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差分处理的EMD-LSTM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
1
作者 周睿 邱爽 +2 位作者 孟双杰 李明 张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2-849,共8页
随着中国民航的飞速发展,终端区空中交通流量与日俱增,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对于精准实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数据差分处理(data differential processing)的经验模态分解(emp... 随着中国民航的飞速发展,终端区空中交通流量与日俱增,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对于精准实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数据差分处理(data differential processing)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相结合的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模型。首先,该模型对短时空中交通流量序列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其次,为了提高预测精度,运用数据差分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化处理;最后,将平稳处理后的序列分别输入LSTM网络模型进行预测,经过数据重构,得到最终的短时流量预测值。利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和拟合程度的典型指标RSME、MAE、R^(2)分别为0.29%,0.08%、96.40%,相较于其他方法,预测精度大幅度提高,可以为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 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数据差分处理(data differential processing) 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货车流量短时预测
2
作者 田钊 程钰婕 +3 位作者 李姝婕 张乾钟 邵凯凯 杨艳芳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64,共7页
高速公路货运在货运体系中持续占据重要地位,相较于其他交通数据,门架数据准确性更高,但由于其难以获取,现有的预测模型较少使用门架数据来预测高速公路货车流量。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货车流量短时预测模型。首先,... 高速公路货运在货运体系中持续占据重要地位,相较于其他交通数据,门架数据准确性更高,但由于其难以获取,现有的预测模型较少使用门架数据来预测高速公路货车流量。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货车流量短时预测模型。首先,对高速公路货车数据进行预处理。其次,将注意力机制与自适应图卷积网络(AGCN)相融合,挖掘高速公路货车数据中的空间相关性,并通过残差神经网络(ResNet)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来挖掘高速公路货车数据中的时间相关性。最后,通过特征融合得到最终高速公路货车流量预测结果。通过对比实验,所提模型与LSTM、STNN等基线模型相比,在短期的高速公路货车流量预测上有更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流量预测 门架数据 深度学习 残差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鲸鱼优化GRU的窄路短时车流量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贾硕 林士飏 +1 位作者 杨苗会 孙滕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25,共15页
窄路段作为交通场景中不可避免的瓶颈路段,其短时车流量预测对优化路径规划、改善交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窄路段的时效性,同时考虑适用模型的准确度,提出一种基于佳点集初始化种群、非线性参数控制及柯西变异扰动的改进鲸鱼优化算法... 窄路段作为交通场景中不可避免的瓶颈路段,其短时车流量预测对优化路径规划、改善交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窄路段的时效性,同时考虑适用模型的准确度,提出一种基于佳点集初始化种群、非线性参数控制及柯西变异扰动的改进鲸鱼优化算法(IWOA)-门控循环单元(GRU)的窄路短时车流量预测模型,以SUMO(Simulation of Urban Mobility)仿真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比实验结果显示,IWOA具有较好的全局性、收敛速度且更加稳定。基于IWOA-GRU的窄路短时车流量预测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指标相较于WOA-GRU、PSO-GRU、长短期记忆神经(LSTM)网络分别降低10.96%、28.71%、42.2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指标分别降低13.92%、46.18%、52.83%,有较为显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流量预测 窄路段 鲸鱼优化算法 门控循环单元 SUMO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周期性波动因素的中长期空中交通流量预测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丹 胡明华 +1 位作者 张洪海 尹嘉男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2-568,共7页
为准确把握空域单元交通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波动规律,综合考虑气候、季节、交通需求等因素,通过分析中长期历史流量数据,在线性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周期性波动因素的空中交通流量动态线性改进模型,采用贝叶斯状态估计和预... 为准确把握空域单元交通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波动规律,综合考虑气候、季节、交通需求等因素,通过分析中长期历史流量数据,在线性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周期性波动因素的空中交通流量动态线性改进模型,采用贝叶斯状态估计和预测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提出了一种根据空域单元流量时序数据预测中长期流量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方法.利用国内典型空域单元实际流量数据,对比分析了上述两种模型的预测性能.实例研究表明:与线性增长模型的预测结果相比,本文模型的流量预测结果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反映了流量周期性波动特点,年流量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从3.14%下降到了1.71%,预测误差的标准差从2.01%下降到了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理 中长期流量预测 周期性波动 动态线性模型 贝叶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加权一阶局域法的空中交通流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超 朱明 赵元棣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6-213,共8页
空中交通流量精准预测是实施空中交通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前提.针对空中交通流量时间序列的内在混沌动力特性,研究了基于改进加权一阶局域法的混沌交通流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首先,提出了一种临近相点演化加权的改进一阶局域预测法,并通过... 空中交通流量精准预测是实施空中交通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前提.针对空中交通流量时间序列的内在混沌动力特性,研究了基于改进加权一阶局域法的混沌交通流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首先,提出了一种临近相点演化加权的改进一阶局域预测法,并通过在预测过程中构建误差序列进行预测结果修正;其次,利用关联维数出现饱和现象验证了4组不同统计时间间隔的实测空中交通流量时间序列均存在混沌特性;最后,在对空中交通流量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的基础上,利用改进加权一阶局域预测方法进行了流量预测结果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4组空中交通流量时间序列预测精度均有提高,时间尺度为10 min的流量预测效果最好,预测相对误差减小了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时间序列 相空间重构 加权-阶局域预测 误差序列 空中交通流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LSTM-AM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汤泽慧 赵丹 王晟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13562-13567,共6页
