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传统批判与后知识话语之可能 被引量:5
1
作者 戴阿宝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1-137,共7页
后知识话语的建构首先必须面对合法化与伦理诉求问题,而这一切又无不与作为知识主体的知识分子的知识立场密切相关。如何谋求语用修辞、话语合法化以及知识主体的伦理立场的有效运作,是后知识话语建构的必要途径,也是后知识话语摒弃知... 后知识话语的建构首先必须面对合法化与伦理诉求问题,而这一切又无不与作为知识主体的知识分子的知识立场密切相关。如何谋求语用修辞、话语合法化以及知识主体的伦理立场的有效运作,是后知识话语建构的必要途径,也是后知识话语摒弃知识传统而建构自我所不可回避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传统 知识话语 修辞 合法化 伦理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经济、知识传统与教育抉择
2
作者 宋兵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0-23,共4页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 ,它代表了人类知识传统在当代发展的趋势。无视知识传统的知识经济很有可能导致全球知识生态失衡和知识霸权主义 ,受其影响 ,教育将尴尬地面对教育中的知识被“西化”的局面。为此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 ,它代表了人类知识传统在当代发展的趋势。无视知识传统的知识经济很有可能导致全球知识生态失衡和知识霸权主义 ,受其影响 ,教育将尴尬地面对教育中的知识被“西化”的局面。为此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目的观 ,建立平衡的教育知识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知识传统 知识传播 全球化 教育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知识传统与我国现代大学制度
3
作者 刘红梅 王一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52,共4页
知识传统具有"素王"精神、理性批判精神、制度化精神、创新精神、超越精神。通过培养"公共知识分子"、提倡经典文献阅读、提升普世价值为信仰、孕育大学本位意识等途径来吸纳和培育这些精神,同时避免知识传统极易... 知识传统具有"素王"精神、理性批判精神、制度化精神、创新精神、超越精神。通过培养"公共知识分子"、提倡经典文献阅读、提升普世价值为信仰、孕育大学本位意识等途径来吸纳和培育这些精神,同时避免知识传统极易导致的目的论追求、实践性缺失、哲学批判的缺乏和不完全超越等问题,以改进中国现代大学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传统 现代大学制度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传统的想象力”:社会学本土化的反思性建构空间 被引量:2
4
作者 姜利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0-128,共9页
如何生产具有解释效力的学科知识以及如何提升学科话语的世界地位,成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发展必然遭遇的行动议题。通过对社会学传统研究发现:知识在生产过程中会预设人性状态的假定;此外,知识生产也时刻关注日常生活的情境变迁过程。人... 如何生产具有解释效力的学科知识以及如何提升学科话语的世界地位,成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发展必然遭遇的行动议题。通过对社会学传统研究发现:知识在生产过程中会预设人性状态的假定;此外,知识生产也时刻关注日常生活的情境变迁过程。人性状态假定和社会情境变迁,将成为社会学本土化知识生产关注的核心要素。针对如何寻找知识生产的有效切点,时态序列立场的引入能为既有社会学传统提供认知性解析和参照性灵感。实际上,既有知识可以化约为社会情境现在时视角下的例行性事实和社会情境将来时视角下的未知性事实两种传统,不过这两种立场都没有留意到社会情境现在完成进行时视角下的模糊性事实。因此,具有联结社会情境例行性和未知性的模糊性事实,或许能给社会学本土化知识发展带来实践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传统 人性状态 情境变迁 时序化约 模糊性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尔雅》插图研究——兼论中国古代知识传统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洪斌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9-76,I0002-I0003,共9页
通常认为现存最早的完整《尔雅》插图是刊刻于清代嘉庆年间的《尔雅音图》,但笔者发现上海图书馆尚藏有一部明代彩绘本《尔雅图》,它是《尔雅音图》摹绘所依据的原本。彩绘本《尔雅图》的发现,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尔雅》插图... 通常认为现存最早的完整《尔雅》插图是刊刻于清代嘉庆年间的《尔雅音图》,但笔者发现上海图书馆尚藏有一部明代彩绘本《尔雅图》,它是《尔雅音图》摹绘所依据的原本。彩绘本《尔雅图》的发现,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尔雅》插图的渊源和特点,由此也可见中国古代重文本而轻图像、重审美而轻写实的知识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绘本《尔雅图》 《尔雅音图》 知识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知识视阈下寒地城市社区生态智慧现代化应用研究
6
作者 冷红 祁婧昕 袁青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5,共8页
