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班知识传授、微信群讨论与小班研讨:构建高效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1
作者 崔建莲 秦清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23,36,共7页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学习在输出表达中发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给他人讲明白,方能进一步理解和驾驭所学的知识。探讨融合大班知识传授、微信群讨论与小班研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学习在输出表达中发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给他人讲明白,方能进一步理解和驾驭所学的知识。探讨融合大班知识传授、微信群讨论与小班研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阐述微信群讨论和小班研讨的实施策略。实践表明,学生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在促进学业支持和心理支持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体现出朋辈互助在大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该模式以“知识传递—协作内化—应用深化”为逻辑主线,利用三类教学场景的优势互补,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与知识掌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大班知识传授 微信群讨论 小班研讨 朋辈互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传授与能力转化的合一:教学实践的方法论转向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序 王卉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5,共7页
如何有效地将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传统“学以致用”的思路主张在知识教学之后,为学生提供应用知识的机会,但这种思路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能力提升的效果也并不明显。“儿童中心”论者主张将学生的经验改... 如何有效地将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传统“学以致用”的思路主张在知识教学之后,为学生提供应用知识的机会,但这种思路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能力提升的效果也并不明显。“儿童中心”论者主张将学生的经验改造为知识或者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知,从而使知识学习是通过实践运用的方式来完成的,知识教学与能力提升被统一起来,但这种教学思路拉低了知识的层次,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需要坚持知识的核心地位,并通过教师对知识的技术化处理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魅力。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即将运用知识”的场景,让学生获得边学边用、反复尝试、不断进步的机会。这样,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应用知识的过程,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转化的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传授 能力转化 课堂教学 方法论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课程育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彭鹤翔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2-65,共4页
课程育人需要推进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一体化。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不同类型课程往往过于强调三者之中的某一种属性,忽略了其他方面,这也正是目前课程育人推进过程中亟待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难题。推进课程育人价值塑造、知识... 课程育人需要推进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一体化。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不同类型课程往往过于强调三者之中的某一种属性,忽略了其他方面,这也正是目前课程育人推进过程中亟待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难题。推进课程育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一体化,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专业课程以及活动类课程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理论层面释疑,在实践层面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塑造 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 一体化 课程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案例》: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在润物细无声中立德树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桂荣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02-I0002,共1页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息洪流和多元文化的冲击,这要求教师的教育体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任。“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在润物细无声中立德树人”,这一理念正是对当前...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息洪流和多元文化的冲击,这要求教师的教育体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任。“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在润物细无声中立德树人”,这一理念正是对当前教育现状的深刻反思与前瞻规划。它强调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价值引领应当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如同春雨般润物无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成长为既有深厚学识,又有高尚品德的优秀人才。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复杂多样的价值观念,传统的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教育路径,将知识的传授与价值的引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这不仅是教育本身的使命所在,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引领 立德树人 医学专业课程 传授知识 道德观念 多元文化 教育路径 言传身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录》:将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5
作者 李柯瑶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I0006-I0006,共1页
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教育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趋势,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关键词 思政教学 价值观引导 知识爆炸 学生价值观 知识传授 多元化趋势 传统的教育模式 正确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试析研讨式五步教学 被引量:74
6
作者 郭汉民 李永春 田丹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0-143,共4页
“研讨式五步教学法”是本科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是针对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由教师单向传授灌输知识的方式,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改革思路。它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获取知识方法的传授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 “研讨式五步教学法”是本科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是针对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由教师单向传授灌输知识的方式,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改革思路。它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获取知识方法的传授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它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多年的实践,已显示其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生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教学法会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讨式教学法 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授问题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付晓蒙 毛振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9-94,共6页
