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法的正丙苯和异丙苯海水水质基准
1
作者 李玉梅 夏宇凡 孟范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364-6372,共9页
目前国内外尚无正丙苯(n-PBZ)和异丙苯(i-PBZ)的海水水质标准,不利于海洋环境中此类化学品的污染控制和生态风险评价.本文进行n-PBZ和i-PBZ对4种海洋动物(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卤虫Artemia sp.、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 目前国内外尚无正丙苯(n-PBZ)和异丙苯(i-PBZ)的海水水质标准,不利于海洋环境中此类化学品的污染控制和生态风险评价.本文进行n-PBZ和i-PBZ对4种海洋动物(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卤虫Artemia sp.、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enarum和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急性毒性试验,然后将所得到的毒性数据与文献报道的海洋微藻毒性数据相整合,构建2种丙苯对海洋生物的物种敏感度分布(SSD)曲线,由此计算它们对5%海洋物种有害的浓度(HC_(5)),进而推导出相应的短期海水水质基准(SSQC).结果表明,n-PBZ、i-PBZ对海洋动物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0.38~83.89和1.30~119.11mg/L,其中,黑褐新糠虾对2种丙苯均最敏感.n-PBZ和i-PBZ的HC_(5)分别为0.48,1.71mg/L,相应的SSQC分别为0.16,0.57mg/L.根据风险熵(RQ)计算,目前大多数海域中丙苯的生态风险较低,但是,海上石油开采作业区附近海水中存在较高浓度的丙苯,造成中等级的生态风险(RQ>0.1).在丙苯泄漏事故海域,海洋生态风险将会达到极高水平,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污染的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苯 海水 急性毒性 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SD) 短期海水水质基准(ssq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