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城市诸多问题是目前城乡规划领域学者关注的方向,针对于特定的寒地城市,尊重并理解原住民传统知识并与现代化结合是其焕发新生机的重要举措,尽管寒地民族传统知识和思想错综复杂,远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其中不乏值得... 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城市诸多问题是目前城乡规划领域学者关注的方向,针对于特定的寒地城市,尊重并理解原住民传统知识并与现代化结合是其焕发新生机的重要举措,尽管寒地民族传统知识和思想错综复杂,远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思想和技术智慧,具体作用路径也有待深入探究。研究梳理寒地原住民传统知识的生态核心内涵和“本能—理性—知识—智慧”的生态智慧转化路径,从传统知识出发重新看待现代寒地城市社区的生态智慧营造策略,深入总结了寒地生态智慧提升城市社区气候适应性、社会鲁棒性和系统包容性模型框架和现代化应用路径,并提出适合现代寒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治理启示,以期为现代寒地城市社区的韧性发展理论和实践工作提供创新思路和价值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知识 生态智慧 寒地城市 韧性 原住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林区传统生态知识的转型实践研究
7
作者 张雨男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6,共9页
传统生态知识的转型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历史上,生活在大兴安岭林区中的各民族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生态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大兴安岭林区传统生态知识的适用场景越来越少。在此背景下,大兴安岭林区传统生态... 传统生态知识的转型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历史上,生活在大兴安岭林区中的各民族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生态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大兴安岭林区传统生态知识的适用场景越来越少。在此背景下,大兴安岭林区传统生态知识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创造性转化过程中,通过活态传承与陈列展演的方式,大兴安岭林区传统生态知识得以保存下来。在创新性发展过程中,通过拓展生计与旅游开发,将传统生态知识转变为新的收入来源。大兴安岭林区人口数量的增多也推动传统生态知识转变为一种各民族共享的知识。大兴安岭林区传统生态知识及其当代转型实践过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样本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发展 传统生态知识 大兴安岭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框架下传统知识的议题研究
8
作者 吴晞然 刘威 尹仑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4-228,共5页
在全球灾害风险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传统知识因其低成本、高效益及在灾害预警与社区韧性增强中的独特优势,逐渐成为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框架的核心议题。该文通过系统分析联合国相关减少灾害风险框架及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DRR)的... 在全球灾害风险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传统知识因其低成本、高效益及在灾害预警与社区韧性增强中的独特优势,逐渐成为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框架的核心议题。该文通过系统分析联合国相关减少灾害风险框架及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DRR)的应用文件,探讨了传统知识在社区减灾中的应用效果、实践案例和必要性,揭示了传统知识在国际减灾战略中的角色演变。结合国际与本土案例,提出五条参与式减灾策略:(1)构建传统知识动态记录机制;(2)强化女性在传统知识传承中的枢纽作用;(3)考虑传统知识的特殊性和适用性;(4)推动传统知识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创新;(5)将传统知识纳入国家减灾政策体系。这些策略旨在深化对传统知识的理解,并期望将其应用于减少灾害风险的策略与行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DRR 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框架 传统知识 灾害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知识的产权保护赋能乡村农业发展和产业振兴
9
作者 魏伟 《河北农业》 2025年第3期41-43,共3页
传统知识这一独特的可受产权保护的知识作为一种知识体系,不仅是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还可以获得产权保护。传统知识由于其特性直接关联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我国有着丰富的地方传统知识,... 传统知识这一独特的可受产权保护的知识作为一种知识体系,不仅是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还可以获得产权保护。传统知识由于其特性直接关联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我国有着丰富的地方传统知识,通过对传统知识的法治保障能够有效激活传统知识的特性,使其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知识 乡村发展 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赋能云南传统生态知识的现代转化研究——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视角
