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离自母婴粪便及母乳的短双歧杆菌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钟智 马昕玮 +1 位作者 路镜达 陈永福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4,50,共5页
短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中常见的一种双歧杆菌,因其具有诸多益生特性被广泛关注,但是对其抗生素耐药性方面的研究严重不足。本研究以23株分离自母婴粪便及母乳的短双歧杆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菌株对14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发现,实验... 短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中常见的一种双歧杆菌,因其具有诸多益生特性被广泛关注,但是对其抗生素耐药性方面的研究严重不足。本研究以23株分离自母婴粪便及母乳的短双歧杆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菌株对14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发现,实验菌株对12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仅对氨苄西林和利奈唑胺敏感。全部实验菌株均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和新霉素具有耐药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分离自L家庭母亲粪便的菌株对利福平、克林霉素和链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婴儿粪便和母乳分离株。短双歧杆菌的耐药表型差异较大,即使是分离自同一个家庭和个体的菌株其耐药表型也不相同。研究为短双歧杆菌的安全性评价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双歧杆菌 耐药性 母婴 母乳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 A04培养基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子宇 李平兰 +2 位作者 刘慧 徐杰 靳志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4-119,共6页
本文通过响应曲面法(RSM)达到优化双歧杆菌培养基组分的目的。以TPYG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采用FFD(factionalfactorialdesign)实验设计法,筛选出三种最佳生长强化因子葡萄糖、酵母粉和初始pH值;通过快速登高法摸索出生长强化因子的最佳... 本文通过响应曲面法(RSM)达到优化双歧杆菌培养基组分的目的。以TPYG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采用FFD(factionalfactorialdesign)实验设计法,筛选出三种最佳生长强化因子葡萄糖、酵母粉和初始pH值;通过快速登高法摸索出生长强化因子的最佳浓度范围为:葡萄糖5.0g/L,酵母膏3.01g/L以及初始pH6.0;利用旋转中心组分设计法(RCD)和响应曲面法(RSM)确定关键组分的最佳浓度并进行了验证。最终优化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5.194g/L,酵母膏2.829g/L,低聚果糖2g/L,西红柿汁50ml,肝浸液5g/L,Tween801ml,半胱氨酸盐酸盐0.3g/L,pH6.463。最终优化出的培养基获得的菌体干重达到4.462g/L,比优化前3.16g/L提高了1.4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双歧杆菌 增殖培养基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低聚糖对短双歧杆菌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肖仔君 陈惠音 杨汝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2-103,106,共3页
以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及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7:3)为碳源,在厌氧条件下增殖短双歧杆菌。研究表明,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及复合低聚糖对短双歧杆菌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其最佳增殖浓度均为1.0%,且复合低聚糖之间没有协同效应。
关键词 低聚异麦芽糖 低聚木糖 短双歧杆菌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短双歧杆菌GRX031益生特性的研究
4
作者 顾瑞霞 赵永 +2 位作者 杨振泉 李正华 陈顺利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7,共4页