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探究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授问题的因素结构,并分析了当前中小学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存在问题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授问题的四因素依次是"不清楚教什么&q... 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探究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授问题的因素结构,并分析了当前中小学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存在问题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授问题的四因素依次是"不清楚教什么","教师工作懈怠","外界因素干扰","不清楚怎么教";教师认为受"外界因素干扰"的问题最多,而对自身问题的认识还不够;不同学段与不同地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授问题没有显著差异,但年级越高的学段、经济条件越好的区域存在问题相对较少;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评价的问题受到忽视,缺乏相对一致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对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授问题的因素结构的探究和问题现状的考察只是问题探讨的开始,还有太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知识 知识传授 问题 因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知识传授到生命涵养——经典诵读与生命教育 被引量:8
8
作者 徐春林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37,共4页
在我国,大学生一向被称为"天之骄子",但现在却面临着许多极其复杂的生活、生命与人生的问题,如学业、就业、成长的巨大压力,情感及人际关系上的紧张,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型,生命安全的保护及生死观的问题等等。而要解决大学生这... 在我国,大学生一向被称为"天之骄子",但现在却面临着许多极其复杂的生活、生命与人生的问题,如学业、就业、成长的巨大压力,情感及人际关系上的紧张,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型,生命安全的保护及生死观的问题等等。而要解决大学生这一系列的新的生死问题,应该在大学中普遍地推展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来让大学生们认识生命的真谛,从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解决生命之困顿,进而提升自我生命的品质与价值。而生命教育的基础应该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进行生命教育,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它是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和生命安顿之处。本组文章,从在大学中推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入手,探讨了大学生命教育的性质、内容与方法等问题,并提出了要以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为基础来进行生命教育,以解决大学生们诸多复杂的生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知识传授 诵读 涵养 文化经典 中国传统 传授知识 教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识教育的知识类型、生产和传授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会春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3-48,共6页
通识教育的知识论问题不仅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更关系到具体的制度设计乃至通识教育在高教领域的合法性。借用亚里士多德的知识类型概念,梳理了通识教育领域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知识生产和传授机制,并特别关注了实践智慧对于通识教育的... 通识教育的知识论问题不仅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更关系到具体的制度设计乃至通识教育在高教领域的合法性。借用亚里士多德的知识类型概念,梳理了通识教育领域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知识生产和传授机制,并特别关注了实践智慧对于通识教育的特殊意义。结论认为,通识教育的知识生产机制并不能完全独立于专业共同体,要树立通识教育主体性,有赖于对其知识生产功能尤其是实践智慧意蕴的进一步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知识类型 知识生产 知识传授 实践智慧 人格养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传授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索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2-133,共2页
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文素质并重已经成为英语教育专家们的共识。然而,现实中仍有相当多的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和应试教学,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但贪图方便,懒于实施。文章认为,教育者需在宏... 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文素质并重已经成为英语教育专家们的共识。然而,现实中仍有相当多的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和应试教学,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但贪图方便,懒于实施。文章认为,教育者需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下工夫。宏观政策层面涵盖教育目的、课程设计、教师培训、评价方式、配套教材等;微观实践取决于教师个人的人文修养、情感施教能力及联系现实和传统中国文化渗透人文关怀的意识与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传授 人文素养 大学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学教学目标:传授知识 训练思维 培养观念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新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8期50-52,共3页
宪法学教学目标贯穿教师教学活动始终,所有教学实践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宪法学教学目标可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即传授宪法学知识、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培养正确观念。传授宪法学知识的过程中应注意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基础性和核... 宪法学教学目标贯穿教师教学活动始终,所有教学实践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宪法学教学目标可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即传授宪法学知识、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培养正确观念。传授宪法学知识的过程中应注意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基础性和核心性;训练思维方法的重点是运用宪法规则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正确观念包括正确的权利意识和国家观。三部分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传授宪法学知识是基础,训练科学思维是关键,培养正确观念是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学目标 传授知识 训练思维 培养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处理“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的关系
12
作者 钱国兴 韩星臣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 教育途径 专业建设 课程体系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传授与课程改革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一平 朱红桂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2X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知识传授 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 基础教育 自主学习 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浅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秀莲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3年第4期53-55,共3页
