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中语文抽象知识形象渗透的途径
1
作者 成新江 《青海教育》 2013年第9期28-28,共1页
就语文教学而言,在小学阶段,教师大多是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小学生也习惯于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阶段,基本要求以抽象思维为主,各种文体知识、语法知识等在阅读教学中依次登场。如果有学生一开始就感到不适应,产生畏惧心理,... 就语文教学而言,在小学阶段,教师大多是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小学生也习惯于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阶段,基本要求以抽象思维为主,各种文体知识、语法知识等在阅读教学中依次登场。如果有学生一开始就感到不适应,产生畏惧心理,失去信心,久而久之,自然就落伍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思维 知识形象 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 小学阶段 教学方法 形象直观 形象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小说色彩与知识分子形象 被引量:10
2
作者 金玲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0-33,48,共5页
关键词 鲁迅小说 知识分子形象 色彩 呐喊 悲凉 绝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忏悔到辩护 从超越到堕落——张贤亮的知识分子形象追踪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迎平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2期66-71,共6页
张贤亮小说中的自叙型知识分子形象存在着明晰发展轨迹,由最初的在苦难中忏悔,企图超越苦难,超越自身,最终成了对变形与堕落的辩护。
关键词 张贤亮 小说 知识分子形象 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规训中“成长”——建国后十七年长篇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任晓楠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2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知识分子形象 建国后十七年 叙事策略 长篇小说 “成长” 小资产阶级 规训 无产阶级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年代“爱情理想”书写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构建和演变
5
作者 邓渊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0期86-87,共2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给文学带来了又一次繁荣,其中"爱情理想"的书写就是这一转型时期重要的书写类型。本文主要通过文本解读,分析在80年代"爱情理想"书写中知识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给文学带来了又一次繁荣,其中"爱情理想"的书写就是这一转型时期重要的书写类型。本文主要通过文本解读,分析在80年代"爱情理想"书写中知识分子形象背后的文化和精神的演变轨迹,由此从整体上来把握文学原型的共性及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年代 爱情理想 知识分子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慷慨悲歌与精英批判——论丁玲解放区小说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6
作者 朱丹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6期60-61,共2页
丁玲到解放区后,作品对知识分子形象塑造减少,仅在小说《入伍》、《在医院中》和《太阳照在桑千河上》几部作品中出现少量知识分子形象为主要人物。虽然人物少,但这些人物塑造的视角却是较为复杂的,其中有文化先驱者与懵昧大众的冲突而... 丁玲到解放区后,作品对知识分子形象塑造减少,仅在小说《入伍》、《在医院中》和《太阳照在桑千河上》几部作品中出现少量知识分子形象为主要人物。虽然人物少,但这些人物塑造的视角却是较为复杂的,其中有文化先驱者与懵昧大众的冲突而生出的慷慨悲歌,也有从大众视角对知识分子精英意识的批判,而最终主宰作家视角的是政治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解放区小说 知识分子形象 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远的寻求:一代人的精神历程——兼谈知识女性形象的形而上趋势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志红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1-19,共9页
