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教——学”论与《中庸》“教——化”论——儒家政治的“真知”困境与可能出路 被引量:3
1
作者 邹晓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0-138,共9页
《大学》在"教—学"意识下认定"知识现成",从而将"知而不行—意志软弱"视为最大难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执政者采取声色威势导民就范。因为轻忽了"真知"问题,这种政治模式潜藏着将执政者的错... 《大学》在"教—学"意识下认定"知识现成",从而将"知而不行—意志软弱"视为最大难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执政者采取声色威势导民就范。因为轻忽了"真知"问题,这种政治模式潜藏着将执政者的错知谬见无节制地放大为社会灾难的风险。《中庸》则在"真知"问题意识推动下,设立"天命之性—率性"意识,作为恰当的"知识—理解"之起点。《中庸》后半篇转而触及"何为真正的率性(诚)"这一特殊的"真知"难题,并为此引进了出神入化的"至圣/至诚"者之"教—化",以便感化其他社会成员达至"真正的率性(诚)"。然而,由于缺乏切实可行的"至圣/至诚"者生成与推举机制,在现实政治中,这种浪漫的想像注定只能沦为《大学》式威势"教—学"的装饰。在"率性自明"的大前提下,设立并维系"执政者凭借政权持守既定的权威政见,普通社会成员通过特定渠道表达自己的率性体认与异见,双方在率性意识中相互承受政治压力,从而阶段性地就争议之事达成新的政见共识"的张力机制,乃是走出上述困境的可能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知而不行 《中庸》 问题 率性自明 政见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而不为:儒学中的意志无力问题
2
作者 吴先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意志无力是一个来源于西方的伦理学概念,西方更加关注“知”,主要是从知而不行来理解,而儒学则更加关注“能”,以能而不为来概括。这与二者面临的不同问题相关:西方是为了弥合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与世俗当中知而不行现象之间的裂隙... 意志无力是一个来源于西方的伦理学概念,西方更加关注“知”,主要是从知而不行来理解,而儒学则更加关注“能”,以能而不为来概括。这与二者面临的不同问题相关:西方是为了弥合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与世俗当中知而不行现象之间的裂隙;儒学则是为了杜绝人们以能力不足为借口而拒绝践行仁义。能而不为虽然与知而不行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它同样可以归结为意志无力,因为知而不行本身就预设了“能”,能而不为也包含了“知”,二者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更为重要的是,能而不为不仅强调了能知,而且强调了能为,并且突出了能感,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了意志无力。儒学以能而不为讲意志无力,实际上是强调人们承担责任的合理性,反对人们以能力不足为借口来逃避责任,因而,能而不为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蕴。人们不仅要为他者承担责任,而且具有完善自我的道德责任。儒学讲能而不为不仅丰富了意志无力的内容,而且推动了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意志无力 知而不行 能而不为 道德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思辨逻辑
3
作者 蒋国保 《江淮论坛》 CSSCI 1998年第3期72-79,71,共9页
关键词 王阳明 行合一”说 “行” 思辨逻辑 行并进 道德意识 知而不行 “致良 道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攸同”的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方旭东教授访谈 被引量:1
4
作者 方旭东 欧光安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6,共4页
将比较的方法运用于学界是具有争议的,在哲学界亦然。对于中西哲学比较,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诸如"以西释中""反向格义""汉话胡说"等等言论不断出现,主张回到纯粹的中国哲学研究上,但这是值得商榷的。中... 将比较的方法运用于学界是具有争议的,在哲学界亦然。对于中西哲学比较,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诸如"以西释中""反向格义""汉话胡说"等等言论不断出现,主张回到纯粹的中国哲学研究上,但这是值得商榷的。中西哲学比较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也是作为学科"哲学"存在的必然。比较并不是为比较而比较,而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基于"心同理同"的认识。中西哲学比较并不预设要用西方哲学的某一派甚至某一家的观点去研究中国哲学,而是强调中国人做哲学同样要像西方人那样须按照哲学的方式来进行,所谓哲学的方式,就是要有哲学问题的意识,要进行概念分析,要有论证。中国传统哲学融合于文学、历史等文本中,我们在研究中国哲学时就不能囿于中国哲学文本,要拓宽材料文本,注入新材料、新方法、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哲学比较 心同理同 知而不行 自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评朱熹的认识论
5
作者 车离 《求是学刊》 1987年第2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认识论 朱熹 朱嘉 格物穷理 践履 知而不行 合理内容 朱森 唯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传统与梁启超的启蒙救国取向
6
作者 敖光旭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作为资产阶级著名的维新———立宪派政治家、启蒙思想家和杰出学者的梁启超,在传播和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方面,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研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方面,以其涉猎之广,著述之多,影响之大而被誉为“言论... 作为资产阶级著名的维新———立宪派政治家、启蒙思想家和杰出学者的梁启超,在传播和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方面,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研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方面,以其涉猎之广,著述之多,影响之大而被誉为“言论界的骄子”,“中国新闻史上最伟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 启蒙救国 儒学传统 王阳明 湖南时务学堂 中国哲学 知而不行 心物观 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