短时交通流量预测对于提高实时交通数据信息的精准性及增加车辆道路行驶的效益性具有重要意义。为能准确预测未来短期交通流量情况,支持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和决策,提出一种基于CNN-LSTM-AM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 短时交通流量预测对于提高实时交通数据信息的精准性及增加车辆道路行驶的效益性具有重要意义。为能准确预测未来短期交通流量情况,支持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和决策,提出一种基于CNN-LSTM-AM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来对交通流序列进行信息捕捉,从而提取交通流数据的动态变化特征;其次将所提取的特征向量构成时间序列作为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的输入;最后根据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AM)来分配LSTM隐含层不同权重,增强重要特征的作用,完成交通流量预测。采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速路网数据库PeMS里面的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实验与其他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CNN-LSTM-AM模型的相对平均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值为0.254578%,R^(2)=0.583152,预测能力优于其他对比模型。其所用方法可以对未来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提供一种思路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CNN LSTM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建筑施工的短时交通流量统计预测的大数据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艳荣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城市道路路网建设直接关系着市民的生活质量与城市的未来发展状况。现今时代,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更是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关键词 交通拥堵问题 短时交通流量 道路交通体系 路网建设 城市道路 大数据分析 高速公路 统计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估计的短时空域扇区交通流量预测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丹 胡明华 +1 位作者 张洪海 尹嘉男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7-814,共8页
为准确把握空域扇区流量分布态势及未来变化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估计的短时空域扇区交通流量预测方法.首先,通过解析空域系统内航空器原始雷达数据,提取各扇区历史运行信息,建立了多扇区聚合交通流模型;其次,采用贝叶斯估计理论... 为准确把握空域扇区流量分布态势及未来变化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估计的短时空域扇区交通流量预测方法.首先,通过解析空域系统内航空器原始雷达数据,提取各扇区历史运行信息,建立了多扇区聚合交通流模型;其次,采用贝叶斯估计理论对模型参数进行最优估计和动态更新,预测了空域扇区交通流量的未来演变趋势及其不确定范围;最后,选取国内5个典型繁忙扇区为例,以5 min为时间段,以未来1 h为预测范围,对所提预测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85%以上时段交通流量预测结果的绝对误差在3架以内,平均绝对误差均在2架次以内,预测结果的稳定性较好,可充分反映各空域扇区之间短时交通流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符合空中交通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 短时流量预测 多扇区 贝叶斯估计 不确定性 雷达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进站客流量短时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得伟 颜艺星 曾险峰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8,64,共6页
高精度的短时进站客流量预测对城市轨道交通日常客流组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客流预测结果在事前实施限流、疏导等措施,较事后控制更及时、先进。通过采集15 min间隔的地铁进站客流数据,利用上周同期进站量、本日上一时段进站量以及高峰... 高精度的短时进站客流量预测对城市轨道交通日常客流组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客流预测结果在事前实施限流、疏导等措施,较事后控制更及时、先进。通过采集15 min间隔的地铁进站客流数据,利用上周同期进站量、本日上一时段进站量以及高峰和非高峰时段参数作为输入变量,尝试分别采用加权历史平均自回归模型、ARIMA模型及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短时预测,以获得精度最高的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种方法组合预测,探究组合预测效果。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当考虑时段因素时,小波神经网络预测精度最高,为91.05%;ARIMA模型误差结构最好。当采用所提出的组合预测模型后,预测精度指标较独立预测模型均有提升,但误差结构没有得到改善。研究表明,所提组合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进站客流的短时预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进站客流量 短时预测模型 组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被引量:7
10
作者 蒋晓峰 许伦辉 朱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7,共5页
交通流量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传统的预测方法在交通流量预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短时交通流量预测中,由于其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传统的预测方法对于短时交通流量不能很好地进行预测。随着机器学习和数据挖... 交通流量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传统的预测方法在交通流量预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短时交通流量预测中,由于其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传统的预测方法对于短时交通流量不能很好地进行预测。随着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各种理论的不断提出及完善,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与交通流量预测的结合是智能交通系统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利用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构建了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对SVM的惩罚参数C和核参数σ进行优化,同时比较SVM中不同核函数,包括多项式核函数(polynomial kernel)和径向基核函数(RBF kernel)的预测效果。径向基SVM(RBF SVM)训练时间要比多项式SVM(polynomial SVM)短,预测准确率和精度也要比多项式SVM要好。