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平菇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技术栽培要点
被引量:9
- 1
-
-
作者
胡晓艳
高继海
-
机构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顺义区蔬菜生产技术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13年第6期52-53,共2页
-
基金
2013年食用菌创新团队岗位专家(PXM2013-036204-000075)
-
文摘
平菇是我国主栽的食用菌种类之一,在蔬菜消费市场中占有较大比重。为了进一步做好平菇生产技术的推广工作,促进平菇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把"菜篮子"工程落到实处,本文结合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通过生产实践,总结了一套适宜本地秋冬季生产的平菇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技术,包括生产季节的安排、培养料的配制、发酵方法、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等内容,该技术能进一步提高菌棒成品率,降低虫害的发病率,进而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
关键词
平菇
发酵料
短时高温处理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646.1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短时高温处理抑制梅果成熟的试验简报
- 2
-
-
作者
章铁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系
-
出处
《中国果品研究》
1995年第2期14-14,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梅果的加工价值不断提高,果梅的发展很快,但在我国很多地区,产区与果梅生产厂家相距较远,从采收到加工地约需3~7天。且此期正是较高温季节(日平均气温25℃以上),梅果实成熟快、肉质变软,影响加工品质量。为此本试验采用短时高温处理方法处理梅果实,以达到抑制梅果实成熟的目的,使之成为梅果常温流通前的预处理手段,短时高温处理,在日本被称为'高温冲击'或高温贮藏等,在鲜果贮藏保鲜方面应用较多,即在30~40℃高温条件下。
-
关键词
短时高温处理
果实成熟
抑制
梅果实
加工品质
高温冲击
高温条件
贮藏保鲜
日平均气温
果梅
-
分类号
TS25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贮前短时高温处理对山楂果实的防腐效应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高愿军
孔谨
路建锋
许克勇
魏新军
-
机构
河南技术师院食品系
-
出处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6-67,共2页
-
文摘
研究贮前短时高温处理对山楂果实贮藏保鲜的效应。结果表明,山楂果实采用30~35℃/24~36h的贮前处理后常温贮藏200d,好果率高达91.7%~94.6%。另外,该处理也有利于保持山楂果实的总糖、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
-
关键词
山楂果实
短时高温处理
贮藏
好果率
防腐效应
-
分类号
TS255.3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S661.509.3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短时高温对桃小食心虫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4
- 4
-
-
作者
李定旭
雷喜红
徐艳彩
李政
高灵旺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8-225,共8页
-
基金
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1030024)
-
文摘
【目的】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是我国北方落叶果树的重要害虫。本研究旨在探索短时高温对桃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室内23±1℃、相对湿度80%±7%和15L∶9D条件下,测定了桃小食心虫卵、幼虫、蛹、成虫在经历35,38和41℃高温处理1~4 h后各阶段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产卵量。【结果】短时高温对卵的孵化率无明显影响;经41℃处理后,初蛀果幼虫(1日龄)的发育历期明显延长,且存活率显著降低,3日龄以上的幼虫受到的影响不明显;11日龄蛹的羽化率在38℃和41℃处理中明显降低,畸形率也显著升高;经38℃和41℃处理的成虫存活率降低,寿命缩短,产卵量也减少。【结论】短时高温处理对桃小食心虫卵的影响较小,而对成虫的影响较大。这些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该虫在高温季节种群数量变动机制。
-
关键词
桃小食心虫
温度
短时高温处理
生长发育
存活率
繁殖
-
Keywords
Carposirta sasakii
temperature
brief exposure to high temperature
growth anddevelopment
survival rate
reproduction
-
分类号
Q965
[生物学—昆虫学]
-
-
题名一种可实现固体食品高温短时处理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 5
-
-
作者
白雪嫄
赵思瑶
栾东磊
-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33-139,共7页
-
基金
上海市自然基金(20ZR1423800)。
-
文摘
该文在计算机模拟的辅助下研发设计了一种能够对固体食品实现高温短时处理(high-temperature short-time processing,HTST)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对样品进行加热处理,研究样品的平均升温速率及可调节范围,同时优化计算机模型。该装置以高温油浴作为热源,以水为直接加热介质,将包装食品置于注满水的耐压容器中,利用高于目标杀菌温度的油浴加热水床,进而加热食品,可以在避免食品样品受热过度的同时实现快速升温。结果表明,随着热源温度的升高(125~185℃),样品的平均升温速率从5.4℃/min提高至18.3℃/min,可以实现固体食品的高温短时处理,升温速率易调节。样品厚度减小时,预测平均升温速率可以进一步提高。该装置加热性能稳定,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可为系统研究高温短时处理对固体食品的品质变化和微生物耐热性的影响提供技术支持,为微波杀菌等新型食品加工技术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关键词
实验装置
高温短时处理
固体食品
升温速率
模拟
-
Keywords
experimental device
high-temperature short-time processing(HTST)
solid foods
heating rate
simulation
-
分类号
TS20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