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的知识基础观:动态开放视角 被引量:7
1
作者 湛正群 李非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8-21,共4页
相对于行业定位观和资源基础观而言,知识基础观采用了一个更为开放和动态的视角来解释企业。知识基础观认为企业产生的目的是为了占有个人知识并通过整合、扩散、创新来产生有价值的新知识,从而形成竞争优势。企业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 相对于行业定位观和资源基础观而言,知识基础观采用了一个更为开放和动态的视角来解释企业。知识基础观认为企业产生的目的是为了占有个人知识并通过整合、扩散、创新来产生有价值的新知识,从而形成竞争优势。企业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企业核心能力的来源是企业内的隐性知识,这些知识根植于企业的情境之中,具有难以模仿、难以转移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知识基础观 核心能力 知识管理 组织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知识基础观” 被引量:7
2
作者 马德辉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从知识的角度分析了"创新"的知识属性,提出创新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创新,创新的本质属性是其知识属性,创新在本质上是知识创新,并进一步分析了"知识创新"及其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知识 创新 知识基础观 知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师事务所合伙治理:基于知识基础观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唐衍军 蒋煦涵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5,共4页
知识基础观是将知识资本视为一种关键性资源,来解释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会计师事务所是典型的知识资本密集型专业服务企业,知识资本在审计服务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审计师的执业特征与知识基础观相吻合。本文基于知识基础观视角,... 知识基础观是将知识资本视为一种关键性资源,来解释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会计师事务所是典型的知识资本密集型专业服务企业,知识资本在审计服务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审计师的执业特征与知识基础观相吻合。本文基于知识基础观视角,提出了会计师事务所完善以知识资本为中心的合伙治理机制的如下路径:(1)加强对审计师知识资本的档案管理与有效运用;(2)通过关键业务授权实现高知识资本审计师留任;(3)通过授权与监督强化高知识资本审计师的作用;(4)提高审计师知识资本在事务所收益分配中的比重;(5)完善审计师之间的风险分担与共同监督机制;(6)发挥晋升机制对高知识资本审计师的激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内部治理 合伙 知识基础观 知识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基础观的服务化陷阱归因及规避策略
4
作者 高文军 冯颖桢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2,共5页
服务化在使部分制造企业获得新利润增长点的同时,也使部分企业跌入了服务化陷阱。对服务化陷阱进行归因并给出相关规避策略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基于知识基础观,本文认为:服务化是制造企业整合与拟提供产品服务包相关的不同种类的自... 服务化在使部分制造企业获得新利润增长点的同时,也使部分企业跌入了服务化陷阱。对服务化陷阱进行归因并给出相关规避策略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基于知识基础观,本文认为:服务化是制造企业整合与拟提供产品服务包相关的不同种类的自身知识库知识、外部合作伙伴知识及客户知识进行动态发展、转移和创造新知识,进而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和精准化集成解决方案的过程;制造企业跌入服务化陷阱的主要原因有知识广度和深度有限、知识整合能力不足、知识转移失真和知识匹配程度低;制造企业通过建立服务化专职管理部门、开发大数据智能处理平台、加强核心知识保护与扩大企业部门间学习交流可有效规避服务化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基础观 制造企业 服务化陷阱 规避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促进企业持续性创新了吗?——基于人力资本结构与知识吸收能力视角
5
作者 苏涛永 郭鑫 李雅洁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86,共16页
新一代科技革命浪潮下,持续性创新能使企业紧跟技术变化趋势,满足市场需求,在动态环境中赢得可持续竞争优势,而人工智能为企业促进持续性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突破口。文章基于知识基础观探讨人工智能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促进效应,... 新一代科技革命浪潮下,持续性创新能使企业紧跟技术变化趋势,满足市场需求,在动态环境中赢得可持续竞争优势,而人工智能为企业促进持续性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突破口。文章基于知识基础观探讨人工智能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促进效应,从人力资本结构和知识吸收能力视角厘清具体作用机制,探究数据要素与环境不确定性两种情境因素对人工智能与持续性创新关系的影响,以2011—2022年中国工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企业持续性创新具有促进效应。人工智能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提高知识吸收能力促进企业持续性创新。数据要素强化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促进效应,环境不确定性削弱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促进效应。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持续性创新的促进效应在高技术企业、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表现更突出。研究结论扩展了知识基础观在数智化时代的应用情境,从时间维度视角丰富了人工智能创新赋能效应的研究内容,为企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创新绩效,进而在数字创新范式下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持续性创新 知识基础观 人力资本结构 知识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公司知识来源与开放式创新 被引量:2
6
