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知性思维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永德 《河北学刊》 1985年第4期26-31,共6页
关于知性思维方法,自从辩证思维方法产生以来,似乎被人们遗忘了。有的人认为,有了辩证思维方法,知性思维方法就可以进博物馆了。还有的人把知性思维方法当作形而上学思维方法予以批判和抛弃。笔者认为,知性思维方法并不等于形而上学思... 关于知性思维方法,自从辩证思维方法产生以来,似乎被人们遗忘了。有的人认为,有了辩证思维方法,知性思维方法就可以进博物馆了。还有的人把知性思维方法当作形而上学思维方法予以批判和抛弃。笔者认为,知性思维方法并不等于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它在认识中具有重大作用,不能否定它。现就知性思维方法的特点,知性思维方法和其它思维方法的关系以及知性思维方法在认识中的作用,谈点粗浅的看法。 知性思维方法的客观基础及其特点 什么叫知性思维方法?所谓知性思维方法,就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僵化”、“孤立化”、“拆碎”,“分开”,然后逐一地加以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正象辩证思维方法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领域中的反映一样,知性思维方法也有其客观基础。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最大统一性就在于物质性,但是,世界上的事物又千差万别,每一个事物又都有自己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性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 诡辩论 形而上学思维 孤立化 人类思维 个体思维 绝对运动 普遍联系 相对静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思维方法:合理性及现实性
2
作者 张西立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2,共6页
知性思维是有限的思维方法 ,它没有能力把握事物的整体和全貌。辩证思维方法是从对知性思维的超越和批判中建立起来的。辩证思维方法的产生是人类实践和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知性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 哲学思维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思维方法:合理性及现实性
3
作者 张西立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5-110,共6页
知性思维是有限的思维,它没有能力把握事物的整体和全貌,因此需用辩证思维来把握事物的整体和全貌。辩证思维与“存在”的同一,不是抽象的同一,而是具体的同一。
关键词 知性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知性阶段、方法和形式
4
作者 杨永德 《社会科学辑刊》 1985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前学术界许多同志都认为,在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中,从感性到辩证理性,其间必须经历知性阶段.我认为,知性不仅是一个认识阶段,而且也是一种认识方法和认识形式,是认识阶段、认识方法、认识形式三者的统一.知性认识阶段所谓知性阶段,即... 目前学术界许多同志都认为,在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中,从感性到辩证理性,其间必须经历知性阶段.我认为,知性不仅是一个认识阶段,而且也是一种认识方法和认识形式,是认识阶段、认识方法、认识形式三者的统一.知性认识阶段所谓知性阶段,即是一种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感觉材料进行比较、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理性 认识形式 知性逻辑 知性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 形而上学 认识方法 黑格尔 事物 初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概论课改革刍议
5
作者 刘绍信 张洪超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7-69,共3页
文学概论课改革刍议刘绍信,张洪超师范院校中文专业与其他综合性院校中文专业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强调师范性。师范性实际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教材设置应符合实际师范教育的需要,又包括教学过程与方法应向师范教育方向倾斜。同时... 文学概论课改革刍议刘绍信,张洪超师范院校中文专业与其他综合性院校中文专业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强调师范性。师范性实际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教材设置应符合实际师范教育的需要,又包括教学过程与方法应向师范教育方向倾斜。同时也包括在培养目标问题上有意识地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主体 文学概论 知性思维方法 审美感知能力 文学作品 师范性 能力培养 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师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公式
6
作者 翟东林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1-7,共7页
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居着突出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它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都做了明确的论述。它自身也在科学发展所提供的材料和社会实践所提出的新课题的基础上,在同形形色色的形而上学的斗争中,不断完备自己... 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居着突出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它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都做了明确的论述。它自身也在科学发展所提供的材料和社会实践所提出的新课题的基础上,在同形形色色的形而上学的斗争中,不断完备自己的理论内容和理论形式。那末,我们是否可以从唯物辩证法这个博大精深的、开放的科学体系中概括出它的基本公式呢?笔者认为是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研究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公式,有助于我们进深一步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有助于我们弄清这个科学体系中的革命方面和保守方面、可变方面和不可变方面、绝对方面和相对方面,并将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对于我们探索哲学现代化问题,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同时,通过对唯物辩证法基本公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辩证法 基本原则 恩格斯 基本特征 具体内容 形而上学 知性思维方法 基本公式 科学辩证法 诡辩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