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务知识获取模式对服务创新绩效影响研究——以服务型制造企业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蒋楠 赵嵩正 吴楠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7-70,共4页
为获取外部服务知识,服务型制造企业经常使用不同的服务知识获取模式以满足客户需求和适应外部环境。不同服务知识获取模式会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产生不同影响,该过程受到企业信息处理能力的调控。通过相关文献梳理,给出3种服务知识获取... 为获取外部服务知识,服务型制造企业经常使用不同的服务知识获取模式以满足客户需求和适应外部环境。不同服务知识获取模式会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产生不同影响,该过程受到企业信息处理能力的调控。通过相关文献梳理,给出3种服务知识获取模式:共同解决问题、服务技术购买和外部信息获取。提出变量间理论命题,以信息处理能力为调节变量,建立服务知识获取模式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影响模型,并给出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能够为我国服务型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制造 服务知识获取模式 服务创新绩效 信息处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能力、外部知识获取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德豪润达与珠江钢琴的纵向比较案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罗顺均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2-136,共15页
通过两家制造业企业的纵向比较案例分析,本文试图分析中国企业在不同技术发展阶段应该如何选择与其吸收能力相匹配的外部知识获取模式,并在两者互动中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从而实现能力追赶.研究发现:在企业选择外部知识获取模式过程中,企... 通过两家制造业企业的纵向比较案例分析,本文试图分析中国企业在不同技术发展阶段应该如何选择与其吸收能力相匹配的外部知识获取模式,并在两者互动中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从而实现能力追赶.研究发现:在企业选择外部知识获取模式过程中,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演化(识别与获取能力—理解与消化能力—转化和应用能力)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两者动态匹配机制为"识别与获取能力—企业并购"、"理解与消化能力—企业合作"、"转化和应用能力—引进专家";企业外部知识获取能够明显提升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而后者又会影响企业下阶段知识获取模式的选择;选择与企业吸收能力相匹配的外部知识获取模式,可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本文研究结论对于理解中国企业通过外部知识提升自身创新绩效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能力 外部知识获取模式 企业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获取模式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锦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9-152,共4页
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知识是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针对当前知识获取模式研究的不足,从理论上提出了分析知识获取模式的框架,并对各种知识获取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 知识获取模式 分析框架 优势与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视角的高科技集群企业知识获取模式转变研究
4
作者 曹文杰 陈耸 邝光明 《企业活力》 2010年第6期5-7,共3页
知识是高科技集群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高科技集群企业要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充足的知识获取。首先总结集群学习的知识获取模式并分析其弊端。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网络理论分析跨集群学习模式的知识获取路径。最后通过跨集群学习的成... 知识是高科技集群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高科技集群企业要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充足的知识获取。首先总结集群学习的知识获取模式并分析其弊端。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网络理论分析跨集群学习模式的知识获取路径。最后通过跨集群学习的成功案例,论证集群学习的知识获取模式向跨集群学习的知识获取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科技集群 知识获取模式 集群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S环境下企业客户知识获取模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怀芹 刘友华 《现代情报》 CSSCI 2011年第6期21-24,共4页
SNS为企业获取客户知识提供了有效信息源,挖掘SNS环境下的客户知识对于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了客户知识获取和SNS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SNS环境下企业客户知识获取模式。该模式丰富了客户知识获取来源、知识挖... SNS为企业获取客户知识提供了有效信息源,挖掘SNS环境下的客户知识对于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了客户知识获取和SNS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SNS环境下企业客户知识获取模式。该模式丰富了客户知识获取来源、知识挖掘方法和知识获取结果,并指出了SNS对企业客户知识应用有扩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户知识 知识获取模式 SNS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属性对大型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5
6
作者 谢昕琰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6-84,共9页
通过对相关理论方法和文献进行系统分析,运用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深入剖析组织属性对大型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机理,引入知识探索和知识利用两种知识获取模式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属性-知识获取-突破性创新”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 通过对相关理论方法和文献进行系统分析,运用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深入剖析组织属性对大型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机理,引入知识探索和知识利用两种知识获取模式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属性-知识获取-突破性创新”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长三角区域突破性创新活跃的大型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探索负相关,与突破性创新负相关;柔性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探索正相关,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知识探索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在组织属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控制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利用正相关。在中国情境下,柔性导向下的风险承担和组织冗余对知识利用的影响作用不显著,知识利用对组织属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属性 突破性创新 知识获取模式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