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矩形顶管隧道F承插型接头等效刚度理论研究
1
作者 许有俊 张正曦 +2 位作者 张朝 刘天宇 张旭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515,共10页
等效刚度是计算隧道纵向变形的重要参数,为探究等效刚度对矩形顶管隧道的影响,以呼和浩特市海亮广场矩形顶管隧道为设计参照,采用纵向变形等效原则,结合Timoshenko梁截面剪切系数,建立了矩形顶管隧道接头等效刚度解析解,以室内试验为验... 等效刚度是计算隧道纵向变形的重要参数,为探究等效刚度对矩形顶管隧道的影响,以呼和浩特市海亮广场矩形顶管隧道为设计参照,采用纵向变形等效原则,结合Timoshenko梁截面剪切系数,建立了矩形顶管隧道接头等效刚度解析解,以室内试验为验证,探究了等效刚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标明:(1)剪切作用下接头剪切刚度主要分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破坏阶段。(2)等效刚度理论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数据基本相同,验证了解析解的合理性。(3)减小管节宽度的同时增加管节高度可以有效增加接头等效刚度;截面尺寸对等效抗剪刚度影响较小,管节设计应将弯曲变形作为重点研究;钢套环与等效刚度成正比,与提升率呈反比,建议钢套环厚度取值13~1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隧道 等效刚度 接头变形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管-土/泥浆接触状态的浅埋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甘淑清 彭立敏 +2 位作者 雷明锋 朱立成 唐志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78-1186,共9页
研究分析顶管-土体/泥浆的接触状态,进而结合全土柱地层压力理论和摩擦学理论,建立考虑管-土/泥浆接触状态的浅埋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摩阻力计算方法,并开展工程实例验证与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考虑管-土/泥浆接触状态的矩形... 研究分析顶管-土体/泥浆的接触状态,进而结合全土柱地层压力理论和摩擦学理论,建立考虑管-土/泥浆接触状态的浅埋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摩阻力计算方法,并开展工程实例验证与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考虑管-土/泥浆接触状态的矩形顶管隧道摩擦力计算方法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该方法具有可靠性,可用于指导实际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受顶管姿态、泥浆套质量影响,顶管管壁接触存在完全管-泥浆、完全管-土和管-土/泥浆共存3种接触状态,在实际施工中,以管-土/泥浆共存接触状态为主;顶管顶进初期,受端头井地层加固及泥浆套形成质量等因素影响,界面接触模式应按管-土接触考虑,管壁摩阻力大;在富水地层中,泥浆套质量受地下水渗流作用影响显著,泥浆易稀释、流失,减阻效应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矩形顶管隧道 大断面 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顶管隧道接头橡胶圈防水安全限值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许有俊 裴学军 +2 位作者 董文秀 黄正东 康佳旺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8-397,共10页
为研究矩形顶管隧道接头橡胶圈的受力特性和密封性,利用接头细部尺寸关系表达式,计算接头在发生防水失效时的临界状态值,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接头安装模型,定量改变接头安装间隙和管节偏转角,将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 为研究矩形顶管隧道接头橡胶圈的受力特性和密封性,利用接头细部尺寸关系表达式,计算接头在发生防水失效时的临界状态值,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接头安装模型,定量改变接头安装间隙和管节偏转角,将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橡胶圈安装力随安装距离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大到峰值,后减小到定值,且安装间隙的大小对安装力影响显著;2)橡胶圈压缩高度在8~14 mm时接头防水效果良好,当橡胶圈压缩高度小于8 mm或大于14 mm时,橡胶圈分别因接触压力不足0.3 MPa或过度压缩而不满足规范要求;3)管节发生偏转时,最大允许的偏转角为0.02 rad,当偏转角进一步增大,依次发生因接触压力不足引起的渗漏水破坏、钢套环与插口管节接触破坏、钢套环与橡胶圈的脱离破坏以及橡胶圈过度压缩导致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隧道 接头橡胶圈 有限元 安装间隙 管节偏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顶管隧道群施工对后背土体扰动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宁 高毅 +1 位作者 于少辉 李洋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3-420,共8页
为更准确地计算矩形顶管隧道施工所需顶推力,揭示小间距顶管隧道群施工中后背土体在顶推力多次叠加作用扰动后的变化情况。首先,基于现有顶管顶推力相关计算公式推导出适用于矩形顶管的顶推力计算公式。然后,整理分析某顶管隧道群工程... 为更准确地计算矩形顶管隧道施工所需顶推力,揭示小间距顶管隧道群施工中后背土体在顶推力多次叠加作用扰动后的变化情况。首先,基于现有顶管顶推力相关计算公式推导出适用于矩形顶管的顶推力计算公式。然后,整理分析某顶管隧道群工程施工中后背土体水平位移、土压力实测数据,论证矩形顶管顶推力计算公式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得到后背土体受顶推力作用产生的水平位移是以隧道中心处为最大值的弓形分布、土体在顶推力二次作用下会产生更为显著的变化且存在残余应力现象等结论。最后,采用统计方法对顶推压力与后背土体水平位移、土压力之间的数据进行处理,取得后背土在顶推压力作用下产生水平位移与土压力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隧道 后背土体 理论计算 实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富水地层特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掘进参数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发民 孟庆军 +3 位作者 张浩 刘常利 杨振兴 张兵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6-326,共11页
