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知性德育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熊筱晶 严运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8-40,共3页
现代高校德育模式主要以知识化、思维化的知性德育为主,即知性德育模式。知性德育发源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主义思潮的推进而逐渐形成,并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现代德育潮流。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单一... 现代高校德育模式主要以知识化、思维化的知性德育为主,即知性德育模式。知性德育发源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主义思潮的推进而逐渐形成,并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现代德育潮流。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单一的知性德育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了种种弊端。在这种背景下,"知行互动"的高校德育模式的构建探索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知性德育模式下"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问题,它既能继承知性德育的优点,又能超越知性德育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互动 德育模式 识化 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论信息的本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一壮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76,共6页
信息的完整功能存在于客体感知信息和主体操作信息的相互转换与交流之中。客体感知信息是来自客体的、反映客观环境中物质与能量的存在和运动的状况的信息,主体操作信息是主体产生的、引导主体在客观环境中追求其目的的实践活动的信息... 信息的完整功能存在于客体感知信息和主体操作信息的相互转换与交流之中。客体感知信息是来自客体的、反映客观环境中物质与能量的存在和运动的状况的信息,主体操作信息是主体产生的、引导主体在客观环境中追求其目的的实践活动的信息。通过主体控制中枢的信息处理,前者转换为后者,通过主体感受器对主体的操作活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反映,后者转换为前者。两种信息相互依赖和促进,客体感知信息提供能动主体制定操作信息所依据的材料,并检验操作信息实施后所取得的效果;主体操作信息通过其实施,检验感知信息反映客观环境状况的真实性,并开辟新的认识视域。总之,能动主体是通过观察其与客体世界的相互作用来认识世界的,这使两种信息的相互转换和交流成为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客体感信息 主体操作信息 信息处理 知行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构建的多维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新民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70,共4页
"知""行"互动是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构建的哲学基础,社会信息化是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构建的社会背景,社会信用化是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构建的时代特征,诚信信仰化是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构建的基本价值目标,观念规则化... "知""行"互动是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构建的哲学基础,社会信息化是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构建的社会背景,社会信用化是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构建的时代特征,诚信信仰化是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构建的基本价值目标,观念规则化是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构建的方法论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 社会信息化 社会信用化 诚信信仰化 观念规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