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广义低秩矩阵逼近算法
1
作者 史加荣 米合拉衣·阿地勒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8-243,296,共7页
为了增强广义低秩矩阵逼近(Generalized Low Rank Approximations of Matrices,GLRAM)的鲁棒性与稳定性,提出稳定广义低秩矩阵逼近(Stable GLRAM,SGLRAM)算法。将每个数据矩阵分解为低秩成分、稀疏噪声和稠密高斯噪声之和,并考虑了数据... 为了增强广义低秩矩阵逼近(Generalized Low Rank Approximations of Matrices,GLRAM)的鲁棒性与稳定性,提出稳定广义低秩矩阵逼近(Stable GLRAM,SGLRAM)算法。将每个数据矩阵分解为低秩成分、稀疏噪声和稠密高斯噪声之和,并考虑了数据缺失情形。为了恢复低秩矩阵,建立最小化矩阵l 1范数与Frobenious范数的优化问题,并设计求解它的交替方向乘子法。在合成和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矩阵逼近 矩阵恢复 稳定 鲁棒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缺失成分的矩阵的广义低秩逼近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璐 董秋雷 赵瑞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65-2076,共12页
针对在许多实际应用中数据以矩阵形式而非向量形式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含缺失成分的矩阵低秩逼近问题的广义版本,即如何对一组含缺失成分的矩阵进行低秩逼近.首先构造一个最优化问题来表达原始的广义低秩逼近问题,该最优化问题最小化输... 针对在许多实际应用中数据以矩阵形式而非向量形式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含缺失成分的矩阵低秩逼近问题的广义版本,即如何对一组含缺失成分的矩阵进行低秩逼近.首先构造一个最优化问题来表达原始的广义低秩逼近问题,该最优化问题最小化输入矩阵组中已知成分的总重构误差;然后提出了一种迭代优化算法来求解上述的最优化问题;最后给出详细的算法分析.大量的模拟实验与真实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逼近 缺失成分 重构误差 迭代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秩Hankel矩阵逼近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包兴先 李昌良 刘志慧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7-62,共6页
针对测量结构输出响应信号所受噪声干扰问题,提出利用低秩Hankel矩阵逼近方法对响应信号降噪。该方法利用结构脉冲响应信号构建Hankel矩阵,对其进行奇异值分解后计算奇异值相对变化率确定模型阶次,通过迭代低秩逼近方法获得降噪信号后... 针对测量结构输出响应信号所受噪声干扰问题,提出利用低秩Hankel矩阵逼近方法对响应信号降噪。该方法利用结构脉冲响应信号构建Hankel矩阵,对其进行奇异值分解后计算奇异值相对变化率确定模型阶次,通过迭代低秩逼近方法获得降噪信号后进行模态参数识别。用数值算例研究矩阵维数对降噪效果、计算效率影响,并用悬臂梁模型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 HANKEL矩阵 逼近 降噪 模态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局部自相似性和低秩矩阵逼近的补全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丽 孔旭 孙忠贵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27-3331,共5页
针对传统矩阵补全算法在图像重建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局部自相似性和低秩矩阵逼近(NLLRMA)的补全算法。首先,通过相似性度量找到图像中局部块所对应的非局部相似块,并将相应灰度信息进行向量化,从而构建出非局部相似块矩阵;然后... 针对传统矩阵补全算法在图像重建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局部自相似性和低秩矩阵逼近(NLLRMA)的补全算法。首先,通过相似性度量找到图像中局部块所对应的非局部相似块,并将相应灰度信息进行向量化,从而构建出非局部相似块矩阵;然后,针对所得相似矩阵的低秩性,对其进行低秩补全操作(LRMA);最后,对补全结果进行重新组合,以达到恢复原始图像的目的。在灰度图像以及RGB图像上进行重建实验,结果表明:在经典数据集上,NL-LRMA算法要比原LRMA算法在平均峰值信噪比(PSNR)上高出4~7 dB;同时,新算法在视觉效果与PSNR值方面也明显优于迭代重加权核范数(IRNN)、加权核范数(WNNM)、LRMA等传统算法。总之,所提算法对传统算法在自然图像重建方面的不足进行了有效弥补,从而为图像重建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补全 矩阵逼近 非局部自相似性 图像恢复 块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低秩矩阵分解的分离字典训练及其快速重建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长伦 余沾 +1 位作者 王恒友 何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00-2409,共10页
