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壳分层和地壳厚度对汶川地震同震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谈洪波 申重阳 玄松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5,共7页
基于有限矩形位错理论及USGS地震波反演的断层模型,结合研究区地壳-上地幔平均波速分层结构,构建均匀地壳模型,利用PSGRN/PSCMP软件模拟计算地壳分层和地壳厚度对汶川地震同震形变和重力变化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地壳分层和地壳厚度对... 基于有限矩形位错理论及USGS地震波反演的断层模型,结合研究区地壳-上地幔平均波速分层结构,构建均匀地壳模型,利用PSGRN/PSCMP软件模拟计算地壳分层和地壳厚度对汶川地震同震形变和重力变化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地壳分层和地壳厚度对同震效应的影响与断层产状和计算点与断层相对位置有关;两模型模拟结果差异分布形式与同震效应分布类似;其差异百分比分布明显受同震效应零线制约,远离零线为正,对于地壳分层,其影响在10%~20%之间,而负影响以及正影响超过30%的则集中出现在零线附近;地壳分层对地表经向位移、纬向位移、垂直位移和重力变化的平均影响分别为18.4%、18.0%、15.8%和16.2%;地壳厚度为40km时,其对汶川同震经向位移、纬向位移、垂直位移和重力变化的平均影响分别为4.6%、5.3%、3.8%和3.8%;壳厚度为70km时,其平均影响分别为3.5%、4.6%、3.0%和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同震效应 地壳分层 地壳厚度 有限矩形位错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乐—南澳断裂带的最小二乘反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啸龙 杨志强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49-152,共4页
长乐—南澳断裂带为现今福建省陆域分布的一条重要的深大断裂带。第四纪以来,该断裂地震活动性又趋于频繁。该断裂与北西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即是海西城市群建设发展的重要地质依托,又是断裂活动的应力闭锁带。本文根据分布于福建省内的一... 长乐—南澳断裂带为现今福建省陆域分布的一条重要的深大断裂带。第四纪以来,该断裂地震活动性又趋于频繁。该断裂与北西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即是海西城市群建设发展的重要地质依托,又是断裂活动的应力闭锁带。本文根据分布于福建省内的一组高精度GPS观测速率场,采用矩形位错理论模型最小二乘反演计算了长乐—南澳断裂带各段的三维滑动特征。研究认为,长乐—南澳断裂带的三维活动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特征,并且这种差异性活动自身具有南强北弱、东强西弱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乐—南澳断裂带 矩形位错理论 最小二乘 三维滑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