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研究综述及展望
1
作者 凌晨 许心越 +2 位作者 叶子扬 金灏涵 宋佳玺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55,共12页
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是动态优化运力配置、车站智能管控关键基础。分场景综述对构建多场景预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常态、可预知与不可预知3类场景,梳理了进出站量及OD客流量预测在研究问题、特征工程与方法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 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是动态优化运力配置、车站智能管控关键基础。分场景综述对构建多场景预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常态、可预知与不可预知3类场景,梳理了进出站量及OD客流量预测在研究问题、特征工程与方法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常态场景研究已较为成熟,但模型参数实时修正等有待优化;可预知与不可预知场景则面临机理认知不足与数据稀缺性挑战,其中后者因突发性及历史规律缺失,问题尤为严峻。因此,可预知场景需深化事件特征分析,结合迁移学习等方法应对数据稀缺;不可预知场景则需深入探究微观乘客行为与宏观客流的关联机理,结合数据驱动拓展场景覆盖,完善规律库,提升模型的可靠性与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短时客流预测 常态场景 不可预知场景 可预知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公交站点短时客流预测 被引量:55
2
作者 张春辉 宋瑞 孙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4期154-159,共6页
公交站点短时的客流预测是智能公交调度系统中重要的决策基础与技术支持.在对短时客流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卡尔曼滤波作为公交站点短时客流的预测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过程.选用了一条实际公交线路中客流量较大、客流变化... 公交站点短时的客流预测是智能公交调度系统中重要的决策基础与技术支持.在对短时客流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卡尔曼滤波作为公交站点短时客流的预测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过程.选用了一条实际公交线路中客流量较大、客流变化明显具有代表性的站点进行了采集数据和实例分析,数据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为5.177 1,均方误差为0.796 1,表明提出的模型与算法可以有效地对短时公交客流进行预测.与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比较,在相同的实例数据下,其平均绝对误差为10.477 0,均方误差为1.672 4,结果表明使用卡尔曼滤波建立的模型比较准确,说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预测误差小,具有现实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短时客流预测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极限学习机的公交站点短时客流预测方法 被引量:14
3
作者 黄益绍 韩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5-123,共9页
以公交车IC卡和GPS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IPSO-ELM)的公交站点短时客流预测模型.依托IC卡和GPS数据在站点的特征表现和内在联系,定义了站点间距,并分析了站间距和车辆到总站距离间的联系;提出了公交... 以公交车IC卡和GPS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IPSO-ELM)的公交站点短时客流预测模型.依托IC卡和GPS数据在站点的特征表现和内在联系,定义了站点间距,并分析了站间距和车辆到总站距离间的联系;提出了公交乘客上车站点确定方法,进而得到公交站点上车客流量;通过分析公交客流数据特征,确定ELM输入参数维度,并采用IPSO算法找到ELM的最优隐含层节点参数;最后依托广州市19路公交车客流数据仓库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所用优化后的ELM方法预测误差在10%以内,并与应用广泛的SVM、ARIMA和传统ELM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改进的ELM方法拥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公交站点短时客流预测 改进粒子群算法 极限学习机 IC卡数据 GP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EMDAN-PSO组合优化BiLSTM的公交站点短时客流预测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姚志刚 卢致远 +1 位作者 李聪聪 王元庆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0,共7页
客流观测数据的非平稳性和选择学习参数的主观性,是影响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预测公交站点短时客流精度的重要因素.通过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 客流观测数据的非平稳性和选择学习参数的主观性,是影响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预测公交站点短时客流精度的重要因素.通过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提升客流观测数据的平稳性,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BiLSTM隐藏层神经元个数、学习率与训练次数;基于Theano和Tensorflow深度学习库Keras,构建了公交站点短时客流预测组合模型CEEMDAN-PSO-BiLSTM,用均方根误差与平均绝对误差进行预测精度检验,并在浙江省海宁市2个公交站点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客流预测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EEMDAN-PSO-BiLSTM、CEEMDAN-BiLSTM、PSO-BiLSTM、BiLSTM和LSTM,2个站点CEEMDAN-PSO-BiLSTM比BiLSTM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下降了53.76%和48.36%、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下降了45.71%和40.22%,提升数据平稳性与优化学习参数组合改进BiLSTM的CEEMDAN-PSO-BiLSTM模型,能显著提高公交站点短时客流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短时客流预测 BiLSTM 公交站点 CEEMDAN 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 被引量:5
5
