子的高频实测数据相结合,构建了巢湖水华的短期动态预测模型,该模型准确地预测了每次水华发生的时间,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相关系数可达0.608 4;在分析BP神经网络自身局限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建模过程中输入输出数据预处理、网络结构设计、训练模式选择等问题,给出了水华预测中确定环境因子和建模方案的具体方法.该方法容易移植到其它湖库,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水华 短期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GDP时间序列的模型建立与预测 被引量:28
12
作者 郝香芝 李少颖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4-6,共3页
本文利用统计软件对我国1952年到2005年的实际GDP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分析,分别建立了ARMA模型和Holter-Winter非季节短期预测模型,并对2006年到2010年的全国GDP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两个模型都有很好的预测效果。
关键词 ARMA模型 Hoker-Winter非季节短期预测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型融合的无人机异常航迹校正方法
13
作者 王威 佘丁辰 +2 位作者 王加琪 韩戴如 晋本周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2-1344,共13页
低空空域的开放和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使得低空飞行活动日益增多,航迹规划是确保无人机在复杂低空环境下有序飞行的关键。然而由于无线遥控链路中存在的干扰、欺骗等各种攻击,导致无人机偏离规划的航迹,给低空安全带来严峻挑战。为减小... 低空空域的开放和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使得低空飞行活动日益增多,航迹规划是确保无人机在复杂低空环境下有序飞行的关键。然而由于无线遥控链路中存在的干扰、欺骗等各种攻击,导致无人机偏离规划的航迹,给低空安全带来严峻挑战。为减小位置欺骗攻击引起的航迹异常,该文提出一种多模型融合的无人机异常航迹校正方法,通过预测无人机的位置参数进行航迹校正。为了降低长期预测误差对无人机航迹校正的影响,提出融合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Transformer的长短期记忆网络-Transformer(LSTM-Transformer)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块注意力优化策略,以降低Transformer子模型的计算复杂度,提高无人机异常航迹的校正效率。基于公开数据集,通过与基准方法比较和消融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相比其它方法能够降低无人机异常航迹的校正误差,实现对无人机异常航迹的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航迹校正 模型融合 短期记忆网络-Transformer预测模型 分块注意力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天然气短期负荷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涵 刘丁 +1 位作者 郑岗 梁炎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5-107,共3页
通过对城市天然气负荷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将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网络和多层感知器(MLP)网络相混合,建立城市天然气短期负荷预测模型的方法。为使预测值不受负荷逐年变化这一趋势的影响,把负荷数据变换为特征、均值和... 通过对城市天然气负荷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将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网络和多层感知器(MLP)网络相混合,建立城市天然气短期负荷预测模型的方法。为使预测值不受负荷逐年变化这一趋势的影响,把负荷数据变换为特征、均值和方差的形式,利用SOFM网络预测负荷的特征,然后利用MLP网络预测负荷的日均值和方差。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同时基于这种预测方法的软件包(NGPSLF)也已经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天然气 预测研究 短期负荷预测模型 自组织特征映射 网络预测 多层感知器 变化规律 数据变换 SOFM 研究结果 预测精度 商业运行 预测方法 年变化 预测 日均值 MLP 软件包 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NWP风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清凉 《电气制造》 2013年第12期26-29,共4页
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影响日益显现,因此风电的功率预测越来越重要。利用实际风电场风速数据,将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建模理论及方法与数值天气预报(NWP)相结合,同时采用4 h滚动预测方法,建立了基于G... 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影响日益显现,因此风电的功率预测越来越重要。利用实际风电场风速数据,将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建模理论及方法与数值天气预报(NWP)相结合,同时采用4 h滚动预测方法,建立了基于GRNN的NWP超短期预测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到实际风电场风功率预测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短期预测模型 风功率 数值天气预报 风电场 装机规模 经济运行 安全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岩爆预测系统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琦 钱爱国 肖钰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24,共7页
通过理论分析预测法和现场实测法,建立了一套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测相结合的岩爆预测系统。长期预测模型是基于神经网络思想,运用国内外相关工程的岩爆资料作为训练样本,建立了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工程范围内岩爆发生趋势进行了预测。... 通过理论分析预测法和现场实测法,建立了一套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测相结合的岩爆预测系统。长期预测模型是基于神经网络思想,运用国内外相关工程的岩爆资料作为训练样本,建立了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工程范围内岩爆发生趋势进行了预测。短期预测模型首先针对监测到的声发射建立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声发射时间序列进行拟合预测;再运用突变理论对预测的声发射建立了岩爆突变预测模型,进而对监测点附近岩爆发生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两种预测模型都运用到了目前人工智能方法中比较新颖的小波神经网络理论,提高了收敛速度,容错能力,保证了预测的效果。通过工程实际运用,建立的岩爆预测系统预测精度高,预测结果与现场情况一致。两套预测模型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阶段,互相验证,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预测系统 长期预测模型 短期预测模型 声发射 小波神经网络 突变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生函数—最优子集回归在高温极值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张德宽 杨贤为 邹旭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47,共4页
根据南京等城市 1961年以来历年气温极值资料序列 ,采用均生函数—最优子集回归法设计的短期气候预测模型不但能较好地拟合历史实况 ,而且对未来 1~
关键词 南京市 气温资料 均生函数-最优子集回归法 短期气候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正交展开的神经网络长期预报模型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业宏 金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32,共6页
对月降水量的前期 5 0 0hPa高度场、海温场相关预报因子进行EOF展开 ,并取其中与预报量相关程度较高的主成分 ,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建立了一种新的短期气候预测模型。将这种新的预报模型与同样根据这些预报因子建立的回归预报模型进... 对月降水量的前期 5 0 0hPa高度场、海温场相关预报因子进行EOF展开 ,并取其中与预报量相关程度较高的主成分 ,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建立了一种新的短期气候预测模型。将这种新的预报模型与同样根据这些预报因子建立的回归预报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这种新的短期气候预测模型由于集中了众多预报因子的预报信息 ,并有效地利用了神经网络方法的非线性映射能力 ,因此比传统预报方法的预报精度显著提高 ,并且稳定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正交展开 人工神经网络 短期气候预测模型 月降水量 E0F 预报方法 预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hicle actuation based short-term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model for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被引量:8
19
作者 SUN Jian ZHANG L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287-298,共12页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for real-time traffic-adaptive signal control in urban arterial networks.By exploring available detector and signal controller information from neighboring intersectio...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for real-time traffic-adaptive signal control in urban arterial networks.By exploring available detector and signal controller information from neighboring intersections,a dynamic data-driven flow prediction model was developed.The model consists of two prediction components based on the signal states(red or green) for each movement at an upstream intersecti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ignal state were carefully examin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avel time from the upstream intersection to the approach in question at the downstream intersection was predicted.With an online turning proportion estimation method,along with the predicted travel times,the anticipated vehicle arrivals can be forecasted at the downstream intersection.The model performance was tested at a set of two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located in the city of Gainesville,Florida,USA,using the CORSIM microscopic simulation package.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agrees well with empirical arrival data measured at 10 s intervals within an acceptable range of 10%-20%,and show a normal distribution.It is reasonably believed that the model has potential applicability for use in truly proactive real-time traffic adaptive signal control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signal control least-squared estimation microscopic simulation travel flow prediction urban arteri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