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知假买假行为惩罚性赔偿适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双艳 《河北农机》 2019年第5期101-103,共3页
知假买假行为能否适用惩罚性赔偿最大的争议问题是知假买假者是否属于消费者,关于知假买假者是否属于消费者这一问题,应该分情况进行讨论。其次,在知假买假行为背景下,经营者是否存在欺诈的问题,这一问题是探讨知假买假是否适用惩罚性... 知假买假行为能否适用惩罚性赔偿最大的争议问题是知假买假者是否属于消费者,关于知假买假者是否属于消费者这一问题,应该分情况进行讨论。其次,在知假买假行为背景下,经营者是否存在欺诈的问题,这一问题是探讨知假买假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知假买假行为应该分情况讨论。有的知假买假的行为实际上是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打压了不法经营者嚣张的气焰。在现在假货横行的背景之下,知假买假的积极作用大于负面作用,这样的知假买假应该予以支持。此外,也不乏出现一些社会专业人士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以此威胁商家,从而获取暴利,这一现象扰乱了市场的秩序,我们称为职业打假。对职业打假行为,我们应该分情况去讨论,不能全部否定,也不能全盘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知假买假行为 消费者 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的反欺诈制度——兼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适用
2
作者 崔理纲 赵盛和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1-23,共3页
民法上的反欺诈制度的意义在于保护当事人意思表示自由 ,并不在于惩罚欺诈者。经营者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固然具有欺诈性 ,但知假买假者并非因其导致错误意思表示 ,因而知假买假者不能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4 9条的规定。
关键词 欺诈行为 消费者 知假买假行为 意思表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49条 反欺诈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