作者 付保明 王健 +1 位作者 张宁 徐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65,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短时客流具有不确定性特征。分析了短时客流的准周期性,用云概念表示短时客流的特征,构建历史时间云、历史客流云、当前客流趋势云以及客流预测云,并建立时间云与客流云的关联规则,将时间云作为规则前件,客流预测云作...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短时客流具有不确定性特征。分析了短时客流的准周期性,用云概念表示短时客流的特征,构建历史时间云、历史客流云、当前客流趋势云以及客流预测云,并建立时间云与客流云的关联规则,将时间云作为规则前件,客流预测云作为规则后件构建单条件多规则不确定性预测云模型。以南京地铁2号线15 min间隔的进站客流预测为例,将云模型与ARIMA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云模型应用于短时客流预测的有效性,从而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短时客流预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短时客流预测 不确定性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Logistic-SSA-BP神经网络的地铁短时客流预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胡明伟 何国庆 +1 位作者 吴雯琳 赵千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97,共8页
地铁客流的变化规律存在着一定周期性和潮汐性,针对地铁客流的预测有助于提高城市轨道系统的运营效率,实现轨道交通智慧化运营。为提高地铁短时客流预测结果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Logistic混沌映射麻雀算法(Logistic-SSA)优化BP神经... 地铁客流的变化规律存在着一定周期性和潮汐性,针对地铁客流的预测有助于提高城市轨道系统的运营效率,实现轨道交通智慧化运营。为提高地铁短时客流预测结果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Logistic混沌映射麻雀算法(Logistic-SSA)优化BP神经网络的地铁客流短时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Logistic混沌映射初始化麻雀算法种群,再利用改进后的麻雀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达到提高BP神经网络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效率;以深圳地铁西乡站进、出站AFC刷卡数据为例,利用构建的预测模型开展客流预测实验,并通过3种准确性评价指标(MAE、RMSE、MAPE),评价改进前后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Logistic-SSA-BP预测模型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为14.96%和13.73%;与传统BP预测模型相比,其客流预测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地铁 短时客流预测 LOGISTIC混沌映射 麻雀算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IPSO-LSTM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曾璐 李紫诺 +1 位作者 杨杰 许心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73-3286,共14页
消除客流数据随机噪声和确定神经网络超参数是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组合模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弱化客流数据噪声的自适应噪声完全集成经验模式分解算法(CEEMDAN)将客流时序数据分解为若干个频率和复杂度均不同的固有模态函... 消除客流数据随机噪声和确定神经网络超参数是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组合模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弱化客流数据噪声的自适应噪声完全集成经验模式分解算法(CEEMDAN)将客流时序数据分解为若干个频率和复杂度均不同的固有模态函数分量和剩余分量后,利用引入自适应策略的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动态求解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超参数的最优值,构建CEEMDAN-IPSO-LSTM组合模型预测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量。以广州地铁杨箕站自动售检票系统采集的历史进(出)站客流数据为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IPSO算法较PSO算法在基准测试函数Sphere,Sum Squars,Sum of Different Power,Rosenbrock,Rastigrin,Ackley,Griewank和Penalized上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和标准差均更接近最佳优化值,CEEMDAN-IPSO-LSTM模型较LSTM模型、CEEMDAN-LSTM模型、CEEMDAN-PSO-LSTM模型的全月全日进(出)站的预测误差评价指标SD,RMSE,MAE和MAPE分别降低了12~40人次(13~35人次)、13~44人次(12~35人次)、6~37人次(12~31人次)和5.08%~46.89%(6.5%~35.1%),R和R2分别提高了0.07%~2.32%(0.86%~3.63%)和0.13%~2.19%(0.67%~1.67%),同时在工作日不同时段和非工作日全日的预测性能均达到最优效果。IPSO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参数寻优精度均优于PSO算法,且CEEMDAN-IPSO-LSTM模型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量的精确预测,同时可为设计规划线网路线、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乘客出行服务质量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短时客流预测 自适应噪声完全集成经验模式分解算法 改进粒子群算法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组合模型 CEEMDAN-IPSO-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深度学习模型的城轨短时客流预测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雪琴 许心越 +1 位作者 伍元凯 刘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557-3568,共12页
准确预测短时客流对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者组织客流、有效分配运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和时空图卷积门控递归单元的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模型(STGGA)。基于旅行时间及OD量构建邻接矩阵,采用图卷积神经网络(GCN)捕获... 准确预测短时客流对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者组织客流、有效分配运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和时空图卷积门控递归单元的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模型(STGGA)。基于旅行时间及OD量构建邻接矩阵,采用图卷积神经网络(GCN)捕获客流空间关系。同时,将注意力机制融入门控递归单元(GRU),提取客流时间相关性。进一步引入外部因素,采用GRU进行特征提取,捕捉外部因素对客流的影响。选取北京地铁客流数据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支持向量回归(SVR)以及GRU相比,提出的STGGA在总体预测、单站预测效果方面最优,其精度分别至少提高了22.3%,19.3%与8.0%;加入的外部因素能有效提高STGGA预测性能,使其均方根误差至少降低3.4%;引入的注意力机制能识别客流相关输入时间步,增强模型解释性,有效降低STGGA的均方根误差达16.4%;与基于地理连接关系的模型(STGGA_GC)相比,基于旅行时间与OD量的模型(STGGA_TT和STGGA_OD)在均方根误差方面分别降低了35.5%和24.1%;对不同时段预测效果进行分析:与STGGA_OD相比,STGGA_TT在晚高峰展现出了明显的预测优势。所提出的STGGA能够实现轨道交通短时客流的高精度预测,为管理者分析、控制客流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注意力机制 图卷积网络 门控递归单元 短时客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 被引量:43
