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道德知行错位问题探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晓丽 李薇菡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2-125,共4页
道德知行错位在大学生身上主要体现为"知而不行"。究其原因,"知性"德育范式的存在和由上而下的德育传播方式决定了大学生必然且必须"知"德;道德体系自身的局限和道德远离现实生活又使大学生不能"行&... 道德知行错位在大学生身上主要体现为"知而不行"。究其原因,"知性"德育范式的存在和由上而下的德育传播方式决定了大学生必然且必须"知"德;道德体系自身的局限和道德远离现实生活又使大学生不能"行"德,在知行矛盾中大学生的道德实践出现了知行错位的道德虚伪现象。改变这一现象需要在国家介入的前提下以生成性思维取代本质性思维、道德回归生活世界实现"德"、"得"相通,从而为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错位 本质思维 生成性思维 泛道德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