10
作者 巨苗苗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4期27-30,共4页
云南省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其传统生态知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该文以绿色金融为切入点,探讨传统生态知识现代转化的路径与机制。研究发现,云南传统生态知识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但其转化受制于生态价值量化缺... 云南省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其传统生态知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该文以绿色金融为切入点,探讨传统生态知识现代转化的路径与机制。研究发现,云南传统生态知识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但其转化受制于生态价值量化缺失、金融工具适配性不足及社区参与壁垒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该文提出了绿色金融赋能传统生态知识转化的路径,为云南省实现“生态—文化—经济”协同治理提供了实践参考,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传统生态知识 现代转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林业知识在农村生态保护中的应用及传承探析
11
作者 商峰 《农家科技》 2025年第4期82-84,共3页
本研究聚焦传统林业知识在农村生态保护中的独特应用及传承策略。通过对传统林业技术的分析,探讨其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提高土壤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分析当前农村地区传统林业知识传承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可行的保护... 本研究聚焦传统林业知识在农村生态保护中的独特应用及传承策略。通过对传统林业技术的分析,探讨其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提高土壤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分析当前农村地区传统林业知识传承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可行的保护和传承机制。研究表明,传统林业知识不仅是农村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本研究为农村生态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并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林业知识 农村生态保护 生物多样性 传承机制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构建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治国 占妮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26,共20页
中医药传统知识是中医药的核心内容,兼具卫生、经济、科技、文化、生态五重资源价值。目前中医药传统知识面临国外不当占有、盗用,国内传承、保护不力的双重困局,现行法律制度无法实现全面、系统保护,建立专门保护制度已成为必然选择。... 中医药传统知识是中医药的核心内容,兼具卫生、经济、科技、文化、生态五重资源价值。目前中医药传统知识面临国外不当占有、盗用,国内传承、保护不力的双重困局,现行法律制度无法实现全面、系统保护,建立专门保护制度已成为必然选择。专门保护制度需要解决四个核心问题:对外防御侵占和不当占有,对内保护持有人权利并规范知识的获取与利用,化解持有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处理与现行法律制度的衔接。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的四个机制,即阻却外国不当专利申请的防御机制、持有人权利保护机制、持有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平衡机制、与现行法律制度的衔接机制,以更好促进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传统知识 专门保护 知识产权 利益平衡 持有人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域下民族传统生态知识的价值探赜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国君 李红香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0,153,共13页
世界上并存着数千个民族,这些民族在与环境的长期互动过程中建构了自己的民族生境,形成了与之适应的传统生态知识,这样的知识在维护自身民族生境稳定的同时,也使得其他区域民族从中受益,建构了全人类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然而,随着工业... 世界上并存着数千个民族,这些民族在与环境的长期互动过程中建构了自己的民族生境,形成了与之适应的传统生态知识,这样的知识在维护自身民族生境稳定的同时,也使得其他区域民族从中受益,建构了全人类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这样的和谐被打乱了,工业文明的发展不仅给自身生境带来诸多“生态灾难”,而且还危及其他民族的生存。因此,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球范围内重树人与自然和谐共荣关系的新格局,还得借鉴、消化与吸收各民族的传统生态知识。故充分发掘和创新利用好此类知识,对今天生态文明建设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生态知识 生境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BNJ协定关于传统知识的利用与保护及我国的因应
