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评议机制研究:基于专利技术的视角 被引量:10
1
作者 邱洪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9,共7页
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专利的外部性、专利价值评估和创新成功的不确定性,使得产业集群企业在开展技术经济活动中,有必要对涉及的知识产权有关事项进行评议。政策和机制的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薄弱和中介机构的业务能力不足等是我国产... 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专利的外部性、专利价值评估和创新成功的不确定性,使得产业集群企业在开展技术经济活动中,有必要对涉及的知识产权有关事项进行评议。政策和机制的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薄弱和中介机构的业务能力不足等是我国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评议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应从科技创新、产业化、技术贸易、融资活动和战略管理等方面探讨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评议的内容,构建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评议的"政-产-学-研"联动合作机制,加快出台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评议的政策法规和评议标准,并将知识产权评议人才培育与机构遴选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知识产权评议 评议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评议法律化的理论逻辑 被引量:3
2
作者 朱一飞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3-61,共9页
知识产权评议在产业发展、科技进步、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等领域均具有重要的引领和保障功能。知识产权评议的法律化,是公共风险控制、政策系统更新、行政活动正当性实现以及评议自身规范化与科学化之必要。知识产权评议法律化的路径,应... 知识产权评议在产业发展、科技进步、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等领域均具有重要的引领和保障功能。知识产权评议的法律化,是公共风险控制、政策系统更新、行政活动正当性实现以及评议自身规范化与科学化之必要。知识产权评议法律化的路径,应当在知识产权评议的整体性制度构建、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机制构建、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的决策与管理体制优化等三个层面同时展开,并需要科技法、产业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行政法等多个部门法的分工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评议 功能定位 法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两岸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机制比较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郑丽容 林甫 张忠榕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101,共6页
[目的/意义]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是经济科技活动中了解发展态势、防范潜在风险、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方法/过程]从概念含义、应用领域、实施主体、组织模式、分析方法、评议内容和作业流程等7个方面对海峡两岸的知识产权分析... [目的/意义]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是经济科技活动中了解发展态势、防范潜在风险、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方法/过程]从概念含义、应用领域、实施主体、组织模式、分析方法、评议内容和作业流程等7个方面对海峡两岸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机制进行逐一比对。[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台湾地区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在基础条件、应用推广、组织模式、流程规范等方面具有先进性,可供借鉴。最后,针对大陆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机制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评议 技术评估 价值评估 中国台湾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创新活动中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框架构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忠榕 曹玉婷 《现代情报》 CSSCI 2019年第8期159-170,共12页
[目的/意义]农业创新活动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农业知识产权呈现出多样性。将涉农专利、植物新品种权、地理标志3种最具代表性的农业知识产权创新性地引入农业创新活动中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中,旨在为科学开展农业领域的分析评议提供... [目的/意义]农业创新活动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农业知识产权呈现出多样性。将涉农专利、植物新品种权、地理标志3种最具代表性的农业知识产权创新性地引入农业创新活动中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中,旨在为科学开展农业领域的分析评议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以解决创新问题这一评议目的为导向,以3种农业知识产权评议对象为主线,探讨分析评议流程中关键环节内容与功能定位,据此构建适用农业产业的分析评议框架,并通过百合产业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分析评议框架对创新发现内容的揭示,实现从时间、结构、空间分布3个维度,以及创新活动规模、质量、绩效和创新主体能力等4个方面展示农业创新活动态势,能够为解决农业创新活动中的创新问题,特别是创新定位、程度、模式、方向、路径五大创新启示的获取提供新的视角、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创新活动 知识产权分析评议 指标体系 涉农专利 植物新品种权 地理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偏好与项目合作测度的中国技术产业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鑫 马蕾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5-50,30,共7页
[目的/意义]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应是专利申请的终极目标,本研究将产业专利偏好与专利技术产业化与两个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和关联,量化评价了中国技术产业化成果中专利的属性特征。[过程/方法]选取中国5年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作为... [目的/意义]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应是专利申请的终极目标,本研究将产业专利偏好与专利技术产业化与两个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和关联,量化评价了中国技术产业化成果中专利的属性特征。[过程/方法]选取中国5年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作为技术产业化成果的研究样本,挖掘出包含在技术产业化成果中的8 270件有效专利,分析归纳了中国不同领域技术产业化成果对专利的偏好程度,并基于改进的三螺旋理论对技术产业化的主体合作关系进行测量。[结果/结论]揭示了中国技术产业化成果的专利分布情况的产业差异性和主体合作特征,发现新兴技术领域产业化成果的专利偏好不高,提出我国技术产业化的政策性激励应加强对成果知识产权评议,降低技术实施后的潜在知识产权风险,引导新兴专利技术的转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产业化 产业专利偏好 三螺旋 专利情报 知识产权评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