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商业创新中的知识连接
1
作者 秦佳良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33,共4页
整合国际商业和经济地理学的见解,提出了国际商业研究中关于空间分散但相互关联的创新过程——知识连接。这是以可移动(跨国企业,人)和不可动(地点)因素相互作用的全球价值链为前提。建议的研究视角认识到,区位是越来越细分的活动,其性... 整合国际商业和经济地理学的见解,提出了国际商业研究中关于空间分散但相互关联的创新过程——知识连接。这是以可移动(跨国企业,人)和不可动(地点)因素相互作用的全球价值链为前提。建议的研究视角认识到,区位是越来越细分的活动,其性质和组成由跨国企业驱动的创新过程不断改变。随着今天的专业化活动成为未来标准化的活动,全球价值创造的分配依赖于国际知识连接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知识连接 经济地理 全球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知识源连接、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志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9-65,共7页
构建了"知识连接—知识交互—创新绩效"概念模型,采取问卷调查法研究外部知识源连接、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1知识连接多样性与知识连接深度对渐进性创新绩效、突破性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知识连... 构建了"知识连接—知识交互—创新绩效"概念模型,采取问卷调查法研究外部知识源连接、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1知识连接多样性与知识连接深度对渐进性创新绩效、突破性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知识连接多样性对两类创新绩效的影响均高于知识连接深度;2内向型创新、外向型创新对于企业获取渐进性创新绩效及突破性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3企业通过内向型创新能够将知识连接多样性、知识连接深度的价值转化为渐进性创新绩效及突破性创新绩效,而通过外向型创新能够将知识连接多样性、知识连接深度的价值转化为突破性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知识连接 开放式创新 企业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式建构:知识建构研究的新取向 被引量:11
3
作者 万海鹏 余胜泉 王琦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18,24,共8页
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对学习和认知的革新,学习的关键除了要构建知识并促进学习者的认知行为,在此过程中建立一个能够联通各个知识节点的社会知识网络也变得日益重要。不同于以往知识建构所秉持的行为交互层次、个体知识内化与外化水平... 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对学习和认知的革新,学习的关键除了要构建知识并促进学习者的认知行为,在此过程中建立一个能够联通各个知识节点的社会知识网络也变得日益重要。不同于以往知识建构所秉持的行为交互层次、个体知识内化与外化水平以及社区整体知识增长的角度,研究从后现代知识观和联通主义学习观的视角出发,设计了以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为双核驱动的连接式知识建构模型。该模型强调知识建构过程中知识具有的情境性、进化性和社会性等特点,以社会知识网络为建构载体,关注知识建构活动中建立的知识与知识、人与知识、人与人之间的可视化连接。随后,基于学习元知识社区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以期为知识建构领域的研究者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知识建构 知识网络 社会网络 社会知识网络 学习元知识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离散性的团队知识整合途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可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64-171,共8页
通过梳理知识整合定义,将知识整合的原因归纳为知识离散性,并从知识分工、知识特性及其与知识主体认知能力的关系出发,把知识离散性根源归纳为空间离散和认知离散。在此基础上,以知识特性(离散知识—结构性知识)为横轴,以知识主体(个体... 通过梳理知识整合定义,将知识整合的原因归纳为知识离散性,并从知识分工、知识特性及其与知识主体认知能力的关系出发,把知识离散性根源归纳为空间离散和认知离散。在此基础上,以知识特性(离散知识—结构性知识)为横轴,以知识主体(个体—团队)为纵轴,构建了一个二维的团队知识整合途径模型,并基于空间离散和认知离散提出了人际互动和知识连接两条团队知识整合途径。然后,应用这两条知识整合途径分析了一个团队知识整合案例。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其理论意义在于区分了知识离散性的两大根源并提出了两条相应的知识整合途径,其现实意义是为团队知识整合过程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离散性 团队知识 知识整合 知识连接 人际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主义知识观要义阐释——网络时代知识变革的视角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菊 王运武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6,共8页
关联主义(Connectivism)网络学习理论呈现的知识观充分体现了人们现时所处环境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能够促进传统知识观向现代知识观变革发展。文章以文献研究法为主,着重阐明了软知识和连接性知识,借由西门思对知识内在构成上的认识转变&q... 关联主义(Connectivism)网络学习理论呈现的知识观充分体现了人们现时所处环境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能够促进传统知识观向现代知识观变革发展。文章以文献研究法为主,着重阐明了软知识和连接性知识,借由西门思对知识内在构成上的认识转变"知识是一种组织而非结构",将关联主义与建构主义知识观进行了比较,论述了自组织概念及知识网络的自组织发展演化机制,描述了知识的其他特性。对关联主义及其知识观进行了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主义 知识 连接知识 建构主义 MOOC 系统科学 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研发网络中研发单元的角色演变——以华为公司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汤勇力 周小林 胡欣悦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16,47,共8页
采用1999—2015年华为公司PCT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分阶段的跨国研发网络模型,考察研发单元在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并着重探究守门人角色的演变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华为公司跨国研发网络内的研发单元各自扮演着不同角色,但... 采用1999—2015年华为公司PCT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分阶段的跨国研发网络模型,考察研发单元在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并着重探究守门人角色的演变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华为公司跨国研发网络内的研发单元各自扮演着不同角色,但尚未明显地涌现外部导向型研发单元;除不活跃研发单元外,守门人与内部导向型研发单元构成了跨国研发网络中的主体;研发单元守门人角色的形成主要遵循“不活跃单元-内部导向型-守门人”的路径。通过识别华为公司跨国研发网络中研发单元角色的演变路径,可为企业在研发国际化实践中制定知识获取策略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研发网络 知识连接 网络角色 守门人 华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课堂教学“七点”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钱习国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 课堂教学 知识连接 情感教育 能力启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