针对传统压缩感知重建算法存在重建质量偏低、重建时间偏长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离字典训练的快速重建算法.首先选取某类图像作为训练集,建立其广义低秩矩阵分解模型;其次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求解该模型,训练出一组分离字典;最后... 针对传统压缩感知重建算法存在重建质量偏低、重建时间偏长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离字典训练的快速重建算法.首先选取某类图像作为训练集,建立其广义低秩矩阵分解模型;其次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求解该模型,训练出一组分离字典;最后将该分离字典用于图像重建中,通过简单的线性运算实现图像的快速重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相比于传统的重建算法,针对训练集同类图像,具有十分显著的重建性能,对于其他不同类型的图像,依然有不错的重建质量,极大地降低了重建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广义矩阵分解 分离字典训练 快速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低秩逼近的机器视觉检测运动模糊消除方法
6
作者 郭雪梅 吴俊芳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46,共4页
动态成像条件下易出现运动模糊,影响机器视觉检测精度。为了补偿运动模糊检测误差,从图像退化逆转过程分析入手,提取伪逆模糊核广义低秩逼近分解性质,约束深度学习逆卷积解空间,通过额外卷积层减少机器视觉检测实际成像异常因素影响,较... 动态成像条件下易出现运动模糊,影响机器视觉检测精度。为了补偿运动模糊检测误差,从图像退化逆转过程分析入手,提取伪逆模糊核广义低秩逼近分解性质,约束深度学习逆卷积解空间,通过额外卷积层减少机器视觉检测实际成像异常因素影响,较好地抑制振铃效应,进一步优化结果。实验表明:所述方法可以有效消除运动模糊,还原图像潜在细节纹理,在画质、客观指标方面均优于已有方法,可用于动态成像条件下机器视觉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运动模糊 逆卷积 深度学习 广义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秩矩阵填充的推荐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潘伟 胡春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519-4523,共5页
针对已有协同过滤推荐技术中评分矩阵极度稀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秩矩阵填充技术的推荐算法。该算法从贝叶斯框架出发,提出了能够解决低秩矩阵问题的分层高斯先验模型,并将广义近似消息传递算法嵌入到贝叶斯框架,规避了贝叶斯学习过... 针对已有协同过滤推荐技术中评分矩阵极度稀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秩矩阵填充技术的推荐算法。该算法从贝叶斯框架出发,提出了能够解决低秩矩阵问题的分层高斯先验模型,并将广义近似消息传递算法嵌入到贝叶斯框架,规避了贝叶斯学习过程中烦琐的矩阵逆运算,提升了算法运算速度,同时在广义近似消息传递算法中施加阻尼运算以促进收敛。在开放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与相关的矩阵填充推荐算法相比,有效地提高了推荐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过滤 矩阵填充 广义近似消息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先验结合的多尺度低秩去噪方法
8
作者 张莉 韩靖敏 +1 位作者 钱妍 檀结庆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1-502,共12页
内部先验的去噪方法侧重图像的低秩性、稀疏性等先验知识,较少考虑多尺度特性;而基于外部先验的去噪方法充分利用自然图像的先验信息,却难以恰当地估计相似块组的秩.针对这些问题,综合考虑不同尺度间的噪声图像信息以及外部清晰图像的... 内部先验的去噪方法侧重图像的低秩性、稀疏性等先验知识,较少考虑多尺度特性;而基于外部先验的去噪方法充分利用自然图像的先验信息,却难以恰当地估计相似块组的秩.针对这些问题,综合考虑不同尺度间的噪声图像信息以及外部清晰图像的统计分布规律,提出内外先验结合的多尺度低秩去噪方法.在预训练阶段,学习外部自然图像数据集的统计分布规律,获得外部自然图像的先验信息;在分组阶段,采用外部先验信息引导噪声图像分组,构建低秩矩阵;在低秩约束阶段,利用构建的多尺度低秩去噪方法对噪声图像进行重建.在Set5,Set12,Kodak,McMaster等经典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客观评价指标上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如峰值信噪比优于对比方法0.2 dB,并在主观视觉效果上能够保留图像细节和纹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矩阵 多尺度特征 高斯混合模型 广义核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VD的高阶图像低秩近似新方法
9