从刘索拉谈起 1985年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作者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一篇奇怪的小说。它在叙述方式上的陌生,语言上的不羁,内容上的怪诞,使人感觉到就象是在一首演奏的十分流畅和谐的协奏曲中突然加进了一组强烈而又刺耳的怪音,几乎... 从刘索拉谈起 1985年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作者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一篇奇怪的小说。它在叙述方式上的陌生,语言上的不羁,内容上的怪诞,使人感觉到就象是在一首演奏的十分流畅和谐的协奏曲中突然加进了一组强烈而又刺耳的怪音,几乎让所有的人都猝不及防,目瞪口呆。它就是《你别无选择》。作者是当时刚三十岁的女作家刘索拉。在最初的震惊和沉默之后,读者和评论界都迅速接受和认可了刘索拉和她的作品。人们发现,在这位年青的女性那里,竟那么准确地体验和传达了一代人乃至一个民族的心态和情绪,将人们的视线从喧嚣地外部世界一下拉回到人的内心,将人们在一个确定的历史时代所郁结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女性形象 精神历程 外部世界 形而上 当代小说 精神状态 西方现代派文学 精神痛苦 情绪 哲学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呐喊》《彷徨》中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富仁 《鲁迅研究动态》 1985年第6期10-13,23,共5页
这里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仅指《呐喊》和《彷徨》中的封建思想卫道者的形象,孔乙己、陈士成这类受害者的悲剧主义公不在此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就其思想本质而言是同地主阶级统治者相同的,但他们之间也有差别。象鲁四老爷这类地主阶级... 这里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仅指《呐喊》和《彷徨》中的封建思想卫道者的形象,孔乙己、陈士成这类受害者的悲剧主义公不在此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就其思想本质而言是同地主阶级统治者相同的,但他们之间也有差别。象鲁四老爷这类地主阶级统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主阶级 《呐喊》 知识分子形象 统治者 鲁四老爷 陈士成 《彷徨》 封建思想 孔乙己 悲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女作家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敏 《中国文学研究》 1990年第1期80-86,105,共8页
五四时期,无数进步先驱者的奋斗和近现代文明对封建传统的冲击,使有一定经济后盾的青年女性有机会接受新教育。这些尚未被封建制度扼杀、未被封建道德完全固定成型的青年女子被轰轰烈烈的五四启蒙思想、妇女解放思想猛烈地震荡着。中国... 五四时期,无数进步先驱者的奋斗和近现代文明对封建传统的冲击,使有一定经济后盾的青年女性有机会接受新教育。这些尚未被封建制度扼杀、未被封建道德完全固定成型的青年女子被轰轰烈烈的五四启蒙思想、妇女解放思想猛烈地震荡着。中国女性的心扉被禁锢封闭了几千年之久,现在终于透进了充满生命力的新曙光; 被压抑扭曲了几千年的心灵,现在终于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女性形象 石评梅 现代女作家 新女性 传统女性 四新 莎菲 爱情 个性解放 陆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郁达夫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10
作者 刘芳 《船山学刊》 2006年第2期120-122,共3页
郁达夫小说中的知识分子是一群“迷羊”,他们的性格特点是迷、弱、善。郁达夫之所以选用“迷羊”视点,是其本人性格和时代、社会造成的。这种“迷羊”形象具有独特的意义,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 知识分子形象 郁达夫小说 解读 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迅小说中的过渡型知识分子形象(上) 被引量:2
11
作者 威廉.赖尔 李德 《鲁迅研究动态》 1988年第4期54-59,共6页
威廉·赖尔在《鲁迅的现实观》一书中,把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分为三种类型:传统的、过渡型的和现代的。区别的标准主要根据他们所受的教育:传统的知识分子受的是四书五经的教育,他们是为科举考试培养的人才;过渡型知识分子受... 威廉·赖尔在《鲁迅的现实观》一书中,把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分为三种类型:传统的、过渡型的和现代的。区别的标准主要根据他们所受的教育:传统的知识分子受的是四书五经的教育,他们是为科举考试培养的人才;过渡型知识分子受的是中西结合的“学堂”教育,他们在传统的科举考试的训练的基础上接受了一些现代知识;而现代的知识分子接受的是公众的“学校”教育,他们轻视传统,主要致力于现代知识的学习与传播。每一种知识分子都有和自己关联的特定的时代;传统知识分子是满清王朝的产物,过渡型知识分子是清末至共和政府建立这段时期的产物,而现代知识分子则是共和时代的产物。本文编译自《鲁迅的现实观》中的第10章。文章在翻译的过程中,得到过赖尔先生的指教,谨在此表示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过渡型 知识分子形象 传统知识分子 叙述者 共和时代 教育 科举考试 现实观 现代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亡者与守夜人:电影《脚注》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12
作者 谢颖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49,共3页
