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交互区对纳米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电介质短时击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衍
周求宽
+4 位作者
赵晶轩
尹桂来
赵纯
李建英
李盛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23,154,共7页
为了对纳米复合电介质的电气性能变化与显微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基体,通过机械分散法制备了不同浓度的纳米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电介质。利用扫描电镜对试样的断面进行了观测,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纳米粒子对复...
为了对纳米复合电介质的电气性能变化与显微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基体,通过机械分散法制备了不同浓度的纳米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电介质。利用扫描电镜对试样的断面进行了观测,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纳米粒子对复合电介质介电响应和工频击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分散均匀;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低频损耗先下降后上升,在纳米粒子质量分数为1%时达到最低;工频击穿场强先增大后减小,在纳米粒子质量分数为1%时达到最大,为43 400V/mm,相对纯环氧树脂提高约11.8%。分析认为,纳米粒子与环氧树脂之间形成的交互区是影响短时击穿的主要因素。微量掺杂时,交互区的厚度小于载流子的自由程,抑制载流子迁移,进而增大击穿场强,随着纳米掺杂量提高,交互区会发生重叠,降低击穿场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AL2O3
工频
击穿
场强
交互区
短时击穿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产与进口XLPE绝缘高压交流电缆短时与长时击穿特性
被引量:
4
2
作者
伍国兴
张成巍
+5 位作者
陈潇
徐曙
贾磊
侯帅
展云鹏
朱闻博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2,共9页
为探究国内外高压电缆XLPE绝缘料的性能差异,制备了220 kV国产与进口电缆绝缘切片试样,对比了两种绝缘料的分子量、熔融和结晶特性、交联副产物含量、短时击穿特性与长时击穿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国产220 kV XLPE电缆绝缘的分子结构、结...
为探究国内外高压电缆XLPE绝缘料的性能差异,制备了220 kV国产与进口电缆绝缘切片试样,对比了两种绝缘料的分子量、熔融和结晶特性、交联副产物含量、短时击穿特性与长时击穿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国产220 kV XLPE电缆绝缘的分子结构、结晶度、熔融温度以及副产物含量均与进口绝缘料无明显差异。分析了两种绝缘料短时击穿场强的Weibull分布特性,发现30~50℃下国产XLPE绝缘特征击穿场强高于进口绝缘料,而当温度超过70℃时国产XLPE绝缘特征击穿场强显著下降且低于进口绝缘料,并且国产XLPE绝缘料击穿场强分散性更高。分析了70℃下两种绝缘料在5个电场下的击穿时间,采用反幂模型分析了击穿电场和时间直接的关系,结果表明国产与进口220 kV绝缘料寿命指数值分别为19.3和19.5。研究结果对国产XLPE绝缘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E
高压电缆
理化性能
短时击穿
长时
击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互区对纳米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电介质短时击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衍
周求宽
赵晶轩
尹桂来
赵纯
李建英
李盛涛
机构
国家电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23,154,共7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JM5243)
文摘
为了对纳米复合电介质的电气性能变化与显微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基体,通过机械分散法制备了不同浓度的纳米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电介质。利用扫描电镜对试样的断面进行了观测,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纳米粒子对复合电介质介电响应和工频击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分散均匀;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低频损耗先下降后上升,在纳米粒子质量分数为1%时达到最低;工频击穿场强先增大后减小,在纳米粒子质量分数为1%时达到最大,为43 400V/mm,相对纯环氧树脂提高约11.8%。分析认为,纳米粒子与环氧树脂之间形成的交互区是影响短时击穿的主要因素。微量掺杂时,交互区的厚度小于载流子的自由程,抑制载流子迁移,进而增大击穿场强,随着纳米掺杂量提高,交互区会发生重叠,降低击穿场强。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AL2O3
工频
击穿
场强
交互区
短时击穿
模型
Keywords
epoxy
nanoAl2O3
breakdown field strength
interaction zone
breakdown model
分类号
TM215.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产与进口XLPE绝缘高压交流电缆短时与长时击穿特性
被引量:
4
2
作者
伍国兴
张成巍
陈潇
徐曙
贾磊
侯帅
展云鹏
朱闻博
机构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出处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22B2012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SZKJXM 20190588)。
文摘
为探究国内外高压电缆XLPE绝缘料的性能差异,制备了220 kV国产与进口电缆绝缘切片试样,对比了两种绝缘料的分子量、熔融和结晶特性、交联副产物含量、短时击穿特性与长时击穿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国产220 kV XLPE电缆绝缘的分子结构、结晶度、熔融温度以及副产物含量均与进口绝缘料无明显差异。分析了两种绝缘料短时击穿场强的Weibull分布特性,发现30~50℃下国产XLPE绝缘特征击穿场强高于进口绝缘料,而当温度超过70℃时国产XLPE绝缘特征击穿场强显著下降且低于进口绝缘料,并且国产XLPE绝缘料击穿场强分散性更高。分析了70℃下两种绝缘料在5个电场下的击穿时间,采用反幂模型分析了击穿电场和时间直接的关系,结果表明国产与进口220 kV绝缘料寿命指数值分别为19.3和19.5。研究结果对国产XLPE绝缘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验支撑。
关键词
XLPE
高压电缆
理化性能
短时击穿
长时
击穿
Keywords
XLPE
high-voltage cabl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short-term breakdown
long-term breakdown
分类号
TM246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交互区对纳米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电介质短时击穿特性的影响
刘衍
周求宽
赵晶轩
尹桂来
赵纯
李建英
李盛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国产与进口XLPE绝缘高压交流电缆短时与长时击穿特性
伍国兴
张成巍
陈潇
徐曙
贾磊
侯帅
展云鹏
朱闻博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