对一株分离自新疆长寿老人肠道的短双歧杆菌B.breve GRX031进行了酸和胆汁酸盐耐受试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幽门螺旋杆菌抑制实验,体外细胞黏附试验以及体内抗氧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B.breve GRX031能在pH值为2.0,质量分数为0.3%胆汁... 对一株分离自新疆长寿老人肠道的短双歧杆菌B.breve GRX031进行了酸和胆汁酸盐耐受试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幽门螺旋杆菌抑制实验,体外细胞黏附试验以及体内抗氧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B.breve GRX031能在pH值为2.0,质量分数为0.3%胆汁酸盐中持续存活5 h,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幽门螺旋杆菌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6 mm和13.2 mm(平均值,n=6),对Caco-2细胞平均黏附数为9.2±2.21细菌/细胞,利用不同浓度的B.breve GRX031细菌悬液喂服小鼠8 d后,所有剂量组小鼠的血清SOD活力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4×107(每克体重每天)剂量组小鼠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预示B.breve GRX031具有一定的体内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双歧杆菌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双歧杆菌冻干保护剂的优选及高密度冻干工艺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蒋文鑫 崔树茂 +4 位作者 毛丙永 唐鑫 赵建新 张灏 陈卫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1-36,共6页
为了提高短双歧杆菌的冻干存活率和工业化生产效率,首先系统测定短双歧杆菌在不同分子质量糖(醇)类及蛋白类保护剂中的冻干存活率,其次研究不同分子质量糖类复配及其与蛋白类复配的保护效果,再次测定复合保护剂添加其他小分子物质对冻... 为了提高短双歧杆菌的冻干存活率和工业化生产效率,首先系统测定短双歧杆菌在不同分子质量糖(醇)类及蛋白类保护剂中的冻干存活率,其次研究不同分子质量糖类复配及其与蛋白类复配的保护效果,再次测定复合保护剂添加其他小分子物质对冻干保护存活率的影响,最后优化冻干前菌泥与保护剂的比例与浓度。结果表明,三糖及以下的小分子糖对短双歧杆菌的冻干保护效果较好,棉子糖和山梨糖醇保护效果最好,2者复配进一步提高冻干存活率,达55%左右。复配蛋白质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甜菜碱、微量元素等小分子不会提高对菌体的冻干保护效果,但蛋白质的适量添加可提高菌粉的疏松度。菌泥与保护剂以干物质质量比1∶1.2混合,样品干物质总质量分数为25%时,短双歧杆菌的冻干存活率接近80%,活菌数达(1.61±0.27)×10^12 CF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双歧杆菌 冻干保护剂 高密度冻干 存活率 活菌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双歧杆菌对Aβ;导致的阿尔兹海默症小鼠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朱广素 赵建新 +2 位作者 张灏 陈卫 王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77,共8页
为分析2株不同来源的短双歧杆菌对脑部微注射Aβ;蛋白导致的阿尔兹海默症小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的影响,给小鼠海马区注射Aβ;蛋白建立阿尔兹海默症小鼠模型,连续灌胃6周2株不同来源的短双歧杆菌,收集小鼠粪便,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 为分析2株不同来源的短双歧杆菌对脑部微注射Aβ;蛋白导致的阿尔兹海默症小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的影响,给小鼠海马区注射Aβ;蛋白建立阿尔兹海默症小鼠模型,连续灌胃6周2株不同来源的短双歧杆菌,收集小鼠粪便,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菌群的多样性及物种组成,并采用GC-MS技术检测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菌群多样性分析发现,Aβ;蛋白注射改变了小鼠的菌群多样性及物种结构,灌胃短双歧杆菌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菌群紊乱。进一步在属水平和种水平分析各组菌群差异,发现灌胃短双歧杆菌MY显著提高了大鼠肠道中产短链脂肪酸菌Coprococcus spp.、Lactobacillus reuteri和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相对丰度,且有效调控了肠道内3种短链脂肪酸的水平。短双歧杆菌MY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短链脂肪酸的水平缓解小鼠的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双歧杆菌 脑肠轴 链脂肪酸 阿尔兹海默症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HPV16 E7 shRNA和IL-12基因的重组短双歧杆菌抗小鼠宫颈癌移植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得丽扎尔·热合曼 卡得了亚·哈依沙尔 +2 位作者 王中香 刘丹 李轶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1-307,共7页
