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周期桉树人工林养分的输入输出 被引量:6
1
作者 高悦 苏福聪 +6 位作者 梁燕芳 李书玲 朱原立 许宇星 唐健 曹继钊 吴立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6-67,共12页
【目的】桉树作为一种短轮伐期速生树种在我国广西等南方地区被广泛种植,单一树种连栽经营模式对林地土壤肥力质量产生重大影响,为探究当前短周期高强度连栽桉树人工林炼山经营模式是否可持续,拟对多代连栽桉树人工林的养分输入、输出... 【目的】桉树作为一种短轮伐期速生树种在我国广西等南方地区被广泛种植,单一树种连栽经营模式对林地土壤肥力质量产生重大影响,为探究当前短周期高强度连栽桉树人工林炼山经营模式是否可持续,拟对多代连栽桉树人工林的养分输入、输出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在4种不同代次的桉树人工林设置36个标准地,以胸径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估算桉树人工林生物量;通过林地分等定级观测土壤肥力质量变化状况,运用冗余分析研究桉树养分含量和土壤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基于施肥量研究各代桉树人工林养分平衡状况。【结果】1)不同代次之间的桉树人工林生物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总体呈下降趋势,一代林至四代林的生物量分别为:125.10、151.11、107.71、116.22 t·hm^(-2)。2)桉树人工林各器官养分含量随代次增长呈先升后降趋势,表明林地土壤肥力质量下降。3)忽略大气氮沉降和土壤微生物自身固氮等相关因素的前提下,基于全树利用和施肥量研究发现各代桉树人工林的养分输入和输出不平衡,特别是氮和磷处于养分亏缺状态。4)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等级随代次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表明土壤肥力质量下降、地力衰退。【结论】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桉树人工林生物量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当前经营模式下桉树人工林的养分处于不平衡状态。同时,多代连栽造成林地土壤肥力质量下降,表明当前短周期高强度多代连栽经营方式存在不合理之处,经营可持续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代连栽 生物量 短周期经营 养分亏缺 可持续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巨桉-红锥混交复合生态营林模式下尾巨桉采伐强度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2
作者 吴衍霖 周晓果 +8 位作者 温远光 周雪梦 陈金磊 许峻模 杨婷 陈秋海 孙冬婧 黄勇杰 喻素芳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3-425,共13页
在桉树(Eucalyptus spp.)与珍贵乡土树种短中长周期复合经营中,短周期桉树采伐强度的确定对林分结构调整和林下植物多样性维持至关重要。为合理选择桉树采伐强度、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下植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经营,本研究以尾巨桉(Euca... 在桉树(Eucalyptus spp.)与珍贵乡土树种短中长周期复合经营中,短周期桉树采伐强度的确定对林分结构调整和林下植物多样性维持至关重要。为合理选择桉树采伐强度、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下植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经营,本研究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林龄7 a的尾巨桉进行不同强度采伐[轻度采伐(LC,25%)、中度采伐(MC,50%)、重度采伐(HC,75%)和皆伐(CC,100%)],以未采伐的林分为对照(CK),研究不同尾巨桉采伐强度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采伐尾巨桉改变了灌草层优势种的组成;灌木层中,林下植物多样性无显著差异;草本层中,中度采伐和皆伐显著提高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指数,中度采伐显著提高Shannon-Wiener指数。②轻度至重度采伐显著降低0-20 cm土层土壤有效氮含量,皆伐对土壤有效氮含量影响不显著;而中度采伐和皆伐显著提高0-20、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③随着采伐强度的增加,林分叶面积指数表现为MC(4.58)>CC(4.23)>HC(4.20)>LC(3.86)>CK(3.79),但各采伐强度间差异不显著。④影响林下植物多样性的主控因子为土壤有机碳、有效氮、碳氮比和叶面积指数,其中土壤有机碳、叶面积指数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氮、碳氮比与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不同尾巨桉采伐强度对尾巨桉-红锥混交林林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不同,以中度采伐提升林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含量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红锥混交林 中长周期复合经营 采伐强度 林下植被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