9
作者 杨静 朱经纬 +2 位作者 刘博 冯诚 张红亮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9-125,共7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的非线性分布特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变点模型、小波变换、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变点模型将车站进站客流数据划分为具有不同特征的时间段;然后,使用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分析确定时间...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的非线性分布特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变点模型、小波变换、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变点模型将车站进站客流数据划分为具有不同特征的时间段;然后,使用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分析确定时间序列的平稳性;之后,分别采用ARMA模型与小波ARMA组合模型对北京市某地铁站的进站量进行客流预测,并对预测结果的误差进行了比较分析.经过对比分析表明,小波ARMA组合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出未来的短时客流,预测效果优于单一ARMA模型,计算速度也能够满足短时预测的需求,该方法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短时客流预测 组合预测模型 变点模型 小波变换 自回归滑动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据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模型 被引量:29
10
作者 梁强升 许心越 刘利强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3-162,共10页
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时空交互关系,提出一种融合循环门控单元和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GCGRU)。首先,分析短时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空间关系,建立图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不同车站客流的空间交互关系;其次,分析... 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时空交互关系,提出一种融合循环门控单元和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GCGRU)。首先,分析短时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空间关系,建立图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不同车站客流的空间交互关系;其次,分析路网各车站客流的时间演化关系,并利用循环门控单元刻画各车站客流数据的时间特征,进而形成面向数据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短时客流预测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模型能较好地刻画路网各车站客流的时空相关性,可以深度挖掘路网各车站客流变化的内在机理;同时与既有的图卷积神经网络相比,该模型提出了面向旅行时间的邻接矩阵,能够挖掘客流数据与运行图数据的内在关系,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解释性。最后,以广州地铁典型车站的出站量预测为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整体预测性能和各车站的预测性能上都优于现有模型,能较好地处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时空关系,精准地预测路网各车站客流变化。此外,通过邻接矩阵对预测精度影响的分析,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数据驱动 图卷积神经网络 循环门控单元 短时客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RIMA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国赟 金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9-344,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的精准短时客流预测可以很好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给城市居民带来更快速、更优质的出行服务。通常短时客流预测的客流量数据规律性较弱、随机误差干扰较强,ARIMA(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模型能对因变量... 城市轨道交通的精准短时客流预测可以很好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给城市居民带来更快速、更优质的出行服务。通常短时客流预测的客流量数据规律性较弱、随机误差干扰较强,ARIMA(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模型能对因变量产生的推迟量、产生随机误差的滞后值及当前值进行预测。为验证模型预测效果,以成都轨道交通天府广场站为例,设计一种基于改进ARIMA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研究办法。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改进ARIMA模型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车站短时客流预测的时候具备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短时客流预测 ARI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文献综述 被引量:17
12