目的:评价口服携带HPV16 E7 shRNA和IL-12基因的重组短双歧杆菌在小鼠体内抗宫颈癌移植瘤的效果。方法:将p MG36e-E7 shRNA、pMG36e-mIL-12D质粒分别转化短双歧杆菌,经筛选鉴定并扩增获得携带HPV16 E7 shRNA和IL-12基因的重组短双歧杆... 目的:评价口服携带HPV16 E7 shRNA和IL-12基因的重组短双歧杆菌在小鼠体内抗宫颈癌移植瘤的效果。方法:将p MG36e-E7 shRNA、pMG36e-mIL-12D质粒分别转化短双歧杆菌,经筛选鉴定并扩增获得携带HPV16 E7 shRNA和IL-12基因的重组短双歧杆菌。通过小鼠皮下宫颈癌细胞移植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口服重组短双歧杆菌1、7 d后,检测小鼠主要器官(心、肝、脾、肺、肾)和肿瘤组织匀浆液或血清在PYG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数量,评价短双歧杆菌的肿瘤靶向性,以小鼠体内肿瘤生长曲线评估重组短双歧杆菌的抗肿瘤效果,通过主要器官切片H-E染色和检测荷瘤小鼠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评价口服重组短双歧杆菌的安全性。结果:成功制备重组短双歧杆菌和宫颈癌TC-1细胞移植瘤小鼠。7 d后,移植瘤组织匀浆液和血清的菌落数量证实短双歧杆菌具有靶向体内瘤组织的定殖能力,口服重组短双歧杆菌明显抑制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P<0.05或P<0.01),但联合使用携带HPV16 E7 shRNA和IL-12基因的重组双歧杆菌的肿瘤抑制率与单独使用的并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未见对荷瘤小鼠主要器官的损伤和血清中IL-12及IFN-γ的水平明显变化。结论:短双歧杆菌可用作靶向肿瘤的治疗性基因分子递送载体,其对宫颈癌移植瘤的疗效明显且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双歧杆菌 宫颈癌 HPV16 SHRNA IL-12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双歧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益生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元弛 黄玲 +1 位作者 张旭光 张学荣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6期89-94,共6页
短双歧杆菌能够促进营养代谢吸收、增强机体免疫、改善宿主肠道微生态环境,安全无副作用。从短双歧杆菌的定植黏附、耐酸耐氧等生物特性及其对消化、免疫和神经系统的益生功能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短双歧杆菌的研究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短双歧杆菌 生物学特性 益生功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体系pH控制对短双歧杆菌分裂周期的影响
9
作者 李民 杨展 +5 位作者 刘凯龙 张晓源 张怡 张文羿 张和平 姚国强 《食品工业科技》 2025年第18期232-239,共8页
pH控制是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过程中关键的调控手段之一,但关于pH调控菌体分裂增殖机制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短双歧杆菌B2798为研究对象,基于细胞增殖荧光探针(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Succinimidyl ester,CFDA-SE)对菌体细胞进行... pH控制是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过程中关键的调控手段之一,但关于pH调控菌体分裂增殖机制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短双歧杆菌B2798为研究对象,基于细胞增殖荧光探针(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Succinimidyl ester,CFDA-SE)对菌体细胞进行标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该菌株在不同发酵体系pH条件下的菌体分裂进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技术对菌体分裂过程中关键基因进行定量检测,探究不同发酵体系pH对其分裂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5.30的发酵体系中菌体分裂数可达7次,高于其他pH条件的试验组,进一步测定活菌数达(1.39±0.04)×10^(10) CFU/mL,显著大于其他pH条件试验组(P<0.05),说明在此pH条件下菌体不仅分裂旺盛,且存活率高。发酵体系pH5.30时,分裂相关基因ftsZ与sepF表达量较pH6.30试验组显著上调61.86%与131.36%(P<0.05),较pH4.30组显著上调78.13%和80.31%(P<0.05)。综上所述,发酵体系pH通过调控菌体分裂,影响活菌数量以及调控分裂相关基因的表达,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有利于菌体快速分裂增殖的环境,为精准发酵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双歧杆菌 发酵体系 pH 荧光探针 流式细胞术 分裂周期 分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罗予 李金陵 蔡访勤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3年第1期12-15,共4页
观察Wistar大鼠口服短双歧杆菌5周后,粪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呈现增多,而拟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明显减少、分别由服前的7.11和8.09降到5.16和6.03Log 10~N CFU/g粪。体外试验中,短双歧杆菌分别同拟杆菌、... 观察Wistar大鼠口服短双歧杆菌5周后,粪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呈现增多,而拟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明显减少、分别由服前的7.11和8.09降到5.16和6.03Log 10~N CFU/g粪。体外试验中,短双歧杆菌分别同拟杆菌、乳酸杆菌和梭状芽胞杆菌共同培养时,结果与前述试验结果相同,而同肠球菌和大肠杆菌共同培养时,结果则相反。提示在食物中补充双歧杆菌,可调整宿主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双歧杆菌 肠道菌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