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支出规模的短期与长期行政效率研究
1
作者 张东杰 郑瑱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52-55,共4页
我国经济总量名义GDP于2010年达到397983亿元(合约58786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2012年中国财政支出规模达到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5.1%。我们经常会听到: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行更加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而这样的宏... 我国经济总量名义GDP于2010年达到397983亿元(合约58786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2012年中国财政支出规模达到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5.1%。我们经常会听到: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行更加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而这样的宏观调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数量巨大的公共支出规模。那么面对如此庞大的公共支出规模,这种支出是否是有效率的呢?本文试图证明在公共支出规模与行政效率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即短期随着公共支出规模的扩大,行政效率会先上升,长期来看,当公共支出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行政效率将不再上升,反而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支出规模 行政效率 短期与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与长期的选择——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建议
2
作者 陈晓岚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1期59-61,共3页
近一个时期以来,为消除东亚金融危机和国内需求疲软对国民经济的消极影响,保证国民经济增长,政府多次放松银根,增加财政支出,实行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各界对此有多种见解。笔者认为,对以前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进行调整是十分... 近一个时期以来,为消除东亚金融危机和国内需求疲软对国民经济的消极影响,保证国民经济增长,政府多次放松银根,增加财政支出,实行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各界对此有多种见解。笔者认为,对以前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进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必须处理好短期经济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形势 短期与长期 经济增长速度 结构调整 体制变革 中国经济 通货紧缩 货币政策 居民消费 商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 被引量:9
3
作者 程永宏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经济增长意味着就业增长,这是理论界和政策实践中都颇为流行的一种观点。本文系统分析了代表性增长理论的就业含义,从理论基础和经验资料两方面对此提出质疑,证明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就业增长;相反,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增长可能成为抑制... 经济增长意味着就业增长,这是理论界和政策实践中都颇为流行的一种观点。本文系统分析了代表性增长理论的就业含义,从理论基础和经验资料两方面对此提出质疑,证明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就业增长;相反,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增长可能成为抑制就业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 短期产出决定与长期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企业会计准则》两条条文的修改意见
4
作者 何满年 《财会通讯(上)》 1995年第7期44-44,共1页
会计年度是期限为一年的会计期间,通常采取以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会计年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起讫时间固定不变,而作为划分流动与非流动、短期与长期、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时间界限的“一年”,并没有将其起... 会计年度是期限为一年的会计期间,通常采取以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会计年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起讫时间固定不变,而作为划分流动与非流动、短期与长期、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时间界限的“一年”,并没有将其起讫时间固定在一个统一的时点上。因而,这里的“一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年度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修改意见 起讫时间 待摊费用 会计核算 短期与长期 各项费用 时间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数值模拟龙门山断裂带地震循环的地壳变形演化 被引量:8
5
作者 尹力 罗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38-1257,共20页
现今地壳变形数据显示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壳缩短速率低于3mm·a-1,如此小的地壳缩短速率与龙门山断裂带附近的长期地质造山(平均高程约4.5km)形成强烈对比.我们构建并使用了一个二维平面应变黏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来模拟龙门山断裂... 现今地壳变形数据显示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壳缩短速率低于3mm·a-1,如此小的地壳缩短速率与龙门山断裂带附近的长期地质造山(平均高程约4.5km)形成强烈对比.我们构建并使用了一个二维平面应变黏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来模拟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循环位移变化,从而探讨了短期变形与长期变形之间的关系.模型模拟了地震循环的各个阶段(震间加载期、同震瞬间和震后黏性松弛调整期)以及多个地震循环(万年尺度)的地表变形,揭示了变形在地震循环中是如何累积、释放、调整以及最终形成永久变形导致了造山.模拟结果显示,岩石圈流变结构以及断层几何形态均对地震循环的地表位移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经过多个地震循环,青藏高原东缘整体产生水平缩短与增厚抬升,而四川盆地基本保持稳定,区域的水平缩短主要由断层位错及青藏东缘的缩短抬升来调解,造成了青藏东部与川西盆地的差异抬升.研究结果将地震循环时间尺度的短期变形与长期地质造山联系起来,帮助我们理解青藏高原东部的隆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地震循环 短期变形与长期造山 黏弹塑性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