从仿真结果上看,SVM非常适合应用于短时交通流量预测,能够取得很好的预测效果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M 交通流量 短时预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流量经验模态分解与神经网络短时预测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罗向龙 牛国宏 潘若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212-214,共3页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方法。通过EMD分解把交通流量分解成不同的模态,利用神经网络对分解后的各分量进行预测,再将预测值累加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利用EMD与神经网络模型对I-800数据库实测交通...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方法。通过EMD分解把交通流量分解成不同的模态,利用神经网络对分解后的各分量进行预测,再将预测值累加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利用EMD与神经网络模型对I-800数据库实测交通流量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明显优于直接采用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流量 经验模态分解 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分析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8
12
作者 夏英 梁中军 王国胤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2-560,共9页
根据交通流的时空关联性和非线性,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分析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在相关系数的基础上扩展时空语义,提出时空相关分析算法,并以支持向量机为预测工具进行预测.弥补现有模型在预测因子选取方面的不足,提高预测精度并避免预... 根据交通流的时空关联性和非线性,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分析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在相关系数的基础上扩展时空语义,提出时空相关分析算法,并以支持向量机为预测工具进行预测.弥补现有模型在预测因子选取方面的不足,提高预测精度并避免预测的人为主观性.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和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支持向量机 时空相关系数 时空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进站客流量短时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美琪 焦朋朋 孙拓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17,29,共6页
利用数学方法可以改善城市轨道交通进站客流量的短时预测效果,促进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管理智能化水平。首先建立K近邻非参数回归模型,然后在传统卡尔曼滤波模型的观测方程中引入偏差修正系数以提高其预测精度;再采用贝叶斯方法将以上两模... 利用数学方法可以改善城市轨道交通进站客流量的短时预测效果,促进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管理智能化水平。首先建立K近邻非参数回归模型,然后在传统卡尔曼滤波模型的观测方程中引入偏差修正系数以提高其预测精度;再采用贝叶斯方法将以上两模型进行组合;最后利用2013年11月北京市地铁13号线的进站客流数据,研究对比这三类模型在早高峰、平峰、晚高峰和全天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K近邻非参数回归的总体预测精度最高;贝叶斯组合预测模型次之,但平峰时段效果最好;基于偏差修正系数的卡尔曼滤波模型晚高峰时适用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短时流量预测 K近邻非参数回归 贝叶斯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A和SVM的道路网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宏 刘敏 陈淑荣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550-2553,共4页
交通流量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多个观测点交通流量数据特点进行分析,采用一种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CA)与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方法。首先,通过独立成分分析得到同一条道路上各个观测点... 交通流量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多个观测点交通流量数据特点进行分析,采用一种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CA)与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方法。首先,通过独立成分分析得到同一条道路上各个观测点的交通流量的独立源信号;接着利用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对源信号进行建模和预测,并通过遗传算法(GA)优化参数;最后将其转换为交通流量数据,得到预测结果。实例分析结果显示,该算法优于直接利用支持向量机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的方法,并能去除同一条道路上多个观测点测量数据之间的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流量 预测 独立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鹏 姜凤茹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0-254,共5页
为了提高短时交通流量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蚁群算法(ACO)优化支持向量机(SVM)参数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ACO-SVM)。将SVM参数的选取看作参数的组合优化问题求解,采用鲁棒性较强的ACO来搜索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ACO-SVM在预测精度、... 为了提高短时交通流量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蚁群算法(ACO)优化支持向量机(SVM)参数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ACO-SVM)。将SVM参数的选取看作参数的组合优化问题求解,采用鲁棒性较强的ACO来搜索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ACO-SVM在预测精度、收敛速度、泛化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参比模型,更适合于短时交通流量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流量 支持向量机 蚁群优化算法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结构的城市道路短时交通流量时空预测模型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海起 李留珂 陈海波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共9页