作者 曾诚 吴佳媛 罗霞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5-111,125,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是运输组织动态调整、提高运营服务效率和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将有效推动轨道交通智慧化进程。基于概念界定和预测意义的剖析,将短时客流预测分为进站客流、出站客流、OD客流和客流分布预测4类,并对短时客流预... 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是运输组织动态调整、提高运营服务效率和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将有效推动轨道交通智慧化进程。基于概念界定和预测意义的剖析,将短时客流预测分为进站客流、出站客流、OD客流和客流分布预测4类,并对短时客流预测考虑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详细阐述指标的应用原理、效果、局限性。通过分析短时客流预测所应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归纳出传统组合模型和3类广义组合模型,包括模型优化类、分解重组类和误差修正类,最后建议应用态势感知、深度残差收缩网络、Transformer等新的预测方法,为短时客流预测方向的学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短时客流预测 文献综述 影响因素 组合预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客流预测的地铁动态限流预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安安 陈艳艳 +2 位作者 黄建玲 熊杰 王少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9-33,共5页
结合国内外对限流阈值的研究,以站台滞留人数达到阈值为限流启动条件,构建地铁站点限流预警模型。以北京地铁十号线某站为例,验证了小波神经网络在短时客流预测方面的有效性,且进行了限流方案的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得到限流时... 结合国内外对限流阈值的研究,以站台滞留人数达到阈值为限流启动条件,构建地铁站点限流预警模型。以北京地铁十号线某站为例,验证了小波神经网络在短时客流预测方面的有效性,且进行了限流方案的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得到限流时间和限流流率,以及站外最大排队长度等量化指标,为实现动态限流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限流 预警模型 小波神经网络 短时客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的机场地铁短时客流预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兴锐 刘畅 +3 位作者 陈哲 邓强强 吕明 罗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2-330,共9页
机场地铁短时客流预测是实现机场旅客快速疏解、航站楼现场运力资源指挥调度的关键。考虑到机场复杂的空间结构与航班波动的影响,建立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和组合门控卷积(GLU)的机场地铁短时客流预测模型。通过图卷积神经网络融合... 机场地铁短时客流预测是实现机场旅客快速疏解、航站楼现场运力资源指挥调度的关键。考虑到机场复杂的空间结构与航班波动的影响,建立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和组合门控卷积(GLU)的机场地铁短时客流预测模型。通过图卷积神经网络融合机场空间路径点与地铁口的空间结构关系,同时,设计一种组合门控卷积模块挖掘航班波动下地铁客流的时变特征,有效地捕捉地铁客流的波动性。基于首都机场T3航站楼真实客流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经多次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时空图卷积短时客流预测模型在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小于传统ARIMA预测模型与深度学习中LSTM、STGCN模型,该模型能捕捉地铁客流与航班客流的波动变化关系,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提高了模型预测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客流预测 图卷积网络 航空运输 机场地铁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城融合背景下高速铁路综合枢纽短时客流预测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浪雅 王亦乐 +2 位作者 谢余晨 杨静 宫薇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站城融合背景下,短时客流预测是高铁综合枢纽运营组织、协同管理、应急反应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客流相互影响机理,提出高速铁路综合枢纽铁路系统、周边土地利用与城轨系统间的客流拓扑关系;以枢纽站周边各类兴趣点数量表征土地利用特征... 站城融合背景下,短时客流预测是高铁综合枢纽运营组织、协同管理、应急反应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客流相互影响机理,提出高速铁路综合枢纽铁路系统、周边土地利用与城轨系统间的客流拓扑关系;以枢纽站周边各类兴趣点数量表征土地利用特征,采用岭回归方法推算高速铁路综合枢纽周边土地吸引客流;基于铁路进站客流、枢纽周边土地吸引客流与城轨出站客流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基于图注意力网络的客流预测模型,同时引入多头注意力机制,自适应获取不同日期不同时段下铁路进站客流和土地吸引客流的权重,实现高速铁路综合枢纽城轨出站客流的精确预测。为验证模型有效性,以北京南高速铁路综合枢纽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与SVR、LSTM和GCN等预测模型相比,其预测精度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客流预测 图注意力网络 高速铁路综合枢纽 站城融合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PSO-LSTM组合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明伟 张文胜 +1 位作者 王克文 李红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0-118,共9页
准确的短时客流预测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良好运营提供保障,针对客流的非线性和强随机性特点以及LSTM神经网络参数较难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MD和PSO优化LSTM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EMD降低数据噪声的干扰,将客流数据分解... 准确的短时客流预测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良好运营提供保障,针对客流的非线性和强随机性特点以及LSTM神经网络参数较难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MD和PSO优化LSTM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EMD降低数据噪声的干扰,将客流数据分解为多个IMF,然后利用PSO优化LSTM神经网络的学习率、迭代次数和隐含层的神经元个数,并对各IMF进行预测,将各IMF的预测结果加和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以上海陆家嘴站的客流预测为例验证组合模型的有效性,并与LSTM,EMD-LSTM,PSOLSTM 3种短时客流预测模型做比较,结果显示EMD-PSO-LSTM组合模型的预测误差均小于其他3种模型,在针对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的客流预测中,预测值和真实值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92和0.963,可以有效提高客流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短时客流预测 EMD PSO LSTM神经网络 EMD-PSO-LSTM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SO-LSTM组合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明伟 张文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3-130,共8页
