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新知识分子转型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 被引量:1
1
作者 侯强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7-162,共6页
随着新知识分子从清末传统士大夫营垒中逐渐分化出来,他们对西方法文化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并从思想和行动上迈出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实质性步伐。在清末法制现代化实践中,新知识分子显示了新的法律思想和被新的法律思想所武装的作用,体... 随着新知识分子从清末传统士大夫营垒中逐渐分化出来,他们对西方法文化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并从思想和行动上迈出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实质性步伐。在清末法制现代化实践中,新知识分子显示了新的法律思想和被新的法律思想所武装的作用,体现了近代中国由封建法制向资本主义法制过渡的历史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知识分子转型 法制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前后知识分子转型及其法制现代化思想
2
作者 侯强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2期58-64,共7页
在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历史转型期,近代知识分子以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表达了自己的选择,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必然性,展示了民初中国政治法律思想发展进程的变革主流。激进民主主义者主张用西方法律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在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历史转型期,近代知识分子以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表达了自己的选择,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必然性,展示了民初中国政治法律思想发展进程的变革主流。激进民主主义者主张用西方法律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从而建立起新型的法律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以敏锐的目光洞察近代中国法制变革的病灶,进一步推进了政治法律思想观念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知识分子转型 法制现代化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知识群体的话语转型(1949-1959)》有感
3
作者 赵宗波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7年第6期138-139,共2页
中国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是“文革”以后开始研究的学术热点之一。其研究的内容不仅包括现当代的知识分子,还有古代知识分子。李刚所著《现代知识的分子的话语转型(1949—1959)》(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以20世纪50年... 中国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是“文革”以后开始研究的学术热点之一。其研究的内容不仅包括现当代的知识分子,还有古代知识分子。李刚所著《现代知识的分子的话语转型(1949—1959)》(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以20世纪50年代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知识、学术转型为考察对象,勾勒出了建国初期知识分子转型的大致线索,尝试性地解读了当代社会思想与时代历史变迁的丰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转型 知识群体 中国知识分子 古代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群体 知识分子转型 学术转型 大学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务鲁迅:鲁迅的公务书写与民族国家建构
4
作者 张娟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6,共8页
鲁迅的公务经历是不容忽视的一段职业生涯,“公务鲁迅”是研究鲁迅文学与思想转型的一个重要视角。鲁迅的公务职业选择蕴含着新型民族国家的建构理想。鲁迅在教育部的工作内容,积极实践了蔡元培的现代国民理念和教育构想。鲁迅的公务生... 鲁迅的公务经历是不容忽视的一段职业生涯,“公务鲁迅”是研究鲁迅文学与思想转型的一个重要视角。鲁迅的公务职业选择蕴含着新型民族国家的建构理想。鲁迅在教育部的工作内容,积极实践了蔡元培的现代国民理念和教育构想。鲁迅的公务生活也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显性和隐性的影响。在文学观念上,鲁迅在中国传统小说基础上引入西方维度,确立了中国小说的发展方向,为之后写出全新现代体式的小说做出了观念和思想上的准备。公务生活也对鲁迅文学活动产生了隐性的积极影响。鲁迅在其文学写作中有大量集中的公务生活的体现,有的是直面公务,有的是影绰背景,有的是夸张变形。在城市化进程和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公务鲁迅”面对的是“革命第二天”的问题。民国时期文官制度是新旧制度的结合体,由城市培养起来的新型知识分子必然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割裂,公务经验也促进了作为文学家的鲁迅的思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鲁迅 公务书写 知识分子转型 民族国家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