为保障特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在浅覆土、小净距下的安全高效掘进,依托世界上首个直径15 m级3车道矩形顶管隧道工程,对顶管多刀盘开挖系统、减摩注浆系统、三螺机出渣系统进行针对性优化设计。通过对顶管主要掘进参数及地层沉降监测结果... 为保障特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在浅覆土、小净距下的安全高效掘进,依托世界上首个直径15 m级3车道矩形顶管隧道工程,对顶管多刀盘开挖系统、减摩注浆系统、三螺机出渣系统进行针对性优化设计。通过对顶管主要掘进参数及地层沉降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本工程采用的减阻措施有效降低了管节受到的地层摩擦阻力,实际总推力为理论值的40%左右;2)刀盘直径和安装高度对刀盘转矩影响较大,多数刀盘转矩均值小于额定转矩的一半,说明刀盘额定转矩有较大的优化空间;3)顶管掘进过程中盾壳受到较大的地层挤压力,土舱内渣土压力也显著大于地层侧向土压力,停机后上述压力均有较大幅度降低;4)顶管掘进后地表横向沉降槽呈“盆”状,隧道两侧0.5倍开挖宽度内的地层沉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 多刀盘开挖系统 减摩注浆系统 三螺机出渣系统 掘进参数 推力 刀盘转矩 地层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拱效应的粉土地层矩形顶管隧道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
6
作者 胡达 黄俊杰 +4 位作者 向薛娟 黎永索 倪芃芃 杨仙 梁小强 《工程地质学报》 2025年第4期1566-1578,共13页
矩形顶管隧道施工过程中,管体周围土体的变形和应力传递是影响周围土压力的重要因素,而土拱效应与土体应力传递机理密切相关。为实现对粉土地层中矩形顶管顶进力的精准预测,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土拱效应的矩形顶管隧道摩阻力计算方法。首... 矩形顶管隧道施工过程中,管体周围土体的变形和应力传递是影响周围土压力的重要因素,而土拱效应与土体应力传递机理密切相关。为实现对粉土地层中矩形顶管顶进力的精准预测,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土拱效应的矩形顶管隧道摩阻力计算方法。首先,构建了完全和不完全土拱效应下的矩形顶管隧道土体应力传递模型,将其划分为外部稳定区、弹性拱和内部松散体3部分进行独立分析。其次,基于弹性拱局部区域应力传递规律,将存在应力传递的弹性拱区域定义为有效弹性拱区域,提出完全和不完全土拱效应下的摩阻力计算方法。最后,通过3个典型工程案例分析验证,发现在粉土和粉砂地层中,本研究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相关性系数(R^(2))分别为(0.4136,0.97)、(1.2102,0.84)和(0.6893,0.94),在准确性和适应性方面均优于其他方法,可为矩形顶管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拱效应 矩形顶管隧道 摩阻力 应力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vertical load on deep rectangular jacked pipe considering tunnelling-induced ground loss
7
作者 LI Jian-ye FANG Qian +4 位作者 LIU Xiang WANG Gan HUANG Jun DU Jian-ming ZHANG Zi-y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5期1855-1872,共18页
Determining earth pressure on jacked pipes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lining safety and calculating jacking force,especially for deep-buried pipes.To better reflect the soil arching effect resulting from the excavation... Determining earth pressure on jacked pipes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lining safety and calculating jacking force,especially for deep-buried pipes.To better reflect the soil arching effect resulting from the excavation of rectangular jacked pip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arth pressure on jacked pipes,we present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predicting the vertical earth pressure on deep-buried rectangular pipe jacking tunnels,incorporating the tunnelling-induced ground loss distribution.Our proposed analytical model consists of the upper multi-layer parabolic soil arch and the lower friction arch.The key parameters(i.e.,width and height of friction arch B and height of parabolic soil arch H 1)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research,and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K l is derived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ncipal stress rotation angle.With consideration for the transition effect of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abolic arch zone,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soil load transfer is derived.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our analytical solution are compared with test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nalytical solution.Finally,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soil pressure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tangular pipe jacking tunnel vertical load multi-layer parabolic soil arch model soil ar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