作者 杨洁 魏平俊 廖亮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3-137,161,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广义奇异值分解的高阶图像低秩近似新方法。在传统矩阵分析的基础上,介绍高阶广义矩阵的生成及定义,得出广义奇异值分解不仅适用于传统的实数矩阵,对高阶广义复数矩阵亦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在高阶图像低秩近似的基础上,提出... 提出一种基于广义奇异值分解的高阶图像低秩近似新方法。在传统矩阵分析的基础上,介绍高阶广义矩阵的生成及定义,得出广义奇异值分解不仅适用于传统的实数矩阵,对高阶广义复数矩阵亦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在高阶图像低秩近似的基础上,提出两种改进方案,一是将传统的实数矩阵扩展成为高阶广义复数矩阵,二是在领域选取时,分析比较指数增长和线性增长方式的近似效果。数值实验验证了高阶广义复数矩阵具有更高的低秩近似效果,指数增长方式与线性增长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广义复数矩阵 广义奇异值分解 高阶图像近似 领域选取 指数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非迭代GLRAM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扬扬 周水生 武亚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50,共7页
利用二维主成分分析算法通过协方差矩阵获得右投影变换矩阵,进一步对其投影特征矩阵降维获得左投影变换矩阵,提出了一种矩阵广义低秩逼近的新的非迭代算法.ORL和AR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研究表明,新的非迭代算法在图像重建和图像识别方面都... 利用二维主成分分析算法通过协方差矩阵获得右投影变换矩阵,进一步对其投影特征矩阵降维获得左投影变换矩阵,提出了一种矩阵广义低秩逼近的新的非迭代算法.ORL和AR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研究表明,新的非迭代算法在图像重建和图像识别方面都取得了和矩阵广义低秩逼近的迭代算法相近的效果,同时节省了大量的训练时间,而较二维主成分分析,新算法以较大的压缩率取得了更好的图像重建效果和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数据降维 矩阵的广义逼近 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交叉逼近技术的边界元法在3维静电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守豹 阮江军 +3 位作者 杜志叶 黄道春 张宇娇 王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0-125,共6页
常规边界元法(boundary element method,BEM)因形成的方程矩阵稠密非对称而难以应用于大规模问题,BEM矩阵的存储限制了BEM的工程应用。该文介绍了递阶矩阵(hierarchical matrix,H-matrix)的基本概念,并引入了一种新颖的H-matrix压缩技术... 常规边界元法(boundary element method,BEM)因形成的方程矩阵稠密非对称而难以应用于大规模问题,BEM矩阵的存储限制了BEM的工程应用。该文介绍了递阶矩阵(hierarchical matrix,H-matrix)的基本概念,并引入了一种新颖的H-matrix压缩技术:自适应交叉逼近(adaptive cross approximation,ACA)。通过对普法BEM的节点根据拓扑结构重新分区和编号,可以将方程矩阵分解为若干具有递阶特性的子矩阵,应用自适应交叉逼近技术将这些子矩阵进行低秩分解可大大降低BEM矩阵对内存的消耗。为了对基于ACA技术的BEM内存消耗和有效性进行验证,建立了三维球形电极模型,通过与普通BEM比较,证实了该文方法可显著减小边界元法的内存使用,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元法 递阶矩阵 分解 自适应交差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增广矩阵束方法稀布优化平面阵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斌 郑美燕 +2 位作者 陈客松 吴宏刚 刘先攀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0-546,共7页
基于增广矩阵束方法(Matrix Enhancement and Matrix Pencil,MEMP),以使用尽可能少的阵元逼近期望的方向图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求解阵元位置和设计激励幅度的新方法.首先对期望平面阵的方向图进行采样得到离散的数据集,再构造增广矩阵,对... 基于增广矩阵束方法(Matrix Enhancement and Matrix Pencil,MEMP),以使用尽可能少的阵元逼近期望的方向图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求解阵元位置和设计激励幅度的新方法.首先对期望平面阵的方向图进行采样得到离散的数据集,再构造增广矩阵,对此增广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确定逼近期望方向图所需的最小阵元数目;基于广义特征值分解求解两组特征值,并根据类基于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Estimating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lInvariance Techniques,ESPRIT)对这两组特值配对;在最小二乘准则下求解稀布面阵的阵元位置和激励.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在稀布平面阵优化问题中的高效性和数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阵列 稀布阵 增广矩阵束方法(MEMP) 奇异值分解(SVD) 逼近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信号表示的非负矩阵分解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古今 王保云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49-1653,共5页
