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魂”的知音——重温许寿裳对鲁迅阐释的一个侧面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玉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9-71,共3页
“民族魂”的知音———重温许寿裳对鲁迅阐释的一个侧面●孙玉石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身精神的伟大理解者是悲哀的。但是,有了这样的伟大人物而不能正确地理解和阐释,就更加令人悲哀。拥有鲁迅这样一个“民族魂”是我们这个世纪民族的... “民族魂”的知音———重温许寿裳对鲁迅阐释的一个侧面●孙玉石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身精神的伟大理解者是悲哀的。但是,有了这样的伟大人物而不能正确地理解和阐释,就更加令人悲哀。拥有鲁迅这样一个“民族魂”是我们这个世纪民族的幸福。鲁迅能得到许寿裳这样一个知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寿裳 鲁迅阐释 鲁迅精神 《离骚》 儒家思想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屈原 韧性的战斗 “仁爱” 仁爱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陶契合说驳论 被引量:2
2
作者 沙灵娜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5年第2期21-30,共10页
辛弃疾词引用陶渊明诗较多,有人提出辛陶之间有回归、酒、重视友情三个“契合点”,并认为出仕与归隐的矛盾在辛陶身上都表现得很清楚,认为辛是战士与隐士的统一。本文认为辛陶之间大相径庭。辛陶的经历与思想、性格特点以及待人处世... 辛弃疾词引用陶渊明诗较多,有人提出辛陶之间有回归、酒、重视友情三个“契合点”,并认为出仕与归隐的矛盾在辛陶身上都表现得很清楚,认为辛是战士与隐士的统一。本文认为辛陶之间大相径庭。辛陶的经历与思想、性格特点以及待人处世的态度和方式均返异,陶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自动地辞官归稳,归隐后心境基本上是宁静、淡泊的;而辛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被迫地罢官退居,退居后始终心系复土大业,心境是愤激、痛苦的。文章具体分析了辛在“三仕三已”过程中处境、心境的变化及表现,并联系涉及陶的重要作品,论证了辛陶并不具有什么“回归”的契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陶渊明 契合说 《贺新郎》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契合点 满江红 韩元吉 《归去来兮辞》 处世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残酷物语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磊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34,共3页
“年轻人就像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永远在你们身上。”
关键词 疏离的人际关系 时代背景 少年 主人公 影片 成人世界 黑社会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体育教师 生命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葛孔明四论
4
作者 谭啸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诸葛孔明四论谭啸一、历代史论的孔明评价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评价,在古代分为两大阶段。从魏晋至唐代,重在评论他的才德功绩,称之为贤相、名将;宋、明时代,则从伦理道德的立场,视他为“三代下一人”。正如日本京都女子大学教授狩... 诸葛孔明四论谭啸一、历代史论的孔明评价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评价,在古代分为两大阶段。从魏晋至唐代,重在评论他的才德功绩,称之为贤相、名将;宋、明时代,则从伦理道德的立场,视他为“三代下一人”。正如日本京都女子大学教授狩野直祯所说:关于诸葛亮的评价,与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中国传统文化 孔明 庞德公 司马徽 《三国演义》 伦理道德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成都武侯祠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下之安危,匹夫与有责焉──刘鹗和《老残游记》的爱国忧民思想
5
作者 郭琳 《高校教育管理》 1996年第1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老残游记》 爱国忧民 刘鹗 谴责小说 真挚的爱 言论自由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太谷学派 鸟雀 曹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故事新编》
6
作者 景山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29-30,共2页
说《故事新编》景山鲁迅的(故事新编),除"序言"外,共收(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8篇。最早的《补天》写于1922年11月,最晚的《采薇》和《起死》写于1935年1... 说《故事新编》景山鲁迅的(故事新编),除"序言"外,共收(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8篇。最早的《补天》写于1922年11月,最晚的《采薇》和《起死》写于1935年12月。尽管(故事新编)8篇或多或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新编》 油滑之处 鲁迅小说 小说集 历史小说 短篇小说 鲁迅创作 《补天》 现代人生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记者拉广告久禁不止现象的辩证思考
7
作者 高栋 《新疆新闻界》 1997年第2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新闻单位 “有偿新闻”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禁止有偿新闻 广告现象 职业道德建设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广告创收 “大气候”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