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浅水湖盆河控三角洲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样式与沉积演化:以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为例 |
孙雨
马世忠
闫百泉
赵慧
于利民
丛琳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1
|
|
2
|
短期基准面旋回充填样式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关系——以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7浊积扇为例 |
倪新锋
陈洪德
田景春
赵俊兴
韦东晓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3
|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及储层宏观特征分析 |
王家豪
姚光庆
赵彦超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4
|
|
4
|
百色盆地那读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
彭军
郑荣才
陈景山
蔡勋育
韦景春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9
|
|
5
|
短期基准面旋回叠加样式与储层物性变化模式关系研究——以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为例 |
杨华
田景春
夏青松
倪新锋
张翔
聂永生
窦伟坦
付金华
郭正权
邓秀芹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6
|
川西坳陷南部须家河组—蓬莱镇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
柯光明
郑荣才
罗清林
雷光明
谢春红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07 |
2
|
|
7
|
坪北油田长4+5、长6油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
刘军
张尚锋
田骏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8
|
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三角洲前缘短期基准面旋回构成样式及砂体成因 |
李祺
陈振林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9
|
河流相沉积中准层序与短期基准面旋回对比研究——以四川中部须家河组为例 |
高志勇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10
|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头屯河组微观非均质性与重点短期基准面旋回 |
柳妮
唐群英
刘静
于景维
李钦昭
侯筱晓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2
|
|
11
|
大老爷府油田泉四段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 |
刘自亮
沈芳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2
|
长武地区三角洲前缘短期基准面旋回与储层成因特征 |
陈金荣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07 |
2
|
|
13
|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油田延长组3油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与等时对比 |
李玉明
李凤杰
王多云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06 |
0 |
|
14
|
姬塬油田长8油层组短期基准面旋回与储层成因分析 |
赵宏波
唐辉
程刚
王定峰
张于勤
张孝栋
|
《岩性油气藏》
CSCD
|
2014 |
1
|
|
15
|
珠江口盆地珠海组—韩江组基准面旋回与储层非均质性的关系 |
柯光明
郑荣才
高红灿
李潇雨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16
|
基准面旋回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2段为例 |
李君文
|
《岩性油气藏》
CSCD
|
2011 |
9
|
|
17
|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于楼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
陈欢庆
龚亮
孙磊
韩洁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坳陷湖盆三角洲前缘储层砂体成因研究 |
李凤杰
王多云
王峰
赵俊兴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5
|
|
19
|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三角洲前缘储层砂体成因分析 |
李树同
王多云
秦红
王志坤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0
|
|
20
|
三角洲前缘储集砂体的成因组合与分布规律——以松辽盆地大老爷府地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为例 |
刘自亮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