从信号表示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新的非负矩阵分解方法.与传统非负矩阵分解(Y=DX)方法中要求基矩阵D和系数矩阵X均为非负不同,该方法只约束基矩阵元素为非负,这既保持了非负基的良好物理意义,又放宽了信号的组合方式.文中给出了非负基矩... 从信号表示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新的非负矩阵分解方法.与传统非负矩阵分解(Y=DX)方法中要求基矩阵D和系数矩阵X均为非负不同,该方法只约束基矩阵元素为非负,这既保持了非负基的良好物理意义,又放宽了信号的组合方式.文中给出了非负基矩阵D构造算法,设计了相应的迭代算法,并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算法性能通过两个试验来验证,首先构造非负矩阵验证算法的因子分解能力和表示精度,然后在人脸数据库上验证算法在分类中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实验表明,该方法对非负信号的表示精度高,且在人脸图像恢复和人脸识别的实验中均有较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负矩阵分解 字典学习 信号表示 逼近 非负因子抽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GLRAM的掌纹识别改进算法
14
作者 彭晏飞 张彬 林森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10期155-158,共4页
在小样本情况下,传统的2DPCA算法采用的训练样本的平均值不一定就是训练样本分布的中心,而矩阵广义低秩逼近(GLRAM)算法需要多次迭代求解左右投影变换矩阵,复杂度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利用基于样本中间值的2DPCA算法(M2DPCA),通过协方... 在小样本情况下,传统的2DPCA算法采用的训练样本的平均值不一定就是训练样本分布的中心,而矩阵广义低秩逼近(GLRAM)算法需要多次迭代求解左右投影变换矩阵,复杂度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利用基于样本中间值的2DPCA算法(M2DPCA),通过协方差矩阵获得右变换矩阵,进一步对其投影特征矩阵降维获得左投影变换矩阵,提出一种改进的GLRAM算法的掌纹识别方法。在Poly U掌纹库上实验表明:改进的GLRAM算法在节省了大量训练时间的同时,取得了比GLRAM算法更好的重构效果和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纹识别 数据降维 中间值的二维主成分分析(M2DPCA) 矩阵广义逼近(gl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RAM与LDA相结合的人脸识别
15
作者 徐冬冬 陈秀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94-196,220,共4页
提出了一种GLRAM(矩阵的广义低秩逼近)与LDA(线性判别分析)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利用GLRAM方法获得人脸图像的有效特征,然后通过LDA对获得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降维并获得最佳分类特征。这样使得抽取特征的判断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提出了一种GLRAM(矩阵的广义低秩逼近)与LDA(线性判别分析)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利用GLRAM方法获得人脸图像的有效特征,然后通过LDA对获得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降维并获得最佳分类特征。这样使得抽取特征的判断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较高的识别率,效果优于单独运用GLRAM方法和LD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矩阵的广义逼近(glram) 线性判别分析(L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RAM Plus DialPCA图像识别方法
16
作者 侯向阳 顾鸿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78-181,共4页
针对高维数据的特征提取问题,将广义低秩矩阵近似(GLRAM)与对角主成分分析(DialPCA)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特征提取方法 GLRAM Plus DialPCA用于进行图像识别。通过广义低秩矩阵对原始图像进行近似,再做对角化变化,采用二维主成分分析(2DP... 针对高维数据的特征提取问题,将广义低秩矩阵近似(GLRAM)与对角主成分分析(DialPCA)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特征提取方法 GLRAM Plus DialPCA用于进行图像识别。通过广义低秩矩阵对原始图像进行近似,再做对角化变化,采用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提取数据行列之间的相关性特征,并利用最近邻分类器计算图像识别率。基于FERET和ORL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的GLRAM或2DPCA相比,GLRAM Plus DialPCA在姿态、光照和表情变化的情况下识别率更高,特征提取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矩阵近似 对角主成分分析 二维主成分分析 人脸识别 特征抽取 最近邻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径向基函数与稳定边界图像变形算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旭东 张振跃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7-75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径向基函数的图像变形算法 ,该算法克服了基于对称径向基函数算法中由于对称径向基函数的全局性导致的图像边界变形过大的不合理变形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 ,文中算法简单、有效 ,得到的变形图像既具有基于对称径向基...