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知形、知声到知味——中国古典认识论演变脉络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
4
1
作者
贡华南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118,243,共10页
与将"形""声""味"分别理解与规定为事物的本质相对应,"知形""知声""知味"依次被当作认识的主导形态与核心任务。三者对象不同,认识方法也各异,共同构成中国古典认识论的...
与将"形""声""味"分别理解与规定为事物的本质相对应,"知形""知声""知味"依次被当作认识的主导形态与核心任务。三者对象不同,认识方法也各异,共同构成中国古典认识论的完整形态。当"知味"最终取代"知形""知声"而被当作中国古典认识论的主导形式,这也从思维方法上确立了中国传统思想方法的特性。在当代语境下,"知味"说获得再生时机。它不仅丰富了当代认识论,而且为我们克服世界的图像化,回归具体的存在提供了厚实的认识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形
知
声
知
味
中国古典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列子》的理想世界
被引量:
2
2
作者
谭家健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3期27-33,共7页
《列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自然无为 ,逍遥自在 ,对现实秩序既不满意又不能脱离 ,最后不得不与之适应。其理想的人格是忘掉善恶、是非、利害 ,保全纯和之气 ,达到心物相融、物莫能伤的神奇境界 ,它歌颂高超的技艺和杰出的智慧 ,赞赏普通...
《列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自然无为 ,逍遥自在 ,对现实秩序既不满意又不能脱离 ,最后不得不与之适应。其理想的人格是忘掉善恶、是非、利害 ,保全纯和之气 ,达到心物相融、物莫能伤的神奇境界 ,它歌颂高超的技艺和杰出的智慧 ,赞赏普通劳动者。它的生活态度是承认矛盾 ,在观念中泯灭矛盾 ,在行动中适应或调和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庄派道家
神仙派道家
至诚如神
离
形
去
知
物我同类
生态保护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道佛“互渗”的传统艺术精神
被引量:
1
3
作者
金丹元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1-6,共6页
“庄禅合一”是中国艺术的逻辑起点,也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需要。本文将中国的艺术精神和西方美学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客体是天然相融、交合的,万物之生命都表现为基本趋同的大化流行的有机律动,而不象西方,个体的审美...
“庄禅合一”是中国艺术的逻辑起点,也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需要。本文将中国的艺术精神和西方美学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客体是天然相融、交合的,万物之生命都表现为基本趋同的大化流行的有机律动,而不象西方,个体的审美观点与客体的存在是两个完全隔开的,可以独立存在的自身。本文还对中国艺术精神的蕲向和特征作了理性的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
禅
坐忘
心斋
离
形
去
知
气
虚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知形、知声到知味——中国古典认识论演变脉络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
4
1
作者
贡华南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118,243,共10页
基金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20GZGX04)
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道德发展智库”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与将"形""声""味"分别理解与规定为事物的本质相对应,"知形""知声""知味"依次被当作认识的主导形态与核心任务。三者对象不同,认识方法也各异,共同构成中国古典认识论的完整形态。当"知味"最终取代"知形""知声"而被当作中国古典认识论的主导形式,这也从思维方法上确立了中国传统思想方法的特性。在当代语境下,"知味"说获得再生时机。它不仅丰富了当代认识论,而且为我们克服世界的图像化,回归具体的存在提供了厚实的认识论保障。
关键词
知形
知
声
知
味
中国古典认识论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列子》的理想世界
被引量:
2
2
作者
谭家健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3期27-33,共7页
文摘
《列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自然无为 ,逍遥自在 ,对现实秩序既不满意又不能脱离 ,最后不得不与之适应。其理想的人格是忘掉善恶、是非、利害 ,保全纯和之气 ,达到心物相融、物莫能伤的神奇境界 ,它歌颂高超的技艺和杰出的智慧 ,赞赏普通劳动者。它的生活态度是承认矛盾 ,在观念中泯灭矛盾 ,在行动中适应或调和矛盾。
关键词
老庄派道家
神仙派道家
至诚如神
离
形
去
知
物我同类
生态保护意识
分类号
B223.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道佛“互渗”的传统艺术精神
被引量:
1
3
作者
金丹元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1-6,共6页
文摘
“庄禅合一”是中国艺术的逻辑起点,也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需要。本文将中国的艺术精神和西方美学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客体是天然相融、交合的,万物之生命都表现为基本趋同的大化流行的有机律动,而不象西方,个体的审美观点与客体的存在是两个完全隔开的,可以独立存在的自身。本文还对中国艺术精神的蕲向和特征作了理性的归纳。
关键词
道
禅
坐忘
心斋
离
形
去
知
气
虚静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知形、知声到知味——中国古典认识论演变脉络及当代价值
贡华南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列子》的理想世界
谭家健
《中国文学研究》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道佛“互渗”的传统艺术精神
金丹元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