14
作者 黄瑶 高晨晨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3-61,F0002,共10页
BBNJ协定前所未有地强调传统知识的重要性,其对传统知识的利用与保护模式包括两方面:对“海洋遗传资源有关”的传统知识,承继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利用与保护的模式;对广义的海洋传统知识,发展出“利用为主、保护为辅”的新框架,这种... BBNJ协定前所未有地强调传统知识的重要性,其对传统知识的利用与保护模式包括两方面:对“海洋遗传资源有关”的传统知识,承继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利用与保护的模式;对广义的海洋传统知识,发展出“利用为主、保护为辅”的新框架,这种新框架首次被确立为一项国际协定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贯穿BBNJ协定的四个主要部分,主要表现为以传统知识作为基准,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ABNJ)建立海洋保护区等划区管理工具。“当地社区”作为权利主体,是BBNJ协定对传统知识保护与利用的重要落脚点。我国沿海当地社区所持有的丰富传统知识可以为我国海洋医药的发展做出贡献,并对在ABNJ建立划区管理工具等措施产生影响。但我国当地社区的传统知识存在被盗用的风险;在利用传统知识作为划定保护区的基准时,我国当地社区的权利在特殊情况下可能被削弱,不利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对此,我国应着手调查、收集和研究沿海当地社区的海洋传统知识,并根据BBNJ协定完善国内法律法规和制度,以应对BBNJ协定批准及生效后的可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NJ协定 传统知识 当地社区 划区管理工具 海洋遗传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中我国教育传统自主知识传承范式的转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志远 王怡涵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4,共9页
基于我国教育学理论的“舶来品”属性与学科特色,克服对外来理论的依赖、回归教育传统的呼声不绝于耳。文章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为分析对象,得出“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中我国教育传统自主知识传承范式随历史发... 基于我国教育学理论的“舶来品”属性与学科特色,克服对外来理论的依赖、回归教育传统的呼声不绝于耳。文章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为分析对象,得出“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中我国教育传统自主知识传承范式随历史发展呈现“脉络梳理式—知识内嵌式—栏目拓展式”变化的结论。针对传承范式的转变历程,文章从教材编写者的思维观念、指导思想、编写理念、价值旨归出发进行成因分析,强调“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应把握时代机遇、迎接现实挑战。“课程与教学论”教材要在协调好中外教育理论关系的基础上,从目标指向、内容结构、研究方法三要素入手推动“系统建构式”传承范式转向,形成我国教育传统自主知识体系,积极回应传统教育的历史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传统自主知识 课程与教学论 教材知识 传承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东南客家跌打损伤传统药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16
作者 刘付永清 付琼耀 +2 位作者 邵敏 秦一心 罗斌圣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295,共10页
客家人在长期的迁徙和适应新环境中,形成了客家武术文化。桂东南客家人在日常习武和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了丰富且独特的跌打损伤药用植物传统知识。为了系统调查和记录桂东南客家地区跌打损伤药用植物的种类、应用方法及其相关传... 客家人在长期的迁徙和适应新环境中,形成了客家武术文化。桂东南客家人在日常习武和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了丰富且独特的跌打损伤药用植物传统知识。为了系统调查和记录桂东南客家地区跌打损伤药用植物的种类、应用方法及其相关传统知识,该研究在2021—2024年,采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以玉林市陆川县、博白县客家社区为例,对桂东南客家利用的跌打损伤药用植物进行了调查,并采用一致性水平(FL)指数对跌打损伤药用植物的传统知识一致性水平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共记录桂东南客家跌打损伤药用植物97种,隶属于47科81属,以豆科(8种)和报春花科(7种)占比最高。(2)当地跌打损伤药用植物以野生植物为主,其中枝叶(27种)和全株(25种)是最常见的药用部位,草本(36种,占比37.11%)和灌木(31种,占比31.96%)是当地日常使用的跌打损伤药用植物资源。(3)跌打损伤药用植物的加工方法有煮水喝、煮水洗、煮水擦、泡酒擦、煲汤喝、加酒炒热敷、捣碎敷等,其中煮水喝和煮水洗的应用最广泛。(4)两面针、薄叶红厚壳、朱砂根、雪下红、黑叶小驳骨和小驳骨6种药用植物显示出较高的知识一致性水平,是当地治疗跌打损伤的最常见药物。此外,该研究还对当地跌打损伤药用植物传统知识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跌打损伤 药用植物 传统知识 民族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式变革中的国家理论传统——兼论国家中心论的知识渊源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胜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9,共10页