电影《脚注》被提名为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多少有点让人诧异,毕竟《脚注》选材不同于一般的电影。影片讲述的是犹太知识分子的学术和家庭生活。这一方面让人诧异这种专业类的选材到底能够阐发什么样的故事,另一方面又让人期待,
关键词 最佳外语片 知识分子形象 守夜人 专业类 商业大片 人物形象 塔木德 学术奖 古典派 厄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幕上的知识分子形象”座谈会在宁召开
13
作者 龙海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0-10,共1页
由南京市电影爱好者俱乐部与南京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银幕上的知识分子形象”座谈会日前在宁召开。大家对目前银幕上出现的知识分子形象普遍地感到不满足,认为电影所提供的来自知识分子的信息实在是微薄了。在这次座谈会上,着重对新时... 由南京市电影爱好者俱乐部与南京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银幕上的知识分子形象”座谈会日前在宁召开。大家对目前银幕上出现的知识分子形象普遍地感到不满足,认为电影所提供的来自知识分子的信息实在是微薄了。在这次座谈会上,着重对新时期十年电影中出现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了回顾,一些同志认为《牧马人》、《芙蓉镇》等一批优秀影片是知识分子对于自我的苦难史的反顾,而《黑炮事件》、《死去活来》等近期影片则是知识分子对于自我生存位置的思考,《太阳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形象 《芙蓉镇》 教育学院 太阳雨 牧马人 十年 温元凯 层次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迅小说中的过渡型知识分子形象(下)
14
作者 威廉.赖尔 李德 《鲁迅研究动态》 1988年第5期47-50,30,共5页
一九八一年,由美国学者发起的“鲁迅及其遗产”国际学术讨论会在美国加州召开,联邦德国学者沃尔夫冈·库宾应邀出席。在这次会议上,库宾提交了《鲁迅与女权》的论文。据我们所知,这是国外鲁迅研究文章中绝无仅有的论题,论文将鲁迅... 一九八一年,由美国学者发起的“鲁迅及其遗产”国际学术讨论会在美国加州召开,联邦德国学者沃尔夫冈·库宾应邀出席。在这次会议上,库宾提交了《鲁迅与女权》的论文。据我们所知,这是国外鲁迅研究文章中绝无仅有的论题,论文将鲁迅有关妇女形象的小说,如《明天》、《祝福》、《幸福的家庭》、《伤逝》、《离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小说 鲁迅研究 《伤逝》 联邦德国 《离婚》 《祝福》 沃尔夫 过渡型 美国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时期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塑造
15
作者 范奇龙 《当代文坛》 1985年第5期29-33,共5页
知识分子形象塑造,是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但这一课题,过去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一直不被重视。这种畸形的现象,曾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学失去了许多应有的光彩。 在粉碎“四人帮后”,经历过苦难、沉思的一代作家比过... 知识分子形象塑造,是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但这一课题,过去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一直不被重视。这种畸形的现象,曾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学失去了许多应有的光彩。 在粉碎“四人帮后”,经历过苦难、沉思的一代作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变得坚强、清醒。时代的召唤、作家的责任心,都激励着他们走向这一长期被文学遗忘的角落。短短几年内,便形成了一股描写知识分子热,涌现了徐迟、黄宗英、宗璞、张洁、陈祖芬、谌容、从维熙、张贤亮等一批专攻或主攻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形象 新时期文学 优秀知识分子 报告文学 作家 作品 陈祖芬 社会科学家 徐迟 宗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贝娄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16
作者 韩秀梅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0-53,共4页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是美国当代颇有学者气质的作家。他文如其人,作品多以描写知识分子为其特色。他经常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以城市生活为背景,描写他们不断探索、不断追寻的心理状态。贝娄不只是简单地描写知识分子的...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是美国当代颇有学者气质的作家。他文如其人,作品多以描写知识分子为其特色。他经常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以城市生活为背景,描写他们不断探索、不断追寻的心理状态。贝娄不只是简单地描写知识分子的一般命运和他们的喜怒哀乐,也不仅只寓于个别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形象 贝娄 赫索格 西特林 洪堡的礼物 田园牧歌式 淡泊宁静 现代知识分子 文学创作 就是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契诃夫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17
