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研究概述 被引量:6
1
作者 汪媛媛 王权红 李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6-490,共5页
知觉干扰效应是指在识记阶段快速呈现一个单词,紧接着给予一个倒行掩蔽的刺激,在随后的记忆测验中被试表现出对单词的记忆增强的一种现象。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因素分为测验方式、实验设计方式、实验材料的属性和其他影响因素四个方面。... 知觉干扰效应是指在识记阶段快速呈现一个单词,紧接着给予一个倒行掩蔽的刺激,在随后的记忆测验中被试表现出对单词的记忆增强的一种现象。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因素分为测验方式、实验设计方式、实验材料的属性和其他影响因素四个方面。理论解释主要有六种:精细加工假说、时空背景假说、任务要求假说、补偿加工假说、选择性复述假说以及项目特异关联假说。最后,文章从研究领域和实验材料的拓展以及主观因素的影响展望了该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干扰效应 记忆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经历对插入空白间隔的汉字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昕岳 王权红 陆其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7-522,共6页
以插入空白间隔的汉字知觉干扰效应为实验范式,探讨了不同长短的空白间隔对地震相关字和无关字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实验组中,与地震无关字相比,被试对地震相关字有更高的识别率;而在对照组中,被试对地震相关字和无关字的识别率差异... 以插入空白间隔的汉字知觉干扰效应为实验范式,探讨了不同长短的空白间隔对地震相关字和无关字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实验组中,与地震无关字相比,被试对地震相关字有更高的识别率;而在对照组中,被试对地震相关字和无关字的识别率差异不显著。(2)450ms的间隔能导致地震无关字干扰效应的消失,却不会对地震相关字的识别造成干扰。本研究支持竞争激活假说,并为情绪驱动知觉加工的观点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汉字识别 知觉干扰效应 空白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止水平对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媛媛 李辉 王权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知觉干扰效应是更残缺刺激的呈现使部分残缺的同一刺激的识别发生困难.实验利用标准条件下识别正确率和递进条件下识别正确率的比值,详细考察在不同终止水平下知觉干扰效应量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①模糊汉字在水平4、水平5和水平6三种... 知觉干扰效应是更残缺刺激的呈现使部分残缺的同一刺激的识别发生困难.实验利用标准条件下识别正确率和递进条件下识别正确率的比值,详细考察在不同终止水平下知觉干扰效应量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①模糊汉字在水平4、水平5和水平6三种终止水平下均存在极其显著的知觉干扰效应;②终止水平明显改善了模糊汉字的识别正确率,但产生的干扰效应量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干扰效应 终止水平 模糊汉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