由传统国家理论到国家中心范式的变革是理论范式意义上的突破创新。在政治学理论演进中考察这一变革,国家中心范式呈现为知识传承中实现超越的理论形态。追溯其知识渊源,欧陆政治传统中韦伯对国家内向秩序意义,欣策对国家外向安全价值... 由传统国家理论到国家中心范式的变革是理论范式意义上的突破创新。在政治学理论演进中考察这一变革,国家中心范式呈现为知识传承中实现超越的理论形态。追溯其知识渊源,欧陆政治传统中韦伯对国家内向秩序意义,欣策对国家外向安全价值和托克维尔的国家制度分析为其提供了理论范式确立所必需的核心概念、分析进路与研究论域,由此呈现出一种向陆欧国家理论的"回归"或曰"复兴"。而作为批评者阵营的行为主义政治学和主流理论之外的新马克思主义也为其贡献了探析政治行为之因果机制和关注社会运行形态中的国家自主性等知识资源。在这些理论铺垫的基础上,国家中心范式确立起"以国家为中心"的知识进路,着重对作为行动主体和制度结构的国家展开分析,在范式意义上形成与"社会中心论"相互对应的解释路径,由此通过范式切换实现了理论变革,推动国家研究走向了政治科学分析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心范式 知识传统 范式切换 理论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布朗族古茶园传统知识调查 被引量:14
18
作者 蒋会兵 梁名志 +4 位作者 何青元 刘本英 唐一春 陈红伟 王平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3-818,共6页
运用民族植物学原理,采用野外面上调查、定点社区入户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西双版纳地区布朗族认知、管理、利用与保护古茶园的传统知识和经验。结果显示:在1700年前,布朗族就以原始宗教信仰为基础,逐渐形成对茶树种植的... 运用民族植物学原理,采用野外面上调查、定点社区入户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西双版纳地区布朗族认知、管理、利用与保护古茶园的传统知识和经验。结果显示:在1700年前,布朗族就以原始宗教信仰为基础,逐渐形成对茶树种植的禁忌崇拜,通过"习惯法"、"头人"等来规范古茶树的种植与管理,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科学意义的古茶树种植系统,并演绎出丰富的传统制茶方法和饮茶习俗,形成独特的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布朗族对茶的传统习惯用法、医药用法等。本文在对布朗族古茶园传统知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古茶园传统知识遗忘丢失的原因,提出古茶园传统知识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朗族 古茶园 传统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陇川县景颇族药用植物传统知识现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成功 龚济达 +2 位作者 薛达元 刘春晖 戴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共8页
景颇族医药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医药,但仍有大量的未知领域。基于已有的调查资料,本研究通过逐一入户的实地作业,采用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参与观察等民族生物学和文化人类学方法,对陇川县境内所有的景颇族传统医生进行普查。... 景颇族医药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医药,但仍有大量的未知领域。基于已有的调查资料,本研究通过逐一入户的实地作业,采用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参与观察等民族生物学和文化人类学方法,对陇川县境内所有的景颇族传统医生进行普查。结果表明,目前陇川县景颇族传统医生主要使用55种药用植物,其中17种之前从未作为景颇族药物被记载。景颇族所用植物药生活型以草本(47%)和藤本(25%)为主,使用部位主要是全草或根部。根据调查,进一步提出了景颇族药用植物传统知识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并探讨了传统知识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颇族 药用植物 传统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模式及其完善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绍辉 姚东明 简晖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14-517,共4页
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并不能为中医药传统知识提供全面的保护,是对现行知识产权法进行调试和修改使之符合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需要,还是创设一种新的专门保护制度?文章认为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应考虑知识产权制度和专门保护制度的有机结合,... 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并不能为中医药传统知识提供全面的保护,是对现行知识产权法进行调试和修改使之符合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需要,还是创设一种新的专门保护制度?文章认为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应考虑知识产权制度和专门保护制度的有机结合,在完善现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同时,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专门保护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传统知识 知识产权 法律保护 传统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