作者 许茵 《云梦学刊》 1984年第Z1期111-119,共9页
(一)蜚声文坛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契诃夫在他那历时不长然而却是恢宏的创作生涯中,以其如椽巨笔创造了一系列经世不衰的艺术典型,而在这蔚为壮观的典型人物画廊里,知识分子形象占着一席令人瞩目的重要地位。契诃夫创作中这一现象的... (一)蜚声文坛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契诃夫在他那历时不长然而却是恢宏的创作生涯中,以其如椽巨笔创造了一系列经世不衰的艺术典型,而在这蔚为壮观的典型人物画廊里,知识分子形象占着一席令人瞩目的重要地位。契诃夫创作中这一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既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同时也突出地表明了作者对探求知识分子发展道路问题的重视。契诃夫步入文坛的时代——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反动统治时期。曾在四十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形象 八十年代 蜚声文坛 人物画廊 艺术典型 创作思想 四十年代 别里科夫 思想性格 先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漫画化的知识分子形象
18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96-96,共1页
谢柏梁在《漫画化:文艺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文化艺术报》1991年8月9日)一文中指出: 不论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相当多的文艺作品中,知识分子往往很容易成为一种供人指斥的靶子,一种极易被漫画化的喜剧丑角的形象。由于历史上种种波... 谢柏梁在《漫画化:文艺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文化艺术报》1991年8月9日)一文中指出: 不论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相当多的文艺作品中,知识分子往往很容易成为一种供人指斥的靶子,一种极易被漫画化的喜剧丑角的形象。由于历史上种种波折而形成的政治贬值,在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经济贬值、知识无用乃至从此派生出的人格贬值,都构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体贬值,这正是其极易被漫画化的根源。《绿化树》中的人格分裂状态,《哥德巴赫猜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丑角 文化艺术 现实生活 漫画化 知识分子形象 悲剧性 文艺作品 哥德巴赫猜想 中国知识分子 贬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视角看新时期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演变
19
作者 田中阳 《中国文学研究》 1991年第2期83-91,共9页
对知识分子性格的刻划和命运的审视,一直是我国现、当代文学探索的重点。然综观70余年的文学发展之河,以此为题材的创作蔚为文化文学奇观的还是“五四”时期和当代“新时期”,它们在现、当代文学发展之河的两端形成两次高潮。本文仅从... 对知识分子性格的刻划和命运的审视,一直是我国现、当代文学探索的重点。然综观70余年的文学发展之河,以此为题材的创作蔚为文化文学奇观的还是“五四”时期和当代“新时期”,它们在现、当代文学发展之河的两端形成两次高潮。本文仅从文化视角来考察新时期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演变,因论述所需,也需对“五四”以来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演变作某些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形象 知识分子传统 新时期文学 文化视角 三种文化 知识分子性 倪吾诚 思想性格 作品 心路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象牙塔——从《蒋筑英》看新时期知识分子形象塑造
20
作者 黄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2,共2页
当一支支燃烧着的红烛辉映一片灿烂的时候,当蒋筑英瘦弱的面容在浓重的底色上,和着那段凄婉的音乐再次推出的时候,我和我身边的观众止不住泪流满面,久久地走不出悲剧的氛围,丢不下那份沉重。这就是从影片《蒋筑英》中透视出的悲剧色彩。... 当一支支燃烧着的红烛辉映一片灿烂的时候,当蒋筑英瘦弱的面容在浓重的底色上,和着那段凄婉的音乐再次推出的时候,我和我身边的观众止不住泪流满面,久久地走不出悲剧的氛围,丢不下那份沉重。这就是从影片《蒋筑英》中透视出的悲剧色彩。 出师未捷身先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形象 形象 明治维新时期 象牙塔 科学家 悲剧色彩 出师未捷 人的命运 李四光 新一代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