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信息从暂时记忆向永久记忆的传递
1
作者 陈舒永 朱莹 《心理科学进展》 1984年第3期1-13,共13页
信息从暂时存储传递到永久存储,在记忆研究中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概念。本文论证了这个概念是不必要的,并且会把研究引入岐途。复述时间和后来的记忆作业的函数关系,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式。首先,它和复述时所进行的... 信息从暂时存储传递到永久存储,在记忆研究中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概念。本文论证了这个概念是不必要的,并且会把研究引入岐途。复述时间和后来的记忆作业的函数关系,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式。首先,它和复述时所进行的编码性质有关;其次,它和提取过程与最初的编码过程的一致性有关。本文还论证了记忆主要是最初编码的深度和精密程度的函数。在老年人和分散注意的条件下的青年人表现出来的记忆缺陷反映着对材料的理解受到削弱。另一方面健忘症病人所表现的很好的理解力和很差的记忆,使我们想到,正常人的学习与记忆可能也和某种固结的生理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编码过程 短时记忆系统 记忆作业 复述 长时记忆 分散注意 永久记忆 提取过程 缓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认识的深层本质
2
作者 李培湘 辜堪生 游永恒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8-42,5,共6页
哲学界近年来对认识的本质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对认识的本质,有的认为是“反映”,有的认为是“选择”,有的认为是“建构”或“重构”,有的认为是“创造”,等等。我们认为仅用“反映”来概括认识的本质或完全否认“反映论”,以选择... 哲学界近年来对认识的本质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对认识的本质,有的认为是“反映”,有的认为是“选择”,有的认为是“建构”或“重构”,有的认为是“创造”,等等。我们认为仅用“反映”来概括认识的本质或完全否认“反映论”,以选择论重构论建构论等取之代之都是片面的。我们认为,“反映”仅仅是界定了认识的“初级本质”,而认识的更深层次的本质则是“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论 认识活动 组块 认识的本质 反映论 短时记忆系统 长时记忆 意识事实 人脑 反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的本质特征是“理解”
3
作者 李培湘 辜堪生 游永恒 《探索》 1988年第3期47-50,共4页
认识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重新探讨的问题。传统观点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反映,从而把认识定义为“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最近有同志提出,认识的本质是选择,把认识定义为“主体对信息的选择”;
关键词 短时记忆系统 长时记忆 认知结构 意识事实 客体 人脑 选择性注意 当代心理学 图式 外部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