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造与成长:“十七年”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书写规约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利景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8-154,共7页
在工农兵形象成为文坛主角的"十七年"文学语境中,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为了获得合法的生存空间,建立了自己的书写规约———"改造与成长"的模式。书写规约建立的过程,也是知识分子题材小说获得"资格认证"、... 在工农兵形象成为文坛主角的"十七年"文学语境中,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为了获得合法的生存空间,建立了自己的书写规约———"改造与成长"的模式。书写规约建立的过程,也是知识分子题材小说获得"资格认证"、从而被准入的过程。但是,这一书写规约并没有使该题材小说免于被批判,因为,规约的表象之下蕴含着诸多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改造与成长 书写规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总体审视
2
作者 吴小美 王喜绒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9-17,共9页
站在历史高度,对六十余年前一个十年中的小说作品作鸟瞰式的俯视,既要竭力道人之所未道,又要在有意无意中对一些传统的研究结论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与反拨,这实在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然而由于二十年代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新小说,不仅能... 站在历史高度,对六十余年前一个十年中的小说作品作鸟瞰式的俯视,既要竭力道人之所未道,又要在有意无意中对一些传统的研究结论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与反拨,这实在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然而由于二十年代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新小说,不仅能告诉今天的读者,中国文学为什么从一九一七年文学革命后,就有了“古典”与“现代”的历史分野,中国文学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世界进步文化对它起了何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能使人们看到,当今某些新的文学现象正是二十年代小说的特定意义上的重复出现与升华。如果通过从现代到当代这一对比式的沟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二十年代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中国文学 小说作品 小说创作 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作家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围城》对新时期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志明 周坤 《中国文学研究》 1993年第1期71-77,共7页
中国现代文学对新时期文学的启发与影响。呈多维多向态势。除鲁迅以外,在诸多的现代文学大家中,对新时期文学启迪和影响最大的有三个:老舍、沈从文和钱钟书。 老舍的影响最主要的体现在邓友梅,陈建功、韩少华,苏叔阳等“京味”小说家那... 中国现代文学对新时期文学的启发与影响。呈多维多向态势。除鲁迅以外,在诸多的现代文学大家中,对新时期文学启迪和影响最大的有三个:老舍、沈从文和钱钟书。 老舍的影响最主要的体现在邓友梅,陈建功、韩少华,苏叔阳等“京味”小说家那里,而沈从文则成了汪曾祺、刘绍棠,何立伟、陆文夫等一大批作家所企及的一种境界。这两个作家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在某一个方而又产生了迭复重合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城》 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洗澡》 《活动变人形》 钱钟书 作家 忏悔录 倪吾诚 新时期文学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者的形象与文化对它的选择——对几部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思考
4
作者 胡宗健 《当代文坛》 1987年第6期38-41,共4页
在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新时期小说中,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和吴若增的长篇《离异》(《十月》86年第6期)一类作品,在涉及宏阔的文化背景方面,是略胜一筹的。我喜欢钟雨和李勃式的对知识者苦难历程的玩味。
关键词 知识 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传统文化 《爱 是不能忘记的》 爱情 张洁 文化制约 外来文化 南洋 当代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者的足迹——试论柔石早期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
5
作者 蒋明玳 《高校教育管理》 1985年第4期33-37,共5页
1923年至1924年间,柔石陆续写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疯人》中的六篇作品。多数是以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为素材,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诉说他们的苦闷和矛盾、幻灭和挣扎,充满了对社会的鄙视和个人的孤独。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是《疯... 1923年至1924年间,柔石陆续写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疯人》中的六篇作品。多数是以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为素材,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诉说他们的苦闷和矛盾、幻灭和挣扎,充满了对社会的鄙视和个人的孤独。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是《疯人》。小说描写了这样一个悲剧:一个在地主家做书记(按:指抄写工作)的青年和主人的女儿发生了恋爱,被主人发觉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石 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作品 探索者 小资产阶级 《二月》 作家 短篇小说 主人公 青年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隔膜”的发现和“双向批判”的开展──鲁迅乡土小说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范家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18,共12页
关键词 乡土小说 乡村主人公 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现代知识分子 鲁迅 文化变革 隐含作者 现代文化 叙述者“我” 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