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知识转换模型的科学写作探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高潇怡
吕雅洁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9-145,共7页
-
基金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基于话语分析的科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CDAA2020044)。
-
文摘
科学写作是将学生的科学理解和科学思维过程具体化为外在表征的过程,对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重要价值。知识转换模型作为解释学生科学写作心理过程的理论框架,有效揭示了写作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与知识陈述模型相比,基于知识转换模型的科学写作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生成与建构新知识,凸显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理解。基于知识转换模型的科学写作需要教师明确科学写作目的,以合作者身份参与学生写作;引导学生设定科学写作目标,形成任务的心理表征;指导学生在科学写作的体裁与功能之间建立联系,激活问题空间;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作品读者,推动知识转换的进程;重视对学生科学写作过程的评价。
-
关键词
科学写作
知识转换模型
知识陈述模型
-
Keywords
scientific writing
knowledge transforming model
knowledge telling model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科学教学中的反思性写作:特征、功能与应用策略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高潇怡
吕雅洁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出处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51,共9页
-
基金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基于话语分析的科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课题批准号:CDAA2020044)的研究成果。
-
文摘
科学写作是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理解、推进学生元认知过程并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反思性写作作为一种较为前沿的科学教学辅助方式,旨在通过教学前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建构对学习材料的主动理解和对理解过程的自主监控并高质量地集中呈现学生的思维历程。反思性写作能够降低学生思维过程显性化的难度,促进学生对关键概念的理解、建立相关概念间的联系,促进学生不断推进视域融合,并能够将学生写作的心理路径导向知识转换模型。科学教学中实施反思性写作具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应用路径与策略,科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标记出作品涉及的科学概念和遇到的问题,尝试建立概念间的联系并解决问题,对照评价标准监控自己的写作内容与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反思性写作。
-
关键词
科学写作
反思性写作
知识转换模型
-
Keywords
science writing
reflective writing
knowledge transforming model
-
分类号
G6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