准确、实时的城市短时交通流量预测可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道路状况预警,是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重点之一。考虑交通流量数据的时空特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GC-GRU时空预测模型(STGCGRU),模型输入根据交通流量时间特性划分为... 准确、实时的城市短时交通流量预测可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道路状况预警,是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重点之一。考虑交通流量数据的时空特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GC-GRU时空预测模型(STGCGRU),模型输入根据交通流量时间特性划分为邻近片段、日周期片段、周周期片段3类,以嵌入图卷积(GC)计算的门控循环单元(GRU)作为基本单元搭建Encoder-Decoder模型框架。其中,GC用以捕捉城市道路图中的空间特征,GRU用以捕捉交通流量时序特征,注意力机制用以调节交通流量的趋势变动性。基于北京市出租车GPS轨迹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短时交通流量预测,预测精度随预测时长减少而升高;未添加周期性信息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常规基准模型,添加周期性信息后预测精度提升,并优于添加周期性信息的DeepST模型。对比不同交通情况,该模型可捕捉易堵路段交通流量的趋势变动性,晚高峰时期预测精度更高,但对交通流量的突增突减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图卷积 城市路网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手机信令数据的交通枢纽人流量短时预测算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林培群 雷永巍 +1 位作者 张孜 陈丽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9-95,共7页
为实现对重点区域人群聚集动态的有效掌握,保障区域人群的及时疏运,预防群体性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广州市火车站枢纽区域为例,通过对海量手机信令数据进行信息处理,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将手机信令数据映射至研究区域,实现区域人流量的实时统... 为实现对重点区域人群聚集动态的有效掌握,保障区域人群的及时疏运,预防群体性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广州市火车站枢纽区域为例,通过对海量手机信令数据进行信息处理,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将手机信令数据映射至研究区域,实现区域人流量的实时统计,同时分析了大都市火车站枢纽区域春运人流量变化情况,得出春运期间区域人流量存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以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最小的k值自适应计算模型,设计了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交通枢纽人流量k近邻预测算法,并以节假日与非节假日两种不同交通模式环境进行算法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算法在两种模式下其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PMAPE分别在6%与5%以内,均能够较为准确地对区域人流量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枢纽 手机信令数据 K近邻算法 流量短时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优化IWNN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凡 孙建红 +1 位作者 葛鹤银 刘景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4-137,212,共5页
由于交通流量的非线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确定数学模型的预测方法难以满足交通管理控制中对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的要求。为了对交通流进行准确、实时、高效的预测,提出将小波理论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并改进网络的训练过程从而构建改进型... 由于交通流量的非线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确定数学模型的预测方法难以满足交通管理控制中对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的要求。为了对交通流进行准确、实时、高效的预测,提出将小波理论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并改进网络的训练过程从而构建改进型小波神经网络;同时运用遗传算法优化网络的初始权值,最终提高了预测精度,加快了收敛速度,避免陷入局部极小。通过仿真和分析,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拥堵 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改进型小波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大数据环境下短时交通流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蔡晓禹 谭宇婷 +1 位作者 雷财林 刘秀彩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8-93,共6页
针对当前城市交通日益复杂脆弱,以及精细化控制对预测精度要求的现实需求,分析短时交通流量预测研究现状及已有方法在实际预测中的特点与局限性,剖析传统预测手段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研究结合现代城市交通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发展背... 针对当前城市交通日益复杂脆弱,以及精细化控制对预测精度要求的现实需求,分析短时交通流量预测研究现状及已有方法在实际预测中的特点与局限性,剖析传统预测手段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研究结合现代城市交通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发展背景,把握交通数据由小样本环境向大数据环境转变的有利契机,依据从实际交通大数据中提取的典型数据,分析探讨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具有相似变化态势的数据进行短时交通流量预测的可行性,并从历史数据库构建、相似度量机制、预测相关参数选取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算法思路和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流量 预测 研究现状 大数据环境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划分的城市短时交通流量时空预测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海起 王志海 +3 位作者 李留珂 孔浩然 王琼 徐建波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74-2280,共7页
准确的交通流量预测在帮助交通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交通控制和诱导手段以及帮助出行者合理规划路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深度学习模型对交通数据时空特性考虑不足的问题,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时记忆(LSTM)单元的理论框架下... 准确的交通流量预测在帮助交通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交通控制和诱导手段以及帮助出行者合理规划路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深度学习模型对交通数据时空特性考虑不足的问题,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时记忆(LSTM)单元的理论框架下,结合城市交通流量的时空特性,建立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预测模型——STCAL。首先,采用细粒度的网格划分方法来构建交通流量的时空矩阵;其次,利用CNN模型作为空间组件来提取城市交通流量不同时期下的空间特性;最后,利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LSTM模型作为动态时间组件来捕获交通流量的时序特征和趋势变动性,并实现交通流量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STCAL模型与循环门单元(GRU)和时空残差网络(ST-ResNet)相比,均方根误差(RMSE)指标分别减小了17.15%和7.37%,均绝对误差(MAE)指标分别减小了22.75%和9.14%,决定系数(R2)指标分别提升了11.27%和2.37%。同时,发现该模型在规律性较高的工作日的预测效果好于周末,且对工作日早高峰的预测效果最好,可见该模型可为短时城市区域交通流量变化监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时空特性 卷积神经网络 短时记忆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