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流大学建设中知识生产创新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明 宋妍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28,共7页
知识生产创新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所在。中国现代大学属于“后发外生型”,在与西方大学对话和交融中,知识生产模式从传统“庙堂型”经历了“实验室型”、“企业型”和“多主体协同型”的变革。中国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形成了独特特征:知... 知识生产创新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所在。中国现代大学属于“后发外生型”,在与西方大学对话和交融中,知识生产模式从传统“庙堂型”经历了“实验室型”、“企业型”和“多主体协同型”的变革。中国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形成了独特特征:知识生产嫁接其他国家理念和制度安排的同时,有效解决了文化基因不相匹配的问题,在管理体制、动力系统和内部结构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大学不再是高深知识生产的垄断者,而是与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等知识生产创新主体共同形成了一个“权力场域”;大学知识生产更多受行政、市场等外在激励和规范影响,缺少西方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核心价值观做支撑。优化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知识生产创新的路径,需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胸襟准确定位,主动构建起具有分层次的、多样化的中国大学体系;与其他知识生产主体开展实质性合作,形成互补嵌入式关系;兼容并包,避免行政权力和市场力量对学术自由过度干预,坚持“立地”发展,为建立本土化学术体系和自信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大学建设 治理权力 公民社会 知识生产创新 学术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学科建设中的知识生产创新路径优化——基于知识生成论视角 被引量:25
2
作者 田贤鹏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3,共7页
一流学科建设受到内外因等多重复杂逻辑变量的综合影响。遵循不同逻辑,推进的方法手段往往有所不同。基于"三角协调模型"理解框架,通过主体间逻辑关系分析和知识生成论剖析,认为高校是以知识为联结中心的关系场域,促进知识生... 一流学科建设受到内外因等多重复杂逻辑变量的综合影响。遵循不同逻辑,推进的方法手段往往有所不同。基于"三角协调模型"理解框架,通过主体间逻辑关系分析和知识生成论剖析,认为高校是以知识为联结中心的关系场域,促进知识生产创新是一流学科建设之根本所在。而带有行政管理主义和市场需求主义特征的"工程化"与"硬指标"手段及其深层的"GDP主义"绩效观是造成一流学科建设与知识生产创新内在关系断裂的突出表征。推进一流学科建设需以知识生产创新为根本指向,警惕其沦为以资源争夺为中心的权力和市场游戏,以降低表面看似繁荣但却没有实质性知识增长的泡沫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创新 一流学科 市场需求 行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造国家意识: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知识生产模式创新 被引量:3
3
作者 丁建洋 李志峰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7,共9页
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是我国追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知识生产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职能,知识生产模式创新是新型研究型大学本体建构的关键指向。新型研究型大学知识生产的本质追求是超越国家科学竞争效应中的跟... 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是我国追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知识生产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职能,知识生产模式创新是新型研究型大学本体建构的关键指向。新型研究型大学知识生产的本质追求是超越国家科学竞争效应中的跟跑状态与依赖现象,这就需要新型研究型大学把国家意识作为知识生产的精神特质与价值纲领,探索以国家意识为逻辑起点和以知识生产内外部要素反映国家意识中高阶层位价值追求的知识生产新模式,通过知识生产模式创新实现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本体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研究型大学 知识生产模式创新 国家意识 要素体系 共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