作者 袁润兵 李元旭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共2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跨国公司知识来源的分类,接着分析了其演进过程,并介绍了各个具体知识来源的特点;随后本文对开放式创新和传统的封闭式创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公司是否适宜于开放式创新的几个标准;最后,通过对跨国公司知识来源的研究和对... 本文首先介绍了跨国公司知识来源的分类,接着分析了其演进过程,并介绍了各个具体知识来源的特点;随后本文对开放式创新和传统的封闭式创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公司是否适宜于开放式创新的几个标准;最后,通过对跨国公司知识来源的研究和对开放式创新适用性的分析,本文提出了跨国公司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更适应于开放式创新的若干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会司知识基础观 知识来源 封闭式创新 开放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技术应用对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杨鹏 孙伟增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39,共8页
基于知识基础观理论,以2010~2020年中国制造业行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数字技术应用对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数字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知识搜索能力与研发合作能力,进而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质量;②企业高管的环... 基于知识基础观理论,以2010~2020年中国制造业行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数字技术应用对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数字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知识搜索能力与研发合作能力,进而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质量;②企业高管的环保认知水平,以及超级明星发明家,均对数字技术与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关系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③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对位于环境保护力度较强地区的企业,以及高技术密集度的企业,皆具有更强的绿色创新提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绿色创新质量 知识基础观 高管环保认知 超级明星发明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投资策略对创业投资绩效影响的研究——基于中国创业投资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勇 贾键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160,共10页
结合2000—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创业投资的数据,采用面板Tobit回归,基于知识基础观的视角,实证检验在中国转型经济的背景下多元化投资策略对创业投资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联合投资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为... 结合2000—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创业投资的数据,采用面板Tobit回归,基于知识基础观的视角,实证检验在中国转型经济的背景下多元化投资策略对创业投资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联合投资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为创业投资机构提供了有效的知识来源渠道,行业多元化知识使得创业投资机构在价值发现和适应行业波动方面更具优势,地域多元化知识帮助投资机构有效克服不同区域间的制度差异,均对投资绩效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联合投资作为调节变量削弱了地域多元化对投资绩效的正向影响,而对行业多元化与投资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投资 知识基础观 多元化 联合投资 投资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理论视角下组织间合作创新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吕冲冲 杨建君 张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58,共8页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开始通过与外部组织合作来促进创新。本文以组织间合作创新研究为切入点,分别从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观、社会资本理论和知识基础观等不同理论视角,系统、深入地剖析了组...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开始通过与外部组织合作来促进创新。本文以组织间合作创新研究为切入点,分别从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观、社会资本理论和知识基础观等不同理论视角,系统、深入地剖析了组织间合作对创新的推动作用。虽然不同理论视角下的研究各有侧重,但在解释过程中都遵循合作对创新所带来的利益驱动;不同视角的研究也并不彼此割裂,相互之间存在很强的互补性。现有研究仍存在研究视角静态性、研究方法单一性、研究主体不平衡性等不足,未来还应注意区分具体情境、关注新兴经济体、运用动态思维、探究合作创新绩效与合作伙伴数量的相对平衡、进行多学科融合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创新 组织间合作 开放式创新 创新绩效 交易成本理论 资源基础 社会资本理论 知识基础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商创新性提升机理: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崔贺珵 李随成 +1 位作者 乔建麒 李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92-101,共10页
提升供应商创新性能有效促进制造商产品创新。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知识基础观,从制造商视角出发,构建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各维度对供应商创新性的作用机理模型。通过对216家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制造... 提升供应商创新性能有效促进制造商产品创新。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知识基础观,从制造商视角出发,构建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各维度对供应商创新性的作用机理模型。通过对216家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制造商使能的供应商知识整合与供应商创新性之间关系的理论逻辑。研究发现:①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各维度对供应商创新性均具有正向作用;②制造商使能的供应商知识整合两个维度均正向影响供应商创新性;③制造商使能的供应商知识整合在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各维度与供应商创新性间扮演不同中介作用。结论揭示了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提升供应商创新性的过程机制,对制造商开发供应商创新潜能具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商创新性 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 供应商知识整合 社会资本理论 知识基础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