随着现代化大生产、大科学的出现,我国“四化”建设所需人才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卓越的才能。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研究对大学生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辩证理解知识与能力... 随着现代化大生产、大科学的出现,我国“四化”建设所需人才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卓越的才能。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研究对大学生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辩证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什么是知识?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从本质上说,知识属于认识范畴。人的知识来源于实践,是后天才有的。科学知识对实践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没有科学知识或不以科学知识为指导,就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什么是能力?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生 能力培养 传授知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寓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
15
作者 戴月波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1-41,共1页
寓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无锡轻工业学院粮油系辅导员、助教戴月波多年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理论与知识的力量。早在18世纪,培根就说:“知识就是力量。”伟大导师马克思曾多次指出:“理论的觉悟才是最彻底的觉悟。”面... 寓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无锡轻工业学院粮油系辅导员、助教戴月波多年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理论与知识的力量。早在18世纪,培根就说:“知识就是力量。”伟大导师马克思曾多次指出:“理论的觉悟才是最彻底的觉悟。”面向市场经济,人的思想空前活跃,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传授 思想教育工作 大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 文化教育 孟子 爱国热情 德育教育 回顾与反思 理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内涵、关系和策略
16
作者 黄勇荣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5-26,共2页
知识就是人类对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认识。从总体上说,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发展。而职业技能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的操作系统或行为模式。职业技能是取得某一职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主要是通过传授知识来获得的。可见,教师传... 知识就是人类对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认识。从总体上说,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发展。而职业技能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的操作系统或行为模式。职业技能是取得某一职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主要是通过传授知识来获得的。可见,教师传授知识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基础和途径,而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是教师传授知识的目的和归宿。为此,教师传授知识:一是要使职业技能教育与就业紧密结合,有针对性;二是传授知识的内容要及时更新,有职业性;三是传授知识要注意方法,重实践性;四是传授知识要因材施教,重人本性。只有这样,通过教师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传授知识,以对学生进行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为主的理论知识教育,将他们培养成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授知识 职业技能 内涵 关系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课改中以人为本与知识传授的构思
17
作者 王存彬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1X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知识传授 以人为本 数学解题能力 课改 培养学生 学生主动参与 实践能力 人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课程思政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融合——基于罗素教育目的观的分析 被引量:98
18
作者 胡术恒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割裂的困境,表现为思想认识不深入、思政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不贯通、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挖掘不充分、评价机制缺乏价值引领等问题。英国教育家罗素的教育目的观指出:只有在知识与价值的彼此...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割裂的困境,表现为思想认识不深入、思政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不贯通、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挖掘不充分、评价机制缺乏价值引领等问题。英国教育家罗素的教育目的观指出:只有在知识与价值的彼此融合中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这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对课程思政融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具有启发意义。课程思政应该用基于知识和价值融合的思路来建构“大思政”格局,建立起协同育人理念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掘各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打破界限,良性互动,本着知识与价值并重的原则,健全评价机制,进一步改进课程思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知识传授 价值引领 罗素 教育目的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 被引量:62
19
作者 刘淑环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65,共6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以“相互独立条件下事件概率的计算”和“贝努利分布及其应用”两个教学案例,通过引入大量的生活常识、耳熟能详的谚语、搭建知识结构体系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用概率的...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以“相互独立条件下事件概率的计算”和“贝努利分布及其应用”两个教学案例,通过引入大量的生活常识、耳熟能详的谚语、搭建知识结构体系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用概率的眼光解读未知的世界,用统计的方法指导工作与生活。在关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价值塑造的同时,将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精神、家国情怀、人生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的融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最终实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独立事件 概率 贝努利分布 知识传授 价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融合的基本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65
20
作者 杨国栋 马晓雪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105,共10页
新文科给高校学科知识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助力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新文科倡导知识领域的融合驱动和交叉创新,其本身也蕴含课程思政。新文科视域下,新文科和课程思政具有价值建设... 新文科给高校学科知识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助力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新文科倡导知识领域的融合驱动和交叉创新,其本身也蕴含课程思政。新文科视域下,新文科和课程思政具有价值建设的同构性与互惠性;和知识传授具有学科发展的交互性与协同性;和课程思政、知识传授具有方法路径的共通性。新文科建设对思维范式、知识体系、话语建设进行系统性创新,其推动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融合的基本逻辑为以知识融合引导学科价值体系的重构,以话语建设推动知识叙事方式的更新,以唯物主义建构价值与事实的协调统一。新文科视域下推动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要深入挖掘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的共同要素及其联动机制,构建多层次的“知识树-元素库”体系,探索多方式的“话语-知识”融合途径,健全多支柱“教学-研究”互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课程思政 知识传授 立德树人 学科话语体系建设 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