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径向基函数的图像变形算法 ,该算法克服了基于对称径向基函数算法中由于对称径向基函数的全局性导致的图像边界变形过大的不合理变形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 ,文中算法简单、有效 ,得到的变形图像既具有基于对称径向基函数算法所得的变形图像的光滑性 ,又具有良好的局部变形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变形 图像扭曲 径向基函数 奇异值分解 矩阵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信号降噪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
18
作者 包兴先 熊丛博 +1 位作者 李翠琳 田玉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57-162,202,共7页
发展了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号降噪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首先对实测的MIMO脉冲响应数据构建block-Hankel矩阵,然后通过模型阶次指标确定矩阵的秩,进而基于结构矩阵低秩逼近(SLRA)计算得到降噪后的信号,最后通过多参考点复指数法... 发展了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号降噪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首先对实测的MIMO脉冲响应数据构建block-Hankel矩阵,然后通过模型阶次指标确定矩阵的秩,进而基于结构矩阵低秩逼近(SLRA)计算得到降噪后的信号,最后通过多参考点复指数法(PRCE)识别结构的模态参数。数值算例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实测MIMO信号有很好的降噪作用,识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模型阶次 逼近 block-Hankel矩阵 模态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核范数降维在图像去噪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徐群和 谢德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6-211,共6页
针对核范数降维去噪方法对强噪声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鲁棒核范数降维的去噪方法。该方法在核范数最小化的思想下构建图像降维的代价函数,并在代价函数中增加噪声的L1范数作为其正规化项,用以改善降维时噪声对降维的影响,提高降... 针对核范数降维去噪方法对强噪声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鲁棒核范数降维的去噪方法。该方法在核范数最小化的思想下构建图像降维的代价函数,并在代价函数中增加噪声的L1范数作为其正规化项,用以改善降维时噪声对降维的影响,提高降维的鲁棒性,通过最小化代价函数,从高维的噪声图像中迭代求解出低秩的图像,以达到去噪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核范数降维方法和三维块匹配(BM3D)方法相比,该方法能获得更好的去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维 核范数 代价函数 矩阵逼近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子空间的人脸美感分析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红帅 朱振峰 赵耀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子空间技术是一种有效的人脸美感本征描述方法。为了克服单一子空间在人脸图像美感描述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与广义矩阵低秩逼近(Generalized low rank approximation matrix,GLRAM)双子空间的自动人脸美感分析方... 子空间技术是一种有效的人脸美感本征描述方法。为了克服单一子空间在人脸图像美感描述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与广义矩阵低秩逼近(Generalized low rank approximation matrix,GLRAM)双子空间的自动人脸美感分析方法。通过组合PCA和GLRAM子空间获取人脸美感特性的全局及局部本征描述,并利用高斯场模型(Gaussian field model,GF)构造组合子空间的内在几何结构关系。实验选用了一个光照、背景、表情、年龄和种族等变化比较显著的数据库,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双子空间算法优于基于单一子空间的人脸美感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美感分析 子空间分析 广义矩阵逼近 主成分分析 高斯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