准确的短时客流预测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良好运营提供保障,为提高预测的精度,提出将IPSO算法和LSTM模型进行组合,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模型。针对PSO算法不能很好地区分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引入自适应变... 准确的短时客流预测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良好运营提供保障,为提高预测的精度,提出将IPSO算法和LSTM模型进行组合,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模型。针对PSO算法不能很好地区分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引入自适应变化的惯性权重和时间因子,动态调整粒子的移动步长,提高PSO算法全局搜索的能力;借鉴遗传算法中的变异机制,引入自适应变异函数,使PSO算法具有跳出局部范围的能力。利用IPSO算法对LSTM模型的迭代次数、学习率和隐含层的神经元个数进行寻优,构建IPSO-LSTM组合预测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进行预测,并与BP,LSTM,PSOLSTM共3种短时客流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在针对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客流的预测中,结果显示IPSO-LSTM模型的预测误差最小,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短时客流预测 改进粒子群算法 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蝙蝠算法优化LSTM网络的短时客流预测 被引量:20
18
作者 段中兴 温倩 +2 位作者 周孟 宋婕菲 王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833-2840,共8页
准确地预测地铁站短时客流量,对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充分考虑地铁客流量非线性、随机性、周期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蝙蝠算法(IBA)优化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短时客流量预测模型(IBALSTM)。引入反向学... 准确地预测地铁站短时客流量,对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充分考虑地铁客流量非线性、随机性、周期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蝙蝠算法(IBA)优化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短时客流量预测模型(IBALSTM)。引入反向学习、动态自适应惯性权重与拉格朗日插值法等方法改进蝙蝠的全局搜索与局部寻优能力,克服标准蝙蝠算法易早熟、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的问题;利用改进的蝙蝠算法对LSTM网络的隐含层节点数、迭代次数、初始学习率、学习率下降因子4个参数进行优化;利用西安某地铁站自动检票系统(AFC)采集的客流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在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等方面均优于标准蝙蝠-LSTM模型、LSTM预测模型、BP预测模型及BP-Adaboost预测模型,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应用于短时客流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客流预测 改进蝙蝠算法 LSTM网络 反向学习 动态惯性自适应权重 拉格朗日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参数回归短时客流预测中状态向量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晗 焦朋朋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28-2133,2139,共7页
采用K近邻非参数回归的方法对轨道交通站点短时进站客流量进行了预测,并对状态向量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预测结果表明:以预测时段前m个时段的历史数据作为状态向量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而相邻站点历史客流数据虽然在数值上与预测站点的客... 采用K近邻非参数回归的方法对轨道交通站点短时进站客流量进行了预测,并对状态向量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预测结果表明:以预测时段前m个时段的历史数据作为状态向量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而相邻站点历史客流数据虽然在数值上与预测站点的客流数据具有较大相关性,但由于其忽视了各站进站客流是相对独立的,因此不宜作为状态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客流预测 非参数回归 状态向量 K近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进出站短时客流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蔡昌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19,24,共7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短时进出站客流的强随机性、周期性及非线性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与Adam算法优化的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短时客流组合预测模型(即WT-LSTM组合模型),同时基于非饱和激活函数ReLU函数实现了LSTM的学习与训练。采...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短时进出站客流的强随机性、周期性及非线性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与Adam算法优化的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短时客流组合预测模型(即WT-LSTM组合模型),同时基于非饱和激活函数ReLU函数实现了LSTM的学习与训练。采用LSTM模型与WT-LSTM组合模型对广州地铁广州塔站的客流量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的误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WT-LSTM组合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短时客流,预测结果优于单一LSTM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短时客流预测 组合模型 小波变换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