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知识产权上诉审理机制的变革与优化之策——由知识产权法庭到知识产权上诉法院
被引量:
7
1
作者
黄玉烨
李青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3-230,共8页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设立有利于统一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的裁判标准,实现民、行两大诉讼程序的对接。但知识产权法庭属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内设机构,而非独立的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其本身无权设立派出法庭,这可能会抑制其效能的发挥。...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设立有利于统一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的裁判标准,实现民、行两大诉讼程序的对接。但知识产权法庭属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内设机构,而非独立的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其本身无权设立派出法庭,这可能会抑制其效能的发挥。最高人民法院直接审理大量的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的制度设计亦不符合其职能定位。我国应当将该知识产权法庭从最高人民法院中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高级人民法院级别"的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同时逐步增加地方知识产权法院的数量,允许知识产权上诉法院设置派出法庭,赋予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直接裁决知识产权效力的权力,发挥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的指导作用,以真正建立体系化、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上诉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产权
法庭
知识产权上诉法院
上诉
审理机制
派出法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专利权无效宣告制度的改造与知识产权法院建设的协调——从专利法第四次修订谈起
被引量:
16
2
作者
郭禾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19,共6页
在我国,专利法中专利权无效制度的性质一直存在争议,由此导致包括法院的司法救济当属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的争论。在现行制度下,专利复审委与法院在判定专利有效性问题时分别使用不同的程序规则。类似的问题还有不少。要解决这些问题,...
在我国,专利法中专利权无效制度的性质一直存在争议,由此导致包括法院的司法救济当属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的争论。在现行制度下,专利复审委与法院在判定专利有效性问题时分别使用不同的程序规则。类似的问题还有不少。要解决这些问题,最为简捷的做法就是结合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的设计,赋予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同时管辖全国侵犯专利权的上诉案件和专利无效宣告决定的案件;且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可就专利有效性直接做出裁判;并将专利复审委视作一级司法审判机关,进而不再将其作为上诉案件的被告。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变革,即可克服目前专利法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权
无效
知识产权上诉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知识产权三审合一的“合”与“分”——兼谈日本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模式及我国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
14
3
作者
易玲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6-126,共11页
由于知识产权自身的特殊属性,普通审判模式难以公平、效率地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因而知识产权专门化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发展趋势。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设置统一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专门知识产权法...
由于知识产权自身的特殊属性,普通审判模式难以公平、效率地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因而知识产权专门化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发展趋势。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设置统一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专门知识产权法庭",把知识产权"三审合一"推向了战略的高度;而在司法实践中,"三审合一"模式仅仅停留于表面的"形式合",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质合"。与中国相似,日本知识产权审理模式经过历史嬗变,于2005年4月成立了知识产权高等裁判所,这为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从我国在现有的宪政体制出发,应弃"三审合一"、择"二审合一",分步骤地尝试建立区域性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待时机成熟后再向知识产权专门法院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辖
集中
二审合一
知识产权上诉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知识产权上诉审理机制的变革与优化之策——由知识产权法庭到知识产权上诉法院
被引量:
7
1
作者
黄玉烨
李青文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3-230,共8页
文摘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设立有利于统一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的裁判标准,实现民、行两大诉讼程序的对接。但知识产权法庭属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内设机构,而非独立的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其本身无权设立派出法庭,这可能会抑制其效能的发挥。最高人民法院直接审理大量的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的制度设计亦不符合其职能定位。我国应当将该知识产权法庭从最高人民法院中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高级人民法院级别"的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同时逐步增加地方知识产权法院的数量,允许知识产权上诉法院设置派出法庭,赋予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直接裁决知识产权效力的权力,发挥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的指导作用,以真正建立体系化、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上诉审理机制。
关键词
知识
产权
法庭
知识产权上诉法院
上诉
审理机制
派出法庭
分类号
D926.2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专利权无效宣告制度的改造与知识产权法院建设的协调——从专利法第四次修订谈起
被引量:
16
2
作者
郭禾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出处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19,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专利制度中的理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JJD820003)的成果
文摘
在我国,专利法中专利权无效制度的性质一直存在争议,由此导致包括法院的司法救济当属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的争论。在现行制度下,专利复审委与法院在判定专利有效性问题时分别使用不同的程序规则。类似的问题还有不少。要解决这些问题,最为简捷的做法就是结合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的设计,赋予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同时管辖全国侵犯专利权的上诉案件和专利无效宣告决定的案件;且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可就专利有效性直接做出裁判;并将专利复审委视作一级司法审判机关,进而不再将其作为上诉案件的被告。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变革,即可克服目前专利法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专利权
无效
知识产权上诉法院
Keywords
patent right
invalid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ppeUate court
分类号
D923.4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识产权三审合一的“合”与“分”——兼谈日本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模式及我国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
14
3
作者
易玲
机构
湘潭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6-126,共11页
基金
作者主持的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保护的对接"(项目编号:2010YBA07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由于知识产权自身的特殊属性,普通审判模式难以公平、效率地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因而知识产权专门化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发展趋势。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设置统一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专门知识产权法庭",把知识产权"三审合一"推向了战略的高度;而在司法实践中,"三审合一"模式仅仅停留于表面的"形式合",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质合"。与中国相似,日本知识产权审理模式经过历史嬗变,于2005年4月成立了知识产权高等裁判所,这为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从我国在现有的宪政体制出发,应弃"三审合一"、择"二审合一",分步骤地尝试建立区域性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待时机成熟后再向知识产权专门法院过渡。
关键词
管辖
集中
二审合一
知识产权上诉法院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知识产权上诉审理机制的变革与优化之策——由知识产权法庭到知识产权上诉法院
黄玉烨
李青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专利权无效宣告制度的改造与知识产权法院建设的协调——从专利法第四次修订谈起
郭禾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知识产权三审合一的“合”与“分”——兼谈日本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模式及我国的路径选择
易玲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